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寻找与呼唤 » 引 子

引 子

    他右手拽着一个拉杆皮箱,明眼人一看这个“皮箱“就知道很值钱,很考究,而且很大,他想应该把它换掉。天气很好,秋风略带一些凉意,轻轻掠过他的耳边,他用手习惯性往后理了一下头发,可忘记自己刚理的平头,他暗自微笑一下。他抬头望了望左右,火车站位于郊区东侧,尽管是郊区,然而这几年房地产迅猛的发展,这里也变得繁华热闹,到处可看到人头窜动。他来到一家小商贸城,里面有很多小商贩卖各种商品,他径直来到一处卖箱包柜台。一个”个体“商户中年妇女马上站起身问:您需要点什么?他微笑着问:有大的挎包吗?最好老式的。售货员看着来人手里考究的大皮箱不解,但也马上回答:有,有,大的有。女售货员拿出看家本领介绍。来人看了看最后指了指柜台最上方,那是一款老式挎包,看样已经好久没有人问及,他说:就那个。女售货员拿下挎包后顺手拿个抹布擦拭上面的灰尘,脸红着结巴的说:这个?来人点头:对就这个,他问;多少钱?女售货员看着来人手中皮箱回答:三十八元。好,他付了钱。他把手中的皮箱放到柜台上打开,女售货员看着里面没有很多物品,而且没有值钱的,俩件中式夹克服,几件内衣,他本人也穿着夹克装。一个精致纸盒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还有一个小女孩的照片,照片镶着镜框。他脸部没有表情,一件一件地拿出来放到刚买的挎包里,临走说了一句谢语。

    出了商场来到车站,四处观望,有一对老夫妇手里各拿了几个方便袋,袋子里装满了东西。他径直走上前把皮箱放到两位老人面前说:这个皮箱给您二老用吧,我用不上了,说完放下皮箱转身离开。走了很远后面传来老头的声音:谢谢啦。

    时间充裕,他来到一个小饭店,他以前常到这样的小饭店,老板非常热情,不分客人贵贱,有钱赚就行。店里的客人不多,他点了一道菜,想了想叫老板上了一杯“散酒“,在他的记忆里,独自喝酒的时候很少,但他确非常胜酒力,他认识很多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他心里很佩服发明酒的人,一个人再大的能量也只能掌控一部分人,然而嗜好此“神水”的人不胜其数,绝大部分人都不能“度量衡“,尽显人生百态。老板上完酒后说:老兄慢慢喝时间是您的,我这24小时服务。他回答一句:谢谢。老板回去坐在吧台后面,通过两个装散酒瓶空隙间,用老道的眼光观看此人。来人身高一米七五以上,体重140斤左右,有长期锻炼迹象。言谈语速不快,眼睛没什么表情,看人不是看表面,而是看眼窝深处的事物。看不出该人的职业,从走路姿势上看该人腰板挺直,年龄四十五到五十之间。让老板不解的是该人的去向,老板在这开饭店已有八年之久,南来北往的人见识多了,而且他非常善于此道,猜个八九不离十。可眼前的人,他看了半天,也没能断定他的职业和去向,最后他看着自己的啤酒杯,端起来一口干了,心想可能这人是出家当“和尚“吧。

    是的人人都有他的目的,就连一个小偷每天都祈祷多偷一些财物。而眼前这个人“目的和追求“超乎寻常,远离人们正常思维。他的这个想法从几岁开始,特别是那几年干什么都非常顺风顺水的时候,就更有这种强烈的想法,而且越来越“炙热“。他去干什么呢?他透过窗户望着远处模糊的山影,陷入沉思。最后,他将杯中酒一饮而进。

    饭后,他径直来到候车大厅,还没广播他这趟火车检票。他来到一个角落里,背靠墙面视大厅里混杂的人群。一个小男孩突然冲到他的面前鞠了一个躬伸手说:大爷给点钱吧,另一只手捂着肚子说:我饿了好几天了,很着急的样子。一身蓝衣服很破旧,显得一副可怜的样子。男孩能有10多岁,应该早已过了上学了年龄。他眼睛看了看男孩没有任何反应。旁边的一个中年妇女在看着他的一举一动,他知道那名妇女在看着他有没有给钱的意思,但他还是没有反应。看男孩要拽他衣服的举动,他却把身体转了九十度背对男孩。旁边的妇女很生气,用鼻孔哼出了一下气,心想这么大一个男人一点爱心都没有。男孩看无望转身奔向那位女士,还没等男孩开口,女士迅速打开皮包从里面拿出皮夹,看了看拿出了一张五元的纸币,抬头看着没给钱的男人把钱递给了男孩。男孩连忙双手夹住钱并快速低头行了几个礼,口里说了一连串的谢谢。女人慢慢把皮夹放到皮包里,视线却一直没离开眼前的男人。他还是没有一丝表情,女人失望地叹了口气转身不看他了。他知道女人的这一连串的行动,特别是看他的眼神。他出差多年,能看出这位女士很少出门,更不了解车站这种鱼龙混杂的地方,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可是他也无可奈何,这种爱心他还不能阻止。

    他想起一次出差,一个小车站附近有一群人围着看一个人,那个人地上放一个“小瓷蝶”用一个胶合板扣着,不时地往里放着“瓜子”盖住后,让大家猜几个,是一个最简单的骗局,可这种现象屡禁不止“。就一小会的时间又来了一个小女孩直奔哪位女士,伸手:大姨给我点钱吧,我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女士愣了一下可还是把皮夹拿出来又抽出一张五元钱给了女孩,他再也没有看女子一眼,附身拎起挎包走向进站口,这时广播员播报列车进站,开始排队检票。人很多很拥挤,他一小步一小步往前挪着。身后面传来吵闹声,他没有回头,也不愿意看热闹,可声音特别大,而且还有很多男人女人叫嚷着:给钱,给钱,他回头看去,正是那位爱心女士身后有十几个人,男女大小都伸手向她要钱,女子叫喊道:没有了,没有了,可他们并没有离去的意思。一直跟着她,终于他进站上车了。

    几个小时的路程,他特意买的“硬座”票。他坐在那,旁若无人一直看着火车窗外的景物,车窗外电线杆忽忽闪过,好像是”它“在动。一片片收割完的玉米地,玉米杆一堆一堆竖立着。以前坐车都是希望快点到达目的地,而现在他悠闲想着记忆中的“五花山“和那次跟王志的”会面“。

    火车穿过七八个隧道后驶进一个”五线“小城市,靠站台缓缓停下。这不是他的目的地。出了车站,天色已晚,他又”倒“了一辆客运车,客车是一辆破旧的中巴。夜间行车一般都是男售票员,安全系数感高一些。男售票员问:师傅,到哪?他回答:终点站,十六元。他付了钱,把挎包举过头顶放在货架上,坐在了临门的一个位置,就这一张椅子是空的。和男售票员隔门正对面。夜间行车车内不会那么吵,这是他想到的,车很快出城了,车行驶的很快。刚进秋天,外面的丝丝凉风从破旧的车门口吹了进来,他这才想到为什么没人坐在这个位置了。对面男售货员正在聚精会神点着大票款,车突然颠簸一下,手里的钱掉了一张,他弯腰去捡,弯腰时他发现男售票员腰间“别”了一把特大号螺丝刀。这可定不是用来修车的,路面上有时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带刀是违法的,看来男售票员很聪明。男售票员看见了对面的人在观察他,脸微红笑了下没言语。快到午夜了,只有客车的两个大灯照着前方行驶着。车窗外远处零星几户家发出微弱的灯光,车内劳累的人已有了鼻音,两个中年妇女窃窃私语,而且不时地捂嘴笑。

    他喜欢夜晚,不是他喜欢夜生活,而是夜晚的宁静,白天忙碌的工作停下来,心静可以遐想。现只有汽车的马达声,时速六十多公里。疲惫的男售票员双手擎在门边的手扶栏杆上,额头靠上眼睛闭着休息。而他没有一点睡意,他在观察男售票员。男售票员30多岁,个子很高,穿一件灰色西服,由于长时间没清洗,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本色,在车上长时间工作脸色显得很疲惫,一双手很脏,指甲间里有黑色的泥土。左手无名指上带着一枚金戒指,戒子不大,约五克左右,样式仿古双菱型,在昏暗中微微发亮。他收回眼光看了看自己的双手,手上无任何佩戴物。

    有一次他在外地一个露天排挡吃饭,当时他还很年轻。临座有一位60几岁男人,正在给几个年轻人看手相。此人并不收费,言语中颇有研究。其中一位年轻女士问起问题没完没了,长者面带微笑回答:有些事是”点”不透的,看着伸到面前很多的手说:你的命运已经很不错了,随便找出十人当中你是“魁”头了,而且是一双能佩戴金银饰物的“手”,女子露出惊讶的眼神:是吗、女子看着自己的双手,马上又问:那什么样的手不能戴金银首饰?有钱能买的起不就能带吗?老者回答:不是那个意思。远处一个男青年小声说了一句:有钱狗爪子都能佩戴。这话被长者听到了,略叹了一口气,不予回答,把脸转到一边,看样子他是看腻了他面前的那几双手了。这时长者看到了他,脸上略露显态式,看着他的一双手。他面无表情看着长者,长者说了一句:这是一双不能佩戴任何饰物的手。他感到”纳闷“也觉得很惊奇,因为他从来也没想往自己手上戴点什么饰物,这是事实,他停止吃东西,放下筷子,双手展开看了看自己的双手一眼。他从心底不信这一套,甚至遇到这种情况非常反感和厌恶,面部没什么表情继续吃饭。长者看着他的表情和眼睛接着说:佩不佩戴金银首饰并不意味着是否有财富,人活着除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之外其它的都是多余的,全是身外之物,眼前拥有的也不是。听到长者的这番话他又停止了吃饭,抬头看着长者。心想长者不是什么算命的,应该是人生的”悟者“,他对当时的情景始终没有忘记。

    他看着男售票员的手和他手上戴的金戒指,心里想着,这个人是不是一个能佩戴金银首饰的手呢、他在心里笑了笑,自己可不是什么”半仙“。眼前的这双手突然动了一下,原因是汽车刹车的摩擦声尖叫着,车减速了。售票员立刻清醒站起身回头睁大眼睛看着前方。车在慢慢一点一点地减速行进,看的很清楚。车的右前方站着三个人,有两个人在招手示意停车,车马上就要停的时候男售票员突然叫喊着说:不能停,不能停,开过去,快开过去,司机也反应到了什么,换挡加油从三人旁边开了过去。车后传来了三人的叫骂声,售票员冲司机说:你没看见他们手里都没拎什么包吗、别找麻烦了,这几个人的钱我看还是别”挣“了,这帮”完犊子“想跟我来这一套,”差老了“,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司机回了一下头说了一句;能吗?行了,别”整事“了,天天跑车小心点还是好,快到地方了。坐下来嘴里嘟囔些类似的话。车内的人被刚才的一幕都惊醒了,有的人左右看看,有的人用敬佩的眼神看着男售票员,这个小插曲很快过去了。这种车一般售票员都是老板,他在沉思,大概是想以前所遇到类似情况。对面的他也对售票员机智的举动所触动,也想着他大半生出差的经历。

    车缓缓驶进一个小镇停下了,他下车,可他还是没有到达目的地,但已经没有前行的车,他“特意”找了一家“旅馆”住下,房间很干净令他满意。问了旅店老板,他的目的地有什么车可到达。得到的回答;只有早晚各一趟车。他躺在床上想着马上他见到的人。

    第二天一早他来到这个镇最繁华的地段,“仿古街“来回漫步走了两个来回,眼睛不停地观看者左右建筑和繁华的景象,以前他没想到仿古街如此的美,仿佛有穿越的感觉。最后他来到一家商场购买了一些礼品,回到旅馆收拾行囊走出旅馆。来到镇的东头等车,一会来了一个面包车停下,车的前方用一个纸板写着前进的各个地名。他上了车,车上的坐没有坐满人。司机掉头又在镇里转了一圈喊人,车终于满了人,司机满脸喜悦地开着车。这也是他这次旅途的目的地,半小时的路程很快到了。他时刻望着窗外,心情有些激动。终于他望见远处山一个用坡石头盖的房子,他叫停下车,向着一个山坡唯一的一栋石头房走去。

    石头房里,一个小男孩正用望远镜隔着窗口看到了他,嘴里喊叫;妈妈,妈妈,小姨来人了。两张相似俊俏女子的脸同时向窗外观看,不是她们熟悉的身影,妹妹回头问:姐;是谁呀?姐姐疑惑地轻摇了一下头。她们走出房门等待他的到来,来人步伐稳健,很快到达眼前。此人面带微笑,冲二人打招呼,你们好,姐姐礼貌地回了一句:您好。,她迅速搜索着记忆,终于脑海里印出画面,试探问:您是刘大哥吗?来人点头微笑着回答: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