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当特务那些年 » 第9章 又见故人

第9章 又见故人

    卢令找了一个周末,下午看到汤裕丰一家都坐车出去了,才悄悄绕到房子后面,果然厨房里没人,他打开窗户,一下就跃了进去。

    他在桌上撒了一些油,把蜡烛点燃了立在上面,又翻出去顺着排水管爬到楼上,把窗帘的尾端点燃了,抛到窗外,就跳了出去,偷偷藏在角落里,换好了衣服,等着救火队来。

    没一会屋内就有了反应,开始救火,救火员们也纷纷赶来了,卢令趁乱跑到了楼上,搜到了汤裕丰和戴老板的往来信件,又随便拿了几份其他文件一起扔到火里烧了,接着又打着抢救财产的名义把箱柜里的东西从窗户扔到楼下,然后接着跟大家一起救火。

    汤裕丰一家听说了火情也连忙赶回来了,看到火已经灭了,一边叹气一边感谢救火员们。

    卢令不想多待,正要走的时候,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三美哥?”

    卢令一愣,后背冒出了冷汗,自己一直是化名在上海行动,难道就这么巧遇到了熟人?

    他心里犹豫要不要回头看,脚却一直往外走。

    这时有人从后面拽住了他,“三美哥,真的是你啊!我是汤娇啊,你不记得我了嘛?”

    卢令听到这个名字没有再往外走,转过头去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姑娘,觉得有点眼熟,又不太敢认,“你是汤娇?”

    “是啊!”

    卢令这才想起以前依稀听大人们提起过汤娇的父亲在南洋经商,由于条件太艰苦,才把妻子幼女送回老家。

    这么巧,居然这个汤裕丰就是自己青梅竹马的父亲!

    “三美哥,你是来救火的嘛?”

    卢令也来不及多想,想着先把眼前敷衍过去,笑着说:“是啊,我平时工作不忙,就报名当了义务救火员,刚看到你们这着火了,我就赶过来了。”

    “哇,三美哥你还是这么乐于助人!”

    卢令听了这话,面上讪讪的,也不好再说什么,“汤娇,我现在这副样子不方便说话,改日我去找你吧。”

    “好啊,那你到时候去《民间》编辑处找我吧。”

    卢令听到这个名字心里一沉,却只是笑着答应了,和汤家父女俩道别后就赶回了家。

    《民间》杂志是专门行销南洋和闽广地区等地的一本“左倾”刊物,上海特区情报组一直都有在关注他们,没想到汤娇就在这里工作,卢令一时又高兴自己能有个内线,一时又觉得自己利用她有点无耻。

    汤娇比卢令小一岁,他们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一是两家住得近,二来卢令母亲见汤家没有个男人依靠,便常常去帮忙,一来二去两人便成了青梅竹马。

    后来汤裕丰发了财,才把她们接走,消息也就断了。

    卢令想着母亲要是知道了肯定很高兴,便在家书中提及了此事。

    转天卢令便请了汤家父女去一家名叫“洁而精”的云南饭馆吃饭。

    卢令看到汤娇举止大方,穿着洋派,一条红色连衣裙,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南洋华侨家庭的姑娘。

    席间汤裕丰提到了此行的来意:“我这次来一方面是来找姓戴那小子讨个说法,一方面也是放心不下我这女儿,如今你在这我就可以放心回去了。”

    卢令听到他说“姓戴那小子”心里不爽,但又不好发作,只好略过前半句,问:“汤娇妹妹是要留在上海吗?”

    “哎,说起来也是我对不住她,她本来是在厦门大学读中文系的,但是如今家里有点困难,只好先让她辍学了。”

    卢令连忙说:“我已经工作了,可以先借给汤娇妹妹的,这么好的书说不读就不读了,多可惜啊。”

    汤裕丰还没开口,汤娇先说话了:“不用,我现在当编辑挺好的,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

    “你是怎么进到这家编辑部的啊?”

    “是一个亲戚介绍的,我们现在住的房子也是这位亲戚的。”

    卢令已经好久没有以自己本来的身份如此轻松地吃饭聊天了,送完汤家父女,自己回去的路上,边走边看月亮,觉得心里好轻松啊,自己明明才20岁,却为什么感觉每天都很忧虑呢?

    这难道就是古人说的“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汤裕丰走前来向卢令辞行,顺便再托付一下自己的女儿。

    卢令又请他们去馆子吃饭,这次是一家叫“兴隆达”的川菜馆。

    席间汤娇问卢令:“你平时都喜欢什么运动?”

    “我喜欢骑马、游泳、打网球,有时天气好我也一个人去郊外打猎。”

    汤娇一听开心地说道:“我最爱打网球,也爱游泳。”

    “好啊,那下次我约你一起。”

    这时有一个福建人来找汤裕丰,卢令听不懂他们说话,等他们交谈完,汤裕丰不好意思地说:“我这里有点急事,先行一步了,以后小女在上海还望你多多照顾啊。”

    卢令连忙起身答应了,并说自己吃饭后会把汤娇送回家。

    一路上,他们二人边走边谈,汤娇喜欢文学,一谈起来就格外兴奋,滔滔不绝,从《荷马史诗》、希腊神话到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悲剧,在外人看来就像是在上外国文学课。

    卢令没读过什么书,只好安静地听着,偶尔谈一些母亲给他念过的唐诗、宋词。

    最后两人聊到了自己的工作,好在卢令早有准备:“我目前在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工作。”

    “那你是警察吗?”

    “你也可以这么理解吧,警备司令部就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单位。”这个单位是公开的,所以卢令可以告诉她。

    “除了维护治安,你还管救火的事?”汤娇笑道。

    卢令也笑了:“我不光管治安,管救火,我还管新闻呢!”

    “新闻?”

    “是啊,我之前认识了一个同乡,经他介绍,我现在还兼任湖南湘光通讯社驻沪办事处的记者。”

    说着卢令把自己的记者证拿出来给汤娇看,说:“我们还算是同行呢。”

    汤娇看了记者证说:“哇!你不简单啊!又能文又能武,既是警察又是记者!”

    卢令听到她的夸奖,看着她崇拜的目光,心里也骄傲起来,但一想到自己那不能说的身份和“新闻”又有点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