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生一味 » 第14章 快餐盒饭

第14章 快餐盒饭

    小丫头吃了一口泡蒜,确实是被辣得够呛。

    老徐一边笑着,一边把稀饭递了过去。

    “辣着了吧?来喝两口稀饭。”

    “……”小丫头说是哭得稀里哗啦的,但也的确听劝,转头就抱着碗吃了起来。

    这些稀饭都是老徐特意关了火凉过的,所以这小丫头喝起来也顺口,倒也没有烫着。

    老徐笑呵呵的看着她吃着稀饭,自己也随手在泡菜碗里拿了两颗泡椒,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这一口下去,熟悉的辣椒味好像是变淡了不少。

    老徐脸上本来洋溢着笑容瞬间就淡去了几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味觉似乎是真的有点失灵退化了。

    都说老年人吃饭的口味一般都比较重,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是这种状况。

    他这几年一直都是和儿子在一起生活,自从女儿嫁人之后,这家里也很少有什么外客。

    儿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小时候老徐为了他读书搬家进城之后就去外面打工,一直都是他妈在带他,所以父子俩的关系虽然也不算差,但是儿子和他总是没什么共同语言,显得有些生分。

    老徐对此也没什么办法,他毕竟是个五六十岁的人了,儿子也是个二三十岁的大人了,老徐总不至于现在还要像小时候哄小孩儿那样每天哄着儿子。

    再者说,他也是过来人,很清楚儿大不由娘的道理。小孩子长大了,方方面面都会有所改变,性格想法也会和以前不一样。

    老徐知道接下来的人生都是儿子自己去走,所以也不太想过多的去过问。

    一来二去之间,父子俩儿的交流就更少了,要不是前天女儿带着女婿过来吃顿饭,儿子怕是也不会说他的盐放得多了。

    这些话,只有父子俩儿的时候,他是不会说的。

    老徐想到这些事,心中平添几分愁绪,一方面是想到和儿子比较疏远,再者也是感觉到自己一天天的老了,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

    正当他黯然神伤之际,突然听到了身边小外孙女吧唧吧唧的正在喝稀饭。

    这小丫头的胃口还真是好,就光是吃个稀饭都能捧着碗吃得滋滋作响,也不知道是现在的小孩儿是不是都这么有活力。

    老徐看着这小丫头,不由得会心一笑,心中所有的烦闷和担忧仿佛都在这一瞬间消散一空。

    他顺手又拿起一瓣泡蒜,自顾自的嚼了嚼,仿佛这泡蒜都变得有滋有味了。

    吃了两颗泡椒又吃了一瓣泡蒜,他现在嘴里总算是有点滋味了。

    虽然看着这小外孙女吃饭也很有意思,但是老徐自己还有正事要做,一时也顾不上和这丫头慢悠悠的吃饭,端着碗就飞快的吃了起来。

    一口稀饭,一口泡豇豆,他吃得也算是不错。

    很快两碗稀饭下肚,老徐这边都已经吃完,小外孙女还在捧着嘬。

    这小丫头吃得虽然起劲,但毕竟人小嘴小,像是小鸡啄米似的,一碗稀饭都能让她吃半天。

    老徐笑了笑也没管她,任由她自己慢慢吃,自己则是收拾着碗筷走进厨房,简单的把碗筷一洗,腾出了一块地方,摆上了菜板。

    接下来还是要准备食材。

    大白菜要切,土豆丝要切,还有胡萝卜、白萝卜,葱姜蒜干辣椒……

    这些东西都被老徐分门别类的在桌上摆成了一排,像是办一条龙流水席一样每一样都清点过一遍之后,他便开始了切菜备料。

    菜刀剁在菜板上,发出“咚咚咚”的响声就像是一面小鼓,不断的被敲击着,发出连绵的响声。

    土豆在中间切了一刀,分成两半,然后切片码放,再改刀切成丝。

    单单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土豆丝,老徐就记不得做了多少遍,甚至于一边切土豆丝的时候,他还抽空回头看了一眼在客厅里吃稀饭的小外孙女。

    那小丫头还是捧着个饭碗,嘬得滋滋响。

    他这才回头又拿了一个土豆再改刀切丝,随后又看了看灶台上的白菜和胡萝卜,暗暗估计着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来处理这些食材。

    他以前一般都是六点钟就起床的,不过今天因为外面那小孙女儿赖床,害得他也半天都不敢动身,就这么磨叽到了七八点钟。

    现在时间上虽然也不算特别急,但总归还是有一点赶的。

    他毕竟是卖盒饭快餐,卖的也就是中午那一趟,时间或早或晚,一过了那个饭点,人就走光了,今天一天的准备就白费了。所以一般他都是提前推着小推车去等着人来,不过今天看样子他得卡着时间去了。

    他家里的灶台不算大,煮饭的这口锅也不比办流水席的红砖灶大铁锅,菜一多了就不少弄,只能分成几锅来炒。

    想到这里,老徐手上的动作又快了几分。

    咚咚咚……咚咚咚……

    菜刀保持着一个稳定的节奏,不断的切着土豆,很快就在旁边放着半盆水的不锈钢盆里面堆了一小盆土豆丝。

    其实老徐并不是一个特别守旧的人,他以前在街上曾经见过一些刀削面的门店摆着一个半个身子的机器人,卖的自然就是刀削面。

    这种机器人其实就是外面套个壳子,真正有用的就是一只手托面,一只手带着刀,整体的结构特别简单,切出来的刀削面有的会直接掉锅外面去。

    不过省力也省事儿。

    做刀削面最麻烦的其实不是削面的刀工要多好,而是一直托着那一坨几斤重的面团一直削,遇到生意好的面馆,基本上那面团就放在手上不用拿下来了。

    几斤重的面团乍一听好像没多重,但是拿一两个小时也不是一般的累人,很多面馆的老师傅那两只胳膊都比一般人要壮一圈儿。

    老徐对于这种削面机器人就很感兴趣,只不过他本身对于做面点不是很有研究,再加上这种机器人还挺贵,动辄就是几千上万块钱一部,他也就没舍得买来研究。

    至于其他的一些厨房用具,比如豆浆机什么的,他也买过,不过这种机器用起来的动静太大,榨点什么东西像是开飞机一样,嗡嗡嗡的,大半个单元楼都能听见。

    他们这栋楼本来就都是一些老头老太太,一来二去,邻里邻居的也怨气颇大,老徐也就没好意思琢磨这玩意儿了。

    至于切土豆的机器,他也买过一个小玩意儿,是一种转筒削笔刀一样的小工具。

    说是切菜机,实际上也切不了什么菜,有的时候切个莴笋都会卡刀,更不用说一次性切十几斤土豆丝了。

    最后老徐折腾了半天也没偷成这个懒,只能老老实实的拿着菜刀,一刀刀的切土豆丝。该说不说,这到底是当年学厨时的手艺,切起来其实也挺快。

    大半盆土豆被他这么咚咚咚的一顿切,半个小时不到就切好了。

    老徐把这些土豆丝简单的过了一下水,稍微把上面的淀粉都冲一冲,要不然这炒土豆丝就像是勾芡一样,炒出来会有一层糊糊。

    勾芡这种手法在北方菜里面很常见,但是南方做菜其实不太讲究这个流程,尤其是西南地区很少勾芡。

    老徐把土豆丝冲洗了一遍,一边打开燃气灶起锅烧油,一边从碗里面拿出几瓣已经剥好的蒜瓣,用菜刀啪啪两下拍成蒜泥。

    等铁锅油温上来了,就把这些蒜泥都放进锅里爆香。

    炒土豆丝,其实就是吃一个蒜香味,其他的辣椒也好,花椒也罢,加进去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味道,所以这蒜香味极其重要。

    想要爆出蒜香味,最重要的就是稍微要拖一点时间,等蒜泥都炸得焦黄略微有些发黑了,这个时候基本所有的香味都出来了,这个时候再下土豆丝。

    老徐的手法相当老练,拿着汤勺在铁锅里略微搅动了几下,看着锅里的蒜泥微微焦黄就知道差不多到火候了,随手又放了几个干辣椒进去作为添头。

    没办法,西南地区的人吃菜一般都要加一点辣椒,虽然也不见得人人都能吃辣,但是辣椒毕竟是本地比较普遍的调味料,就像是葱姜蒜一样凡是炒菜的时候多少放一点总是不会错的。

    老徐炒土豆丝的时候没有放花椒,虽然花椒的香味也很不错,但是花椒里面有花椒籽,吃起来硌牙。

    炒别的菜,放一点花椒倒也无所谓,但是炒土豆丝的时候最好还是别放这东西,毕竟一般吃土豆丝的人也很少细嚼慢咽,大部分都是混着米饭下饭吃。这要是吃着吃着突然吃到一颗花椒,那确实挺闹心的。

    除此之外,炒土豆丝就不需要别的什么调味了。

    老徐看着锅里的土豆丝差不多三分熟了,又把切好的青椒丝放了进去。

    青椒丝和红椒丝一般都不是特别辣,纯粹只是配个卖相,更加好看。

    老徐本身就是卖快餐盒饭的时候,自然也讲究一个卖相,只不过有的时候青椒和红椒的价钱不一样,他就会简单的用青椒来代替。

    一般别的厨子炒土豆丝的时候都喜欢先把青红椒丝先放进锅里爆香,但是老徐觉得青椒本身也没有多少辣味,所以一般是等土豆丝炒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加青椒丝。

    土豆丝本身炒好之后比较软,青椒丝则是比较硬,口感上会有一种相互补充的效果。

    等到锅里的土豆丝差不多都变得油光透亮了,老徐就知道这土豆丝已经熟了,直接加了点盐和味精就算是齐活起锅。

    起锅之后的土豆丝,老徐又腾了一个空的不锈钢盆来装菜,随即又准备再炒下一道菜。

    这些菜大部分都是提前炒了个七八分熟,等出摊的时候,老徐还有一辆小推车专门摆了个带气瓶的燃气灶台,可以把这些菜重新热一遍。

    以前在农村的时候,办流水席的厨子其实也算是大厨,多多少少是有点身份在的,一般都不屑于去摆路边摊。

    不过老徐向来是个比较随性的人,他很少在意别人的看法,一般都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

    摆路边摊乍一听起来还挺丢面子的,实际上相较于去工地搬砖或者是去厂里面当小工,摆路边摊也算是一种不错的营生。

    老徐他们这一代人,大部分自小就被赶出家门当学徒工,不是当泥瓦匠就是当修理工,读书的机会并不多,自然也就没有太多别的选择。

    老徐其实一直觉得人这一辈子,未必所有事情都能按照计划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未必一切都能顺心如意。

    像是他以前刚跟着师傅学办流水席,学成那会儿他一直以为自己这一辈子就在农村办流水席就行了。

    谁能想到社会发展得这么快,过了没几年,他也进城了。

    进城之后,他零零散散的打了些散工,还以为这辈子估计都做不了老本行了,没想到没过几年,整体规划,农村拆迁,又在城里修了安置房。

    他又有了办流水席的机会。

    如今仔细想想,老徐一时也不由得感慨良多,他很想把这些道理都教给儿子。

    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各方面的见解和眼界都有点受限于所处的环境,初中读完要么继续读高中上大学,要么就上职高学技术。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专业,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好像只剩下了考编制或者是继续考研究生这两条路。

    事实上,这个社会上有千行百业,选择的机会也不少,没有必要一直按照约定俗成的路往前走。

    很多时候,人这一辈子顺顺利利的时候就没多少,但是这也是一种活法。

    老徐心中虽然感悟颇深,但是这些略显深奥又暗含哲理的话,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和儿子说明白。

    再者说,儿子现在也算是个大人了,他自己心里应该也有自己的考量,所以老徐便也很少主动和他去聊这些事情。

    不知不觉间,灶台上已经摆了好几盆菜。

    炒白菜、炒土豆丝……林林总总的有个五六样。

    花样虽然不少,但都是主打量大实惠的家常菜,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新奇菜式。

    忙碌了一上午,老徐终于稍微歇口气,正打算稍微缓一缓就把这些菜都端出去。

    没想到这刚想端菜,厨房门口就又冒出一个小脑袋。

    不是自己那小外孙女还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