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宋旧事 » 第三十九章 唯一救星

第三十九章 唯一救星

    韩世忠那里没消息,苗刘却等来了一个他们有点不想见的人——冯老师。

    冯老师已经不是民间人士,而是张浚正儿八经的幕僚。

    张浚算盘是一面让韩世忠大张旗鼓进行军事压迫,同时对苗刘二人展开强大的心理攻势。

    尽管苗刘二人不大想见冯番,但出于对冯老师的尊重,还是耐着性子听完了他的第二堂课。

    冯老师用了另一套话术,不讲优点,光讲缺点,临了才把正事给办了——转交张浚的信。

    张浚的信很简单,就短短两句话:

    “自古言涉不顺谓之指斥乘舆,事涉不逊谓之震惊宫阙,废立之事谓之大逆不道,大逆不道者族。今建炎皇帝不闻失德,一旦逊位,岂所宜闻?”

    换成白话就是说:你们两个擅自废立是大逆不道,再不悬崖勒马,就等着被爆菊吧!

    这是措辞极为强硬的最后通牒。

    苗刘彻底慌了。

    刘:大哥,咋整?

    苗:兄弟,让我好好想一想,好好想一想。

    刘:这个张浚最是可恨!

    张浚!

    苗傅心里又把张浚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他恨恨说:既然撕破脸,咱们只能放手一搏,张浚是这几个人中的主心骨,先拿他开刀!

    三月二十三,苗刘假诏以韩世忠为定国军节度使,张俊为武宁军节度使、凤翔府知府,张浚责降为黄州团练副使,郴州安置。

    他们想通过拉拢韩世忠,支开张俊,打击张浚,来分化瓦解保皇派。

    而张浚等人拿到诏书,只一笑置之。

    苗傅又让胞弟苗瑀,心腹马柔吉率重兵扼守临平,摆出了要和勤王军真刀真枪硬碰硬的架势。

    三月二十四,日中黑子没。

    我想当太史局司天台的人将这个重大的天象事件上报时,孟老太和朱老倌肯定是抑制不住地激动和欣喜。

    大家不要低估天象、符谶、童谣这些神秘主义东西的力量,在重大事件重大关口,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往往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像“亡秦者,胡”、“桃李子,得天下”、“点检作天子”等等,都在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中起到了极大的影响。

    日中黑子消失,赵构的苦日子快要到头了。

    不过在最吃劲的时候,任何环节都不能掉链子,我想这是孟朱他们达成的基本共识。

    也就在这一天,吕颐浩和刘光世相继领着大军达到平江与张浚会合。

    保皇派五虎将全部归位。

    三月二十五日,大兵云集的锄奸五人组传檄中外,声布苗刘之罪,以韩世忠是前军,张俊为翼军,刘光世为游击殿后,张浚和吕颐浩总领中军,正式讨贼。

    张浚这边发布了讨贼檄文,杭州城内也紧密配合。

    三月二十七日,孟太后下诏,令睿圣皇帝处理兵马重事,为还政赵构做好了准备。

    同日,张俊、刘光世相继发兵杭州。

    三月二十八日,吕颐浩、张浚率勤王军主力从平江出发,正式揭开了讨贼大幕。

    苗刘二人听闻吕颐浩张浚大军发兵,立刻慌了手脚,急忙假旨任张浚为同知枢密院事,翰林学士李邴、御史中丞郑瑴并为同签书枢密院事,幻想以高官美爵诱之。

    三月二十九日,吕颐浩、张浚驻扎吴江,正式联名上奏请求高宗复位,彻底浇灭了苗刘二人的最后一丝幻想。

    苗刘二人又恨又怕,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刘正彦建议说:哥,还是去找找朱相公吧。

    苗:对对,找朱相公,他一定有办法!

    朱胜非成了苗刘的唯一救星。

    朱胜非非常愉快地接见了苗刘,他说:对喽,你们来找我就对喽。

    不要惊慌,无需担忧,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一听有办法,苗刘差点给猪老倌给跪下。

    朱说:吕颐浩和张浚的上书和百官的反应,说明老板民心未失,天命仍在。

    你们知道勤王之师为什么迟迟不进兵吗?

    苗刘摇头。

    朱说:他们其实是在给你俩改过自新的机会。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你们想想,如果太后也下诏,率百官六军请陛下回宫复位,你俩会怎样?

    相公救我!

    苗刘终于给跪下了。

    起来、起来。

    朱胜非笑了笑,安抚说:你们还没有铸成不可挽回的错误,只要你俩主动去迎接回陛下复位,定能将功折罪。

    咱们老板啥人你们不是不知道,那是一等一的面慈心善宅心仁厚,只要你们悔过自新,他肯定会不计前嫌。

    你们要是不放心,我可以向太后陈情,请太后颁下丹书铁券,二位可保无忧。

    丹书铁券这个东西,咱在博物馆里头见过。

    所谓丹书铁券,是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老百姓说的免死金牌就是这玩意儿。

    颁授丹书铁券的制度始于汉高祖刘邦,老赵家颁发丹书铁券最有名的就是赵匡胤给柴家的,还有赵光义给钱家的。

    丹书铁券顾名思义就是一块黑不溜秋呈弧状的铁板上刻上誓词,然后用金将字填上,表示皇帝的承诺和誓言如金铁一样坚固,永不反悔。

    比如赵光义给钱镠的铁券上有这样的誓言:

    “……维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长袭宠荣,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承我信誓……”

    也就是说领了铁券的人即使犯了谋逆这样的大罪,都可以免死九次,子孙能免死三次,而且铁券没有保质期,可以世代相传,足够那些喜欢作死的人用了。

    要是犯了普通的罪,那就更不要说了,有关部门都不得追究。如果真有不开眼的上门,只要拿出铁券,谁都得乖乖退走,没二话。

    你说这玩意儿牛不牛屁,连太上老君的还魂丹都没它好使,金贵着呢。

    一听朱老倌要去给他们争取免死金牌,苗刘感动地想哭,朱相公真是再生父母啊!

    朱相公面子还真大,经过他的求情和据理力争,孟太后最终同意破例颁下丹书铁券,许以自新。

    拿到那块铁疙瘩的时候,苗刘恨不得把它一直挂在脖子上,看着两人的激动样,朱胜非心中暗自好笑,他说:

    你们现在放心了吧,一口唾沫一颗钉,太后陛下金口玉言,不带反悔的,把心放肚子里吧。

    苗刘:多谢相公成全!多谢相公成全!他日定当报答相公恩情!

    朱说:那赶紧的吧,趁热打铁,去睿圣宫迎接陛下回宫。你俩好好跟陛下解释,再道个歉,写个保证书,这事就算过去了。

    是,是。

    说罢,苗傅、刘正彦屁颠屁颠地朝显宁寺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