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启的天启 » 开会与打仗

开会与打仗

    接下来的几天李木对电动车的外形做出了抉择,也对家用版投影仪的大规模生产提出了要求,既然要发射立方星李木觉得有线信号就没必要搞了,今后全部通过卫星信号转播传输电视信号。

    随后李木和提前到达的一众领导乘坐电力机车来到右岸造船厂视察,当然还有部分领导要去北港视察,他们主要是去看演出,他们乘坐电动车去了北港,众人来到造船厂随行人员无不感叹这里犹如另一个世界钢铁的世界,大家不仅参观了自己的造船厂,就连林家、陆家的造船厂也参观了,随后李木又安排一众领导乘坐铁甲鱼雷艇出海参观试炮,李木则跟着魔礼海、魔礼寿来到办公室

    “魔礼海接下来你打算建造那款战舰?”三个刚落座李木就问道

    “先生还是由您来决定吧!放眼当今天下铁甲鱼雷舰已经能够吊打世界了,至于是建造驱逐舰还是护卫舰作用差不多”

    “以我之见建造两栖攻击舰比较好,导弹驱逐舰还要研制导弹,至于护卫舰我们就更没必要研制大口径大炮了得不偿失,倒不如研制能够搭载直升机、无人机的大型两栖攻击舰比较好”

    “我完全同意先生的看法,只不过先生对战舰的排水量有没有要求?”

    “不能低于一万吨,目前来看太大也没必要,动力源就使用微型发电机”

    “那好吧!”

    “魔礼寿你这边怎么样了?”李木又转向魔礼寿问道

    “V22已经在测试了很快就能服役,以微型发电机为动力源的末日堡垒指挥车已经造出了一辆,以柴油为动力源的还需要一些时间”

    “明年四月前要搞好,推土机怎么样了?”

    “已经有一台样机了,先生准备要生产多少台?”

    “明年四月前最少需要四十台,最好能够加装旋耕犁和小麦、玉米播种机。另外需要一百台柴油动力的秸秆粉碎揉丝机,这个不着急明年八月前就可以”

    “这是为何?”

    “因为我们夺取辽东后就要耕作,小麦在三月底四月初播种比较好,而玉米在四月底五月初耕种比较好,所以战事最好在三月底四月初结束比较好不耽误农时,到时候这些机械就能派上用场,因此你们要尽快完成,再有就是多功能登陆车的维护保养以及更换配件也要完成,到时候也能派上用场。秸秆粉碎揉丝机对大规模喂养牲畜有大帮助可以加工青贮饲料,这也对征服蒙古有帮助,因此必须尽快生产”

    “好的先生”

    海面上铁甲舰鱼雷艇上的机关炮对着预先停泊好的靶船打出一连串的穿甲弹和高爆弹,射击声爆炸声此起彼伏引得在艇上观战的一众领导惊呼连连,一场实弹射击过后众人心满意足对天父教神乎其技的新武器赞不绝口,也更加坚定了一众人跟着天父教的信心。

    知道李木在此参观的段往来、姜佳兴、李同、姜城一行人的坐舰飞剪船一号也靠在右岸码头,众人下船来寻李木,见到李木段往来那大大咧咧的性子又发作了,他一开口就没有旁人的份

    “教主老段没想到这小小的右岸发展的令人咋舌比之胶州湾都繁华”

    “这才刚刚起步等明天你们一起去北港参观,那里可比这边强多了”

    “教主我们已经拿下了整个胶州湾,正在搞建设过几个月就能正式启用了,以后流民也好,俘虏也好,直接在胶州湾装船出发直达台北,如此一来能剩下几百里陆路”

    “真的吗?”

    “是的教主!千真万确”一旁的姜佳兴好不容易插上话

    李同和姜城只能站在一旁看着二人对话干笑,实在是插不上嘴啊!

    “咱们不要在这里干站着了!随我到台北我给诸位接风洗尘”李木提议道

    “教主现在都午时了赶回台北黄瓜菜都凉了,要不就在这里对付一口?”段往来这是饿了开口说到

    “凉不了!咱们有轨电车,还有快艇到台北用不了多长时间,我现在联系姜枝咱们到了就开饭”

    “快艇能有多快?我们一路乘飞剪船我感觉就是风驰电掣了,我看还是坐电车吧!”

    “你们坐电车,我们就乘快艇试试”一旁的王妈妈接话说到

    她们一行人是和李木一起乘坐电车过来的,回去就想换换花样于是提议道

    “好吧!各取所需咱们走吧!”李木说到

    于是王妈妈、杨婉、红娘子等人在兰妮、毕娟的陪同下乘坐两艘快艇很快就回到台北,李木一行人在电车上讨论起来

    “李指挥使咱们的水果怎么样?京师之人还能接受吗?”

    “哈哈!教主有所不知京师之人接不接受我也不知道,但是不论咱们运过去多少都不够卖却是事实”李同大笑道

    “这是为何?”

    “教主难道不了解国丈周奎吗?这个人见利忘义为了卖几斤水果不择手段他上门推销,试问那个皇亲勋贵敢不给国丈面子?何况皇后已经产下皇子富贵就在眼前,包括在京各部大臣都是上赶着争相购买水果,再则咱们的水果确实丰富可口,大过年的谁不想尝个鲜?再在亲朋好友面前显摆显摆夫复何求?所以到目前为止供不应求,包括天津北直隶等地都趋之若鹜”

    “不要只盯着京师,江南等地也可以试试”

    “好的教主回头我和马副司令商量一下”

    “姜庄主我们在各地的转运点根据地近况如何?有没有被人盯上?”李木又对姜城问道

    “正如段大当家的说的流民可以在胶州湾上船,不必千里迢迢去里口山再到刘公岛乘船了,我接到通知就让各地先暂停转移流民,等咱们开完会就直接运往灵山卫,在哪里剃发易服等待上船,各地的运转点粮食储备充足,目前没有发现有人关注咱们,这或许和大明朝皇权不下乡有关系,咱们都是冒名顶替的当地大户地主,只要按时孝敬县里,并且及时纳粮完成县里的任务,谁会关心泥腿子们的死活?县太爷们巴不得平安无事早日捞够银子早日升迁哪!”姜城娓娓道来

    “这就是当今天下的国家大政,说是政治其实还是讲究人治,皇帝朝廷只要治住某个人或者说某个官就算是治理天下了,哪里有灾、有匪、有叛乱?只要派一个官去赈灾、戡乱、平叛就算是治理了,至于这个人这个官是人?是神?还是其他的什么玩意?就要等他平息事端后才能清楚,当然这个官也有可能一事无成,那就需要另外委派他人前往,再将坏事者一刀两断拿来顶缸,这些被派往各地的官吏所行之主张就是朝廷治理地方的政策,正所谓人亡政熄,一旦这个官调离或者亡故他所行之策就寿终正寝了,历史上也只有萧规曹随时才有延续他人之策的情况出现,就是这样新皇帝刘盈还是对曹参不满要求变革。而天父教要鼎故革新施行政治,而不是人治,我们的权力不但要下乡还要进村入户,让人人都能了解并且遵守”

    李木一篇长篇大论说的几个人一头雾水,有人或许能明白但是段往来显然没听懂,懵懵懂懂的直挠头皮。

    当李木一行来到101大楼时,乘坐快艇的领导们已经入座等候他们了,除了李木众人皆是大惊,没想到快艇如此迅捷。

    第二天李木独自去学校视察,大部分领导组团去台湾各地考察,李木轻车简从沿途查看,来到学校在校园里看到运动场上孩子们欢声笑语,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等运动都已经有学生在练习了,李木非常满意,这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开始。

    李木来学校也是有目的的,这里有两位大神宋应星和宋应生兄弟俩,三个人见了面李木开口说到:“二位高才感觉在此地如何?”

    “此乃番邦蛮夷之地与大明截然不同,虽然我们兄弟艳羡贵教的学问,但是学海无涯一时之间我们也没办法全部融会贯通,正打算找教主说说我们想要回去了”宋应生年长最先开口如实说到

    “二位是准备上京参与科考吧?说实话二位就算高中进士又能怎么样呢?做县官、当翰林、熬日子?何年何月才能出人头地做一番事业?与其皓首穷经何不轰轰烈烈做个千古留名的慷慨之士?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生不能为国为民,死不能千古留名,只图眼前的富贵,如何对得起天地祖宗?”

    “教主志向高远!我兄弟二人志向浅薄且才疏学浅,当不起造反作乱的大事,还是请教主放我俩回去做个贪图富贵的俗人吧?”宋应生可不吃李木这一套依然正色道

    宋家兄弟年龄阅历都成熟了,不是李木几句激将法就能屈服的,于是李木再接再厉说到:“二位去年我曾到过徐州,如今的徐州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繁华,不能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哪也是百业凋零民生凋敝。二位大才可知此乃何故?唯有黄河改道,黄水滔天年年肆虐尔!百姓辛辛苦苦的耕作眼看就要收获时,一场大雨或者一次决堤就被黄水一扫而空,百姓流离失所卖儿卖女缴纳朝廷的三饷”

    “教主宅心仁厚对我俩说起此事有何用意?”宋应星不解的问道

    “本教主有为黄河改道的打算,只是无可以托付能够担当此等为国为民千古留名大事的高才,二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且有总揽全局之才,不知道二位可愿为在下了此心愿?为万民根治此洪水猛兽?”

    “此等关乎民生社稷的大事天父教就敢在没有完全掌控大明朝的时候实施吗?难道教主能够绕当今开朝廷?”宋应生对李木说的抱有疑问于是问道

    “现在自然是不能,但是两年后天父教就可以掌控黄河下游的局面了,至少在黄河下游进行实地考察不会有任何问题,并且在拿出可行性报告经过讨论后就可以付诸实施”

    “教主就如此笃定大明朝在两年后会亡国?”宋应星不以为然的问道

    “那倒未必,但是天父教可以掌控黄河下游,到时候改道之事就可以实现了”

    “若是如此我们可以考虑暂时留下来,教主过来找我俩就是为了此事?”宋应生问道

    “我此来是想提醒二位可以针对水利方面学问下功夫学习,为将来黄河改道工程打下理论基础”

    “此等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俩自会上心,就不用烦劳教主操心了”宋应生没好气的说到

    返回酒店的路上李木接到玉环发来两段视频一是:发生在1629年,正月二十一日,崇祯皇帝召见阁臣韩爌、李标、钱龙锡、吏部尚书王永光、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等于文华殿,谕定魏忠贤逆案。韩爌等因不愿树怨太多,仅定四五十人以上。崇祯不悦,令以“赞导”、“拥戴”、“颂美”、“谄附”等为目,将魏忠贤党人罗列其上,最终牵连三百余人。初登皇位未行德政先治罪,这充分落实了崇祯皇帝暇眦必报刻薄寡恩的名声。

    二是崇祯二年(1629)四月初八日养心殿内兵部右侍郎毕懋康觐见崇祯皇帝

    “启奏陛下反贼首领王二、王大梁先后伏法后,在其军中缴获的火器臣等经过月余仿制业已仿制出三杆,就在殿外侍卫手中臣请陛下御览”

    “王承恩呈上来”崇祯按耐不在激动的心情吩咐道

    “是皇爷”

    御座上崇祯皇帝把玩着王承恩呈上来的AK翻来覆去看不明白,于是忍不住问道:“此物如此短小难道就可在二百步外准确击杀守城军将?”

    “启奏陛下臣以为此乃火铳,只不过此充技艺淫巧结构精细,陛下请看充口内有刻划之痕,此痕不知是铳子划伤内壁所致,还是人为刻画不论是那种情况朝廷工匠均无法打造一般无二的样子”

    “侍郎何意?不会是你们经过一个多月还没有研究明白吧?如此说来此等神兵利器现如今还不能为朝廷所用吗?”崇祯皇帝语气加重怒气上涌质问道

    “陛下容臣禀奏,此铳所需铳子是臣平生仅见,前方将士在被击杀的军将尸体内挖出的铳子与朝廷所用铳子均不同,经过臣多次实验此铳无法击发,所以臣认为铳子必有古怪,只是穷本朝工匠之力无法仿制此铳子”

    “哈哈!好你个毕孟侯你这是拿废物消遣朕,自请免职归乡养老吧!”崇祯皇帝被气笑了,怒气非旦未消开口就免去了一个侍郎。这说明崇祯皇帝他办得太操切了,所以最终得到的效果都很差。

    第二天李木接到郑芝豹、郭安发来的消息说:经过多日劝说和协商西班牙被释放的原马尼拉总督根本不听特使的劝说执意要走,要求尽快赶回西班牙,对于原来达成的共识不否定也不肯定。所以谈判无疾而终,李木觉得此人想必是打算尽快赶回西班牙汇报此地发生的一切,所以什么都不管不顾只求尽快回国,李木不在乎他的想法,也明白西班牙人改变不了当下的局面走就走吧!

    下午范庭臣、韩辉率队赶到台北,二人见到李木自然是很高兴,韩辉向李木汇报了盐商大战的情况之后又诚恳的说到:“教主左右无事我想先去见见家父家母不知道教主答应与否?”

    “哈哈!这是仁孝之举本教主有何不允,你去吧!他们都在食为先酒楼”

    送走韩辉李木、范庭臣从新落座

    “教主这次主力舰队已经将剩下的上海县俘虏全部运走了,不过又有近二万灶户进入了俘虏营,这些人拖家带口破衣啰嗦凄惨无比,可偏偏却是咱们花了真金白银换来的,而且今后几个月还会陆续有好几万灶户赶来”

    “你这是心疼花钱了?咱们在盐商身上刮来那么多钱不花留着做什么?”

    “话不能这样说!赚钱那是咱们手段了得,花钱哪要看这些钱花费的值不值?”

    “绝对值!我一直强调人才是最重要的,你要牢记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道理”

    “教主说的是或许我现在还不能理解,但是我一定会按照教主的指引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