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灵石证道,谈情说爱真给力OK » 第17章 麦田里的身影

第17章 麦田里的身影

    侯权民家的麦田一大部分在村子的南边,有一少部分在村子的北边。

    不仅侯权民家如此,村子里大部分农户的田地都是这样分布的。

    村子南边的地是平地,水源也比较充足。大部分地块都可以称为水浇地。

    营上村人口多,耕地却不算得上多。好地赖地算上,也就一亩左右。

    这几年,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自然气侯也适宜,家家户户的庄稼长势都很不错。

    出了村子,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仿佛像一块巨大的绿毡一样,覆盖在原野上。

    侯权民小时候,地是生产队集体的,记事以后,才分到了一家一户。

    后来又经过了两次调整,地块才固定下来,形成了现在这个格局。

    父亲在世的时候,他年纪小,很小到自家的田里来。偶尔来一次,也是跟在父亲或母亲的身后。

    父亲去世以后,种地的责任落在了母亲肩上。侯权民也长大了,自然要为母亲分担一些身上的责任。到自家田里的次数多了起来。

    在麦田边行走,一股清新的气息迎面扑来。这让侯权民想起了曾经流行的一首歌: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层层麦浪一层层绿......”

    今天有点风平浪静,并没有掀起层层麦浪。只是在侯权民的心里,稍稍有一点波动而已。

    今年麦子的长势普遍不错,不管是谁家的,放眼望去都是一样。

    麦穗刚刚长齐,麦芒下面的绿壳内,麦粒儿正处在孕育阶段。

    脚下的土地松软,踩上去感到有一些温度。

    侯权民沿着田埂,来到了自家的麦田边。

    这是自家几块田地中的一块,夹在大片的麦田中间。麦田的一头挨着一条乡间土路。

    十天前,他和母亲一起到这块麦田里看过,他很关注自家麦田的长势。

    麦田里有几株燕麦,明显高出小麦许多,显得有点不齐整。

    侯权民沿着麦垅走到田地里面去,要把杂在小麦棵里的燕麦拔掉。

    这些燕麦是小麦中的另类,如果让它长成结籽,会影响到小麦成熟后的纯度。

    拔去燕麦跟除去麦田中的杂草一样,是在维护麦苗健康地成长。

    这块地的麦垅很长,从这头到那头,足有几百米长。

    这块地是最早分到农户的。最初分下来的时候称“自留地”。

    后来生产队里的田地都分到各家各户了,为了跟其它几个地块的区别,这块地保留了“自留地”的叫法。

    能称为“自留地”,当然在自家几块地当中,地质是最好的。

    各家都在用心地经营这块地,侯权民家也是如此。

    由于各家所用的小麦品种不同,虽然长势都不错,还是有些小小的差异。

    侯权民从地头进去,不断向里面深入。快到另一头的时候,抬头向前一望,眼前出现了让他有点尴尬的一幕。

    李连霞的弟弟开着拖拉机,拉着水泵,和他父亲、姐姐一起到地里准备浇麦子来了。

    要说地里的麦子还不算太旱。李连霞家可能考虑到机井是多家共用的,要是都打算浇地的话,几家的水泵下到一个井里,井里的水肯定是供不上的。

    现在就开始着手就占得了先机,就比别人先走了一步。

    看见侯权民在自家田里,李连霞的父亲李根山让儿子把车停下来,然后从车上下来。

    “今天没有上班?”李根山主动跟侯权民打招呼。

    “啊!今天我歇班!”侯权民应道。

    说实在的,侯权民实在不愿意碰到李连霞和她的家人。

    没想到这么凑巧,快到地头的时候,竟然给碰上了。

    现在这种情况,李连霞不便直接跟侯权民搭话,她怕自己的主动碰到侯权民的冷脸。

    李连霞的父亲主动跟侯权民打招呼,侯权民心里不管怎么想,表面的应付还是应该有的。

    李根山是长辈,能够放下架子主动跟侯权民搭话,显示了对侯权民的看重。

    这一点,已经稍稍懂点人情世故的侯权民心里明白。

    以前侯权民父亲在世的时候,两家的关系保持得不错。两个人见面,会在地头蹲下来,抽一袋烟,唠一唠家常话,聊一聊气候状况和地里庄稼的长势。

    现在不可能了,侯权民父亲的去世让两家的关系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虽然在村里有心人的撮合下,侯权民和李连霞订了婚。在侯权民进到白云山灵石工作,尤其是职位得到提升以后,两家的关系似乎变得有些疏远了。

    从李根山跟侯权民主动打招呼的举动来看,他是希望两家能保持良好关系的。他也知道侯权民身上,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等我把地浇完了,把你家的地也浇一浇!”李根山说,在可能的情况下,他想对侯权民家多一些关照。

    “不用,不用!”侯权民连声拒绝。在这个时候,他可不想得到李连霞家任何帮衬。

    李根山没有再说什么。毕竟已经是五十多岁了,他知道自己说的话意思是啥,侯权民回话的意思是啥。

    李连霞的弟弟开着拖拉机,到他自家的地头去了。

    侯权民在和李连霞父亲对话的当儿,偷眼膘了一眼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李连霞。

    李连霞好像心不在焉,眼睛一直在盯着前方。

    她心里在想什么,侯权民并不知道。但她一定心有所想。

    她是一个有心人,不会不明白侯权民话里的意思。短短的一句话可以包含大量的信息,细心的人品味之后,会很明白地辨析出来。

    今天和李连霞家人相遇,并没有提起侯权民的兴头,相反在他心里升腾起一股阴影。

    他生活在这样一个新旧思想观念激烈碰撞的农村,各种势力错综复杂相互交织。老一辈子旧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影响着年轻一辈前途和命运的选择。

    按照老一辈人的眼光,李连霞绝对算是一个品行兼优的好姑娘。她朴实低调不事张扬,在村里博得了一个好名声。

    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在企业里工作的人才会知道:不善于展示自己的人会被当成无能的表现。

    他和上一辈子人认识上存在着代沟,这是他心里苦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