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武御差客 » 回归者与稻草人

回归者与稻草人

    李晴走在前往书院的街路,今日的闲散充斥了李晴的日常安排。

    城民们无视轻蔑的目光早已经适应,毕竟李晴的孤儿之身连他自己都未曾否认过。

    十五年下来,李晴靠着城民们糟糠般的施舍,一步步长大。

    幸而修行有些天赋,李晴在城内同辈中也算是个拔尖的佼佼者。

    但自己贫寒的出身,始终让那些名门子弟,甚至是普通城民看自己的目光低下三分。

    但李晴也算早已适应这样的感受和态度,冷眼与嘲讽听在耳中,孤儿的身世套在身上。

    李晴没有能力去驳回这些标签,他能做的,只有勤加修行,在城中四处找差事填饱肚子。

    “茫茫天地生于混沌,自世界开辟,文明演化,国家概念诞生。

    没人能记住,世界已经诞生了多久,他们只知道,已经有无数历史上大显威名的豪杰,葬身于时间的长河。

    他们当中或许有人侥幸在垂青竹节的史书上留下名,但更多的,不过被世人淡忘。

    灵气,可谓是混沌世界的特产。

    不仅可壮人阳魄,强人筋骨,更是修行的必要条件。

    在前人的摸索之下,修行体系也随之逐渐建立,人们也因此对修行有了具体的概念理解。”

    靠近了书院,李晴依稀能听到院内公教堂传来的教书声。

    “凡世人,皆生于蒙蒙生死之缘,天生便是初蒙之身,初蒙境。

    又得勤奋苦练,便踏入晋炼境,尝得炼身之苦。

    天资未有那般愚钝,巧化自身,坚持勤练修行,又入极法境。

    天资绝佳,得拜天境,可向天求学,略参天道。

    偶得机缘,化入虚无,踏入墨形境,以自身真气为墨,绘特属自己的修行画卷。

    往往到达此境,都标志着修士独特的修行风格形成。

    有的修士剑武刚强,有的修士虚无缥缈,有的修士血气修法,有的修士巫毒炼体。

    哪怕有的修士选择道路相同,也绝对都有各自对这条道路独特的理解,有独属自己的战斗风格。

    不过,无论修士所走的道路在世俗看来,或是那般狠毒,或是不符正道,在修士群体中,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因为没有哪个人敢肯定,坚定修道就是正义,残害他人修士换取精魄增长就一定上不了台面。

    这也是为何,混沌世界的修行法门,百家争鸣,可谓百花齐放。

    当然,秩序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只要没有过火到残害无辜,杀害平民百姓,任何修士间的内斗,都是允许的。

    绝大多数异道修士也不敢那般,因为如果残害无辜百姓,往往也会受到自己那个异道群体的唾弃。

    再后,便只有聚得机缘,获得先人遗道,蛮荒神迹,才可更进一步,加冕为碎道境。

    踏碎修道之路,彻底参悟天道,运用虚无,彻底俯视混沌世界于眼下。

    开辟一方文明,成就一方水土,建立国家伟业。”

    李晴听着这些修行的基础常识,推开了书院的门,寻得一处阴凉地坐下。

    也不知怎的,大抵也是抽了风,或者是这本书的作者实在想不到该用什么方式引进修行设定。

    李晴在这个清闲的日子竟然来到了书院。

    “如今的混沌世界,碎道之士虽不在少,但也绝不是遍地白菜,数下来也不过寥寥一两百。

    他们当中,有的归隐山水江湖,有的或许联手建立一方势力,一方国家霸业,亦或回到家乡,成为那片故土的栋梁。

    但这帮修行之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仙法之人。

    人类繁衍万古之年,其修行之术渐渐产生了两大阵营和若干小派。

    最大两门便是以武侠之气比肩天道的武修,以及主张顺应天道融入虚无的仙门。

    哪怕世间所有修行之法,其根基都是来源于上古时期的灵气修行术,两大阵营的隔阂仍是愈发深厚。

    一个武道至上,军魄尚武,另一个虚无缥缈,变幻莫测。

    各有优点,各有长处,但往往还是矛盾大于融合,在两大阵营讲求自身风格愈发强化的格局下,这莽荒万年间爆发了不少战争。

    异族窥视,魔教活动,兽王宣嚎,天道涌流。

    无数征兆,无不在宣告着,这个混沌世界,要变天了……”

    ……

    清晨缕缕澈空般的阳光打在尘朴的木门上,李晴坐在石柱旁,听着屋内公教先生授课。

    没错,这个时代已经有义务教育了……

    台下坐着的,都是五六岁的顽皮小生,一个个粉嘟嘟的脸蛋在光的照耀下,犹如玛瑙一般,甚是可爱。

    公教先生眉飞色舞,嘴里的唾沫星子滔滔不绝,眼神里绽出的是年迈但健强的希望。

    “李晴,又来作甚?”

    不远处的草园走来一个执书书生,长发披肩而下。

    “崔先生?

    哈,无事,王胖子那店今儿个生意太好,没酒了。

    这不闲了吗,过来听孩子们念念书。”

    与其说是无酒,倒不如说是酒被抢尽。

    大概也是李晴的贫寒孤儿之身太过耀眼,那些所谓的名门子弟几本不会把自己放在眼里。

    尽管每次王胖子都会维护自己,但那些名门的身旁的打手可不顾兄弟情义。

    哪怕李晴要定了酒,那些纨绔子弟却总是会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力,来买下旁人已定的酒。

    李晴努力想要装出一副正经模样,可仿佛他天生就是个松散慵懒的人,连装也让人感觉懒得装。

    崔运听后,缓步走过李晴:“先生要是无事,书院院长他老人家今日倒也一同清闲。

    若是在无聊,您倒是可以找他切磋几番棋艺。”

    崔运说着,脸上挂着和蔼的微笑,仿佛他天生不会生气,事实上别人对他的评价也是这样。

    但只有李晴才知道,这个人可是城中为数不多能与他的修为平分秋色的人。

    话说完,李晴脑海里浮现的,便是一张严肃但又略显滑稽,毛发旺盛的老脸。

    “这……算了,我就不打扰那老东西保养秀发了。”

    起了身,李晴便往书院门口踏步前去。

    ……

    这里,是云凉城,清衡国穆湖州西南部的一座小城,以水流化形的修行之法著称。

    渔业发达的鱼米之乡,人心团结,百姓和乐。

    李晴自幼生长于这片温柔的土地,虽说孤儿身份略显敏感,但丝毫不影响乡亲与李晴的相处。

    而李晴也未辜负众乡期待,成为了当地云凉城青年修士中的佼佼者。

    ……

    回到封霜山,李晴脸上慵懒未减。

    就这样走着,直到可以隐约望见自己的小木屋。

    李晴平日就是在此处休息,封霜山半山腰的一处平底,红枫掩映,菜畦成片。

    一旁一处不大不小的清溪,便是李晴生活用水的来源。

    回到屋中,闭目养神,李晴开始运转周身灵气,化灵气为真气,为自己所用。

    “呼……

    泉浪刀流又增进了几分看来。”

    自言自语,李晴感叹了一下这几天下来修行的成果,随后便只身前往封霜山顶……

    因为李晴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看日落。

    ……

    极目望去,灯火万家。

    云凉城,虽然不大,但对于李晴来言,这片土地有这特别的母亲情怀。

    夕阳斜映,将李晴朴素但刚劲的面容照得半边昏黄而通红。

    嘭——嘭——嘭!

    突然,远处传来几声沉重的鼓鸣声,虽说距离尚远,但由于李晴修为还算可行,加之观察能力强,察觉这几声鼓鸣对他而言不是难事。

    “看样子卫将军有事了呀……”

    望向城关处那一道道忙碌的身影,李晴便知,此次鼓鸣非他所想那般简单。

    可他未曾想过,这事竟然正是与他有关。

    ……

    此时的城关府,却是显得比较安然。

    卫将军府上,正有几个青年才俊和十几个刺客打扮的武者。

    再观卫惠,以将军之姿正坐在主座上。

    “伏影的消息无误吗?”

    卫惠问向一旁曲身的小吏。

    “将军,千真万确。伏大人还专门亲口跟我说的,让我务必给您带到。”

    卫惠沉思良久。

    “能与伏影过上几招,甚至略胜伏影,此人,不简单啊……

    你们几个,先去四处伏击,一有消息就即刻禀报,若有把握再战,切记,一定一击毙命。

    决不可打草惊蛇……”

    卫惠将军眼光凌厉,表情沉重:“我倒要看看,是何许人物,竟能派出晋炼中期修士来咱云凉这小地方打探。”

    那些个武者纷纷退下,卫惠的目光便放到了那旁的青年才俊身上了。

    “卫叔,许久不见,还是那般刚建。”

    为首一人开口,那熟悉的声音一下子勾起了卫惠的回忆。

    “吴烟?你嘞娃子咋个回来了?”

    见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那个孩子,卫惠的方言口音一下子蹦了出来。

    “哈哈哈,正是我。

    这不是青杰选要开始了吗,我想着回云凉城,代表咱云凉出选。”

    青杰选,乃是整个武道世界青年一辈的盛事。

    凡14至18之龄,皆可参选。

    每年参选,共有前六甲名额,得其六甲名额,便可前往本国首都面见皇上,甚至一观本国藏书库,学习修行之法。

    当然,若是某一州前六甲,自然也能前往本州首郡面见州主,得到赏赐。

    “卫叔咋还不下岗啊,说好的让老崔替你的岗呢?”

    吴烟身旁一人打趣出言。

    “符江,你小子嘴还是那般碎哈……

    小崔去当先生了,老院长那里毕竟还得有个人陪他,你们年轻一辈中年长的都出去游荡了,也就小崔愿意留下来。”

    卫惠口气中带着几分叹惋。

    “十七岁的先生?我可没听说过。”

    仿佛是为了活跃气氛,符江这话接的倒也算幽默。

    嘎吱——

    推门声传入众人耳朵,众人回头望去。

    “卫叔,出事了?”

    李晴背着一杆铁制轻刃前来,却不曾料到,此刻的边城将军府已是如此拥挤。

    “额……阁下几位有些面生啊……”

    众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吴烟这才低声询问:“卫叔,此人是?”

    卫惠见状,这才向大家解释:“啊……介绍一下,这位是李晴,十五了已经,小时候因为大多都是一个人住封霜山,所以跟你们没怎么碰面。

    如今他也算是城里青年一辈中的佼佼者了。”

    “十五岁的佼佼者?我可没听说过。”

    事实证明,这句话用来活跃气氛格外管用。

    “李晴啊,这几个算得上是你前辈了,他们都是以前在你这个年纪出去游荡的那一批孩子。

    现在想回来代表咱云凉出现青杰选。”

    卫惠向李晴一番解释。

    “出去?”

    李晴注意到了这两个字眼。

    “呵,要真替云凉考虑,还出去作甚?也没见这些年来有了名堂,回来见乡亲几面?

    怕不是……”

    李晴的话如同刀剑,与平常的慵懒作风截然不同,这也正是李晴性格上的特点——不会掩饰自己的厌恶。

    “在别的大地方混不下去,连出选资格都没有,就跑来云凉抢了?”

    ……

    沉默许久,气氛尴尬。

    “小子,把话说清楚。”

    符江性格倒也外向而火气正盛,平日的嘴碎在此刻化为了回击的涌泉。

    “符江,闭嘴。”

    吴烟身为众人当中最年长的一位,自然是最为知性。

    “小弟骂的是,但我想说的是,即使我们真的混好了,也不会忘记云凉。”

    吴烟眼中带有十足真诚。

    “况且,我希望小弟知道,我们几个,早已经拿到西渊城的出选资格了。

    所以,论硬本领……”

    话到此刻,吴烟眼中出现了几分凌厉之色。

    “鄙人觉得,小弟在我们……在我面前,完全没有谈的资格。”

    反观李晴,却已经回归了那一副慵懒之色。光看着张脸,刚才那番话完全不像是由这张脸上的嘴说出来的。

    “嗯……所以,卫叔,发生什么了。”

    “完全不把刚才那话放心上啊混蛋!”符江心中暗道。

    “刚才伏影传信,有一批实力不容小视的探子欲潜入云凉城。

    其中为首一人与伏影交过手,估计实力……大概已经是晋炼境中期罢。”

    “哦……

    打扰了,你们继续”李晴听后,便退出房间,合上房门,留下懵逼的众人。

    “这小子,是去帮忙的?”符江提出疑问,“咱要不整点行动。”

    “既然都回来了,那就允许我们帮点忙吧,卫叔。”吴烟回首问向卫惠。

    “吴烟,你刚才说,你们的实力,已经可以取得西渊的出选资格,是真的吗?”卫惠并没直接回答。

    “正无半点假话……”

    “好吧,注意一定要避开那为首一人。”卫惠叮嘱道。

    ……

    夜色苍凉,毕竟已经是夏末秋初,夜间难免染上几分寒凉。

    树影掩映,李晴的黑衣身影在树林间穿梭。

    呼呼的风声在耳旁猛响。

    李晴的速度未减半分,脚下的步伐之稳健,便是平日基本功的体现。

    “这天气,真怪……”

    虽说已经是秋初了,但往些年也从来没有这么冷过。

    甚至在寒意之中还带着几分肃杀。

    “不对……”

    李晴终于才反应过来。

    “何人!”

    惊呼一声,李晴回首看向一棵树。

    周身的草木在夜风吹拂下摇曳,诡异而阴森。

    “既然阁下不肯坦诚相见,那鄙人就得罪了。”

    拔出刀鞘,把柄长刃在月光下熠熠生辉,像是一只轻盈的蝴蝶,在凌空中翩翩飞舞。

    “铭水一斩!”

    灵气化形,泛起的水花犹如汇成一重巨浪,向树扑去。

    整颗树猛地一震,毕竟也还只是初蒙境的十五岁少年,想要将树拦腰斩断还欠些许火候。

    树跟着摇晃的同时,一道漆黑身影迅速闪出。

    “阁下所来,何事?”

    黑衣人未给出答复。

    “得罪了。”

    唰!

    像往常那般熟练,周身灵气化为自身真气,水之汹涌在李晴体内绽开。

    瞬身消失,这般速度惊到了黑衣人几分。

    李晴步伐诡异,看似毫无章法而又都显得合理有序,但总有几步在李晴的计算之外。

    “诡流步果然还不够成熟,倘若他先发起攻击的话,怕是要吃不少苦。”

    挥刀!

    刚强有力一击,携带着白色丝线般的一刃在半空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风雪白刃!”

    密密麻麻的丝线包裹在黑衣人周身。

    铛!

    “什么!”

    黑衣人不知从何处抽出一柄匕首挡住李晴挥砍,金属的撞击声响彻两人耳中。

    水流之力运行,一道道灵气杀气逼人。

    犹如一柄柄钢刀,向黑衣刺去。

    锋芒毕露,险象环生之际,黑衣又是再展诡法,一道灵气化黑盾,抵下这一轮攻击。

    铛铛铛!

    连续几次挥砍,皆被挡下。李晴收刀,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他的武技在我之上……”

    想到此处,李晴没有过多犹豫,从右边的储物袋掏出一张符箓。

    要说除了刀法以外,李晴最擅长的,莫过于符箓之术。

    “焚生符!”

    一符掷出,然黑衣巧妙躲开,那符被贴在原地,化作一团热烈的火焰。

    “智取了看来?”

    李晴不得已,取出包中的起雾符。

    “抱歉了先生,我可是,从小在这种环境里生活的。”

    由于长年生活在封霜山,每年冬天全天,和春秋两季之晨,封霜山都是雾气弥漫。

    因此为了生活,李晴年幼时,便已经适应了这种战斗环境。

    大雾四起,杀意暗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