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头陀 » 第四十三章 变戏法

第四十三章 变戏法

    慕容彦达所给的金石图案,也是按照李鄂的古拙思路来的。

    青州虽说是京东路大邑,但技工的手法,比之汴京城的差距也是极大的。

    弄什么精巧的器皿,慕容彦达也怕石家匠人出了岔子。

    对两人而言,所成何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鄂的风磨铜可以铸造器物。

    只要慕容彦达的金石图案成真,李鄂所说媚上之路,也就成真了。

    再次在府衙后宅看到李鄂跟石岁寒送来的宣德炉,慕容彦达的心情无疑是极好的。

    “二郎!

    此番筑炉,所成几何啊?”

    用不着跟李鄂商议,慕容彦达只凭李二的度牒,就给了他二郎的称呼,惯例如此么。

    至于什么行者、法师之类的称呼,就不是很适合李鄂了,凡心未祛,也当不得法师之类的称呼。

    “恩相,除去面前小样,共计成炉十二座,正合天干之数。”

    李鄂与慕容彦达主客之间能相得益彰,一是源于慕容知府的高高在上,二是源于李鄂的知情识趣。

    对慕容彦达而言,他贵为刺史、太守之尊,李鄂不过一江湖行者。

    一声‘恩相’便等于投效了,虽说不能如主仆一般,但当今天下,李鄂想要反复可比上山落草难多了。

    对李鄂而言,慕容彦达也是登天之梯,靖康之变在汴京。

    他不能白来一趟,即便是去看看皇宋国都的繁华,也算是值回了票价。

    以云游之身或是以盗匪之身去汴京,显然都是玩笑话,保甲制这样的准军事户籍制度,肯定不会让他在汴京如鱼得水。

    但是,有了慕容知府、慕容贵妃、蔡相府为后盾,这日子不用想也是如鱼得水的。

    寻慕容彦达做地方支撑,也是必须的,不然凭他的身份,到了蔡相府,也是喽啰一个。

    只有大人物之间的相互掣肘,才能给他这样的小人物留出游走的空间。

    真去蔡相府做家奴,就不跟现在似的,可以站在慕容彦达身前了,弄不好到了汴京,就得一路跪着进城。

    “你这头陀倒是知情识趣。

    罢了,许多事本府就给你交待一番。

    退下吧!”

    李鄂跟石岁寒这次进城,也算是秘密会见慕容彦达。

    与对待李鄂这个头陀不同,对石岁寒,慕容彦达就是挥之即退了。

    “谢恩相栽培之意。

    此次洒家进京,身边还有三十余过命的兄弟相随。

    恩相家里但有解决不了的事情,洒家还是可以代劳的……”

    待石岁寒退走,李鄂也假模假式的表了衷心,对此慕容彦达只是一笑了之。

    “你这头陀倒是敢说。

    吾妹厄于无嗣,你也能帮?

    嗐……

    当今官家宽容……”

    四周无人,慕容彦达的玩笑之语,看似无心而出,但究竟是恶毒还是私心作祟,李鄂一时之间也分辨不清楚。

    不称圣上、陛下,反称呼一国之君为官家,如今的赵宋皇帝徽宗赵佶,也口称自己为宣和主人、道君皇帝,赵宋皇家的不自信已经从骨子里冒了出来。

    君父换成了官家跟道君,对士大夫们而言,这就可以与赵宋皇家共天下了。

    慕容彦达能随口冒出此类无心之言,从骨子里蔑视皇权,也是溢于言表的。

    “洒家可以!

    只要恩相能安排妥当,洒家倒是可以度人于厄难之中。”

    慕容彦达要就此揭过,李鄂却打蛇随棍上。

    这话听起来就不甚文雅了,慕容彦达面色微变,侧目扫视一番,轻轻一叹说道:

    “此为无奈之举……

    二郎,你此次进京,相府那边就不要过从甚密了。

    蔡家小相公,无意于花石之类。

    二郎前番招安二龙山,枢密院跟东路巡检司,都下了相应的盘费。

    只是枢密院那边多为官职赏赐,这是要落在青州地面的。

    东路巡检司的赏赐,有黄金百两、白银千两、大钱两千贯,安居杂钱及钱引五千贯,州府出了粮食若干。

    赏赐本府不要尔等供奉,你们自取便是。

    安居钱跟粮食,要分给招安人丁。

    此次功劳归于青州府,赏赐归于二郎,路府上下并无异议。

    回京之时,本府会让花知寨解给你们。

    到了京城,相府之人问起,你只说二龙山势大,无奈求助于本府就好。

    其间关节,本府已经致书信于蔡小相公。

    以后如何,还要二郎自行闯荡,巡检司所赏金银的用途,也就在这里了。

    进京之后,要留心王黼王相公的经抚房,此非同路。”

    轻轻揭过妹妹慕容贵妃的腌臜事,母凭子贵,哪朝哪代也是一样。

    在慕容彦达的眼里,当今宣和道君,文采风流。才俊过人是有的,但爱色贪杯,值好良辰美景也是有的。

    本来家里还希冀妹妹能为官家再添一子,可天不从人愿,别家女子俱能为官家添丁,可就是慕容家的贵妃时运不济,几年下来一直无所出。

    宫中妇人,好时光也就那么几年,幸好妹妹几年下来,宠幸未绝。

    对慕容彦达而言,今上子嗣众多,仅是正经皇子就有三十多个。

    想今上自王府为端王的时候,就流连于勾栏瓦舍,暗昧之中的皇子、帝姬还不知有多少呢!

    如若有机会,给妹妹添一子,虽说对今上不怎么好,但对妹妹对慕容家而言,都是绝好的。

    有些事李鄂肯干,慕容彦达这边也无不可。

    本不该提及的话题,这位慕容知府还是提了一下,之后才说了京中诸事。

    “全凭恩相安排!”

    对李鄂来说,他要的只是进京的正途。

    有慕容彦达、慕容贵妃、蔡相府三家作保,他跟二龙山二十八宿脚下的路,除了没有自己的文脉气息之外,已经正的不能再正了。

    有正经身份,还有金有银,他跟鲁智深还是正经的方外之人,武力值也颇为高强,这再混不出来,那在哪也是白费。

    “你倒是执着!

    山东地面不靖,为防路上如那杨家将门之后,出了差池,你们一行,就趁黄河没有封冻,乘坐漕船进京吧!

    那杨家将门之后,脸上一块胎记,就毁了一半的前程。

    二郎,你要记住,此人在相府评价恶劣,进京之后,与相府之间来往不要用此人。

    听闻那鲁智深也是莽撞异常,之前种种本府可以为你说和。

    以后种种,就要二郎自行揣摩了,京城居大不易,古来如此。

    对你们这些江湖客、方外人而言尤其如此,二郎此行珍重。”

    听着慕容彦达变戏法一般,解决了众人身上的麻烦,还将招安跟宣德炉联系在了一起。

    李鄂听完慕容知府的肺腑之言,心中想着,兴许少了慕容家,慕容贵妃那边更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