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令出叠岚峰 » 第五章 “仙使”葬礼

第五章 “仙使”葬礼

    午后,雨还在淅淅沥沥,可太阳却从乌云中探出了头,阳光洒在叶梢的露珠上,刺的人有些睁不开眼。连日的劳累,旻申帝精神看起来十分不济。诸事安排妥当后,草草的用了点膳,就躺在沉香木的龙塌上小憩,韦妃正用纤纤柔荑给他揉按着太阳穴,雷忠站在一旁轻轻的打着扇子,旻申帝并没有睡着,闭着眼叹了口气,道:“雷忠啊,你说孤是不是老了?这不过是一夜未眠,孤就觉得疲惫的很。想当年孤还是王子的时候,边关告急,孤和展坤他们不休不眠累死了两匹马三天便赶到了边关。经过一天一夜的厮杀,多哈的蛮子被追着跑了几百里远,差一点就追到他们老巢去了。可当时孤回到营地时依然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一点困倦都没有。他们还笑称孤是‘神龙转世’。”

    雷忠弓着腰,手上动作却不曾停下道:“君上千秋万世之身,可不就是神龙转世,哪里会老?如今不过是小打个盹而已。”

    旻申帝微微的勾了勾嘴角,自顾自的回忆道:“当年我们几个同榻而卧,同进同出,比自家的兄弟还要亲厚几分...”

    “孤果真是老了。”

    边上的韦妃眼含秋波,朱唇轻启犹如灵鸟歌唱道:“君上威武着呢,在臣妾眼里,君上永远也不会老。”旻申帝睁开了眼,满眼笑意的看着她,也只有这样的小女儿家,才会一脸崇拜的把他视若神明,才会让旻申帝觉得自己还年轻着,还强壮着......

    韦妃又换了个位置继续轻轻的按揉着,旻申帝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停下。对旁边的雷忠道:“让长笙来见我。”

    韦妃起身,盈盈一礼道:“臣妾告退。”旻申帝怜爱的挥挥手道:“去吧,去收拾收拾,准备回宫。”等韦妃退出帐去之后,雷忠方到帐外宣道:“宣,永安候觐见!”

    只见进来的是个长相俊秀的年轻男子,唇红齿白正是昨晚出列答话的白面书生,书生拜倒三呼万岁,旻申帝坐起身来:“赐座。”小太监搬来一张圆凳,长笙谢恩后挨着凳边坐下。

    旻申帝道:“这里没外人,长笙不必拘谨。知道孤为什么叫你来吗?”

    长笙起身道:“臣愚笨,还请君上明示。”

    看着眼前和韦妃一般面孔的男人,旻申帝笑了笑道:“你阿姊刚刚出去可有碰见?”

    长笙道:“臣刚刚站的远,不曾看见。”王家规矩森严,君主的女人,即便是自己的父兄见了,也要低头见礼,更不可独自相见。

    旻申帝道:“嗯,你和你阿姊不但长相相似,行事也一样的本分。这次韦妃事必躬亲的随侍一旁为孤解忧,孤甚欣慰。原定今日归都,出了这等变故不得不改变行程。今早孤与各位大臣商量妥当,那些抓捕的刺客先押送回都。太子受伤不宜舟车劳顿,安排送往附近的玉泉行宫疗伤,只是这护卫太子人选孤斟酌再三,唯有你最合适。你可能胜任?”

    长笙又是一拜道:“臣,定护太子周全,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旻申帝朝长笙招了招手,示意他坐近些,接着道:“刺客余孽未清,孤不敢把太子的安危托付他人。你办事向来谨慎,与太子又有旧日情分,由让你去护送太子孤便放心了。”

    长笙跪地道:“微臣今日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君上给的,在臣心里君上是臣唯一的主子,此心天地可鉴,矢忠不二。”

    旻申帝道:“这是做甚?快快起来。”雷忠上前扶起长笙。

    旻申帝微笑道:“本就是一家人,以后不要说这样生分的话。”

    长笙没有坐回去,略躬着腰道:“微臣定不辱使命。”

    旻申帝嘱咐道:“不必担心,除了神机军,孤再拨几个影司卫随你同去。”

    长笙退出去后,旻申帝对雷忠道:“让影司卫盯紧了。”

    本来太子受了重伤,差点一命归西,应该什么嫌疑都被排除了。但这人是旻申帝,他猜忌多疑,除了自己对谁都不放心。就算太子的嫌疑再小,还是要让人去调查一番。还有个原因,太子毕竟是他的儿子,他的安危还是在意的。

    玉泉行宫在九泽峰脚下,离齐巍山不远,行宫里有可疗伤功效的汤泉。太子伤重不敢大意,留在玉泉行宫养伤是最佳选择。此次护送太子的韦长笙是韦妃同胞弟弟。

    韦家家贫,韦妃从小就被卖进太子府。父母双亡后韦长笙来投靠姐姐,便一起进太子府做事。韦长笙容貌清秀人又机灵,很得太子喜欢,太子把他留在身边培养。韦妃当时只是太子府里的一个歌姬,婀娜貌美还有一副灵动的歌喉。太子对她爱不释手,本打算日后收入自己后宫。

    只是机缘巧合下韦妃被旻申帝看中,之后便被旻申帝带回宫中成了韦妃,旻申帝对韦妃很是宠爱,高兴之余给了太子很多赏赐,太子虽然觉得可惜,但只要有权力在手世间什么绝色没有?一想到宫中从此多了一个助力,心中高兴的难以言喻。

    韦妃得宠,韦家也跟着水涨船高。不久她唯一的胞弟韦长笙被封了永安候,在淮都最繁华的永安街赐了座府邸。又在朝中安排了份闲散的差事,至此姐弟两个摇身一变,成了淮都炙手可热的新权贵。

    太子对韦家姐弟算有知遇之恩,有着这份恩情在,此事韦长笙不可能不尽心尽力,更何况韦妃还在宫里呢,他要是出了什么纰漏,旻申帝能放过她吗?

    敲定一切事宜,只等次日天亮,到时候太子在永安侯的护送下前往往玉泉行宫疗伤,而旻申帝则带着文武大臣回京都。

    天微亮,雷忠进来服侍,见旻申帝容光焕发,心情似乎十分的好。

    旻申帝高兴道:“果真是上天派来的灵鹿,昨夜里他托梦与孤,原是天庭有事招它回去了,他与孤说来日天庭再叙。”梦里他问灵鹿,他一个凡人怎么上的了天庭?灵鹿道他是有德明君,政绩斐然这一切天君早已知晓,等时机到了自然是要飞升,到时不就可以天庭再叙。

    雷忠拍腿道:“哎呀,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一旁的韦妃赶紧和雷忠跪地恭喜道:“君上圣明,恭喜君上,贺喜君上。”

    韦妃抿嘴笑道:“难怪夜里臣妾似乎听到什么灵鹿、天庭之类的话,没想到竟是仙使来与君上道别传达这等好事。”

    旻申帝虔诚的对着上苍道:“孤不过做了君王该做之事,何德何能能得天君厚爱?孤今后定当更加勤勉,造福黎民。”

    大荒之内以天为尊,而天上的神君则统管人间一切妖魔鬼怪,他们不但法力无边,对凡人还十分怜悯。大荒各地百姓对此信仰十分虔诚,到处修建供奉神君的庙宇。有些还会把神君请回家里供奉。而一国之君在百姓眼里是天子,是上天派到凡间来的神君。

    齐巍山猎场出现的灵鹿意外死了,旻申帝给它安排了个美好的结局。他梦里与灵鹿的对话一旦传开,那么他的子民对他只会更加忠诚。旻申帝决定以王侯之礼,把灵鹿仙身葬在齐巍山。

    午后必须回都,所以只有半天,时间匆忙但这事情必须办好。

    旻申帝一边用早膳一边和礼部侍郎诸葛融商议此事。

    诸葛融入得帐内,旻申帝正咀嚼着芙蓉水晶糕,便抬手示意他平身。诸葛融起身立在一旁站的笔直,眼睛盯着眼前的地板目不斜视。旻申帝见他冠带齐整,服饰平整一丝不苟的样子笑了起来。

    吞下口内食物,旻申帝打趣道:“明齐还是老样子,十分周正。”

    诸葛融侧身对着旻申帝道:“典章制度、规矩规范出自礼部,微臣身为礼部侍郎当要以身作则,克己复礼。”

    这样古板的人旻申帝用起来倒很放心,这类人守着祖宗礼法,对国对君再是忠贞不二。

    旻申帝亲切的说:“爱卿说的有理。急着叫你过来,还没用早膳吧?雷忠,给诸葛大人拿一副碗筷。过来坐下和孤一道用早膳。”

    雷忠正准备去拿,诸葛融却跪到地上道:“君上,万万不可,君臣有别,君上贵为天子,微臣怎可同桌而食!还请君上收回成命。”

    “是是是,孤错了,明齐快起来。”旻申帝无奈道。

    诸葛融听了这话,又道:“君上怎会有错?有错也是微臣的错,是微臣没有尽到提醒之责。”

    旻申帝头都大了,哪还吃的下,放下筷子捏了捏鼻梁,朝他摆了摆手,示意不要再说了。旁边的雷忠赶紧上前问道:“君上可是头疾犯了?”

    诸葛融担忧道:“君上可要传太医前来?”

    旻申帝瞟了一眼诸葛融道:“无碍,爱卿快快请起,这么早让你过来是有事要和你商量。”

    诸葛融起身上前几步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旻申帝让雷忠把早上的灵鹿的事情又复述一遍。

    诸葛融道:“得神君庇佑是赤章之福,是天下黎民百姓之福。只是这只得半日,如何能安排到如此隆重的葬礼?”

    旻申帝道:“要是事事都要孤来操心,还要尔等作甚?正是难办方能显出尔等的能耐。”

    诸葛融惶恐,无言反驳。

    旻申帝又道:“事急从权,如今条件有限,卿等尽力达到王侯的规格即可,孤会让各部全力配合。灵鹿仙使在天有灵定能理解的。”

    诸葛融匆忙行了礼,赶紧去办理这棘手的事情。

    可还有比这更棘手的事情发生了,不多时诸葛融去而复返,笔直的站在旻申帝面前,却低头使劲的看自己脚尖。听完诸葛融的奏报,旻申帝眉头紧锁,觉得不可思议,这鹿虽说死了,但是这尸身怎会凭空消失也不见了?

    旻申帝道:“葬礼继续安排,加派人手寻找仙使的仙身。”

    诸葛融小心的问道:“要是找不到呢?”

    “先去找,孤自有安排。”

    诸葛融觉得自己像陀螺,忙个不停却没有方向,这齐魏山这么大去哪寻找灵鹿仙身?

    翼王帐内,松奴神情紧张,见翼王漱好口,连忙问道:“主子,那东西要是被挖出来可要露馅,我们该怎么办?”

    翼王想挠下下巴,发现手抬不得,道:“莫慌,不可自乱阵脚。那东西是用巫医秘法染的色,没有那么容易露馅。这样,你去找些相似的白色动物毛发来。我现在去见王叔。”

    翼王来到旻申帝的帐内,朱王也在。便给二人都行了礼,对旻申帝道:“父王,灵鹿是仙鹿,找不到尸身说不定是羽化了呢。眼看着就要到正午了,要是再拖下去可要错过回京都的时辰了。”

    旻申帝本是想借灵鹿给自己营造个好形象宣传一下,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翼王给朱王使了个眼色,朱王建议道:“皇兄,自古有不少英魂烈士的墓冢里面都是空的,既然灵鹿羽化仙身,不如让昨晚见过灵鹿的画师画一副灵鹿的画像来下葬,您觉得如何?”

    翼王附和道:“父王,儿臣认为王叔说的可行。父王的心意已达天听,葬礼不过是个仪式而已。”

    猎场出现了刺客,京都现在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旻申帝也着急回去。于是道:“雷忠,告诉他们,就按朱王说的办。”

    雷忠正准备去找画师,却见有人来报,原来有人在一半坡处发现一块白色皮毛,看着像是灵鹿留下来的。

    旻申帝召集那日见过灵鹿的人来辨认,大家都一致认定这就是灵鹿的毛发。一番商议之后决定不用画像,就用这皮毛替仙身下葬。

    日上中竿,百官在旻申帝的带领下,隆重的安葬了仙使。虽然中间出了个小插曲,但并不影响结果。旻申帝高兴之余还当众夸赞了礼部几句。

    诸葛融又惶恐了,这样就不错了?办的如此仓促,很多东西都没准备到位呢。一向严苛的旻申帝,什么时候把要求降的这么低了???算了,算了,他满意就好,不论怎样此事总算告一段落。

    大家都想快些回到京都,时辰一到,两队人马便一起开拔。由于方向不同行至齐魏山山脚便要分道扬镳,旻申帝又嘱咐了太子几句,让他安心养伤。之后便领着大队人马先朝京都而去。等旻申帝的御撵走远,太子行撵才朝玉泉行宫方向慢悠悠的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