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读我心后,朱元璋麻了 » 第96章分封讨论

第96章分封讨论

    既然女儿不说,咱就诱导她说。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看向群臣。

    他的眼神锐利如刀,似乎要洞察他们的内心。

    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诸位皇子的去处,你们有何良策?”

    刚刚还高呼陛下英明的大臣们,此刻却瞬间噤声,一个个低下头,不敢与朱元璋对视。

    他们的脸上,或是惶恐,或是犹豫,或是思索,但没有一个人敢于开口。

    【哈哈哈哈,便宜老爹愣登了吧?大部分是武官,小部分才是文臣,现在能在大殿上的文臣心思复杂,没有十足把握可不会开口,势力根本不占优势,一个个都小心着呢,能讨论出来個屁,其实分封吧,这玩意也可以,就是……算了,反正在这里想也没用,继续看戏咯。】

    朱元璋有点无语,你倒是说完啊,说一半留一半,谁教你的。

    他心里有些怒火,看向群臣忍不住在心里暗骂一声废物,有好处的时候比谁都积极,现在一遇到事情比谁都要退缩。

    他的目光只能重新看向李善长,眼神中带着期待和询问。

    这是早就定好的策略,既然百官都不说话,只能由李善长继续说出。

    李善长感受到了朱元璋的目光,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陛下,臣有一策,或许可行。”

    朱元璋哈哈一笑,他的笑容中带着满意和赞赏。

    他看着李善长,夸赞道:“善长,你是国之栋梁,关键时刻还是得靠你啊!”

    李善长听到朱元璋的夸奖,微微低头。

    “陛下过誉了,臣只是尽职而已。在座各位也能想到这一点,只不过把风头让给微臣罢了。”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的谦虚神态,心里越发警惕。

    本想着让他出尽风头,引来其他人的妒忌,看来这位李相不入套啊!

    不过也好,这也在预料之中,如果轻而易举就被他达成目的,他反而怀疑了。

    毕竟李相一直帮他处理后勤,要是没点本事也坐不上这个位置。

    他重新提起刚才的话题:“善长,那么,你有什么良策呢?”

    李善长抬起头,眼神坚定。

    “陛下,臣以为,我们可以使用分封制,把诸位皇子分封各地。”

    李善长刚提出分封制,诸位大臣立刻反对。

    他们纷纷站出来,声音高昂地表示不满。

    “分封制?这不是历史的倒退吗?”

    “是啊,历史上因为分封而衰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中书省博士夏煜愤慨不已地说道,“西周就是因为分封诸侯国过于强大,导致政权衰弱,最终导致国家的分裂和混乱。臣,反对。”

    礼部尚书李叔正也紧跟着说道:“而且,分封制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地方割据。一旦诸侯国拥有了足够的实力,他们就可能会挑战皇权的权威,甚至试图独立出去。”

    “没错!”吏部尚书陈修紧随其后,也反对起来,“分封制还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不均衡发展。每个诸侯国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根本不会顾及整个国家的利益。”

    李善长面对这些反对声音,神态从容,表情冷静。

    他也不发言,默默站在原来的位置。

    【嘁,文臣这般少,能讨论出个啥,这几个反对头子都是引子,看看多少人反对而已,便宜老爹这方面可是蛮有一套的,不过多弄点文臣来也没用,分封天下,这一套必须要有像便宜老爹这样能镇压天下的人物才可以的,可惜,哪能个个都如此,一旦诸侯有了异心,战乱也就不远了,这老爹恐怕就想着后代子孙个个有出息,可惜不如他愿啊!】

    朱元璋心中微微一动,心里有些难受。

    要是换一个人这样说,他绝对要把对方大卸八块的,敢诅咒后世之君,活捏歪了。

    但是既然是自己的女儿说,还是得信。

    如果后世之君不行,分封制问题可就大了。

    朱元璋皱着眉头,似乎难下结论。

    不知道女儿有没有什么解决之法,不然收回兵权第一步就要夭折。

    于是,他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善长,说说你的想法。这只是讨论,大可畅所欲言。”

    李善长瞬间明白,面向百官道:

    “诸位,我明白你们的担忧。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历史上的失败就否定分封制的可能。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改进分封制的缺点。比如,我们可以设立监察机构,加强对诸侯国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不会挑战中央的权威。”

    李善长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至于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不均衡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来解决。比如,建立统一合理的税收制度,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和决心,他的眼神直视诸位大臣,显示出他对这个策略的信心。

    一时间大臣一个看一个,谁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看这个情形,恐怕陛下早就和他商量好了。

    这样一来,他们多说也无益,恐怕还会得罪陛下,得不偿失。

    想到这里,武官们心中微微一动。

    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仿佛突然间看到了分封制的美好前景。

    “李相说得对啊!”一位大臣激动地开口道,“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分封制不仅可以解决诸位皇子的去处问题,还可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是啊,经过李相这么一说,我还真觉得分封制挺好的。”另一位大臣也加入了讨论,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们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设立不同的诸侯领地,让他们各自发展经济、文化和军事。”

    “而且,这样一来,诸位皇子也可以得到应有的地位和权力,他们会更加忠诚于中央。”

    又一位大臣补充道,他的神态自信满满,仿佛已经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众人纷纷点头称赞,夸奖起了李相:“李相真是英明啊!不愧是国之栋梁!”

    “是啊,李相的智慧和远见真是让人佩服。”

    一位大臣感慨地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敬意和钦佩。

    李善长面对这些夸奖,神态从容,表情微笑,他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诸位过奖了。这只是我的一点浅见,还需要大家共同商讨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