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弘唐 » 第四十六章 吐蕃使团

第四十六章 吐蕃使团

    “父皇到时候能带我们骑马狩猎,击鞠游玩!”

    “皇爷爷,顺义到时候也要陪皇爷爷一起骑马!骑大马!”

    …

    高宗听着儿孙们的祝福,笑的胡子都翘了起来,做了大半辈子皇帝,难得今日如此开心。这些年被病痛折磨,真的是许久心情没有如此大好了,这还多亏了弘儿,无论是他带回来的明崇俨,还是今日这顿居家团圆的御膳。

    一顿馄饨,吃的高宗此时龙颜大悦,桌案上其它饮食,高宗吃的也极其喜欢,最喜欢还属那几个炒制的菜品,别样的滋味,时蔬的新鲜口感,微微的锅气和烟火气,让高宗极为喜欢。

    炒这种烹饪技法让几种普通菜蔬有了别样的口感,其实不仅仅高宗喜欢,几位皇子公主又有哪个不喜欢的。

    至于两个小皇孙,特别喜欢一些甜味浓郁的食物,这是因为孩童特殊的味觉感受,对甜味异常敏感。

    而此时的大唐,熬糖技艺已经极为成熟,遥想太宗时期,玄奘法师从天竺回来,才告诉太宗天竺有熬糖的技术,太宗派人前往天竺学习,到此时也才几十年光景。

    此时大唐的糖不仅能够自用,还有许多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大食和此时的欧罗巴各国。

    一顿家宴,高宗吃的开心的不得了,旁边的武媚娘看自己夫君今日神情如此之好,也是不停的看着夫君,又不断看着长子李弘。

    待到家宴散去,武媚娘让太平随着夫君回大明宫,她倒是留了下来。

    众人散去,李弘凑到凝翠耳旁吩咐了几句,然后赶紧过来陪着母后。

    母后未走,特意留了下来,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和自己说。

    武媚娘看儿子过来,此时缓步走出丽正殿,李弘自然赶紧跟上。

    到了外面,武媚娘伸出手,李弘赶紧让母后牵着自己的手。

    他也不明白,母后特别喜欢拉着他的手,而且必然是她拉着自己的手,仿佛自己还小,走路都需要母后拉着手一般。

    两人走出丽正殿,到不远花园那边转了一会,此时刚到五月天,花园这边花团锦簇,万紫千红,武媚娘淡淡扫了一眼,然后看着儿子。

    “弘儿,你小时候母后就经常牵着你的手,那时候宫里乱,母后无论带你到哪里,都不敢松手。”

    李弘明白母后口中的宫里乱是什么意思,不是表面乱,而是人心乱。

    此时李弘也渐渐明白,为何母后总喜欢拉着自己的手了,这都是他小时候母后一直养成的习惯,为的是护着他。

    在她心中,自己和别的儿女到底是有许多不同,毕竟她最苦最难的那段时间,只有幼小的自己在太极宫陪着她。

    武媚娘说了这句,倒是缓了一阵,只牵着李弘的手在花园小径缓缓走着。

    “本宫的心里,总记得本宫的小弘儿那时候特别听话,有一次母后实在累的快坚持不住了,他抱着母后,然后给母后捶着后背,问母妃,弘儿捶的好不好。”

    “那时候,本宫能站起来,许多时候都是因为小弘儿一句话,一个笑脸,一句母妃。”

    李弘一瞬间感觉到母后的手微微紧了一下,此时看着自己的母后,李弘看到武媚娘的神态前所未有的向往。

    她不是向往那段在宫里和王皇后,萧淑妃尔虞我诈的日子,而是向往那时候还有一个小小人儿能一直陪在她身边,彼此依偎依靠。

    “母后,弘儿以后还会一直陪在母后身边,还会为母后捶背,在母后累的时候…”

    武媚娘没等李弘说完话,就转身看着他。

    “到底是大了,母后的弘儿也有自己的心思,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许多想法了。”

    母子之间,短暂沉默,武媚娘的手扶在李弘肩头,看着早已比她还高的儿子。

    “好了,母后也要回宫里去了,你这几天也准备准备,吐蕃的使团快到长安来了,这次你来接见吐蕃的使节。”

    李弘微微迟疑了一下,看向母后。

    自己接见吐蕃使节?这…李弘完全没有准备。

    此时吐蕃和大唐的关系极其复杂,可以说自大唐建立,吐蕃和大唐的关系一直复杂的难以想象。

    而吐蕃此时对于大唐,其关系的重要性和后世第一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一般重要。

    可以说这两国的关系稍微处理不好,边疆许多人就要生灵涂炭,横尸荒野。

    这么重要的使团,这次竟然是自己接见。

    “母后,弘儿怕…”

    “好了,你是储君,就应该有自己的担当,你父皇现在病体还未完全恢复,作为太子,你理应为你父皇分忧。”

    武媚娘已经阻挡了李弘所有推辞这件事的路。

    李弘此时深吸口气,看向母后。

    “那弘儿来接见吐蕃使节,父皇和母后有什么交待的没有?”

    “这次你自己全权处理,不要让你父皇和本宫失望。”

    武媚娘走的时候,李弘一直看着母后的背影。

    接见吐蕃使节,而且仅有几天的准备时间。

    李弘此时一时间也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实在是两国关系太过重要,而他根本没有处理任何国与国外交关系的基础。

    李弘不知道自己怎么回的丽正殿,裴氏见他时,唤了李弘两声,李弘才回过神来。

    “殿下,母后刚才和殿下说了什么?我看殿下神情有些不对。”

    “吐蕃使节过几日要来长安,母后让本宫去接见吐蕃使节。”

    “原来是这件事,这事可不好处理,容不得任何闪失差错。”

    看着裴氏,李弘也知道不好处理,唐土关系本身就复杂,而且现在又恰逢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节点。

    去年大唐基本将吐蕃侵袭的安西四镇全部收复,重新纳入版图,今年年初吐蕃才遣使到大唐请和,并且要求恢复和吐谷浑的关系,只是父皇没有允许。

    这次来是不是还是为了此事,而除了此事,吐蕃还有没有什么别的目的?

    “父皇和母后有没有给殿下什么提醒,比如两国之后的邦交什么走向?是和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