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没品家丁 » 第七十章:出师不利

第七十章:出师不利

    这两日,阳平城的老百姓可算是看到了从未看到的热闹。

    活久见啊,阳平城的医馆和郎中们都跑出来治病救人。

    今天一早,一伙人哭天抹泪敲锣打鼓的跑到齐家医馆。

    齐家医馆开始吓了一跳以为是病患来闹事,结果发现是人家做了一面足足三丈长的锦旗。

    三丈换算成现在就相当于十米,那时候没有什么高层建筑,这玩意竖起来几乎阳平城整个繁华街区都能看到。

    这伙人敲锣打鼓扛着大旗绕了一大圈之后奔向齐家医馆,到了医馆门口呼啦啦跪了一地。

    他们故意扛着大旗绕着阳平城繁华地段转了一圈,吸引了大批人之后才回到齐家医馆。

    齐家年逾七十的老太爷红光满面,亲自出门将跪在地上的大伙搀扶起来。

    他仰起头手搭凉棚看着这三丈高的锦旗,心里都乐开了花。

    锦旗上面写着‘医术高超驱疾苦,生将痛弱变康宁.白头不改扶伤志,衣钵定循药王心’。

    “老朽可担不起这样的赞誉啊。”老头笑呵呵的捻着胡子说道。

    刘家医馆和董氏医馆都在这条街上,虽然相隔不近但是架不住这锦旗顶天立地。

    再加上一群看热闹的老百姓,现在两家医馆肯定已经收到了消息。

    古代的医馆也爱财,但是恪守祖训珍惜羽毛爱惜名声。

    若是哪个医馆背上了见死不救贪财失义的骂名,那这个医馆就不用在城里立足了。

    那个时代,医馆的口碑主要是依靠口口相传。

    救活了人命,被救的人上门感谢,也只能被一小部分人知道。

    像今天这种敲锣打鼓,弄个三丈高的锦旗来的,谁都没见过。

    “齐老先生,我家公子还在路上。您救了他的命,他要亲自来感谢您。”

    老头本以为是自己医馆救了这些人当中的一些人,却没想到正主还没到。

    他有些疑惑的问道:“不知道你家公子是谁?”

    “金陵城的叶公子。”

    老头一辈子基本都在阳平城,对金陵城不是十分熟悉,想了想又回头看了看跟出来的两个儿子和管家。

    见大家都微微摇头,只好干巴巴的说了一句,原来是叶公子,久仰久仰。

    齐老头在门口出尽了风头,才笑容满面的邀请这十几个人进医馆叙话。

    片刻功夫,医馆的下人通报说有位叶公子登门拜访。

    “快请!”齐老头连忙说道。

    叶童带着两位王公子走进医馆客室,人还没走到齐老头面前,便深深一鞠到底。

    “叶童拜见齐神医。”

    “叶公子,神医确实不敢当,老朽只是对这医道有些研究而已。”

    齐老头见叶童衣着华美神情淡然不敢怠慢,平日里傲娇的性情也收敛了不少。

    殊不知,一会尊师重道恪守祖训的齐老头将迎来他人生中的暴击。

    “叶公子,老朽年岁大了,这救人治病的功夫虽然还在,记性确实不太好了。”

    齐老头跟叶童客套了半天,茶都喝下去两盏了,就是不见叶童主动提起之前治病的事。

    无奈之下,齐老头只好自己主动问起来。

    “你们都先下去吧。”叶童朝自己那十几个手下摆摆手,等大家都下去之后,叶童看了看齐老头家里的人。

    齐老头心中一动,回头对侍奉的下人和管家说道:“除了老大留下,其余人先下去吧。”

    “叶公子,可是有难言之隐?”

    妈的,老子还没发育好有什么难言之隐?老家伙比我还龌龊。

    叶童心里暗骂一句,摇摇头道:“不瞒齐老先生,老先生并没有给在下看过病。”

    老头一脸困惑:“那为何叶公子要给我送这锦旗?”

    叶童咧嘴笑了笑:“感念齐老先生妙手仁心,出城救助百姓公开方药。”

    “叶公子,你这是何意?我齐家在阳平城世代行医,不曾与人结怨也不曾刻寡他人,你这样陷我于不仁之中,叶公子,老朽虽然不才,可在这阳平城也算是有些根基,我若报官。。”老头脑袋转得极快,叶童这边刚说出来,齐老头就反应了过来。

    这老东西翻脸还挺快。

    叶童摆摆手打断了齐老头的话:“齐老先生,我在城外打着齐家的旗号,做的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我何曾陷你于不义不仁?你说报官,我何曾贪了你一文钱,何曾坏你名声?”

    叶童幽幽拿起茶盏喝了一口:“难道齐老先生要告我花钱施药传方不是你齐家做的?若是那样,刘家和董家可是真的出去施药传方了,老先生,您这是自己陷自己于不仁不义中了。”

    齐老头被叶童一番话弄得无言以对,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老头一辈子清高孤傲,哪受过这样的委屈。

    当下一拍桌子大喊一声:“岂有此理,我齐家岂能容下你这种宵小之徒!报官!我与阳平城县令郑大人相熟,定要治你的罪!”

    “金陵知府沈大人,都没说治我的罪,区区一个县令就敢治本官的罪么?”

    叶童将那块天统司京师行走银牌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见齐老头瞪着眼睛看那牌子毫无反应,环儿忍不住讥笑道:“老头,你不认识这牌子也正常,毕竟可能你认识的最大官也就是个县令。这是天统司的京师行走银牌,别说你们县太爷,就算是金陵知府沈大人,也得跟叶公子客客气气的。”

    “京。。京师行走银牌,天统司。。”老头瞪着眼睛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

    他一辈子浸淫医术,对天统司在民间的传闻传说可是听过不少。

    惹上他们,轻则钱财受损,重则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大人,我。。我们世代行医,不知道哪里冒犯了大人虎威?”

    大儿子最先反应过来,十分恭敬的对叶天说道:“或者是大人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

    “你叫什么?”

    “在下齐忠诚。”大儿子的姿态放的很低,眼睛一直盯着叶天的表情。

    齐老头仅仅是听说,他走南闯北收药卖药,可是看到过不少被天统司查处抄家的官员。哪个不是权倾一方、只手遮天的大人物,最后被天统司打入狱中成了阶下囚。

    “齐兄,你说我堂堂京师行走银牌,统领二十万天统司弟兄,为什么偏偏跑到你平阳城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出钱出力帮你打口碑打名声呢?”

    “呃,在下不知。”

    齐忠诚确实也很迷惑,难道是齐家的私生子?

    看着叶天眉清目秀,跟齐家上下标志性祖传小眼睛形成鲜明的对比,肯定不是私生子。

    “齐兄,如果这次我不派人去城外施药,齐家医馆是否会派人施药?”

    还没等齐忠诚回答,齐老头眼一瞪脖子一梗,跟一支老斗鸡一样对叶天说道:“叶大人可是苛责我齐家医馆?这城外瘟疫流行,流民泛滥,还有造反的打劫的。老朽从医五十余年,违医德昧良心的钱财分文不赚,大人若是想从私德打击我齐家医馆,恐怕大人就要失望了。”

    “老人家,岁数大了脾气还这么暴躁。”叶童知道这些世代行医的郎中都爱惜羽毛,对权贵的敬畏也有限。所以也没想过三言两语就能将阳平城最著名的医馆折服纳头便拜。

    叶童还是耐心的继续说道:“我来说吧,齐家医馆,包括董氏医馆和刘家医馆,你们谁都不会出城救人。”

    “所以大人就冒。。就派人出城施药救人,打着齐家的旗号,搅动整个阳平城的郎中出城救人?”

    叶童点点头,对齐忠诚说道:“对。”

    “可是大人,您这么做。。。于自己来说,似乎没什么好处吧?”

    这时候,两个小丫头迷迷糊糊刚听懂,惊讶的睁着两只大眼睛看着叶童。

    “没什么好处。”

    叶童微微一笑,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若是让我救这天下的百姓,我没有能力。但若是我有能力救下我身边的百姓,我一定会拼尽全力。”

    叶童从椅子上站起来,指着门外道:“据我所知,江南每年春季偶有瘟疫传播。但若是起了瘟疫,则传播迅速死者很多。本官未入天统司之前,跟着一位江湖郎中学习过几日医术,但是本官于医道方面没什么名气也不精于此道,贸然开药施药,既不能引得几家医馆出城施药,百姓也不见得信任我的方药。所以才出此下策。”

    叶童凝视着齐老头和齐忠诚:“齐家医馆艺术精湛又心怀苍生,本官出人出力出钱,愿天下瘟疫再起时,东华朝的百姓都能用上齐家治疗疫病的医方。”

    齐忠诚皱眉思索,两个小丫头被叶童的理念震撼到,张大嘴巴呈现出石化状态。

    脾气暴躁的齐老头左瞧瞧右瞅瞅,忽然大吼一声:“不行!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我齐家祖训写的清清楚楚,不可向齐家女子、外姓传医方,违背祖训的事,叶大人就算打死我,我也不干。”

    “你这老头,我不就是要你一个治疗瘟疫的方子吗?你剩下的医方我又不要,治病救人,你齐家积的可是大德!”

    叶童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人对于祖训对于家族的执着,他转过头板着脸对齐忠诚说道:“齐兄,你怎么说?”

    齐忠诚表情镇定,朝叶童作揖道:“叶大人,祖训不敢违,即便叶大人是权倾天下的天统司行走大人,我齐家医馆也不敢违背祖训。”

    见叶童一脸的不高兴,齐忠诚深深吸了一口气,不软不硬的回怼道:“我齐家医馆在阳平城多年,自问无论是口碑还是医德都是上上。若是大人还继续用之前打着我齐家医馆城外施药的招数,那我也只能对阳平城的百姓说出真相了。我相信,以我齐家的口碑,大人若是想让我齐家在阳平城难以立足,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