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肝技能:从丹阳兵开始 » 第一百零九章 强行扭转局势

第一百零九章 强行扭转局势

    杨茂转身向前,登上石梯。

    石梯陡峭至极,几乎是垂直向上。所谓梯级,也不过是在岩壁上砸出的小小凹坑罢了。

    此时有鲜红的血从石梯最上方流淌下来,在每个凹坑都留下一汪半凝固的赭红浆液,脚踩上去,发出啪啪的轻响,有些粘滞之感。

    杨茂单手抓握石梯旁的嶙峋怪石稳住身躯,一步步向上攀援。

    抬眼看去,只见到前方将士的脚跟,略侧过头往旁看,深川巨壑仿佛硕大无朋的大嘴,将要把自己吞噬。

    看起来与丹阳郡的群山愈发相似了,杨茂嘀咕了一句,他觉得有些晕眩,于是索性闭上眼睛,凭感觉跟在前方将士的身后,继续攀爬。

    前方传来一声惨叫,随即有人沿着石梯方向摔落下山;杨茂顾不得去查看,也不知是自己的部下,还是敌军。再往上五六个阶梯,就到达敌军占据的台地了。

    前方的将士大吼一声,挥动刀盾前冲,瞬间从视野中消失。杨茂单手按住阶梯,双腿发力猛蹬,紧随着前方将士冲上台地。

    眼前亮光一闪,有人挥刀砍在他的肩上,正中铁质的披膊,然后滑开了;强烈的撞击让杨茂一阵剧痛。但他顾不得查看肩部的伤处,因为与此同时耳旁劲风大作,一杆长枪斜刺里直搠过来。

    杨茂略沉身,避过枪头,随即左手探出,握紧枪杆猛拉。

    他的膂力远远超过常人,一发力,便将牢牢攥着枪杆的敌人拖行数步。敌方士卒慌忙松手后退时,已被杨茂的右手短枪扎透了胸口。

    杨茂夺得敌方的长枪在手,顺势向右前方飞掷。此前挥刀砍中杨茂披膊的敌兵正待挥刀再进,被杨茂掷出的长枪正中咽喉。

    那长枪贯入头颈,又从后颈刺穿,细长的枪刃几乎把脖颈整个切断了。

    杨茂身披的甲胄比常人更加精良,身手又如此凶悍绝伦。

    三面围攻的赵凡所领精兵谁还不知道这必定是山越阵中的勇将、大将亲自上阵?无须号令,便有多人各执刀枪,舍死忘生地飞扑向前,意图围攻杨茂。

    然而以杨茂的骁勇,哪里是普通将士所能对抗?他手中的七尺短枪,以精铁作脊,两面皆有数寸长的锋刃,分量既重,威力也极其骇人。

    眼看敌方的刀枪将要及体,他沉肱发力,横摆短枪,旋即有寒光暴涨。

    下一个瞬间,断裂的武器四散飞扬,而飞溅的鲜血呈扇形向前飙射。原本生龙活虎的战士瞬间就失去了生命,躯体重重地坠落在地。

    仅仅最简单不过的横向斩击,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杨茂全身的力量,是他十多年战斗经验与技巧的凝聚。

    身处白刃相搏的战场,杨茂的精神高度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超过常人反应速度和判断力尽情发挥升,虽然面临着敌方多人挟击,他呼喝酣战,如虎入羊群,势不可挡!

    这便是猛将在战场上不可取代的作用了:凭借超群绝伦的勇猛,他们可以硬生生的粉碎一切谋算。

    没有通路,就强行杀出通路;局势不利,就强行扭转局势!

    目睹此状,杨茂部下的将士们无不狂呼乱喊,鼓勇向前。

    山越原本被挤压在石梯尽头的狭小控制区域眨眼间就向外扩张了一圈,两人,四人,六人,八人,依靠杨茂奋击之威,越来越多的山越将士从石梯后方冲了上来!

    天光渐渐放亮,视野渐渐清晰。石梯尽头,两路强兵鏖战不休,奋死不退。

    二十余丈外,林睿、赵云等人登临箭楼之上,细细观瞧局面。眼看杨茂鼓勇向前,赵凡所部阵脚挫动,赵云道:“拦不住了,恐怕还得继续退!”

    随侍在稍后方的徐大偷偷瞥了林睿一眼,只见林睿微微颔首,面色不变。

    徐大记得清楚:此前林睿曾下令,让赵凡率领精兵扼守隘口,阻止山越的追击。

    然而,与山越正式接战到现在,满打满算不过一个多时辰而已,己方已经节节后退,让山越直接攻上了台地!虽然那杨茂表现得非常骁勇,但己方的大将赵云和赵凡却像隐身了一般,只凭这两百来士卒怎么能顶住?

    使君能扭转局势吗?徐大又想到,万一局势崩坏该怎么办?逃跑吗?越想,他越感觉紧张。他的双手越攥越紧,呼吸也有些急促起来。

    林睿注意到了自己这個亲近护卫的异状。他转身看看徐大,打趣似地问道:“怎么,紧张了?”

    “没有!再多的山越也不是没见过,现在怎么会紧张!”徐大一梗脖子,大声道。

    “不紧张就好,本来也不用紧张,安心看着就好。”林睿笑了笑,继续专心观看战局。

    徐大是有些紧张的,林睿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因为此时杨茂的勇悍表现落在徐大的眼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才导致了这种情绪。

    “徐大!”林睿沉声道:“你去传令给赵凡,让他派人到台地后头去搜集木石,击退这一波攻势之后,我们要在石梯尽头建立工事,要彻底堵死他们攀援的角度,决不能让他们再轻易上来了。”

    林睿心中早就有了部署,只是一时半刻无法跟徐大解释清楚,索性给他找点事做,这样他就没有时间瞎想了。

    “是!”徐大躬身领命离开。

    没过一会,前方的赵凡接到了号令,原本围堵在台地入口处的己方士卒立即如潮水般退后。

    在这些士卒身后不远处,就是赵凡紧急修建,昨日林睿又安排人手额外加固的栅栏。

    如果时间足够的话,在此地修建城壕,那自然是万夫莫开。

    可惜时间紧迫,林睿也只来得及立下木栅:自山中砍伐原木,上下削尖,紧密排列以后将一头扎进地面,再置以横木,用绳索捆扎牢固;最后,在后面每隔一段距离用一根斜放的木头抵住。

    赵凡设了三道木栅,每两道间隔三五丈,横贯于入口往后逐渐宽阔的地面,一头顶着壁立的山峰,另一头延伸到悬崖。

    昨晚林睿又令人挖掘木栅前方的土层,形成了三道浅浅的壕沟,挖出来的土堆到木栅后方,以发挥居高临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