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整顿乾坤:稼轩重生宋理宗 » 第十章:伏击

第十章:伏击

    宝庆元年正月初一,午时。落雁峡。

    下了大半天的雪,两侧山岭一片白皑皑的。赵葵的八千弓弩手在山上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或躺或坐。他们自从吃过“年夜饭”以来,便上山埋伏了起来。宋军的哨探在一百里内都没发现敌军,赵昀便传令允许他们先休息半天,养精蓄锐,一旦听到号炮响起立时便要归位。只是天冷得厉害,又不能生火,就算穿着棉衣在山上睡着,保不齐就醒不过来了,因此他们只能抱团群暖。赵葵又命人从辎重营搬来了棉被,这才能坚持到天亮。

    赵葵与众军士一起在山上待了半天,正在啃着干粮充饥。他看着满山积雪,不由想道:“幸好趁着下雪前赶上了山。如果等雪停之后再上来埋伏,势必留下漫山遍野的脚印,那时还埋伏个什么劲?”

    忽听山下一声哨响,一小队斥候骑兵从隘口西面归来。

    敌军终于出现了!

    宋军大营里兵马纷纷调动,张令午的五千新军不到一刻钟已经在隘口官道上列阵完毕。他们共分为三排:第一排刀盾手,第二排巨斧手,第三排长枪手。

    在张令午的后方高耸着堂堂大宋的天子旌旗,赵昀身披赤焰柳叶金锁甲,胯下嘶风照夜玉狮子,腰悬神臂百石宝雕弓,身边五百精骑两边列阵于旗下。赵昀向毕承节使个眼色,二人带着十余骑兵出阵向前,越过张令午的步兵阵线,朝前奔去。

    行不过数里,便望见了金军的前部。赵昀也不搭话,纵马前驱,张弓搭箭,迎面射杀了一名金军将校,毕承节也紧随其后,射杀了一名金国骑将。十余宋骑齐声振臂高呼:“威武!威武!”

    金兵大怒,大队人马便扑了过来。赵昀等人回身便走,奔出百余步,又再回身射杀数人。如此反复数次,大部金兵跟着便直朝落雁峡而来。

    金国元帅完颜塞丕听说前部遇上一队宋军骑兵,连杀我数名将校,不由暗暗吃惊:宋军向来孱弱不堪,怎么突然出现如此勇将?一看前方落雁峡地势如此险要,连忙派人传令前军务必小心,不要冒进。

    这时金军前部已被引入谷中,赵昀见对方人少,便没有下令赵葵放箭,只是继续以骑射诱敌,且战且退到了张令午阵前。

    张令午令旗一挥,步兵让一条道路,让赵昀等退入阵后,随即又合上阵线。

    金兵见张令午兵少,便直冲了过来。宋军阵中战鼓响起,将士们齐齐发了一声喊,刀牌手向前抵住敌军,随后巨斧手上前便是一轮劈砍,紧接着长枪手上前一轮突刺。殿前新军阵容严整,进退有序,几轮进攻就留下了数百具金兵的尸体。

    金兵从未见过如此善战的宋军,急忙报告元帅。完颜塞丕闻讯,亲自来到阵前观看,这队宋军人数虽少,战力却远非往日可比。可此地如此险要,若不能及时击败这一小股宋军,等宋朝派了大队援军赶来,势必更难取胜。这落雁峡道路狭窄,五万人施展不开,也只能以车轮战法消耗宋军耐力,最后再一举击溃对方。于是下令五万兵马分作十队,每队五千人,以车轮战猛攻宋军阵地。

    此时赵昀已登上高处察看战场。但见金兵化整为零,逐个进入谷中,暗叫不好。赵葵纵然发动伏击,也只能歼灭一部敌军,金军的兵力仍在绝对优势,难以扩大战果。

    只见金兵滚滚而动,如同海浪一般一拍又一拍打在张令午的阵地上。张令午所部虽仍在顽强坚守,但如此下去,必然被消耗殆尽。

    赵昀一咬牙,下令鸣金,让张令午部撤出峡谷。

    张令午听到金声,初时一愣,但立即就明白了赵昀的意思。这种打法下去没完没了,只能诈败将敌军完全诱入山谷,聚而歼之。只是一旦离开峡谷,就失去了地利,金兵一拥而上,我军必然被围。事已至此,只能相信友军的能力了。

    张令午挥动令旗,五千兵马结成一个圆阵,刀盾手在外围,巨斧手在第二层,长枪手在最里面,缓缓退出峡谷,朝平原而去。

    金兵见宋军后撤,便直追出了峡谷,到了开阔平原。赵昀看准时机,与毕承节各率一队骑兵对敌军左右两翼发动突击,包抄合围,张令午率部趁势压上,就在峡谷口把这五千金兵打得溃不成军。

    完颜塞丕眼见零散进攻已无法吃掉宋军,便下令诸军集合,鱼贯进入峡谷,全力一齐朝宋军攻去。

    终于上当了!赵昀眼见五万金兵全部进入了峡谷,便放出三声号炮,这就是让赵葵放箭的信号。

    八千弓弩手突然从雪中奋起,强弓硬弩直朝金军射去。

    此时五万金兵如同长蛇一般遍布峡谷当中,首尾不能相顾,顿时成了活靶子。完颜塞丕心知中计,但此时下令撤退只会自相践踏,唯有奋力向前拼杀,尽快击溃张令午,通过峡谷,才有一线生机。

    “狭路相逢,前进者生,后退者死,给我杀啊!”金兵如同潮水一般拼命涌向张令午的阵地,片刻间已有一万余人冲出峡谷,与宋军在旷野之上短兵相接,肉搏血战。

    张令午五千步军已经足足厮杀了一个多时辰,人人浑身浴血,此时只靠一口气在咬牙坚持,金军竟然屡冲不动宋军阵线,死死地被张令午堵在峡谷口。后面大队金兵挤在峡谷里出不来,被宋军射得哀嚎连连,中后部便想向后退出峡谷,各部之间互相拥挤冲撞,士兵被撞倒踩死者不计其数。完颜塞丕命人手持佩剑到后军,遇敢后退者立斩不赦,一面亲率精锐亲兵来战张令午。

    这完颜塞丕中军有三百精锐“铁浮屠”,挑选极其强壮骁勇之人,全身覆盖铁甲,只露双眼,一切刀枪箭矢皆不能伤。张令午的阵线被这三百铁浮屠一冲,登时便冲出了一个缺口。周围军士毕竟还是新军,一时间气势被夺,阵型也涣散了开来。

    赵昀见状大惊,只见金兵如同洪水般从隘口涌出,此时若不能稳住阵脚,恐怕这五千将士就要全军覆没。急忙传令让留守大营的一万二千兵马全部赶来支援,自己也带着五百骑兵冲入敌阵,与敌人刺刀见红,贴面搏杀。大宋江山气运,只在此一举!

    忽见张令午阵中冲出一名少年武将,双手各持一截断了的长枪,在金兵中大杀四方,这全副重铠的金兵竟被他打倒一片。

    铁浮屠攻势顿时受阻,张令午得以借机重整阵型。他调出一队刀牌手专门抵御铁浮屠,使出地堂刀法专砍铁浮屠的马腿,这正是岳家军当年大破金兀术的战法。铁浮屠纷纷跌下马来,长枪兵一拥而上,就朝他们脸上猛刺猛扎。

    完颜塞丕见铁浮屠竟然败了,亲自率领中军近卫杀奔过来。此时距离赵昀不过二百多步远。

    “官家!请借宝弓一用!”赵昀转头看去,原来是刚才那名神勇无比的少年武将,当下毫无迟疑,解下弓箭便递给少年。

    只见这少年接弓在手,搭箭上弦,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儿。挽弓如满月,箭去如流星。乱军之中,完颜塞丕应弦而倒。毕承节挥舞双刀突到近前,割下其首级,挑在宋军旗杆上,金军见了立时士气崩溃,四散逃窜。

    赵昀亲自擂鼓,宋军奋勇向前,金兵大败。一直追杀到黄昏时分,共杀死三万余人,俘虏七千余人,其余尽皆溃散。是为岳飞北伐以来前所未有的大捷。

    战后,赵昀论功行赏,召见了那名射杀完颜塞丕的少年,问其姓名。少年答道:“末将姓郭名靖,本是临安府钱塘县牛家村人。家父为金人所害,家母怀胎被金人掳走,于大漠生下末将,之后流落蒙古一十八年,因思归国报仇,故而回乡,现在张虞候帐下担任承信郎。”

    赵昀见这少年身材雄壮,武艺超绝,不禁赞叹道:“朕常自以为弓马了得,也不过能射一百二十步。卿能在二百步开外一箭毙敌,当真是天外有天了。”

    郭靖道:“岂敢。末将自幼在蒙古得高人指点,习得射雕之术。大漠善射之人不少,那才是天外有天。”

    赵昀暗想道:“素闻蒙古屡破金兵,想不到竟然厉害至此。恐怕以后要成为大宋的劲敌了。”当下擢升郭靖为武功大夫,御前听用。

    完颜塞丕虽然败亡,可仆散安贞和史嵩之联手仍有十五万大军,情势不容乐观。赵昀命各军把守险要,厉兵秣马,只等敌军主力过来一决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