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亮剑攒德械空投 » 第四十三章再水一章可否?

第四十三章再水一章可否?

    八陆军早期的火线快速救援部队,火线上抢救下来的重伤员,分散送样后方野战医院,伤员的康复恢复安置,也是重中之重。

    融入敌后广大人民群众的八陆军,老百姓也都尽心尽力照顾伤员,隐蔽伤员,考虑到伤口愈合、恢复健康都需要大量的营养。

    尤其是大量的蛋白质,贫困的人民群众根本负担不起来。

    八陆军大部分医院为了缓解压力,还养了家禽生产鸡蛋、甚至还养奶牛、能让伤病员喝上新鲜的牛奶。

    富裕的牛奶由于不便储藏保鲜,八陆军后勤卫生员还特意设立了,饼干车间,可以把富裕的牛奶,制成牛奶饼干和酥油,又给伤病员增加了一份供应。

    旺耀武:点了一个赞,表示这我熟!

    这也是为什么医务人员,也忍不住酸溜溜地总结道:总得来说,他们生活的较好。

    为此魏德玛也发现,就连王岚的医疗救治流程,也十分细致严格,是按照白大夫的十三步消毒法执行。

    王岚就连操作时,带白帽子和口罩,所有动作都是用镊子,没有用手触碰,由此可见魏德玛得出结论。

    敷料、绷带都是进行严格要求,从消毒蒸笼里拿出来,直接送到伤口,避免污染。

    而果军呢?大部分医院每天只给吃两顿,甚至只给一粥一饭,连起码的热量都不能保证,哪里谈得上什么恢复呢?

    在这种关键时刻,写日记的那个人的御笔微操,也就开始了。

    :为增强,伤病官兵营养计,以后‘拟’给每一重病、重伤官兵,每周吃豆腐一次、黄豆粉两次,伤员每月至少要吃,糖果或茶一次。

    可笑的是,最后也没有落实下去,缺乏营养,伤病员就恢复得慢,甚至旧伤反复发作,迟迟不能出院。

    随着战争的进行,新的伤病员又在持续增加,医院的人力、物力进一步被分散,也就难免陷入,越治不好,人越多,人越多越治不好的恶性循环。

    果军官兵战场负伤,首先得要命硬,能挺能扛,才会被幸运女神所眷顾。

    能有活下去的丝几率,当然有钱、有权的那一类人另算,不在此统计范围以内。

    回到住处院子里,王岚就打开了医疗箱,拿出来药递给魏德玛,深怕一个不留神,被扔掉从而糊弄过去,王岚一直守在一旁监督。

    这是八陆军制药厂自己生产的药品,中药成份很浓,味苦深涩,主要用于预防疥疮、疟疾等疾病。

    而对于魏德来说,黄莲泡开水都喝过,这点才算啥?扔进嘴里灌上一口温开水,苦味都觉察不到,便进了肚子里。

    “王岚同志,你有事情该忙就去忙吧!吃药的事情,你把药放在我这里,每顿我自己吃了就可以了。

    大可不守着敦促呀!浪费你宝贵的医疗时间在我身上,我可过意不去”

    王岚嘟着小嘴儿,马上反驳道。

    “那可不成,总部首长、野战医院院长可向我说了,必须盯着你呢,我的工作是严肃认真,不准你生病,下个月和再一起回总部报道”

    “好吧!”

    “嗯,那我先去忙了,晚点再过来!”

    “去吧!”

    目送王岚离开,魏德玛转身回到炕头上,拿出铅笔和本子,着手一边回忆,一边凭借,模糊的记忆碎片还原《菊与刀》。

    《菊与刀》在菊与刀的作者写下的十年前,还是把日本看的非常透彻的,正是因为看的非常透彻,所以今天再拿它对照的时候,就会觉得只剩下模糊的影子。

    书里面有一句话是‘核心’,这书的作用是,魏德玛为了使美国了解他的敌人——日本。

    但是鉴于历史局限性的原因,一定要谨慎看待菊与刀,战略上藐视,战术上正视。

    要正视日本,严格阶级体制下的行不上大夫,如福岛核事故,关这帮上等国民什么事呢?他们又不懂核聚变。

    在上级国民眼中,谁该为福岛核泄漏负责呢?来!来!来!那个负责为福岛核电站拧开关的那人,你过来,为什么会在你的手上泄漏?你为什么要给别人添麻烦?

    快!去给大家道歉!后面就是标准流程,鞠躬、道歉、斯密马塞!

    :谁来,翻译,翻译,这就是什么踏马地的工匠精神?

    山上彻也:当你听见第一枪声响起!

    我已经来了!

    当你听见地儿声枪声响起!

    你已经倒下了。

    按照时间线计算,招核鬼子偷袭鹰酱得手后,国会山那群白学家,一定是要追捧《菊与刀》这本书的,提前在大洋彼岸发表。

    相信瓦尔特·冯·魏德玛这個名字,就会很快进入鹰酱们的视线里,从而薅到某些好处。

    到时候攀上鹰酱的粗腿,或许还能获得大把的US刀勒,空投系统可操作的空间,!岂不是更为广阔?

    说起来将官军衔的,瓦尔特·冯·魏德玛,仅仅是一个名誉将官,还是毫无实权的那种,和德国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了。

    也不知道,太平洋战争打响后,鹰酱会有多大的支持力度,和扶持力度。

    自从兔子打38°线上下来以后,火力不足恐惧症顽固的绝症,就一直治不好。

    红领章,绿军装,马步半蹲斜端枪,说的就是这种战斗力,火力不够,战术迂回穿插来凑,是被逼出来的办法。

    希望用上Mg34-Ma-42以后,轻武器的症状能有所缓解,话说这款通用机枪,以后不会出现在38°度线半岛上吧?

    鹰酱陆军第一师:什么声音!快听!是不是很耳熟?瓦特法克儿小姑子的电锯!

    接连2/3天魏德玛都窝在自己的院子里,使用空投系统,完成了《菊与刀》的复刻。

    并且还用空投系统的对话框,进行了一行一字的语言转换翻译,最终完成了三个版、德文、中文、英文的《菊与刀》复刻。

    空投系统没有复制粘贴的功能,魏德玛只能使用笨办法,一个字一个字的打字转换,可费老劲儿了。

    2/3天窝在自己院子里的魏德玛,被李云龙、赵刚,直接找上门,询问空投事宜。

    魏德玛才反应过来,还没有进行空投系统预制规划,总不能还空投手榴弹吧!

    赵刚一并向魏德玛表示,八陆军总部已经准备好了,第一笔药品采购经费,只要魏德玛给出,在香港的银行账户,保证尽快打款到账,希望能早日空运过来根据地。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魏德玛果断的选择了拉空,最近积累起来的兑换点数,点亮了C-96和毛瑟Kar98k,还用宝贵的点数换了一套换洗衣服,一起进行空投。

    魏德玛向李云龙、赵刚郑重的道,明天晚上,就进行空投,新一团、独立团、386旅路部、八陆军总部准时在驻地的空地上,点燃三堆篝火,对空指明空投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