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荷之诀 » 第三十一章 真真假假

第三十一章 真真假假

    二十万胡军围城,程岌岌可危矣。

    敖广的到来让程相公心略有所安,但却是没想到,怂恿胡之人便是那从郑而来的白启。心想这次完了,如被郑胡两面夹击估计他程将会面临灭国之灾……

    敖广老脸颓废,道:“国主我等已无退路,只期励国和北齐能够传来好消息了。只有坚守城门不失,拖到援兵到来,便是我程出击之时。”大殿之上,群臣一阵慌乱。有胆小如鼠者,已然思索城破之退路了……

    反之,胡之军营。夫胡耸立而座,时听诸位将军谋划,时低头思索如何取舍。

    如西门庆言,目前是战程还是收程?主动权把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如今的夫胡对西门庆甚是信任。

    只因一路观察和所见,几经考验下还是决定用人不疑。

    遂便唤来了西门庆。夫胡道:“西门先生,今我二十万大军已团团包围程之都城。以你之见有何看法?”

    西门道:“这要取决于国主来到这中原之地,是需要博取美名致天下志士来投,还是占据山头为王了。”

    “哦?”

    西门庆每每在这种时候总是一句话说在痛处,直指夫胡心意。

    便道:“愿闻其详!”

    白启道:“烧杀抢掠固可得一时之利,我胡地处偏南如何教化此之民众,需日久方才见成效,固一时之选择并不明智。这中原群雄必争之地,若想长久统治并建立我胡之长久根基必要施行仁政。而非暴徒,名利双收方位上策。”

    夫胡眼前一亮,心中想到这西门庆果然玲珑心思,通透贤达,必将为己所用。

    道:“西门又何良策?”

    白启继续道:“明日将军对垒,程必不敢应战。故有一计,万望国主成全。”说完一拜,极尽恭敬。

    第二日,果真如西门庆所言,程之城门紧闭,无人应战。胡随即便下令,全军撤退三里而扎营。只派十几人队伍行至程城东外等待,只见领头之人正是西门庆。

    程之将领见之异常奇怪,随即大将韩询便开启城门迎接而出。不等其开口,白启便道:“吾乃胡之国舅,西门庆是也。今日奉国主之命施恩与程,但自请入城面见程之国主,共商大事!”韩询略微惊讶和不解,这不是白启吗?怎么说自己是西门庆,还是胡国国舅?

    也不戳破,随即道:“尔等等待,待我去禀报国主。”西门等人原地等待,而韩询则是快马直入宫墙。

    两个时辰后,西门等人被迎接入城。当面见程相公时道:“吾带来胡之国主密诏,只有相国和国主有资格听,请程主摒退左右。”随即殿宇之中,满是不爽的敖广,程相公,白启三人而立。

    敖广道:“白启,你搞什么鬼?知你是胡国国舅,为何以西门庆自居?”

    白启淡淡一笑,道:“相国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一番说道,陈相公和敖广将信将疑。

    敖广道:“让我等化干戈为玉帛,实难。”

    白启道:“相国你我本无仇怨,奈何误会丛生,况且尔等也无选择余地了吧?据吾所知,即使尔等打的一手如意算盘,期励能派来援军,亦不过十之八万散兵游勇罢了。我可是有胡和郑,灰飞烟灭你程不过弹指一挥间。

    “你……”敖广脸色涨红憋不出一句话来。想要立马拿下这个让自己吃尽苦头的斯人,却又想到他极尽的手段,恐早已安排妥当,便暗自隐忍了下来。

    此时程相公道:“白先生果然大才,今日见之实为相见恨晚。敖伯之过,我程必为此深表歉意。即日起,吾等恩怨不在提过。我程愿意奉上财帛、侍女、以示敬意。”

    几经考虑后的程相公明白,即使援军到来也不可能解程之困。只能屈居人下,谄媚求存,方能有日后之机了。

    这白启之心,所言真假已没有思考的必要了,生存才是王道。

    “不知胡王有何吩咐?”程相公道。

    白启略笑,道:“配合我胡演一出好戏,全歼来争利者。”然后将前因后果一一告知……

    程相公听的溢彩连连,略一沉思后。道:“高,高,白先生果然是高啊。”连说了三个高字,惹得敖广一阵疑惑。

    见其状,程相公道:“白先生之意便是我等配合胡,夹击来犯之励!”敖广恍然,然后低下了头,不再言语。

    自古没有永远的敌人,帝王将相,哪怕曾经之敌人,在好处和生存面前便只有永远的利益。程相公亦不例外,一番商定后。

    夜席。

    群臣推杯换盏,见其均是逢迎谄媚,取悦之心溢于言表。

    当夜白启便离开程都城,并告知胡王夫胡,程之屈服讨好之心。

    第二日;程都城下但见厮杀声、马蹄声、声声入耳。

    第三日;但见程败局已定,虽胡军杀入城中,但被其军民殊死抵抗全歼来犯之敌。眼见损失数万兵甲,胡王随即下令撤兵。

    第四日清晨,站鼓起、风声厉、程之岌岌可危,眼见最后的垂死挣扎之下;皇城东后,号角齐鸣、万马奔腾之声蹄破苍穹。但见胡之大军后方,不是风动、不是天动、而是帆动,“是励军!”

    胡之兵士大惊。只见十万大军四面八方,数万计先锋,直指正围困程之东门外胡军。眼见唾手可得之程都得以残喘,夫胡大怒。

    随即令大军调转枪头,励军与胡军城下遥目相对。三十息后,励十万大军对峙胡之十二万大军,双方未动,将领先行。

    只见敌营一白发老将正是励之大将军‘樊哙,’踏马肃杀而来。

    樊哙语不惊人势不休,道:“夫胡小儿,胆敢不知会诸强列国,独略中原而来,置列王与何地?”

    闻言夫胡道:“哈哈哈,樊哙老儿,区区励王之马前卒,还是匹老马。焉能懂得逐鹿中原各凭本事。想千里分羹,尔等也需有这本事!”

    樊哙道:“无知小儿,今日这中原砀山之域,便是尔等埋骨藏身之地。”随即遥望那程,城墙之程相公道:“我励来助程,相公还需等什么?速出城迎敌,跨马提枪,共享这风花雪月之晨。”

    程相公道:“励之情谊,吾等必报以生死相依。”

    战鼓擂、烽烟起、先锋万人队直杀胡中军而来。九万励兵,厉兵秣马之志今日得以施展。

    樊哙居中,老骥伏枥,长枪立地。道:“传我将令,全军出击!”

    数十万胡军正面迎敌。

    胡之主夫胡却满脸笑意道:“无知老儿,安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古长江后浪推前浪?”

    交锋便是杀招狠厉,士兵厮杀互不相让。

    半时辰厮杀过后,双方各有损伤,正待进入高潮。

    但听樊哙大喊道:“相公,此时不进,更待何时?”闻言,程相公却道:“待我片刻,长枪蓄势,必将一鼓作气!”

    三息后,君不见胡程联军绕西出现于樊哙所领励军后方。帆动无数,大大的程字军,心中一喜。

    樊哙道:“相公,好手段!”程想公道:“安知美好建立在实力之上?”只见来之程军不但无相助之意,反而强势收割励军后军。

    樊哙大惊道:“中计了......全军撤退!”

    哪里还来得及?已经被团团包围,如‘瓮中捉鳖,关门打狗。’急怒道:“先锋何在?”

    “不是说胡程大战损伤吗?这是怎么回事?”先锋将领愁苦道。

    却见两军大战,励岌岌可危。

    “何曾想他们如此奸诈,狼狈为奸,假意逢迎而战。这,这真假难辨啊。”樊哙老将不在追问,随即下令。

    “后军换前军,先锋砀山脚下迅速突围。”

    老将面临绝境,不可为不老道,连看了此情景的白启亦是赞叹。随即趁乱暴走三国交战之处,一人偷离砀山而去......

    战场之上,励军不愧为列强,其军之战力尤胜于胡,而程则无法与其相较。

    生死之际,励之求生本能,夹缝之中,只见先锋硬生生撕开包围圈,为大军撕开一条逃生路线。

    无他,只为老将樊哙亦父亦师的知遇之恩,先锋不敢令其失望。

    纵然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勇。在两倍以上的包围之中损失过半,相比程胡也好不到那里去,被厮杀六万有余。

    樊哙等人冲出包围圈,不敢停歇直到砀山脚下作以修整。见损失过半的励之儿郎,樊哙老泪纵横,毕竟这些都是跟随多年的兄弟儿郎,励国子弟莫不心痛。

    心中亦是悲愤交加,来日必报此仇。正失意惆怅之际,但听一人来报。“郑之使者来访……”

    樊哙轻拭脸庞道:“请。”

    来人正是白启,面见樊哙这一英雄人物,亦是心中甚为尊敬。没有客套道:“拜见樊老将军,吾乃郑之前司徒,帐下白启。吾郑之主恐胡之来袭我中原,不怀好意,遂派我来打探。不巧遇见樊老被困于程都城下,遂愿助其一臂之力。”

    只见樊哙摆了摆手,道:“司徒之美名,素有耳闻。但今敌我悬殊,郑之儿郎还是守洛水之民吧,心领相助之情,他日我励必回报于郑。”

    白启道:“樊老将军莫急,且听我一言。退敌、全歼未尝不可。”

    樊哙道:“全歼?小儿莫要狂言,吾等戎马一生,都不敢有把握退敌。尔等何来全歼敌之底气?”

    “若辅以强势援军呢?”白启微笑道。

    “哦?何兵?多少?”樊哙略容颜舒展问道。

    但见白启挥手直指山峦,道:“樊老请看!”

    但见砀之山巅,晚霞余辉映衬下如点点星缀,或林下、或土丘、或山阴之背如摇曳多姿之影,人头闪动,若有若无。

    樊哙心中惊,口中却道:“想不到当真是后生可畏,早已在此埋伏好了伏兵。”

    白启道:“樊老莫怪,吾郑之比胡相差不少,不敢贸然前去相助。但见励之军纪严明,战力底蕴深厚,而我王甚厌那夫胡骄奢淫逸之辈,故特派我来与老将军共商大事。吾等携五万大军,相助于老将军,郑祯励永世友好。外援就恕我等不便相告了,我王从不做无把握之事。”

    略一沉吟,樊哙道:“好,小友老夫答应你。不知战后可相邀司徒郑王?”

    白启笑着道:“老将军果然豪迈,我郑之王也不拘一格,此刻他正在远方遥望我等。”

    说完樊哙苍老的面庞脸一震道:“果如传言郑之一脉姬最闲,竟亲至此,那我稀之残躯,马革裹尸,又有何惧?”二人商定妥。

    当白启慰道:“假做真实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樊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切勿妄自菲薄。飘然而去......

    大漠孤烟之巅,落日浑圆之洛,烽烟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