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封神劫后,我助截教一统洪荒 » 第三章 五月五

第三章 五月五

    五月五,阳气在表,五毒齐出。五阳在上,一阴在下。

    此日忌下水,忌出门,忌动迁,忌食生冷,忌产子。

    所谓五月五日产子不利其父母,男害父,女害母。

    王女素便生于这天。

    是岁,鸦栖屋檐,有狐夜哭。

    是岁,碧蛇落座,有猫现冢。

    是岁,五虫噬民,啃食庄稼无数,三千六百黎民死于虫咬之患。

    是岁,田现肥遗,土地焦裂三月,万顷沃野化为黑色焦土,饿死黎民五千余众。

    是岁,天道咒诅,净乐国内万鬼游街,阴气浩荡,数百小儿自此神魂涣散,彻底痴傻。

    是岁,天怒人怨,父母惶惶,黎民唾骂。

    光阴杳杳,转眼三年,王女素三岁。

    不比太子生时举国同庆共欢腾。

    常年被关在门内的王女素虽未被父母弃绝在野,但其本身却是不得自由,只能长期栖居小屋之内,一如笼中鸟雀,只提供些许粗淡吃食。

    看着窗外遥远的月亮被黑云笼罩,王女素坐在木桌旁有些苦恼。

    燃烛蜡尽,灯光尽灭,一连数天不见烛火,周围黑漆漆的连生活都不方便。

    『什么时候可以送点燃物啊,父王母后不会忘了我吧。』

    她就有些苦恼的揉了揉自己刚刚磕碰到桌角的膝盖。

    想到这,她就有些酸楚和不满,自打出生起她就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母后勉强照料自己到一岁半后就出门看护那个看起来就粉雕玉琢的王兄去了,自己的父王更是借口治理朝政,连看望自己都不曾,好像自己就真的是个不讨喜的小灾星一样。

    也就在王女素自怨自艾之时,门外一个侍从女官却是端着几碗陶碗倒扣的膳食于门外缓缓扣动兽头门环。

    “殿下。”

    小女官扣动着门环,唤起门内殿下开门用膳。

    吱呀——

    王女素有些费力的站在小凳拉开门。

    『是景瑜姐啊,来送饭来的?』

    灯火闪动,晃量了王女素亮银色的发丝,看着眼前的小女官,王女眼中多了一丝亮光,而那眼神无疑是看待长期饭票的眼神。

    “婢子见过殿下。”

    小女官景瑜端着膳食微微躬身,有些怯懦的叫着。

    看着景瑜不似以往那般,只是木木的呆愣原地不敢异动分毫,王女这才眼睛一转看向一旁。

    却见不远处,男孩身着锦衣入夜行,而他的手沾带血腥,那只小手正拖拽着一条身长六尺腰围尺许,六足如鸡距,四翼宛若飞鸟翅膀的奇异长蛇。

    而男孩靠坐火堆旁,手执木剑的他很是轻描淡写的顺着怪蛇肌肉纹理将拖着的怪异长蛇削成肉片。

    『王……王兄!?』

    王女素轻轻捂着小嘴,有些口吃的认出了眼前略显陌生的男孩。

    『晚了点。』

    男孩眉头一蹙,那对如渊瞳眸多了些许不满。

    『什么晚了点?』

    莫名其妙的开场白让还是孩童心性的王女多了些许困惑。

    『再晚些出来怕是要错过生辰。』

    小忘秋抄起玉筷捞动几块过水滚沸的蛇肉,童言稚语满是认真之色。

    『王兄这是要给我庆贺生辰?!』

    王女双手揪紧裙摆,内心底里罕见有些喜出望外。

    『坐吧,景瑜也不是外人,随便落座便是,左右不过一顿饭食的事情。』

    淡淡扫了一眼自己的胞妹,小忘秋只是取过小碟往王女碗里塞肉。

    『王兄最好了。』

    先前还在小黑屋里嘟囔着父王母后偏心王兄的王女念起了王兄的好。

    “太子殿下,奴婢不过区区女官,不敢与储君同席而食。”

    正当王女打算就这着晚膳吃蛇羹大快朵颐时,一旁的战战兢兢的景瑜反倒如履薄冰起来了。

    『如此,那你便站着吃吧,不强求。』

    见小女官推辞,忘秋也懒得普及所谓人人平等的思想,只是给景瑜一副碗筷,让她站着夹菜。

    『王兄先前还说让景瑜姐坐下吃饭,为什么又改口了?』

    王女有些不解的看着忘秋单纯问道。

    『她站着吃舒服。』

    忘秋话语很敷衍,只是自顾自的片肉下滚水。

    『可为什么我站着吃饭会累?』

    王女看着锅内肉片翻涌,闻着香气的她吞咽了一下口水,说出自己的不解。

    『因为你……腿短。』

    忘秋捞起一块蛇肉,当着王女的面吃了起来,就算是这样了,他还不忘含糊其辞的敷衍。

    『那是不是我腿长了,站着吃饭就不累了?』

    针对站着吃饭为什么会舒服,王女是有些执着在身上的。

    『就算腿长了,我还是喜欢坐着吃饭。』

    『为啥?』

    『因为坐着舒服。』

    ……

    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

    一方敷衍了事,一方刨根问底,听的景瑜只敢像只鸵鸟在沙漠紧急避险一般将头埋进陶碗之中只顾吃饭。

    就这么饭过五味,王女吃了五六口后就撑的吃不动了,而小忘秋依旧旁若无人的自顾自吃着。

    『王兄胃口真好。』

    王女见景瑜也吃不下了忘秋还在吃,只是感叹。

    『明日之后怕是没有这种口福了。』

    忘秋置筷,语气略显寂寥。

    『为啥?』

    王女有些不解。

    『典阁观书,除非三千道藏熟记于心,我不准备见任何人做任何事』

    忘秋语气轻快。

    『王兄不想见阿素了么?』

    王女闻言,不由泫然欲泣。

    『那你想见我么?』

    忘秋看着眼眶旋转泪花的胞妹,话语满是温和。

    『想。』

    王女擦着眼泪,很是直球的回答道。

    『那就自己去寻,百步之内,我已走五十步,剩余五十步,须你走。』

    忘秋缓缓起身,却是将两把木剑插入边上土地。

    『三年前,父王赠剑作为诞礼。而今三年之后,为兄削剑两柄,一曰祛邪,一曰息灾,你择其一柄作为诞礼,天明之时我要你的答案。』

    忘秋如是说着,也未解释什么,只是单纯等待起了胞妹的回答。

    王女有些迷茫,在原地踌躇不前,她用略显无助的小眼神看着自己的王兄,然而忘秋不为所动,用满是求助的眼神看向景瑜,景瑜只是爱莫能助。

    王女没了主意,只得随手挑了一柄木剑。

    而那木剑剑柄出镌刻着两个太初道文:祛邪。

    忘秋见胞妹做出了选择,只是拔起了那柄名唤息灾的木剑,兄妹二人一女官就这么相处到了天明。

    天明之时,女官手上长明灯熄。

    忘秋走出门院,天边旭光微亮,男孩渊瞳幽沉无光。

    王女看着王兄迎着旭光的背影,像救赎的光,又像堕落的灰。

    这天五月初六,枯根朽木,逢生不起,逢伤更伤。

    恰是四时逢绝之辰,物绝而损朽。

    其日忌开仓,出财,放债。

    然而虽是破日,这净乐国内除了太子拜辞父母入山修行却是无甚异常。

    有常人道也:“不爱江山爱修真,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