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宗兴宋 » 第26章 启用青壮派

第26章 启用青壮派

    崇政殿里赵顼拿着富弼暂时收集的科学人才,正在跟王雱、苏辙、蔡确讨论。

    苏辙略有疑问:“陛下,太医局是天下医学学问最高的衙门,为何还要在民间搜寻?”

    赵顼:“人外有人,不可忽视民间的学问,另外我对太医局有长远的打算,年底前做个规划,明年开始要大力着手发展。”

    王雱反应机敏:“陛下是准备设立官营的医馆吗?这是个好生意!”

    还未等赵顼肯定,苏辙便开始阻拦:“陛下,万万不可,医学以拯救苍生为念,朝廷怎可利用其盈利,这与礼不合。”

    王雱正要开口,赵顼说:“你刚才说天下医学学问最高在太医局,那就得推广他,但朝廷本不富裕,收取费用以保证太医局的开支,于朝廷于百姓都是好事,这有何不可?“

    蔡确抢答道:“是的,陛下,与其让民间庸医发病人财,还不如朝廷来做,把费用降低些,这是善事。“

    苏辙理解这其中的道理,但身为变法反对派,他不是司马光那种顽固派。

    作为朝中青壮派,实际变法是可接受的,他们反对的主要是两条:用人不妥当,都是急进希功,贪狡刻薄之人;立法不当,没有考虑全面就急于试行,会导致更大的问题。

    所以这一派别赵顼看来是可以争取的,主要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根基不深,也想步步高升,只要变法的得当,怎能置前途而不顾。

    那么顽固派呢?就是那些老臣为主的一波人,可以发现这些人要不是几代都是高官,比如吕家范家韩家;要不就是历经多朝,比如曾、富、文等。

    以前都是以劝阻皇帝祖制治国的,不要与民争利,他们的口号就是圣主治国,当以道义为本,仁政为先,“富国强兵”只是细枝末节。如果在赵顼手上就成为变法者,前后不一,那就是打自己的脸;另外多年或多代任官,身后关系盘根错节,利益已经牢牢绑定,所以也是身不由己;只能打着农桑为主,勤俭节约的主张,另外就是拿变法者的私德和礼制说事。

    老狐狸都是身在背后,要不自请辞职,要不降职他处,不得罪皇帝又能保留名声。派出来的都是一根筋,老狐狸们费点口水夸赞几句,一根筋们就激动的嗷嗷叫,比如苏轼张戬之流。

    所以赵顼的做法是拉拢反对派中的青壮派,皇帝头衔还是非常有用的,通过自己的亲自培养,让他们逐渐脱离反对派,成为自己的中坚力量。同时也能制约到王安石;为何要提前想着制约王安石?赵顼没有想好,但内心不愿其未来成为朝廷一言堂。

    至于顽固派,就是周伯通说的,天下最厉害的武功就是时间,管你什么高手,谁活到最后就是天下第一。所以赵顼的做法就是,准备锻炼好身体,开始熬老头,熬到他们都死了,也就阻拦不了自己。

    思虑这么多,现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发掘反对派中的青壮,然后发展成自己人,因此赵顼对着苏辙说:“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这就是我们办医馆的指导思想。“苏辙见状也就不再纠结。

    赵顼又看向王雱:”元泽,这个医馆的方略你来做,我的想法是将太医局脱离太常寺变成太医司,你来提举太医司,这个政事堂推荐的朝散大夫刘温舒做监正,将御药房变成御药局,改由太医监直接管辖。里面内侍对皇室负责的内容不变,另外加上药品开发、购买、制作,这个由文官管理。另外将翰林院的医官院改名医学院,也划归太医司,里面对皇室的只能全部规划到御药司的内侍管理处。另外再加上军医局和医馆局。那么太医监旗下就直辖御药局、医馆局、军医局和医学院。

    今年做出规划,明年先在京城开设第一家医馆,根据人才储备再决定是否在其它州府开设。此事你出方案,你去跟政事堂谈,最后我确认就行了。“

    王雱努力听完:“陛下,为何派我来任职?微臣对于医学知之甚少啊!“

    赵顼笑着说:“你身体不好,以后整天与医官打交道有利于你的病情。另外医馆的发展需要有才有德之人,你正好合适。“

    王雱只好躬身答应。

    赵顼看了苏辙一眼欲言又止,再看一眼还是跟王雱说道:“医馆不赚钱,天理难容。“这就是你来做方案的指导思想。

    “陛下!万万不可。”苏辙大声嚷嚷。

    赵顼无奈地说:“子由不要心急,待我慢慢道来。”

    “元泽,医馆的规划方案你要这么来做,分成三个区域,第一个是紧急救助区,这里无论男女老幼,贫贱富贵都是一视同仁,以初步的病情作为唯一依据,病情重的先安排救治,轻的按规定依次诊治;第二个是高端留治区,一个房间一个病患一个医师,做好周边环境,可以的话把花园也配上,这个区专门用最好最贵的药,整个区配备几个最好的医师,还有就是我之前说的服务,要提供最好的服务,目的就是让他感受在这里比在家里都舒服,当然这里的费用是最高的。第三个区域就是普通留治区,整个区域干净、安静即可,三个病患或者更多病患共住一房间,一个房间一个普通医师,再配几个资历高的医师,用药只求疗效不求贵。整体下来,就能满足子由说的救死扶伤理念,也能保证医馆的收入和持续。”

    说完饶有兴趣地看向苏辙:“这样安排子由应该没话说了吧?”

    大宋的社会里阶级观念是不可能消除的,按照现代医学理念来做的话,用不了几天就会遭到投诉,你把地位低下的和我安排在一个房间,你还想不想干下去了。

    当然还有一个是不会说也不会做的,就是高端疗养院,退休了自己回老家去,不要给我在疗养院里花朝廷的钱,朝廷现在穷的很。

    赵顼又看向蔡确:“持正,你去联系那个王存,我想编一本大宋全域志,主要是用来政事、军事和教育方面,你们先拿个初步规划,待我整理好翰林院职能再说。同时找人联系这个刘益,将他从定州征召至京城,到算科来任职。“

    从谏台调到崇政殿来的时候,蔡确已经明白自己入了皇帝的法眼,因此积极地答应下来。

    赵顼见蔡确答应下来继续说道:“持正,算科要大力发展,目前可用的也就是贾宪一人,下回我带你去见见,你要想尽办法在整个大宋疆域乃至辽国夏国寻找这方面的能人,另外你要多多向他们学习,也许达不到他们的高度,但能学多少学多少。未来我们会重点研究大宋的钱币,这与算学有极大的关联,以后我会对翰林学士院和翰林院做些调整,你要有参与其中的能力。”

    赵顼把话说得模棱两可是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钱币的太多知识。蔡确虽然也听了个稀里糊涂,但明白皇帝交代这个事情的重要性,振奋的情绪跃然于脸上。

    皇帝说完看向苏辙,苏辙知道改派任务了,什么重要的职事呢,期待感满满。

    哪知赵顼说:“欧阳永叔回京了,今天到政事堂了,你们俩先去忙,子由随我到政事堂去。晚上宴请下老臣们,你来作陪。“

    “哦……是的,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