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我是水浒祝彪 » 第四十六章 他是我爹

第四十六章 他是我爹

    日上三竿,祝彪才迷迷糊糊地睡醒,平时一直坚持的早上练武,今天也断了。

    这是祝彪来到大宋的第一次喝醉,丢人啊,怎么喝这点度数的酒就醉了。祝彪暗自懊恼,不知道醉后说没说什么胡话。

    “你醒啦少爷”

    祝彪抬头一看,是小莲,手里还端了碗热气腾腾的鸡蛋糕。

    睡了一晚上,祝彪的胃里有些空空荡荡的,醒来能看见一碗撒满葱花的鸡蛋糕,忍不住拿勺子大口吃了起来,也顾不得烫,几口就下了肚。

    舒服!

    “小莲,你这手艺可以啊,我之前只教了你一遍,你就会了”祝彪满意地摸了摸肚子。

    “那是当然,我可是祝家庄最伶俐的小丫鬟”小莲的声音有些得意。

    “对了,你这伤寒好了?”

    提起伤寒,小莲心情有些低落。上次祝彪去扈家庄带着小莲和李铁,那是小莲第一次出远门,路上还下了雨。一到扈家庄,就昏了过去,最后还是李铁把小莲扛了回来。

    也正如此,小莲没能见到心心念念的扈家庄大小姐扈鸢,亲自做的一大包桂花糕也没能送到扈鸢手上。

    “早好啦,少爷,咱们什么时候再去扈家庄啊”

    “再去扈家庄?哈哈,改日,改日”祝彪打了个哈哈就过去了,他现在有点怕再见扈鸢。

    “少爷改日是哪日,明日还是后日”小莲依旧不依不饶地问道。

    祝彪连忙岔开话题,“对了,这上午有没有什么人来找我”

    话题来到正事上,小莲也不再问了,“倒是有两个人来找过少爷,一个是那个很怪的沈老头”

    “哦,他不重要,另一个呢”

    “另一个是祝家庄的山长,他来的时候怒气冲冲的,很吓人。”

    “殷希先?那老头来找我干嘛,还怒气冲冲地”祝彪百思不得其解。

    殷希先,今年六十五。元祐二年在自己四十五岁时中了举人,为人太直不懂变通,在官场被处处刁难,久病缠身。后被祝太公花重金请来祝家庄,建祝家学堂,和几个秀才一起教书,为祝家嫡系孩童启蒙。

    可以说殷希先现在祝家是极其特殊且地位很高的一个人。

    四个人坐在一起,不过说是坐在一起,其实是祝彪在一侧,三个老头在另一侧。

    祝彪刚来到祝家学堂,殷希先也不说先整杯茶,丝毫不给面子,直接就说道,

    “三公子,祝家学堂的问题,昨天我跟大公子说过了,他说老三惹出的麻烦,他自然等解决,于是老朽今日上午来找你。”

    “可没想到”殷希先失望地摇了下头,

    “三公子你因醉酒竟日上三竿才起,你须知一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你虽不打算考取功名,但在我大宋,你若太过于不识丁,就算是武人也会笑你。”

    遭了,遇到对手了。

    祝彪脑袋有点大了,他最怕这种引经据典满嘴仁义的老学究了,而且是在这极其崇文抑武的大宋,道理什么的怕是根本讲不通。

    祝彪只能谦虚认错,“谢先生指点,弟子知错。不知这祝家学堂出了什么大事”

    殷希先旁边比他年纪小一点的书生开口道,

    “这一个月,祝家学堂新来了一百五十名学生,最小的六岁半,最大的十三岁。”

    “其一,人手不足,我们几个老朽,教不过来这二百多的学生。而且又哪来那么多的纸墨去给他们做文章。”

    殷希先旁边的另一人说道,

    “其二,这年纪大些的孩童实在不适合在学堂了,好勇斗狠,论语都说不上几句,还坏了风气“

    殷希先点头赞同,“所以我们几个老头的意见是,这批烈士子女还烦请出学堂,但念及家主仁厚,每年可有十个适龄孩童入学。”

    祝彪越听越气,其父辈为祝家庄付出生命,可我们将他们子女赶出学堂,还假惺惺地只给出十个名额。

    假仁假义,不过如此。

    祝彪不好发作,“不行。也不能做此事。若如此,其人与猪狗有异?”

    殷希先听到这话,胡子都要气红了,“那问三公子,如何解决”

    “年后,我自然会解决这一切”

    祝彪起身离开,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语气冰凉。

    “真是,真是气死老夫”

    沈冲气的就要把这棋盘砸烂,他为了针对祝彪的弃马十三招,苦练几月,想了无数种变招。可没想到,这祝彪不走了,开始走急进中兵。

    结果自然,前世业8的祝彪,杀了沈冲片甲不留。

    5-0

    舒服了,祝彪刚才受的气,在象棋上杀回来了,这回他丝毫没放水,沈冲输得极惨,这就导致沈冲现在很生气。

    其实快乐和愤怒不仅是会传染的,更重要的另一个特性是转移。

    祝彪看沈冲脸红脖子粗的样子,知道自己下手狠了,也怕把沈冲气出病来。

    毕竟他还是自己二哥心上人的长辈。

    祝彪立即沏了壶热茶,让沈冲宽心了些。

    “沈老头,听说你收了个弟子?”祝彪一边喝茶一边问道。

    提起胡铨,沈老头有些得意了,这弟子聪慧胜自己十倍,有朝一日,肯定能替师傅在象棋上复仇。

    “人还蛮机灵的,要过年了,他回乡去祭祖了”

    “哦”祝彪开始只是闲聊,“这小弟子家在何处,名叫什么”

    “胡铨,家在庐陵,今年刚好十五了,这小子机灵得很,有一次,.....”

    等等,庐陵,胡铨,后面沈冲的话祝彪已经听不见了。

    算一下今年政和七年,十五岁,年龄也对得上。莫非是那是后世被赞为南宋四大名臣的胡铨?

    祝彪眼睛里都要冒出小星星了,书中的李逵林冲的万夫不当之勇,他已经见到了,而且自家的栾廷玉丝毫不差他俩。

    可唯有在内政一事,祝彪愁的很,一群大老粗,懂个锤子啊。

    “哎,你小子到底听没听老夫说话”沈冲刚好的脾气又上来了。

    “有的,有的”

    沈冲见祝彪这样说,也继续讲起来。

    祝彪也冷静下来,倘若真是那庐陵胡铨,他是四大名臣不假,可那是四十岁的他。现在的他只有十五岁,幼年期的他顶多算是个神童罢了。

    也不知道能不能再看到成熟期的胡铨,祝彪长叹一口气,事在人为。想留着胡铨,那就先想办法讨好他现在的师傅,沈冲。

    对了,之前这沈老头说要收自己为徒,不知道还算不算数了。如果我拜师了,那不就成了胡铨的师兄。

    师弟帮师兄几个忙,是很合理的吧,嘿嘿。

    远在庐陵的胡铨不禁打了个喷嚏,他不知道他十分敬佩的发明象棋的奇才'师兄',现在正想尽办法,把他绑在自己的船上。

    “你小子,”沈冲怒道,“若是不想与老夫聊天,大可不必做侧耳倾听状。”

    祝彪讨好道,“怎么可能,与沈老聊天,在下求之不得,”

    “好,那老夫问你,刚才老夫说到哪里了”

    “刚才?”祝彪语塞,他刚才神游四海,哪听这沈老头说了什么,只能先蒙一个,

    “学堂?”

    “咦,没想到你小子还真听了”

    祝彪刚才与殷希先争论学堂的事,便蒙个学堂,没想到还真中了。

    那老夫继续讲啊,“这个常人都讲四书五经,老夫偏不,这些通通地都是糟粕,只能教出些酸书生。老夫讲的天下无二,梦溪笔谈。我跟你讲,这书....”

    “梦溪笔谈!”祝彪惊起大喊一声,吓得沈冲手中的茶杯都要掉了。

    “你知道这书?”沈冲疑问道。

    祝彪自然知道,前世作为历史系研究生的他,梦溪笔谈他再熟悉不过了。这可是被西方称为最古老的百科全书。

    在众多诗词集中,梦溪笔谈作为一本讲科学的书显得格格不入。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种种都有记载。而且很多现象和原理并不浅显,如在物理上已经发现了磁偏角,比哥伦布早了四百年,数学甚至已经研究到高级等差级数求和。

    更为重要的,书中记载了大量北宋时期能人异士的发明,最著名的一篇叫《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不过可惜的是最初的三十卷本未曾传下来,现存最古老的是元初刻本。

    “你,你是沈括?”祝彪激动道。

    沈冲叫沈冲,自然不是沈括。

    “老夫沈冲”

    祝彪心情黯然,看来这沈冲应该是沈括的同道者,他手里的梦溪笔谈也只是复刻版罢了。

    “沈括是家父”

    “!”

    大喜大悲又大喜,祝彪此刻的心情变化翻天覆地。

    沈冲竟然是沈括的儿子!

    祝彪拿起沈冲书桌上的书,光速翻了一遍。

    是了,三十卷,确定是最初的一版。

    沈冲很是不解,这祝彪怎么听说这书名就像得了失心疯了一样,上窜下雨,一会儿大喊,一会儿又拉着自己的手落泪。

    沈冲佩服自己父亲的聪明才智,也认为自己父亲写的这书说是大宋第一奇书也不为过。

    可这梦溪笔谈未曾大范围刊印,而且看过的人大多都当随手小记一看,他们更喜欢读苏东坡那样的词集。

    这祝彪又是怎么知道这梦溪笔谈的。

    “来,师傅,您坐。”

    “这几日,是徒儿招待不周,徒儿这就给您赔罪”

    “啊?”

    可谓是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屋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