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赛博战国 » 第二十八章 无屑可击

第二十八章 无屑可击

    光狼城,秦军前沿指挥部。

    地下掩体的防爆门缓缓开启。

    “为秦国服役!”

    王龁率领众将齐齐致礼,仪仗军乐俱全,迎接两位咸阳来客。

    围巾遮面,帽檐压低的两人不管不顾便向地堡里面走。

    等到前沿指挥所防爆门合拢,白起和公孙启才解除自己的便服伪装。

    “我是秘密前来,说了不要大张旗鼓,如果泄露了怎么办。”

    武安君换上他们准备好的元帅制服,略微叱责了一下。

    这一路从咸阳过来可不容易,不仅化妆,还捂得满身汗,用假身份,全程使用了公共交通,转车数次才到。

    如果是进地堡前的那一刻,凑巧被赵国侦查发现就前功尽弃。

    王龁尴尬的咳嗦一下。

    不迎接显得自己不服气,迎接排场小了也不合适。

    武安君是君,无论到哪都有标准的礼制规矩。

    若不进行盛大排场的迎接,事后被小人抓把柄,说自己对君无礼、仪仗不合,扣帽子能扣到死刑的地步。

    王龁看向公孙启。

    “你看我干嘛?”

    公孙启一脸无语,这都什么时候了,我还跟你玩阴损的。

    趁着武安君调整指挥部设施的时候。

    公孙启把王龁单独叫过来。

    “还请放下对同僚的戒备,我们团结一心才能克敌制胜。”

    “那是自然。”

    但他还是很戒备。

    秦国左庶长王龁,嬴姓王氏,先后在国防战争部和参谋总部任职。

    他跟秦王的姓一样,可氏不一样。

    他跟本土军功贵族集团的氏一样,但姓不一样。

    所以王龁跟嬴稷一家、王翦一家都没什么关系。

    虽然曾经是蒙骜和白起的下属,却都是些边缘职位。

    对于首相范雎,他同样选择了敬而远之的态度。

    在上党大战开启之前,各方人马争吵不休,都想推选自己的人上位,光是秦军主帅的人选就墨迹了大半年。

    结果就是王龁上位。

    资历、人缘尚可,军事才能出众,派系摇摆不定。

    这就是最完美的临时主帅。

    就凭借这一手左右逢源的本事,足以见得王龁有着极为敏锐的政治头脑。

    哪怕是一直在前方指挥作战,也能感受到咸阳的一些风声。

    王龁不想被卷入到未来可能的灾难当中,不敢留下任何能被公孙启利用挟持的把柄。

    启:“因为你的迎接仪式,如果导致了武安君上任的消息泄露...”

    王龁微微一笑,说绝不可能。

    他让军官将领和乐队都位于地堡之内,而不是在防爆门之外。

    赵军的侦查机和无人机不可能飞过此处,赵军的侦察卫星运行轨道都尽在掌握,没有一颗会斜着拍到里面。

    如果武安君秘密指挥的消息暴露,也只能是公孙启伴随出行导致的。

    启小将一看,怎么锅能甩到我头上来呢。

    算了算了,你我都是有大智慧的人,都是秦军将领中罕见,的有政治才能。

    如今战时为先,便不要再玩屑的了。

    我不抓你的把柄,你也全力配合武安君的作战指挥。

    “为了绝对保密只有我和武安君来了,职业军官团都在后方,空输、空军也都准备好了。”

    “但是前线部队的操作还是要用你的参谋班底,所有军令署名也是你。”

    “能否绝对配合?”

    王龁点头,对着启说了些不痛不痒的场面话。

    看那副样子便知道,肯定是把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防备公孙启。

    王龁真的不想卷入武安君和首相之间的血腥厮杀,决定时刻保持着无屑可击的姿态。

    这就让启小将格外头疼,我都开始考虑战事了,你还在想政治斗争?

    首相也是这么想的,我都开始认真外交经略了,你还在准备兵变?

    秦王也是这么想的,寡人都决意死战到底了,你们还在内斗?

    蒙骜也是这么想的,我都买好游艇别墅了,你们还没斗完?

    军政高官都有各自的私心,没几个人真正担心战事。

    武安君:秦人们谁懂啊,碰上这样一群下头虫豸...

    实际上大家就是太过于信任白起了。

    战国第一大善人,口碑很有保障,在韩魏楚三国累计销量超过百万,顾客都是默认好评,无一差评。

    对于秦国来说,这场大战其实很简单。

    给予武安君需要的一切物资和军队,跟战事有关的事情都放权给武安君处理。

    然后等待胜利消息回到咸阳。

    秦王嬴稷不会干预前线的任何事情,首相范雎一边屑斗,一边顺手拷打关东各国。

    国防大臣蒙骜与国防次长蒙武,虽然有点廉洁,但视察工厂、监督后勤也不耽误。

    作为空降兵总监的公孙启,本职工作是为空输部队提供最好的待遇。

    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优先申领到先进装备、补给、军饷,安置房和抚恤金也是全军最佳,再到伙食、营房、军官晋升...

    只要让部队士气高涨,他这个空降兵总监就是完美的。

    实际作战指挥,其实还是武安君和各个旅长负责。

    王龁虽然用很大精力防备着公孙启,但这跟他手下的参谋团体无关。

    秦军内部对武安君的信服是绝对的,这是秦国相对赵国一个巨大的优势。

    同样是换帅,赵括需要自带一套听话的班底,全体都是刚刚来到前线的新人。

    白起却不需要进行前敌指挥部的人员调整,王龁的亲信们也会竭尽全力,而且还是在前线许久,了解具体状况的熟练团队。

    作战部署的进展飞快,一项项调整都迅速下达,通过武安君作战计划和前线参谋们的信息修正,秦国大军开始动作。

    “赵军有迫切的任务,他们一定会主动发起进攻,政治需求已经决定了军事行动的必然方向。”

    “只要赵军进行炮火准备,我们就以较小力度反炮击,如果赵军进行排雷和浮桥作业,我们以最小力度干扰。”

    “这几道地势平缓的防线都可以放弃,不需要进行反冲击。”

    白起指出了赵军可以渡河攻击的区间,长平城下游至泫氏城上游,约九公里河道能假设浮桥,约五公里宽度能够假设重型浮桥。

    只要赵军出击,那就给他们战果,让他们一切顺利的冲过河滩与狭长平原带。

    有参谋举手提醒武安君,数字地图和沙盘不太能反应前线真实地貌。

    “比如这道西山岭,实际上不能起到阻止装甲部队的作用。”

    王龁身边的团队都轮流去过最前沿考察,那边的地形地貌都被廉颇大规模的改造过。

    西山岭有十几公里长度,平均海拔二百米,但是被廉颇用施工队开出了大约五十条通路,之前一年赵国人就干这事了。

    “我标注出的这十几道通路,都可以提供营级装甲部队的突击宽度,剩余通路也能供装甲小分队冲击。”

    西山岭虽然是秦军的主要阵地和防线,但整体地势并不险峻,又经过大规模改造,有太多可以被突破的点位。

    按照之前王龁的安排,从河滩前沿,到山脚下,足足设置了四道防御阵地,配合雷场与炮兵,才能起到应有的防御效果。

    白起想要诱敌深入,不阻止敌方排雷,不进行大规模炮火覆盖,还放弃大部分前沿防御。

    没有经过削弱的赵军装甲部队,大概率是能冲破主阵地西山岭。

    饺子皮兜不住馅怎么办。

    将主阵地后移?那又导致整个计划的包围圈过于巨大,空输部队无法占领所有的交通要点。

    武安君看向公孙启。

    “如果各处兵力摊薄,增加四个防御点位...我判断无法实施。”

    用空降兵部队的一个加强营,防御赵军可能的旅级师级突围,肯定做不到。

    过去武安君率领空输创造过许多神迹,但那些都建立在遭遇战、击溃战和追歼战上。

    一方面敌人的战斗决心不强,一方面是畏惧武安君的威名,会逃跑和投降。

    这次是包围战,困兽犹斗,而且赵国人不知道秦军总指挥是白起。

    既然扩大包围圈的可能性被否决...

    白起很快又想出了新的策略,主动创造对赵军有利的地势,诱惑他们留下来,而不是继续前进。

    廉颇对西山岭的改造,主要目的是发挥赵军装甲力量特性,有利于进攻撤退快速转换,把许多通路弄得非常宽阔。

    秦军再对其改造一番也未尝不可,面向赵军的道路继续拓宽,面向秦军大营的地方渐渐收窄。

    这样的地貌就会很自然的诱使赵军停下脚步,占领各处通路后转入防守,可以等待后面的过河援军,也可以通过窄路轻松阻止秦军的反击。

    对于猫这样的动物来说,看到纸盒子就会自然的钻进去,待在它自以为安心的区域。

    王龁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果可通行的道路收的太窄,对方也会知道难以继续进攻,或者有陷阱不远进来。

    可供装甲部队冲击的道路,最窄处,也必须能足够展开一个装甲营。

    至于赵国人亡命冲锋,不顾战场宽度强行突破的可能性,也考虑进去了。

    就在西山岭周边布设雷场,把整个秦国的反载具地雷都用上,大不了以后这片地烂了。

    “长平一带的地形,我判断足够三个装甲旅的展开。”

    “只要吃掉这一部分,大包围圈内的力量就会削弱很多,剩下的就看空降兵部队能不能阻截成功。”

    “启,你记一下,我做如下安排。”

    “战役开始后,一、三空输强袭长平关,五空输占领故关,七九十一空输,分别占据金泉山,永禄河,蒲水三处要地。”

    “集中秦军的精锐装甲力量,作总预备队,随时准备强行军不计代价支援空输部队。”

    “复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