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道本无为 » 第3章 无为归一诀

第3章 无为归一诀

    这一日,腊月二十,隆冬。

    陈墨与爷爷从山上回来,肩上扛着一只麋鹿,却看不出丝毫吃力的样子,反而走在前面,三步一回头地催促道:“爷爷快点,今天墨儿下厨,给爷爷做好吃的。”回到茅屋前,陈墨熟练地生火添柴,用竹子架起烤架,三下五除二地剥下鹿皮,去除内脏,洗净鹿肉,竹竿由头至尾穿起整只麋鹿,上火烤了起来。

    俄顷,在竹火的炙热熏烤下,麋鹿表皮的油脂渐渐冒起泡来,竹香氤氲,伴着噗嗤噗嗤焦香满溢的爆油声,陈墨止不住地咽口水。

    火候给足,茴香八角,桂皮肉蔻白芝麻等准备好的香料迫不及待地在鹿肉上方飞舞,在勾人涎唾的滋滋声中,与外焦里嫩的鹿肉融合,化入这山间美味之中。

    半个时辰后,简陋的小木桌上摆着一大盘烤得金黄酥脆的鹿肉,肉香四溢,爷孙俩面对面坐着,桌面上还有一壶天虞山特有的凤凰松针茶,俩人吃一口肉,品一口茶,津津有味。一只只馋嘴的小野兽也被这香味吸引,围坐一圈,却是不敢轻举妄动。

    陈墨环视一周,挥着手道:“去去去,待我酒足饭饱,若有盈余,你们再来!若是在这打扰了我爷孙二人的雅兴,便让你们也变成这桌上的美味!”

    “墨儿,今天是你十岁生辰,哎……这一眨眼,我们已经在这山里生活十年了,你跟着我这糟老头子,天天不是修禅练功,就是上山下水采药抓鱼,还天天让你吃丹药,泡药汤,你怨我吗?”

    “爷爷您瞎说什么呢?墨儿怎么可能怨爷爷呢?说实话,和爷爷在此生活确实有些枯燥,但爷爷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我好,我是知道的。没有爷爷,我那年如何能聚这山间气运炼五行元气于一身,三岁就筑基圆满?又如何能认识那么多如毕方姐姐那般兽仙?又怎么能学到爷爷这一身功参造化的医术?”

    见识过爷爷救治山上猎户的陈墨,也是对爷爷的医术佩服得五体投地,学医炼药也是愈发专注努力了。

    “墨儿啊,爷爷知道你心智远比一般孩童成熟,看问题很通透,但有些事情,爷爷确实一直瞒着你……墨儿,其实你……”

    “不是您的亲孙子?”

    “……你……你知道?”

    “嗯,我三年前就已经能感知到爷爷肾中精气,和墨儿并非出自一源。”

    “原来如此……本来还想着不知如何开口,不曾想,你却是早已知晓。那你为何一直都没有提起过?”

    “也许是因为能感知到一些东西吧…爷爷对我的好,没有一点杂质。既然是真的爱我,我当然也完全信任爷爷。

    我还小,很多东西还不懂,所以爷爷瞒着我一定有爷爷的理由吧?不论是因为还不到时候,又或者其中有不能让我知道的秘密,我就算问了,爷爷也不见得就会告诉我,那又何必开这个口呢?若是哪天爷爷觉得可以告诉我了,墨儿听着便是了。”

    “那你就丝毫不好奇自己的父母是谁?虽然在这儿生活让你接触到其他人的机会不多,但隔三差五也能碰到一些上山采药打猎的周边村民,这几年爷爷带你上集市沽酒置衣,你也见过不少与你同龄的普通人家孩童,别人都有爹娘,你就不会心生异样?”

    “爷爷,人在娘胎之中是什么状态?有没有意识?”

    “人在胎中,有魂无魄,意识…算是无有之间吧。唯有降临世间,觉五气而成神魂魄意志,纳藏五脏之中,七魄悉备方成人,这时才算真正有意识。”

    “既如此,在墨儿意识里,只有爷爷一个亲人,父母虽为墨儿基楯,予墨儿性命,却从未相见,又如何及爷爷这十年悉心照料、传道授业之恩?”

    老人神情复杂,便是如他这般心境之人,也不免被一个十岁孩童的言语所震撼。“难道…这就是先天道胎的弊端吗?生而近乎道,以一种更客观理智的态度看待世间万事万物,心性更为超脱,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也不知是好是坏啊……”

    伸手拍了拍陈墨的肩膀,老人道:“墨儿,有些事情实在过于复杂,你也不要对你父母心生嫌隙,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太大,原谅爷爷现在还无法跟你解释清楚,你只要记得,你父母对你的爱不会比我少就是了。”

    “墨儿知道。”

    “好了,不说这个,你的炼精化气,修得如何了?”

    “爷爷……这六年多每天都在练习,一日未曾间断,但终不得要领。不论墨儿如何深入感知,用最细微的真气去平衡五行,损补阴阳,但总觉得少了什么东西似的,始终无法做到微妙地控制。冥冥之中,只觉得自己并未真正理解由先天五太到最终阴阳和合衍化万物的过程,因此根本无法逆行归元。

    最接近的一次,是在尝试炼化肾中之精时,形成了极细微的一丝特殊的真气……也许只是接近于阴阳二气的层次,但似乎蕴含着比普通真气强大百倍的能量。藏于丹田之中,却十分不稳定,若不时刻用心维持,不久便会化为普通真气……墨儿让您失望了……”这个十岁少年的言语之中,说不出的伤感。

    谈及这个困扰了他六年多的问题,陈墨脸上也不禁露出一抹苦笑,六年无数次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他也曾不止一次怀疑自己的方法是否有错。询问过爷爷,也得不到确定的答案,爷爷只是让自己不要多想,继续练习。

    “哈哈哈哈哈哈……”陈墨正在苦恼,听到爷爷仰天大笑起来,莫名觉得自己又被这个老顽童爷爷骗了。

    果不其然,只见老头笑了一阵,正色道:“墨儿,这是爷爷隐瞒你的第二件事。你这六年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其实做得非常好!爷爷很满意!”

    忽然看到陈墨投来“接着说,你又骗我什么了”的戏谑眼神,老人稍微有些尴尬,轻咳一声,认真道:“先听我说……你已知晓,如今走的道路是道教的内丹道,但爷爷还从未和你讲过具体的修行。

    你这六年的时间,实际上是在磨刀,虽然无法做到还元归一,但这么长时间的苦练,是为了给你打下坚实基础,磨练你的识神感知,为以后做准备。

    内丹之道,首先筑基,这在你三岁之时,在天虞山流炎顶的白泉之中,借助五行阵法与天虞山的气运,这第一步走得已经近乎完美,无可挑剔,日后的修行不再有身体上的桎梏。

    筑基之后,便是炼精化气。你这些年炼遍万物,一定也发现了,只有以肾中之精为原料,以身为炉鼎,与真气合炼,才会得心应手。

    将人体之精炼化成精、气和合的轻清之气,而后再形成真气,藏于丹田,这才是最正统的内丹道炼精化气过程。这个境界达到极致,将突破肉身的局限,向“无我”靠近,可见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再下一阶段,叫炼气化神,道理也类似,都是能量形式的转化,使气与神合,气归于神。一般情况下,只有开始了这个阶段的修炼,才真正凝聚出元神。当然,你是个怪胎,天生蕴育元神,不合常理。”

    陈墨给了爷爷一个炯炯有神的白眼。老人也不管他,接着道:“至于再往后的炼神返虚、炼虚合道,又是完全不同的层次了,如今言之尚早,以后你自然明了。”

    “您说……轻清之气?那我为何会炼成阴阳二气?”陈墨听到了最关键的地方,从最早的河豚毒开始,您可一直说炼精化气的结果是阴阳二气的。

    老人神秘一笑:“这是因为…你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而且是一步登天之路!炼精化气,本质上是在养气。传统的修行法门,是以自身为原料,尤其是肾中之精,这是最简单的方式,因为同出一源。这种修炼方式本质上只是转化能量的存在方式,精、气形式虽然不同,但仍属于同一力量层级。

    而你运用的功法,乃《无为归一诀》,乃是将‘精’这一字推而广之,以天地万物为精,炼化万物、万物归一,最终回归先天一炁!这并非只是炼化自身之精,更不仅仅是改变能量形式,其中难度可谓云泥之别。

    如果说普通的炼气之法是向前迈了一步,那《无为归一诀》便是直接飞跃百步千步!炼精化气根本用不到《无为归一诀》这等高深的功法!若是评级,此功至少是天级上品!这是当年我和几个师兄弟提出设想,在《道德经》基础上试探性地推演出来的。它不同于其他的功法…应该说超越了一般功法的范畴,核心在于悟,是对于这个世界本质、力量本根的探索与明悟。

    你还记得先天五太吧?这轻清之气或者人的真气,都是阴阳和合以后的‘万物’,而阴阳二气是接近太极的状态,所以啊,不要小看阴阳二气,更不要小看先天一炁!普通人的真气,与之根本毫无可比性,两者之间就是祖宗和孙子的区别……”

    陈墨又不禁白了老人一眼,我总觉得您在骂我……

    “你这么多年来参悟《道德经》、修炼《无为归一诀》,体内的真气也是我道家最纯正的自然元炁,加上你先天的特殊体质,在道家体系的修炼中本就有着极大的优势。甚至今后你若是学起其他的功法来,效率也会更高,对别人功法、招式中的漏洞缺陷也会极为敏锐。

    再说归一的问题,你要知道,即便你将道家功法修炼极致,也只是自然元炁,与寰宇之中最根本的先天一炁不在一个层级,先天一炁是万物之母!自然元炁虽然是这万千门派中顶级的存在,终究还是由先天一炁衍化而来,简而言之,力量层级有差距。

    我昔年和师兄弟们推测,只有当你的力量达到万物之气、世界本根的层次,才有可能做到炼化万物之精,还归先天一炁……就像凡火炼不化神铁,一样的道理……”

    老人这才看到陈那墨鄙夷的眼神,讪讪道:“咳咳…至于之前引导你这么做,一来磨刀不误砍柴工,以这种更高层次更高难度的方式修炼,日后你在炼化自身肾精时就能驾轻就熟,所化真气也更为精纯。若是能侥幸还原出一缕太极层次的阴阳二气,内藏丹田,嘿嘿,就是你最大的底牌。

    还有,你跟我学炼丹之道,其实你的感知赋予了你精细入微的能量操控,能随心所欲地选择取舍、去粗取精,直接从能量的层面提炼药物中你需要的药性,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物质的局限,这会使你炼的丹药药力无比精纯……这方面,爷爷都不如你。这可远不是普通的以火萃提纯的炼药方法能比的。呵,以后哪怕行医,也能成为这炎黄大陆首屈一指的神医……”

    “这二来嘛,爷爷也是心存侥幸。”老人面上突然涌起复杂的情绪,慈祥的面庞隐隐浮现一丝无奈与苦涩,叹了口气道:“关于《无为归一诀》……这是我的心血,也是一条未完成的路……我大概是走不动了,墨儿,你有空前绝后的天赋,爷爷希望你能替我走下去……这条路前无古人,具体能否实现,或能到什么程度,没人知道。”老人看着眼前的少年,忽然眉开眼笑道:“万一我的墨儿真是天纵之才,一蹴而就了呢?哈哈哈哈……”

    “爷爷你是怕告诉我没人成功过,会打击我的道心吧?”

    老人沉默了半晌,认真道:“嗯,确实也有这方面的考虑。道心不能儿戏,这是你一生的根本。总之,虽然让你吃了几年苦,倒也没有坏处。”

    陈墨笑笑:“爷爷,这个世界上,是先有人,还是先有路呢?”

    “当然是先有人……”老人声音戛然而止,双目之中焕发光彩,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半晌,豪气冲天的笑声震得鸟飞兽散:“哈哈哈哈哈哈,我是越活越糊涂了,好样的!心境通透澄澈,不愧是我无为老道的孙子!”

    “爷爷,无为是您的道号,但您俗家姓名到底是什么呀?怎么一直都没听您说过?”

    老人老神在在地说道:“姓名与皮囊,都是在这人世间的暂用之物,又何必执着……再说了,我是你爷爷,你还想直呼我名?现在的道教掌教都不敢如此,真是没大没小!”

    “爷爷,我们不是亲的。”

    “……”

    “墨儿啊,儒释道三家是这个世界的泰山北斗,以前我也与你说过,三家只是在以各自的角度阐述这个世界。各有长短,相互补足。各家都未能尽善尽美地认识一切,阐明这个世间终极道义。因此,以后的你,必须取长补短,博采众长,非但儒释道三教,诸子百家的学说流派都应该尽可能地学习、体会、融合,只有当你的认识无限接近这个世界的本质,你才能真正做到将万物归元,回归先天一炁甚至虚无的太易之初境。

    说起最早的河豚之毒,以你现在的能力,也许偶尔可以出现虚浮的阴阳二气,但恐怕无法维持,更难以内藏丹田,以后可以继续修习,但传统方式的炼精化气也别嫌弃,毕竟你将自身精气归原为阴阳二气的成功率还太低,此外你也需要海量真气去充实丹田、蕴养脏腑等等。”

    顿了半晌,老人感叹道:“爷爷已经教不了你更多东西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时候教得太多,反而限制了你自己的发展。就好比一条河,如今的你,算是有了源头,从此四面八方、高山峡谷,何处去不得?但我要是给你指引了具体方向,你也就不可避免的失去了别的方向,这就是源和流的区别,你要学的是源,而非流,这样才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道德经》《周易》是道家的起源与根基,其中藏着无限大智慧,你要时时诵读,温故而知新,嘿,孔圣这话还是不错的。你虽天赋卓绝,亦须戒骄戒躁。至于道教的外丹、符箓之流,乃至阵法方术之类,实乃小道,稍作了解即可。

    当今道教虽说继承了部分道家思想……在我看来还是有些走偏了,外丹、方术之辈成了主流,精神内涵却逐渐被遗忘,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啊……

    先把大道摆正,日后不至于走上邪路,若是能做到举手投足皆合于道,再想涉猎这些方术,定然也能水到渠成。墨儿你记着,道法自然,道来源于自然,道就是自然……”

    ……

    一老一少吃肉品茶,坐而论道,不知不觉,便以天为盖,以地为床,呼呼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