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寻找与呼唤 » 第五章

第五章

    大志坐在办公室苦思冥想,怎么把这个家“扛”起来,这是他的责任。“抬“的钱还上,可借娘舅的钱还欠着呐,剩下的他必须赶紧想出办法,要不母亲暗地里去摆地摊他更难受。他和丽娟都刚上班不久,收入都不多,母亲的退休金就更少了,除了居家用,余下的就捉襟见肘了,再说,他不想让母亲和丽娟受苦。他首先考虑自己的特长和技能。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技能很少,只会木工活,可现在已经不像父亲那一辈有打家具的了,现在都是室内装修,可他白天得上班,晚上干也不行,那家都是急活,不可能用他。想了很长时间也没想出办法。

    一天科室的主任叫他:王志,要过节了,你到批发商场,把大家的福利油和米拉回来,好,大志领命刚要走,主任又叫住他:等一下,大志停下脚步,单位的车都下乡了,你雇“倒骑驴“吧,多拉两趟的事。大志点头示意明白。

    大志先来到一处固定有倒骑驴“靠活“的地方,叫了一位师傅。二人来到批发商场,骑”倒骑驴“的师傅一看这么多货脸上有抑制不住的笑容。大志也没想到,平时在单位也看不到有那么多人,可一到分福利人来的最齐。大志和师傅商量运费的价格,师傅说:您看,价格你是知道的,拉人一块钱,货物一百斤以内也是一元,再说你这是公家的事都多给的。大志心想知道价格,就是想把话说明了。好吧,装车,师傅高兴地回答:好嘞。大志也帮忙装货,师傅忙说: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行,但大志并没有停手。心想自己这么年轻,看着岁数大的干活他闲着心里过意不去。装满一车,大志也帮忙推车。师傅一个劲地谢谢。空车回趟的时候大志坐在车上和师傅闲聊着。大志问:师傅,你一天下来,能挣多少钱,师傅思考一下回答:那不一定,有的时候多点,有的时候少点。大志又问:那多的时候能挣多少?师傅自豪地回答:有一天”活“连上了,晚上十一点多才回家,那天挣了一百多块。说到这时师傅满脸的自豪。大志被这个”一百多“的数字惊到了。嘴里发出一声感叹:啊,真不少。师傅接着讲:当然也有不好的时候,但再不好,酒钱还是能挣出来的。师傅像打开了话匣子,接着说:你看,要是天天有你这“活”,那我可就发了。大志也有了兴致,又问:都能干什么活?师傅回答:这车什么活都能干,早晚拉上下班的人,平时拉货,拉装修材料,家具,没有它不能接的活。大志眼前一亮接着问:这么挣钱,可我看到的是都是年龄大的干这活,没有年轻的干呢?师傅叹了一口气,这活又脏又累,年轻人那有干的。大志看了看师傅又问:这个活投入成本多少?师傅想了想投入,感慨地说:嗨,那有什么投入,就是一把子力气,和一辆车,没什么投入。大志脑子里飞快地想着什么,又问:师傅,这车您在哪买的?师傅笑着回答;嗨,这车那也没有卖的。大志看着师傅有些疑惑,师傅笑着说:这车都是改装的,简单;前面是手推车,后面是自行车割掉前面的部分,用后面的部分和手推车组装上就是“倒骑驴“,大志看了看,确实非常简单,人在后面骑,眼睛可以看着前面的路况,非常有实用价值,大志这时好像忘记了一切,他就想问明白这车是怎么造出来的,师傅,这车是你自己改装的吗?师傅回答:我那有那本事,改这个,得到焊接部去改。噢,大志长出了一口气。

    大志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想用下班,休息日,节假日时间,骑”倒骑驴”拉货赚钱。他年轻有的就是力气,最主要的是,他不想让母亲为钱着急上火,更想让母亲和丽娟过上好生活。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先不告诉母亲和丽娟,但早晚她们得知道,晚上天天出去,这事是满不住多久的,管它呐,等把车改装完再说。

    星期天大志找到了一个焊接部,说明来意,焊接部老板反问了一句:想省钱吗?大志没明白老板的意思。老板笑着说:我这有付旧车架子,你买副轮子就成了,又省钱,一样用。大志格外惊喜。买了一副手推车轮子和一个自行车轮子,焊接老板用了两个小时就把“倒骑驴“组装好,大志省了一半的钱,心里非常高兴。心想非常顺利,谁都在帮他,好像他就应该干这个活是的。大志骑上倒骑驴离开焊接部。焊接部老板看出大志是第一次骑”倒骑驴“,马上在后面喊着告诉他:骑这个车,身体坐直了,拐弯时,手左右动,身子不能动。大志点头说了一声谢谢。刚一出门往右一拐,他就没控制好,前车的右轮翘了起来,他的身体向左倒,幸亏大志年轻,非常灵活,左脚支地,才没摔倒。后背老板喊,拐弯时慢拐。大志心想,是有些轻视“倒骑驴”了。他开始慢慢的骑。他想到了一块空地,他在空地上练习左拐和右拐,他感觉越来越顺手。正在兴头上,一个十七八大的小伙子,从他后面突然跳上车,嘴里喊到:师傅东头大柳树那,快点。这个小伙子跳上车时给大志吓一跳,后来大志反应过来,本来今天就是组装装车的,可来活了,大志没有拒接,大志对小伙子说:好,坐稳了,他用了六分种就达到地点。小伙子看都没看他一眼从裤兜里掏出一元钱,递给了大志。大志看着手里的一元钱,愣了好一会,心想这就开张了。但他想今天还是回家,明天正式干活。可他刚骑几步又有两名男子,招手示意他停车,大志蹬紧车闸,师傅:到西头土鸡饭店。大志连忙应声,也是十分钟之内到达地点,两元到手。客人都不看他,他们只看目的地。一开始大志还不好意思,他怕遇到熟人,特别是单位的同事,他也做了思想准备,熟人和同事就全拉“白活”,要问就告诉他们,就是为多挣点钱,见到钱后,他把什么事都给忘了。

    王母做好了饭,叫儿媳妇和大志吃饭。丽娟看看表说:妈:算了,咱们先吃吧,大志可能给人家帮忙去了,也不好说什么时间回来,回来饭菜我再给他热,母亲嘟囔一句;这孩子,娘俩先吃饭。丽娟饭后回屋批改学生的作业。可晚上快九点了大志还没回来,丽娟开始担心了。丽娟给大志的几个朋友打了几个电话,都不知道大志的行踪。丽娟来到了前屋,她想告诉婆婆太晚了,她想亲自出门找一找,婆婆马上说:那可不行,这么晚了,你一个女人家,绝对不能出去。别怕,他可能和朋友喝酒去了。大志在妈的眼里是一个靠谱的孩子,可他也应该给家了打一个电话呀。娘俩正担心呢,大门响了,丽娟和王母都出来了。大志推着倒骑驴进了大门,看到大志,娘俩都放心了。王母带有怒声说:“也是给儿媳出气的意思“,你干什么去了?也不跟家里说一声。大志一直干活了,忘记了给家里通知一声,连忙说:我给朋友帮忙干活给忘了。王母用手指了指倒骑驴,这车怎么骑到咱家了?大志回来时想好了词,回答:他家远了点,先放这几天,丽娟一看丈夫什么事也没有,她不想追问别的,问:你吃饭了么?大志刚想说没吃,王母大声说,给人家干活,哪有不管饭的,大志忙说,吃过了,吃过了,妈您回屋吧,王母看着儿子说:你以后要是晚回来,先告诉家里一声,你现在是有家的人了,不能这么随便,明白吗?大志马上回答:一定,一定。王母转身进屋了。丽娟上下看着大志说:快进屋洗洗吧,大志满脸堆笑回答:好,马上。幸好厨房在大志的屋里,他半夜偷偷起来吃了些凉饭。

    第二天大志把拉活的钱点了一下,浑身充满了干劲,他把钱放到办公室自己的抽屉里。一下班,他小跑式地赶到家,用了五分钟吃了一口饭,换好了衣服,告诉母亲和丽娟,朋友的活得干几天,晚上不用担心他了。娘俩并没有想那么多,都知道大志是个热心人,没太在意。

    孙波这天下班开车回家,路上他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连襟”大姐夫吗。街对面他骑着倒骑驴,车上还有人,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把车停了下来。摇下车窗,没错,就是王志。可他为什么骑倒骑驴呢?他心里犯嘀咕,不对呀,大姐夫在镇政府工作,他不可能干这个,但看连襟这一身的着装打扮,完全是一个骑倒骑驴的。他想证明一下,喊了一声:大姐夫,可人和车都远去了,他疑惑不解的回到家里,把遇到姐夫的事告诉了丽敏,丽敏直摇头绝对不可能,可能就是帮人忙,我姐夫那人,热心肠的很,两人也就没太多想。

    其实孙波的叫声,大志听到了,他没敢回头,心想能隐瞒一天算一天吧。镇子小,他不可能不遇到熟人,他只有告诉熟人千万不要告诉他妈和丽娟。他干的正起劲呢。而且他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别的师傅大多数都在等活,有固定的货源,他不想在一个地方等活,也不好意思,他满大街跑,他管这叫“溜活”。

    丽娟觉得一个多星期了,大志怎么天天晚上出去帮忙,而且星期天一整天不回来,她再一次问了大志,得到的回答还是一样,帮忙。

    一天,丽敏婆婆看着孩子,让丽敏出来散散心顺便买点菜。丽敏从菜市场买些菜,刚走出农贸市场,看见了大姐夫王志正在从倒骑驴上卸菜。丽敏在侧面,王志没看到她。丽敏没有着急喊他,她在观察他是不是帮忙的,还是“拉脚”的。当确定菜贩把钱给大志时,丽敏证实了。她没有喊姐夫,而是转身离开了,他不想让姐夫尴尬,她在想,为什么,姐夫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怎么能拉下脸来干这个又脏又累的活呢,一定是遇到困难了。她回家,在没有外人的时候打通了大姐丽娟的电话:大姐:小敏。

    这天大志晚上回来,进到自己的屋里,确看到母亲和丽娟都在。一般母亲晚上不在这屋,再看表情,大志明白,事情暴露了。他假装镇静,叫了一声,妈你在这呀,显得没底气。丽娟没说话,只是看着丈夫,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王母看着儿子的眼睛表情极其严肃:说吧,为什么去骑“倒骑驴”?大志看了丽娟一眼尽量轻描淡写:妈,没什么,我没耽误工作,我那个工作也不忙,整天闲着没事,就当出去运动运动,小声说,还能挣钱。王母看着他:噢,就这么简单?大志不敢看者母亲的眼睛回答:那还能有啥事。王母有些激动,眼里流出了泪水,一边流泪一边说,儿子,妈供你上大学,你就这吗回报我的吗?大志不敢吱声。王母接着说:妈知道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你是担心欠的钱的事,这个你舅舅说了不着急,你“整”这么一出,你还在政府工作,你媳妇是个教师,你让我这老脸往哪放。王母说到这,浑身发抖,丽娟赶紧扶婆婆,妈你不要着急,有什么困难我们共同面对。王母绝对给儿媳面子,点了点头。看到儿子累了一天了,母亲也心疼,说了一句:坐下吧。

    大志面对最亲近在他身边的两个女人,一时也不知道怎么说是好,他想了好几天也没想出个万全之策。但他知道,对他来说挣钱的方式并不多,特别是他还得上班,他绝对不能放弃,那怕母亲和丽娟都反对,他主意已定。微微笑了笑开口了:妈,丽娟,你们不用担心我,我这么年轻,他看着母亲,又叫了一声,妈,以前我们家那么苦,特别是您多劳累呀,可您还是那么的任劳任怨,从不说一个累字,那是为啥,您不就是为我们吗。我现在长大了,成家了,这份责任该由我承担,还钱是小事,我不担心,我考虑的是我们的将来,等我们有了孩子费用就更大了,我想提前攒些钱,以备不时之需,那样我们手头宽裕了,就再也不用向亲朋好友借钱了,那我们多踏实呀。利用下班业余时间赚钱没什么丢人的,再说我这事,在单位已经是公开了,没什么秘密,他们也说,这是个挣钱的好办法。王母听儿子的一番话,一时也无语,母亲用手指了指儿子说:你还有理了,不嫌丢人。眼睛看着儿媳,丽娟是个识大体的人,也怕婆婆担心着急,她也微微一笑,占到了大志的一边。妈你不用着急,大志也没做什么错事,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大志忙说:我想了很久了,这个方法是最佳的方案,赚钱还多,你们大可放心。丽娟想了想,这样吧,可以给他立个规矩,婆婆不解地看着儿媳问,立什么规矩?你看他那样兴致正高呢,丽娟说:我看给他立的规矩是先让他干,但晚上八点前回来,等我们有了别的办法,大志就停止干这个活。丽娟也是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妈您看行吗?王母看儿媳这样表态了,没了办法。再说,她也说不过这两个受高等教育的人。大志一看丽娟表态了,最起码现在同意了,他趁热打铁,他举起双手上下舞动,一边舞一边说:妈,一点也不累,王母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心疼儿子,她也苦于没办法,自己要年轻几岁就好了,母亲站了起来,眼睛看着儿子说:先按你媳妇说的,晚上必须早回,钱不是一天两天挣的。大志马上爽快的回答:放心吧妈,一定按时回家。王母站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嘴里嘟囔着:说谁也说不过,说谁也不听,丽娟把婆婆送到门外,婆婆欣慰地看儿媳一眼说:回吧,丽娟送婆婆到门外说:妈,慢点。

    丽娟回到屋后,看见大志在洗漱,她没打扰他。天很晚了,她躺下,想着大志骑车送货的场景,丈夫是一个很能干的人,这是公认的,他这次是确实没别的办法,她坚信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一个人有正事,生活一定会美好的。她感觉到一双大手抱住了她,在亲她,她忙说:大志你太累了,改天吧。大志没有语言,还是肢体动作,丽娟又说:你行吗?大志回答,马上你就知道了。

    王凤霞今天来到康杰家,她想让康杰明确表态,他俩什么时间结婚,不能再拖了.康杰在县城开了一家家用电器商店,卖各种杂牌子炉具和排油烟机。买卖经过他的努力,有了一定盈利。他雇了一个人守摊位,这个人就是王凤霞.王凤霞是个农村姑娘,人长的标致,就是着装有些土气,但为人诚恳,踏实肯干,配合康杰把买卖做的风生水起。康杰进货的时候,基本不用他操心,账目清清楚楚。康杰开始注意她,但他没敢先提出来,因为康杰比她大六岁,他默默地关心她,给她买好吃的,进货时也时长给他买衣服。王凤霞看出康杰的意思,仗着胆子说:我俩处对象行吗?康杰立马点头同意,俩人走的更近了.时间久了,康杰发现一个问题,王凤霞小学没毕业,在家混几年就出来打工。有时带她和别人聚会的时候,她有些话听不明白,有时她回答的土话能把大家逗乐了,可康杰的脸确红一块紫一块的。他俩处了两年多了,该有个结局了。康杰的母亲确十分看好王凤霞,已在心里确认了这个儿媳妇。房子在县城都准备好了,就等结婚了。今天王凤霞一天没和康杰说话,各忙各的,康杰想上前说话,她就躲开,康杰看出她生气了,没在言语。王凤霞一直住在县城姑妈家,她想早点结婚离开那。

    一进康杰家,康母高兴地拉着凤霞的手嘴里说:来的正好,我有事和你说。王凤霞瞪大眼睛回答:大娘,您说吧。康杰也站了起来,康母看着她说:孩子,是这样,我和大杰明天到你姑家,把你们俩的大日子定下了,你看,你那边还有什么”说道”没有,在就是你父母那。王凤霞看了看康杰,眼泪都抑制不住了,马上说:好,好,我马上通知我爸妈明天都到,马上脸上泛起了笑容,康姆说:初步定在下月十号,看看你家的意思,凤霞连忙点头.康姆说:那好吧,明天我和杰他爸一起去,凤霞回答:好,好。大娘那我先走了。康姆对站在一旁的儿子说:大杰快送凤霞,王凤霞假装生气说:不用。康杰跟在后面,一出家们康杰抬手搂住凤霞的肩膀,凤霞顺势把头靠在康杰的肩膀上,两人没有一句话,默默地往前走。

    一个月后康杰和王凤霞顺利结婚,大志和丽娟也来参加了婚礼。王凤霞紧绷的弦总算松了下来。结婚后康杰把生意和家里的财政大权全交给了凤霞,他清闲了下来。王凤霞忙里忙外不得清闲,但她心里高兴,她现在什么都有了,她只想好好和康杰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