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没品家丁 » 第一百二十三章:能工巧匠翻身的时代(三)

第一百二十三章:能工巧匠翻身的时代(三)

    院子里的水钟指针刚过了卯时,被叶童买下来的天香院后园就亮起了火烛。

    工人们低声喊着号子,壮硕黝黑的肩膀上搭着防磨的褡裢,弯着腰用力拖动巨大的石碾子。

    石碾子下面的石台上放着一颗颗颗粒饱满的高粱,石碾子碾过,高粱外那一层坚硬的外壳脱落下来,露出了细细的如同细沙般的红色颗粒。

    这时候,王三便指挥着女工将高粱收进斗中,将脱落的外壳用扫帚扫掉,然后再铺上新的高粱。

    “王三小哥,这些人你尽管放心用下便是。她们不怕什么脏活累活,就怕闲着对不起自己的那份工钱。”

    “庆嫂,酿酒这活主要就是第一步有重活,再就是翻堆发酵晾晒有些重活,其它活这些娘子们都能干。”

    “那就好,那老身便带着姑娘们去干别的活了。叶公子要老身采买了不少猪油膘,赶着暑气还没上来,我带姑娘们去河边切割漂洗。”

    王三连忙抱拳道:“庆嫂请自便。”

    叶童藏身的破院子距离酒坊近,他一觉睡到巳时才被一股特殊的味道呛醒。

    叶童嗅嗅鼻子猛地睁开眼睛,唤过门外值岗的探手让他找汪长武过来。

    等汪长武从遥远的大医院工地赶来的时候,正好看见叶童穿着个小裤衩光溜溜吃着早餐。

    “吃没吃呢?一块吃点啊?”

    汪长武有些不太适应的咽了口唾沫道:“小老儿从卯时忙到现在,滴水未进。”

    “那你还在那磨叽什么?坐下吃吧。”

    “叶公子,那我就不客气了啊?”

    “客气个屁啊。”叶童招呼汪长武坐下指了指那片开始冒烟的酒坊:“开始蒸高粱了?”

    “嗯,王三干活麻利认真,用的男工是二虎手下的,女工是庆嫂手下的,都是信得过的人。”

    叶童点点头道:“王三对酿酒还是有研究的,让他自己研究去吧,这边不用管了。他说要多久能出酒?”

    “最快也要七日。”

    制造香水需要高度酒精,等高度白酒出来才能制造香水,算算时间差不多正好天香院姑娘们用的香货到底了。

    两个人边吃边聊,很快话题就扯到了千里镜上。

    “公子,那千里镜我见过,咱们金陵城张员外家的教习先生曾经拿过那东西。”

    “哦?能否借来玩两天?”

    “这个嘛。。。我也不知。”

    “教习先生,张员外。。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

    汪长武嘿嘿一笑道:“公子你是忘了吧,张员外前些日子在杂志打祝寿的广告,后天便是张家老太爷八十寿辰。张家与南洋西洋番鬼做生意,那一等教习先生会鬼文,需要译成东华朝的汉文。”

    叶童一拍大腿嘿嘿一笑道:“那你就直接找那个教习,你就说我管他借千里镜。我在牢房里还救过那小子的命呢!”

    叶童将整个过程说给汪长武听,汪长武咂咂嘴道:“公子若不出手相救,那教习先生就算不死也得在家躺个大半年,蛇尾鞭的厉害我可知道,鞭头镶嵌生铁,打人的时候会带着生锈的铁屑嵌入到肉中。公子借个千里镜,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老头喝完稀粥擦擦嘴看了看时辰,起身要了个轿子就往张员外家去。

    “给张员外送点贺礼,空着手去不好看。那不是有不少字画啥的么,随便挑一个送过去。”

    汪长武坐着轿子悠悠达达来到张员外家的宅子,有家丁引着汪长武进了前堂。

    老管家请汪长武少坐片刻,他去后宅告知张员外。

    现在汪长武在金陵也算是名人,尤其是杂志刊登了张员外家的广告之后,张家对汪长武更是礼遇有加。

    “汪先生,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哈哈哈。”

    汪长武见到张员外,连忙起身抱拳笑道:“后天便是张家老太爷八十大寿,我家公子特意前来让我送上贺礼。他人在镇海府不能赶回来。”

    “哦?多在下便多谢叶公子了。”

    两个人又聊了两句,汪长武问道:“员外郎,小老儿这次来还有一件事,我家公子想借教习先生手中的千里镜一用。”

    “千里镜。。”张员外唤过老管家,让他去教习先生家接他过来,顺道拿着千里镜。

    “先生家离我这宅子不远,这个时辰一般无事我也不让他在店里坐堂。那千里镜我倒是好奇拿来看过,望的确实远,就是人像扭曲看久了恶心反胃。若是叶公子要用,拿去便是了。”

    两个人东拉西扯,便扯到张员外家西南角圈起来的一片空地上了。

    “金陵府衙在墙上贴了告示,要在这里选址造什么瞭望塔。我看挖了那么深的地基,也不知道会不会坏了我宅子的风水。”

    “哎呦张员外,这瞭望塔建在你家旁边,那可是天大的幸事。”

    “哦,怎么讲?”

    汪长武捋了捋胡子笑道:“员外郎家资财万贯,家丁护院不下五六十人,这瞭望塔建在金陵主要交通要塞繁华路段,每塔之间都有快捷通讯,一旦突发情况,金陵城尽收眼底。员外郎家附近立了这么一个瞭望塔,岂不是等于白得了健卒巡捕么。”

    “原来如此,那我家还沾了光了。”

    这时候,管家从教习先生家里将他接了过来。

    那教习先生果然感念叶童的救命之恩,拉着汪长武一顿表示感谢。

    “薛公子,我见你这身体似乎还没养好,叶公子现在在镇海府办事不在天香院,你在将养些时日,待叶公子回来你们再去天香院把酒言欢。”

    “那是一定的。不过这千里镜的用法,我还得教一下汪先生,这东西可调远近,调不好的话很容易头晕。”

    汪长武不疑有他,于是点点头抱拳道:“那就有劳薛公子了。”

    汪长武起身与张员外道别,两顶轿子颤颤巍巍奔向天香院。

    等进了前院,薛教习下了轿子与汪长武进了前堂。

    “汪先生,请找一处雅室,在下有事要跟汪先生说。”

    汪长武见薛教习一脸严肃,连拿着千里镜的手都在微微发抖,连忙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两个人顺着后门穿过前堂,来到中堂二层的雅室。

    “汪先生,此事事关重大,等叶公子从镇海回来,请汪先生务必告知我,我要面见叶公子。”薛教习将门关严,回头严肃的说道:“那时还请汪先生暗暗联系我,以保证我的安全。”

    “这。。薛公子您若是着急的话,可以将事情告诉我,我派人转告叶公子。”

    薛教习摇摇头道:“汪先生,不是在下信不过你,而是此事实在是事关重大。若是被人发现的话,很有可能会被灭口。”

    薛教习掏出千里镜放在桌子上道:“这千里镜没什么需要教的,在下不过就是借着这个借口来天香院,若不然被有心人盯住,在下怕引来杀身之祸。”

    薛教习又在天香院待了一会,便起身告辞离开了天香院。

    他前脚走,汪长武后脚便跑到叶童所在的杂院,将这件事告诉了叶童。

    叶童想了半天也不得要领,现在又不是现身的时候,只好等阿江阿海摸到了人证物证,叶童现身之后再做打算。

    不管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叶童拿过千里镜仔细的观察起来,这是一个金属抽拉式的单筒望远镜,与叶童脑海里记忆的望远镜相差无几。

    再仔细看望远镜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叶童赫然发现两块透镜是用玻璃做成的!

    西洋鬼子居然已经做出了玻璃!叶童皱着眉头仔细看了看两个透镜的做工,虽然边缘略显粗糙但是玻璃清澈透明,说明西洋鬼子制造玻璃的工艺已经很成熟了。

    “老汪头儿,你让匠人按照这个打磨出来。”叶童拿着炭笔画了一个凸透镜和凹透镜,将纸递给汪长武道:“你现在去找账房支钱,去金陵珠宝店买水晶,用水晶让匠人打磨出这个形状。”

    好吧,反正叶童败家行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汪长武一抱拳就往外走,又被叶童叫住。

    “大将军家的王公子今天没来?”

    “没来的话,那就是应付师保的功课跑不出来了。”汪长武嘿嘿一笑道:“公子你可要藏好了啊,若是被那两个无法无天的公子揪出来,谁也救不了你。”

    “你去张员外家,看见过红毛黄毛番鬼吗?”

    汪长武点点头道:“张员外家进进出出一直都有红毛番鬼,还有南洋的土著,黑乎乎的矮子,像山中的猴子。”

    “那你可知道咱们江南有没有民间的能工巧匠。”叶童指着千里镜:“就是能研究制造这些机械工具的。”

    “公子,金陵城的能工巧匠擅长的都是建造制作,像公子您要的人小老儿知道南京城倒是有一位。”

    “哦?这人什么来历?”

    汪长武博闻强记,略微想了想便对叶童说道:“此人叫李钰,其父为陪都钦天监李祖白。李钰自从在金陵长大,后来李祖白去陪都任职,举家便迁了过去。李钰自小聪敏但却逢考必败,后来他干脆就不考了,因为这事李祖白差点被气死。”

    “我说老头儿,你是不是要把李钰的生平都说给我听?挑重点。”

    “哦哦好的。”汪长武不好意思的挠头笑了笑继续说道:“后来李钰就干脆研究起天文历法,机械器具和火炮火铳之类的东西。他在天文上小有成就,李祖白才默许李钰继续折腾这些东西。后来不知道李钰得罪了谁,他建造的研习院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此人因此受了刺激得了失心疯,就在南京城东游西逛疯疯癫癫的。”

    “来人。”叶童喊来在外值岗的探手,让负责情报联络翻译的探手立刻飞奴传书给南京城天统司,让南京城天统司联系冯三。

    “找到此人,将此人带到金陵。”探手将叶童的命令转换成一串串毫无规律的文字和数字,封上防水蜡又打上封印,仔细绑在飞奴的腿上放了出去。

    叶童有一种预感,这个叫李钰的疯子若是被治好了,一定会带给他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