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昏君 » 第十四章 粮食

第十四章 粮食

    我一看到账本,就感到头皮发麻,满脸愤怒,身体都跟着颤抖起来。

    向瓦刺和草原走私贩卖火器钢羽,最后都会变成射向大明的箭矢和火器!

    通敌卖国这种行为获得利益,作为一国之君竟然带头这么做?

    我已经尽力想象朱祁镇的下限了,虽然我已经尽力去想象了,还是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范围,但是也有一些事有些预料到!

    但有一件事我想都不敢想,太过离谱了。一国之君竟然带头出卖自己的国家!

    君臣同流合污搞钱这种事并不稀奇。历朝历代都有比如清朝乾隆皇帝与和珅共同想出了议罪银的策略,以此为手段敲诈勒索朝臣。

    这种敲诈行为虽然导致了朝臣们的顺从和依从,他们被迫摊派,但是也从而加速了清朝官员的腐败。

    这种腐败在乾隆之后尤为严重,清朝朝廷的贪腐之风不断蔓延,永无止境。

    另一方面,如果朱祁镇真的贪钱,他应该去考虑组织船队进行航海贸易,通过向朝贡国低买高卖的方式获取财富,而不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利益。

    缇骑出京逮捕之迅速,于谦所列清单诸人无一漏网,未及五日,皆被投入北镇抚司天牢。

    此十六人,宫宦、将校、文官、勋贵、外戚应有尽有。

    随着案件深入,更多王公大臣被列入清单,总数有几十人,其余从者以及家眷更是多达数千人需要流放岭南琼州。

    杀人的这天我如约而至,亲临监刑,乘大撵至午门之上,俯瞰刑场。

    今日之砍头,昨天已经通过顺天府衙役传出去了,现在刑场周围人数众多。我可以确认其为百姓,因为他们大多衣衫褴褛,以草鞋裹足。

    “于谦何在?”

    朱祁钰望向太阳,尚未至午时三刻。

    我转头问兴安,于谦如此重要场合何以缺席?

    兴安低头回道:“于尚书从通州运粮送往京师,亲自监察,然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朱祁钰眉头紧皱,运粮进京何得罪人?

    “那粮食不也是朝廷税赋吗?从通州到京城五十里,何需于谦亲自出马?”

    我转向户部尚书金濂,疑惑未解。

    “金尚书。”朱祁钰问道。

    金濂面含难色,就将其中的门道简单的讲了讲。

    金濂面色为难,随后细细道来,他言道:“大运河由南至北,尽头在通州。本应有条河叫通惠河通往京城,却淤塞了。”

    “于尚书带人疏通河流使通惠河得以畅通,粮食方能顺利进京。

    若未能疏通,那八百万石粮食便只能付之一炬。”

    我听到后恍然大悟。也听也懂了几分,这通惠河的堵塞,背后的原因,暖人心啊!

    我感到愤怒随即转头过兴安说道:“兴安,你差锦衣卫快马加鞭告知于谦,务必确保粮食进京,若有阻挠者,不论是谁,格杀勿论。”

    朱祁钰越想心中火越旺,京城米价四两银子一石,究竟是何等离谱的价格?

    现在只有通州米粱能够支持大明进行京师保卫战。通州现在的粮价为一石粮六钱银子,存在巨大差价,是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但显然被某些人垄断了。

    京城只剩不到十天的粮食,急需从通州仓运粮入京,所以有很多人阻挠于谦运粮。这门生意有很多人插手其中。皇室、勋贵、外戚、大臣。以及巨贾们。

    “于谦运粮进京这不仅仅得罪了一个人,而是所有人!

    ”这…殿下,这恐怕…”

    兴安的言辞闪烁附耳低声说道:“殿下,这买卖里,皇庄也有份儿。”兴安随后叹了口气

    皇室、勋贵、外戚、大臣以及巨贾们的目的显而易见。阻挠于谦运粮,上下其手大发横财。

    “虽然皇庄带头,但是只得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利益,其中大部分利润仍被勋贵、外戚、大臣、巨贾们瓜分。也吃的满嘴流油”。

    “其中以慈宁、坤宁、乾清三宫的宫庄带头,这件事京城的百姓们都知道,怨声载道,于尚书此行怕可能也是铩羽而归。”

    这件事情远不止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岂止是复杂两个字能概括的!

    金濂说道:“于尚书也就是想试试看能不能疏通通惠河,如果不行的话,就等备操军和备倭军进京之后,让他们自行前往通州取粮。虽然会引发哄抢,但也无可奈何之举。”

    金濂很清楚,把通州仓的粮食烧掉只会引起更大的麻烦,可能导致兵变为匪。

    因此他建议在让备操军和备倭军自行取粮,必须让他们吃饱。

    朱祁钰终于明白了于谦的良苦用心。于谦试图通过一种更有利于江山社稷的方法,将粮食运进京城。

    然而,金濂和兴安都认为于谦必然失败。那么,于谦能否成功疏通通惠河呢?

    答案同样是否定的。“他不可能的成功的。”

    “那于尚书有没有其他的法子?京师得以运粮。”

    我看着刑场上跪着的几十人,思来想去,还是砍头砍得少了。

    物理意义上毁灭,才是真正的毁灭。

    苏联太宗钢铁慈父那一套,总是在关键时刻,行之有效。

    “兴安!“朱祁钰慎重地沉吟道,“务必确保粮食顺利运抵京城,对所有阻挠者,不论是谁,立即处决,决不宽贷!“

    “直接让工部找些高大的木头杆子,大约五六丈高,将那些的人的尸体全都吊到通惠河两岸,以起到震慑作用。”

    我思索了一会随即对刚刚说的话否决说道:“不,先不要处决,”

    “直接让工部找些高大的木头杆子,大约五六丈高,将那些抓到的人,活着全部通通吊死在通惠河两岸,以起到震慑作用。”

    让锦衣卫的卢忠带着他麾下的锦衣卫,只要遇到阻挠者,就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所有阻拦者一经发现,立即处决并吊起来示众!”

    兴安有些颤抖着低声问道:“如果发现阻挠者是皇庄的人,也要吊起来吗?”

    “当然要吊!”我毫不犹豫地大声回答道。

    虽然于谦无法通过重重阻碍疏通通惠河,但是我可以做到。

    于谦没有权力去查处皇庄的生意,因为那是越权行为。虽然于谦准备做下了废立之事,但是他是为了大明,而不是为了造反。

    于谦不能做的事情,我可以,因为我是监国,也是未来的皇帝”。

    我如实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