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生一味 » 第3章 身份认同

第3章 身份认同

    老徐说的办酒席,确有其事,而且之前就联系好的。

    他以前是农村办酒席的厨子,后来为了儿子上学,在城里半买半租了这套以前化工厂的职工住房。

    到了城里来之后,他转行去饭店里面做过帮厨,虽然手艺还在,但是年纪始终摆在那里。

    一般的饭店除非是自己用习惯的人,要不然一般情况下不会去请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师傅。

    老徐失业了大半年,运气好又赶上搞安居工程,城里有几个地方划出了廉租房,一些农村的老头老太太就被安置在这些房子里。

    虽然一样是楼房,但是这些廉租房和安置房里的人,对于一条龙流水席的接受程度的确要高一些。

    老徐就这样时来运转,又做回了老本行。

    只不过和以前不同的是,现在做一条龙流水席,主人家是做甩手掌柜,需要自己帮忙带人过去打下手。

    一般都是一家几口人,搬桌子洗碗,什么事情都要做。

    时代变了,凡事都讲究一个便利。

    老徐一边感慨人生,一边自顾自的喝着酒。

    二两白酒下肚,整个人都像是回光返照一样,莫名的还有点容光焕发的意思。

    唯独一起吃饭的一双儿女,还有女婿,依旧是显得暮气沉沉。

    老徐也不知道他们是觉得自己太闷,还是心里有别的什么烦心事。

    如今的年轻人,不比他以前那会儿,那时农村里的年轻人上坡下坎儿,无论干什么都特别积极,特别有冲劲儿。

    现在的年轻人总感觉怯生生的,先天就带着点悲观主义。

    想到这里,老徐放下玻璃杯,看了一眼身边的外孙女。

    或许是之前帮她洗了把脸,她看起来更机灵了一些,一双眸子忽闪忽闪的,像是缎子上缀着的几颗银扣子。

    老徐拿起酒杯,笑着逗了逗她。

    这丫头这会儿倒是不怕事了,甚至还伸手要接他的酒杯。

    老徐赶紧把酒杯一收,笑道。

    “嘿,你还机灵,你知道这是好东西?”

    “……”

    那丫头一脸呆萌的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老徐见状笑得更开心了。

    有人说人这一辈子,其实至死都是少年,因为人的性格和记忆都定格在了最美好的十几岁,往后的余生,哪怕逐渐苍老,心智依旧是那个岁数。

    老徐以前不以为然,等到了这个岁数才发现的确有几分道理。

    哪怕他现在快六十多岁了,依旧是会时常想起自己的父母,还有现在已经回不去的家乡,心里难受的时候也会觉得委屈。

    唯一不同的是,现在他已经找不到人倾诉了。

    老徐下意识的去拿起一旁的二锅头,没想到顺手掂量了一下竟然已经空了。

    他很少喝酒,没想到一喝就喝过头了。

    酒劲一上头,整个人的思绪也有些飘忽。

    他看着坐在下首的女儿,她把头埋得很低,似乎是在愧疚又或是有些不安,毕竟这已经是她第三次来找他借钱了。

    其实老徐并不是那么在意钱,或许是因为他是干厨子的。

    老话说得好,“荒旱三年,饿不死厨子。”他向来是能吃一口算一口,对钱倒也不那么看重。

    相反的,他反倒是对自己这个闺女抱有几分亏欠。

    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没让她多读书,以至于她过早的在社会上闯荡,当初她要嫁人的时候也没有给把把关,如今这个女婿也有些不着调。

    想来如果她能去找婆家借到钱,到底是不愿意回来找他的。

    老徐想到这里,莫名的感觉有些怅然,整个人也像是腊月的白菜突然就瘪了气。

    他突然想起自己的老伴儿了。

    客厅里偶尔传来几声细碎的声音,是筷子碰到碗沿的声音,主要是老徐的外孙女在吃饭。

    这个小丫头正是长身体的年纪,饭量着实不小,当然更重要的是她大概也不太明白这些大人的人情世故。

    在她眼前,无论是老徐这个许久未见的外公,还是坐在对座略显斯文的小舅子,估计都很陌生。

    她也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带着她过来找她外公借钱,其实是一件有些难堪的事情。

    在传统的观念里面,嫁出去的女儿是所谓的泼出去的水,自然是带着几分绝情的意味的。

    当然她大概也不会明白一个二三十岁还没分家的小舅子意味着什么,其实老徐这个儿子未必比他这个嫁出去的大女儿省心。

    在老徐的印象中,三十岁没结婚,在他们那辈人眼里就叫打光棍,大概是一辈子都娶不到媳妇儿了。

    只不过这件事从来都是他老伴儿在的时候会偶尔提一两句,老徐很少会主动追问儿子的心事,一来父子俩儿的关系比较生疏,再者他也知道家里的条件不好,不太好提及这件事。

    想到这里,老徐突然感觉胸口喝酒躁起的热气散了,莫名的还有点冷。

    他犹豫了一下,招呼着正捧着碗吃饭的小外孙女。

    “去帮我把屋里的坎肩儿拿过来。”

    这话说完,老徐突然意识到自己又忘了带上称呼,同时也忘了表明辈分。

    如果打招呼的时候,加上一个“妍妍”,再把这话换个意思,让她去帮外公去屋里拿一下坎肩,或许会显得亲近一些。

    索性他这小外孙女并没有在意这些大人的琐碎礼节,放下碗就“咚咚咚”的跑进了屋里,没一会儿就拿出一件棕灰色的棉背心。

    老徐也用尽量平淡的动作掩饰自己的尴尬,他还是不太习惯一个长辈的角色,无论是当初结婚生子,还是现在女儿带着外孙女回来看他。

    他都感觉有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

    有时候,他总感觉眼前的大姑娘并不是他的女儿,在他的印象中,他的女儿应该和外孙女一般大,一样个子小小的,端起来饭碗可以挡住半张脸。

    老徐想到这里,看了一眼坐回凳子上的外孙女。

    这丫头自顾自的又捧起了饭碗,一双娇气的小手把筷子握着老长。

    老徐记得自己小的时候也这么握筷子,不过当时家里的长辈说筷子不能握得太长,好像是有什么讲究。

    想到这里,他很想试着模仿老一辈的语气也这样教一教这丫头,不过仔细想了想又一时想不起来其中有什么讲究。

    他现在只记得怎么炒白菜,用多少盐,下多少油,都是十几岁学厨的事了。

    以前学厨肯定是没资格炒肉的,一盘肉炒不好,那浪费可就大了,不说别的,就是那点油盐佐料就够人心疼半天。

    相对而言,炒白菜是最常见也最便利的。

    一般炒白菜都用水炒,哪怕炒不熟也可以加点水直接煮成汤菜,最重要的是浪费不了什么佐料。

    老徐还记得当初他们四个师兄弟,他是炒白菜炒得最好的,其他几个师兄大概是没有这样的天赋,所以单就炒白菜而言,他还是有点得意的资本的。

    他看着饭桌上默不作声的三人,试着打开话题道。

    “今天我这白菜炒的还可以吧?”

    “嗯,可以。”女婿最先应和了一句。

    女儿还是没说话,但是儿子嘟囔了一句。

    “盐放多了。”

    老徐一听这话,久违的有些火气。

    “盐怎么可能放多了?你开玩笑,我多少年的老厨子了。”

    “就是放多了,不信,你问我姐。”

    这话抛到了大女儿面前。

    大女儿见躲不开,拿起筷子吃了一口白菜,说出话的却让老徐有些下不来台。

    “嗯,盐放多了。”

    这话说完,她顺口提了一句。

    “是不是味觉退化了?听说人老了,口味都比较重。”

    老徐感觉到像是被针扎了一下,他毕竟是几十年的老厨子了,虽然也不见得有多大成就,但是这毕竟是他毕生的事业。

    只不过面对儿女的质疑,他又不太好反驳。

    大抵确实是有这种说法,人老了之后口味会有变化,又或许是面对已经长大的儿女,总是有一种疏远和隔阂。

    虽然名义上是自己的儿女,但总归不像是当初满地跑的小孩儿那样便于管教,想要说些什么,话到嘴边又不免会斟酌一番,到底合不合适。

    老徐陷入了这种莫名的窘迫之中,一时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