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武长生:从灵签仙缘开始 » 第11章 龙京会元,裴云鹤

第11章 龙京会元,裴云鹤

    醉花阁,位于龙京府坊市的繁华地带,坐落在渭水引入的护城河之上,极负盛名,是响彻京都的烟柳之所。

    此刻,中央的舞台上,一个个雪白的曼妙身躯伴随着弹奏的琴音,性感扭动着诱人的弧度,眼神无比妩媚,像是一团尤物。

    舞妓翩翩起舞,蛮腰大幅度摆动着,端酒的娘子们穿着精美繁复的长裙,露出白玉般的长腿,一个个美目生辉。

    一位温和儒雅,身着圆领广袖竹纹长袍的高大青年站在二楼护栏边,欣赏着下面的美景。

    手中还举着一壶酒,脸上醉意熏熏,却依旧气宇轩昂。

    “裴会元,赐奴家一首诗吧~”

    一位高挽云髻的舞女贴在青年的身边,吐气如兰,眼神楚楚的说道。

    她之所以如此热切仰慕,当然是因为此人的身份。

    三日前放榜以后,这高中的名单自然而然的流露了出来。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自然是这春闺会试的第一名。

    大名必然传遍整个京都。

    而眼前这位身高八尺,器宇不凡的青年,正是当今龙京的会元,裴云鹤。

    舞女还听闻,裴云鹤除了是这次春闺的会元之外,还有一个“七省解元”的名号。

    七省解元是什么概念?

    大周王朝的疆域,实行郡、州、府、省的大致划分,与前世略有不同,这个省跟前世的省倒是差不多,而府则可以理解为省会。

    一省之下有数十州,一州之下还有不少郡县。

    这个裴云鹤,则是北地七省所有举子的第一名。

    年纪轻轻,才学惊人,名声传遍北方,现在连中二元,成为了整个京城都为之称道的人物。

    修为更是早已步入儒道第三境,立命。

    不少人已经在猜测,他是否能在一个月后的殿试上夺得头魁,成为状元。

    若是连中三元,必然载入大周史册,成为一段佳话。

    所以这些卖艺不卖身的清倌都希望能得到他的一首诗词,然后改编成歌舞。

    如此这般,就能身价暴涨,得到勋贵大族的垂青。

    名凭诗贵,清倌说不定能一跃而上,成为京都花魁。

    “今日状态不佳,无心作诗。”

    裴云鹤虽醉,眸子依旧清亮,直接拒绝了歌姬。

    歌姬也不好强求,躬身一欠,只得继续唱歌。

    “裴兄!”

    这时,门外走出一个锦袍男子,带着笑意,快步走来。

    “我就知道你在这里,又在喝酒找灵感写诗了?”

    裴云鹤倚靠在护栏上,这会儿高大身子摇晃,站起来,倒在后方的金丝软塌上,惬意道:

    “是啊,最近闲来无事,又无心读书,唯有勾栏听曲,可抚我焦躁之心。”

    “脑海写了几首诗,都不甚满意,简直就是一坨,或许诗词确实不适合我吧。”

    锦袍男子眼神古怪,笑嗔了他一句:“裴兄就别谦虚了,你除了七省解元的大名,还有个北地诗魁的名号,你若是不适合写诗,还有谁适合?”

    “我给你看个好东西,看完说不定就有灵感了。”

    “什么东西?”裴云鹤面色红润的抬眼。

    “一首词,近两天举子里面都在传,很是火热。”

    说着说着,锦袍男子已经从怀中取出了一张叠好的黄纸。

    “哦?”

    裴云鹤饶有兴趣的偏头,接过纸,瞄了一眼后,仿佛见到了什么金子,看了以后,就挪不开眼了。

    “故园无此声,有点意思。”

    裴云鹤看了一眼锦袍男子,询问道:“这首词有题目吗?”

    “没有,连作者的名字也不知道。”

    锦袍男子摇摇头。

    “可惜可惜。”

    裴云鹤惋惜的感慨着,身子迅速坐起,轻瞥一眼锦袍男子,道:

    “我说王凌云,你不是去拜访吕相国了吗,这么快就回来了。”

    “吕大人在相国府日理万机,哪有多的时间招待我呢,顶多就是送了一些大礼,就回来了。”

    王凌云一脸惭愧道。

    “你家倒是富有,登门拜访的事情倒是不嫌多。”

    裴云鹤调侃着笑道。

    王凌云望着裴云鹤,一脸羡慕道:“家资再多又有何用,还不是比不得裴兄连中两元啊,这次说不定要连中三元,再创佳话了呢,上一个连中三元的才子,还是在大周刚开国的时候。”

    “在这里,就提前预祝裴兄连中三元了!”

    ...

    银兴坊市。

    路过的修行者皆是面色古怪的,看着一位儒衫青年,扶着一位白发老妪,渡过马车纵横且宽敞的官道。

    当真有如此善心大发的人?

    “小伙子,谢谢你啊!”

    白发老妪手执拐杖,走出拥堵的人流,朝杨牧慈目微笑道。

    “不用谢。”

    见老妪离开,杨牧终于松口气,擦擦汗。

    今天一下午,他都在做好事。

    疾驰的马车上有货物掉落,被他捡起,物归原主。

    过路的伙夫上坡脱力,险些摔倒,被他从背后扶了一把,安然渡过。

    过路的老奶奶面对汹涌人流,手足无措,被他扶出坊市。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

    他做了一下午好事,天都已经逐渐黑了下来。

    “还不回去?”

    冉虎看着天色,如此说道。

    “再等等吧。”

    杨牧喘口气道。

    一下午时间,虽然机缘没捞着,但是他能感觉到,冉虎对他的感官好了不少。

    这算意外之喜了吧。

    “公子,原来你在这里,我能请你帮个忙吗?”

    一道苍老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杨牧抬头一看,居然是白天最开始遇到的那个老乞丐。

    “小老儿的草鞋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公子能否帮我捡上来?”

    老乞丐指着旁边流淌的河流,一脸希冀的问道。

    杨牧看了一眼夕阳照耀下的河面,感觉身体十分劳累。

    站了一下午,以他这个体质,还真有点受不了。

    “我来吧。”

    这时候,冉虎居然主动开口,提出下水的请求。

    杨牧意外的同时,冉虎淡淡补充道:

    “我是怕你到时候劳累过度,然后淹死在河里,那我如何跟夫人交代。”

    杨牧笑道:“没事,我来吧。”

    反正善事都做这么多了,不差这一件。

    说完,再次了一眼湖面,微风拂过,让他神情一阵恍惚。

    脑海再次传来一阵剧痛,原主被水淹死的画面再次浮现了出来。

    那日,也是夕阳西下,伴随呼啸怪风,船身颤动,桅杆摇晃,失足落水。

    杨牧用力摇晃脑子,努力让记忆让这些不要影响自己。

    深吸一口气,憋气。

    “噗通!”

    一下子跳入河底。

    没一会儿,确实在河底发现了一对草鞋。

    好在有惊无险,钻出水面,将草鞋还给了对方。

    老乞丐接过穿上,看着杨牧狼狈湿身的模样,笑道:

    “公子为何白天要给我送一袋肉包,小老儿能问问具体原因吗?”

    杨牧理了理湿漉漉的头发,郑重道:

    “因为我知道老人家的感受。”

    “哦?”

    老乞丐目光诧异。

    杨牧认真解释:“我虽有一些功名在身,但为了进士登科,落第五次,盘缠散尽,食不果腹,流落街头之事多为常见,所以我明白饿肚子的感觉有多难受。”

    “再说了,日行一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这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好,好啊。”

    老乞丐满意一笑。

    此时,伴随一阵清风拂过。

    风沙遮人眼。

    杨牧捂住眼睛抵御风沙,再次睁眼时。

    老者已经消失在了坊市之中。

    “他人呢?”

    杨牧连忙回头朝冉虎问道。

    “走入人群,眨眼就不见了,有些奇怪。”

    冉虎的目光微眯,也觉得诡异。

    “嘶!”

    杨牧感觉到头一阵晕眩。

    “嗡嗡!”

    脑海金光闪烁,有一排排金色蝌蚪行文整齐的列在脑海之中,宛若天书一般。

    杨牧细心查看。

    最开头赫然书写两个大字。

    武经。

    “我看你资质不佳,不是个练武的料,本不想传功于你,但你终究是有颗善心,这部经书就传授于你,能不能学会,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同时,老乞丐的声音,如同余音绕梁,在脑海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