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在修仙界摆地摊 » 第一章 我想去游学

第一章 我想去游学

    赤阳渐渐升高,清晨的浓雾缓缓散去。

    巳时。蓝天白云下,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美中不足的是空气中带着丝丝凉意。

    “爹娘。我想去游学!”

    李王村最西北边一片破落的石墙泥瓦院子中。李淳风放下手中的碗筷,抬起右手轻轻擦拭了一下并无一丝油腻的嘴唇,而后低着头,双眼无助的看着木桌上的碗盘。

    李淳风也是鼓足勇气才说出了这句话,此话响起,果不其然,二老顿时变了脸色。

    李父面色一沉,有一口没一口的抽着手中的旱烟,从被抚摸的锃亮的黄铜烟杆可以看出,已经有些岁月了。叹息道: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哎,都是读书闹的。本想着读个书,有点学问,将来可以走出小山村,也好找个媳妇。现在可好,还越学越来劲了,都学会要离家出走了。”

    说到后期,语气不可抑制的拔高了几分,从话语中听的出来,除了有些微的恼气难平,也透出深深的无奈。

    李父自然懂得走出去的道理,说实话,他也是赞同走出去的看法,只是,不舍与银钱堵住了一切美好的出路。

    村里人都明白,一辈子窝在小山村虽说吃不饱却也饿不死,但走出去却不是人人都敢选择的。

    单单说清凉镇,他去过,也算是见识过外面世界的繁华,可正因如此,他才愈发的担心自家孩子会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住了眼睛,以至于误入歧途。

    再加上一个十五六岁、细皮嫩肉的少年,最自豪的便也只有在镇上,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了一年多的书,如此年纪,又怎么懂得人世间的险恶。

    李母起身,重重的收拾着被吃干舔净的破旧碗盘,发出砰铛的碰撞声,毫无往日里的轻拿轻放,说道:

    “别以为你娘没读过书就觉得好骗,你离家出走还不是为了去找你经常讲的那些飞来飞去的人,还什么仙人。是,仙人是听说过,但谁也从来没见过啊!明眼人一听这话就知道是骗子。教你读书的那位林先生保不准就是个老骗子。”

    她眉头紧皱,亦是有些恼怒。看的出来,对于自家小子吵着要离家出走,罪魁祸首就是那位教书先生。

    在她想来,定然是林先生胡讲乱说一些鬼怪之事,或是施了邪法妖术,以至于让自家的小子迷了心窍。

    李淳风心中一声叹息。暗道: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而脸上却是笑着解释道:

    “娘!不是离家出走,也不是找什么飞来飞去的仙人,再说,这世间根本就没有仙人,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还有,您也千万别这么说林师,他老人家就是一位教书的迂腐老头而已。您若是于他说修仙,他保不准会跟您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饭桌旁,一位二十来岁,眉清目秀的青年眼珠子一转,笑嘻嘻的开口说道:

    “爹,娘。不是离家出走,而是跟着林师去做学问。关于这一点,我支持小风,就像小风说的,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走万里路,不如行万卷书。说不得,以后咱家要出一位大文豪,我的天,到那时,我就是文豪他哥!还怕找不到媳妇!”

    李父直接瞪了他一眼,佯怒道:

    “滚蛋!”

    青年朝着旁边一撇嘴,眼睛一眯,双手一摊。那意思仿佛是在说:大哥替你说话了,只是,你也看到了,父亲是根本就不会同意你出远门的,你好自为之吧。随后呵呵笑着,屁颠屁颠的跑去了一边,似乎那里有什么让人着迷的东西。

    李淳风看懂了青年的动作以及表情中所蕴含的意思。看向自己的父亲,笑着解释道:

    “爹!真不是离家出走,而是游学!先生有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哦,当然,也不是说非要走一万里那么远,就是在附近州城走走看看而已。”

    李父瞪了后者一眼,又猛抽了一口后,拿着烟杆朝着旁边的石块上磕了几下,说道: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说到底,都怪那本书,净瞎写。走走看看?我看你娘说的一点也没错,你就是想去找书里边那些人去。可这世间哪有什么站在一把铁剑上飞来飞去的人!要真有,你让他来咱家让老子看看,老子就信你。”

    李淳风摇头苦笑,他知道,再说下去,还是没有结果。至于他们说的飞来飞去的人,不过是一本书上所写,被他拿来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罢了,纯粹是为了让他们开心一下,当然,也有炫耀其学问见识的成分。

    如今细细想来,此举着实是有些草率了。李淳风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闲时的笑谈会成为他游学最大的阻碍。他此时非常后悔之前与家人讲这些虚无缥缈的鬼神之事。

    吃过早饭后,李父带着大哥去了清凉河钓鱼,就连李母也少有的跟着去了。

    可是,他知道,自己的母亲就藏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偷偷的观察着自己家的院子。

    而且他还知道,在出小山村去往镇上唯一的一条土山口,自己的父亲藏在那里。

    这些都是他的大哥告诉他的,二老如此做,自然是怕他真的离家出走。

    然而事实证明,只要李淳风一提游学的事,二老皆会如此做。他们根据这几年的经验,也因此确认了一件事,只要李淳风当天不出家门,那便不会私自离家出走。

    此时,李淳风一个人坐在自家的堂屋门口处,抬头看了一眼院子里唯一一棵满树青绿的银杏,似是要看出一朵花来,久久不语。

    出神了几盏茶的时间后,双手托着下巴,目光又看向那面仿佛一阵大风便能吹倒,却又仍然屹立在那里的,用石块垒起来的院墙发呆。

    那是一面有一个成年人高的围墙,原本用泥巴封住的豁口,大部分都早已被雨打风吹去,因此墙面看起来有几十个不大不小的窟窿,不用想也知道是有些年头了。

    感慨道:“哎!人活一世,所谓何求?”

    “依我看,来人世间走这一趟,纯粹就是来遭罪的。”

    “如果不尝试着走出小山村,便不会有变数。往后余生皆无法摆脱吃不饱饿不死的困境。”

    “不真正的走出去看看,又怎么了解这个世界。不了解这个世界,又谈何改变!”

    “父亲当初也是明白,只有读书识字才是最有可能走出小山村的倚仗。遭天杀的,三十两银子啊!李王村百年来的首富,就他娘的读了一年不到就花光了。败家莫过于读书也!”

    李淳风自然明白他们的顾虑,游学是需要银钱开路的,而家里并没有多余的闲钱。

    没有银钱又谈何远行。而自己虽说去过凉州城,也见过一番盛世繁华景象,可是,对于当时一个只有十一岁,只知道埋头读书做学问,从未涉世的孩子来说,又哪里懂得十年后需要面对的,活着真正的艰苦。

    “书中说,一切皆有定数。看来,我这一世,已经被老天安排好了。这贫苦小山村就是归宿。生老病死,皆在此地!”

    李淳风明白,愁也无用。于是收了心,从怀中取出一本书放在两腿膝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