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启的天启 » 南洋鲜果

南洋鲜果

    京师国丈周奎府,花厅内灯火通明显然周奎正在待客,客人也不是别人正是威海卫指挥使李同

    “李老弟这大过年的你不好好在家过年,大老远的进京师就为了给老夫送几框水果?”周奎不解其意的问道

    “哈哈!老大人有所不知,这可不是简单的水果,我侄子李木说这是新的生财之道”李介绍道

    “奥!既然是贤侄说的哪肯定有门道你说来听听,老夫头一次听说这玩意还能生财?”

    “自从李木离开京师后他又去了南洋,在哪里购得一艘快船,此船往返南洋和天津港只需要十天左右”

    “这是哪跟哪?船和水果不搭边啊!”

    “老大人听我说完!南洋要说物产那是一个丰富二字无法形容的,只不过其他物产别人都有觊觎比如:玳瑁、珊瑚、珍珠、珍惜木材、香料、金银等,恰恰只有水果遍地都是,却是无人采摘简直就是暴遣天物,只有当地的土人饥饿难耐之时才食之”

    “南洋还有金银?”周奎感觉自己发现了重点于是问道

    “是的,只不过已经被红毛鬼霸占据了,当年万历皇帝还曾经派人去宣旨就是为了那里的黄金”

    “奥!原来如此后来哪?”

    “后来李木发现有了快船三五日便可抵达天津港,这样以来水果就不会因为在遥远漫长的运输的路途中发生变质腐烂,我们就可以几乎不花钱的将水果运往京师各地贩售,老大人咱们以此谋利稳赚不赔”

    “想法是不错!可哪怕是没有花销终归还是有成本的吧?你可曾算计过这每斤水果运到京师是多少银钱?还有就是有没有人吃得起?会不会在售卖过程中败给像苹果、橘子、甘蔗等北方常见的时令水果?”

    “成本当然有,采摘雇佣土人即可计算下来每十斤也就几文钱而已,主要是运输成本,但是运一千斤和运一万斤的成本差不多,运的越多越划算”

    “奥!还有此一说?”

    “老大人请想,咱们是船运不耗费人体、马力运多少只看船的承载力,这一次我就是只运来八千斤也就花费二三百两银子,不过船至这大沽口炮台时打点花了不少银子,否则船无法靠岸,如果这单生意成功还希望老大人去宫里向陛下请个恩典,让咱们的船靠岸更容易一些”

    “嗯!我会考虑的,其他的问题如何解决?”

    “好不好吃?老大人一试便知,咱们只顾谈话还没有品尝佳果”

    “对!周忠”周奎大声对门外喊到

    “老爷小的在!您有何吩咐?”周忠听到招呼赶忙答到

    “把李大人带来的水果一样拿上来一些,老夫要亲自品尝”周奎吩咐道

    “慢!”李同突然起身阻止道

    “怎么?李老弟不同意?”周奎有些不悦问道

    “老大人勿怪,我是想也请给后院的夫人、小姐、少爷送过去一些,一起品尝品尝”李同解释道

    “李老弟说的是,周忠还不快去?”

    “是老爷!”周忠得到吩咐答应一声赶忙去办理了

    很快两个小丫鬟端着两大托盘水果送上餐桌,周奎看着盘子里花花绿绿五颜六色,进的房内就满室生香的南洋鲜果,顿时觉得胃口大开垂涎欲滴,食欲在此刻被完全唤醒,二人迫不及待想品尝这些美味,果香四溢李同也忍不住了

    “老大人这是猕猴桃又叫奇异果,你看这样扒皮然后”李同拿起猕猴桃一边演示一边就下口吃了起来,周奎不甘示弱拿起来有样学样的吃了起来。两个人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

    “我不知道眼下京师橘子的价格,老大人或许知道?但是咱们这些水果八千斤才三百两银子成本”李同说到

    “嗯!每斤不到三十文,京师这边的橘子大部分都是进贡而来的,等闲人吃不到成本估计远远大于三十文,老夫等明日进宫问问皇后”

    “老大人这是答允了?”

    “如此美味佳果老夫自然无法拒绝,只不过天津港会有封冻不知道到时候船只如何卸货?”

    “这个我知道我正是赶在封冻前来的,天津港封冻一般在十二月底到来年二月,说是封冻其实冰层最厚的时候也就十几二十天左右,这正好在我们南下运输的空挡期,并且我们的船一次可运二十万斤以上,我们可以赶在封冻前运来大量货物储存起来”

    “二十万斤?这要如何储存?”

    “是的二十万斤还只是起步,但是运输成本和这次差不多大概也在三百两银子上下,可以挖地窖储存,或者用冰放在仓库存储,反正都是快销品快进快出不影响的”

    “这岂不是运到的货越多成本就越低,这简直就是白捡银子一样,老夫一大早就进宫此事绝对能成!”周奎稍微一合计就心动了开口说到

    两个人又将具体事宜密谋了一遍,李同才告辞离开。

    第二天京师皇宫大内坤宁宫,周皇后挺着大肚子看着堂内两筐水果和一旁端坐悠然自得的父亲周奎说到:“父亲还记得女儿至幼喜食水果?只是不知如此珍奇罕见的水果是如何得来的?”

    “回禀皇后娘娘为父先前时家境贫寒无法为皇后张罗,现如今承蒙陛下娘娘厚爱有了一些进项,又得知皇后怀有身孕,老夫特命人南下购置快船运些许水果进献于陛下娘娘,老臣也知道皇宫大内什么都不缺唯独缺这时令果蔬~”

    “国丈有心了”忽然门外有人出声打断了周奎表忠心,崇祯皇帝迈步而入

    “臣妾!老臣!参见陛下”说着两个人就准备下拜行礼

    “快快免礼,皇后怀有身孕无需行礼,国丈年事已高也免礼”崇祯皇帝说到

    “臣妾谢陛下”

    “老臣谢陛下”

    “国丈你费尽心力从南洋运水果入宫,不会是效仿唐玄宗李隆基吧?有诗词曾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周奎一听这个女婿不当人子,老夫千辛万苦给他送吃食他却污人清白,但是自己该有的表现还要表演一把,于是赶忙跪地辩解道:“老臣何德何能敢劳民伤财?陷陛下娘娘于穷奢极欲、荒淫误国的恶名之中?老臣只是想着进自己绵薄之力量力而行,购得一艘快舟为陛下娘娘解决些许口腹之欲别的想法真没有”

    “奥!原来如此起来吧!朕知道国丈用心良苦都是为了皇后、为了朕的孩子,快来坐”崇祯扶起周奎重新坐下继续说到:“来人哪!将这些水果切一些端上来朕亲自试吃”崇祯皇帝觉得自己出言惊吓了周奎一场,虽然是虚惊但也要给他几份面子吃一些他送的水果,那成想吃起来就停不住了,皇宫大内从来不敢进献时令果蔬就是怕皇帝一时兴起大冬天想吃西瓜,谁敢说没有?说没有立马砍头,所以不要看皇帝高高在上,实际上好多东西吃不到的

    “适才国丈说是通过船运进京的,不知道几时可以运到京师啊?”

    “顺风顺水十天左右”周奎可不敢照李同的话实说,万一皇帝着急吃自己又运不到,自己岂不是欺君之罪,还是流出量来比较好

    “竟然与六百里加急时间不相上下?”崇祯皇帝忍不住脱口而出说到

    “军国大事老臣不知”

    “奥!无妨,一次可以运多少进京啊?”

    “三五百斤吧!”周奎毫不犹豫的犯下欺君之罪说到

    “嗯?今天这两筐好像没有超过百斤吧?”崇祯是翻脸猴一句话不对就不高兴了,你运三五百斤才给朕送过来不到百斤?良心大大的坏了语气不善的问道

    “陛下容禀三五百斤是全部的运量,只是在水果不比其他容易坏,这些送入宫中的都是经过挑拣的,品相俱佳的水果,否则老臣是不敢送进宫中的”

    “原来是这样!若是如此国丈岂不是赔钱了?”

    “赔钱是必然的,但是能为陛下娘娘效绵薄之力臣已经心满意足了,只是老臣有个不情之请还望陛下允准?”

    “何事?”

    “臣的船进入天津港时因为不熟悉耽误了时间,所以水果才有坏果出现,臣只希望陛下开恩准许我的船靠岸卸货否则臣的水果皆坏掉,就是苦了老臣一腔热血付之东流了”

    “嗯有道理!王承恩”

    “奴婢在!”一旁伺候的王承恩答到

    “给兵部打个招呼周国丈家的船任何人不得无故阻拦”

    “奴婢这就去办”王承恩答应一声退出坤宁宫去办差了

    “国丈你看这样可好?”

    “臣多谢陛下开恩,不过老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这个不情之请陛下允准就行不要麻烦别人”

    “说!”

    “就是那些坏果也不都是坏了,也有一些可以食用,只是臣一家无论如何是吃不了的,所以打算拿出来出售”

    “这件事还要朕准许?你自己看着办吧!”

    “臣谢陛下”

    “不过你打算按什么价格出售?千万不能与民争利”

    “臣也不知道所以此次进宫也是想着问问皇后娘娘,每年南方进贡的柑橘是多少银钱?臣就按这个价格出售”

    “朕也不知,皇后派人去尚膳监问问”崇祯皇帝对皇后吩咐道

    “是陛下”周皇后答到

    很快小太监回来回禀道:“启禀陛下尚膳监王公公说:他也不知道具体价值几何,不过可以大体推算一下,因为都是贡品所以运输不花银钱,但是参考一斤贡稻米从湖广运入京师需要花费二斤稻米来计算,一斤柑橘起码也得值一两银子”

    坤宁宫内顿时鸦雀无声死一样的安静,这哪里是吃水果简直就是吃银子,崇祯这个穷皇帝心说。

    周奎心里那个高兴啊!破橘子一斤价值一两,我这可是上好的南洋鲜果一两银子一斤,八千斤就是八千两,十万斤一次十天,就是十万两这就是造钱也没这么快,心里高兴面上不能表露出来

    “朕知道了,下旨以后禁止进贡柑橘”崇祯皇帝雷厉风行,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朗声说到

    “奴婢遵旨”小太监答应一声下去传旨了

    “国丈皇宫大内没了柑橘,你这水果能够满足宫庭需求吗?”

    “老臣不敢保证”

    “你刚刚不是说一船有三五百斤吗?”

    “是!可是品相俱佳的不多”

    “能食用就行!朕要的也不多,每半个月为皇宫送三百斤即可,允你现银一百两怎么样?”

    我靠!柑橘都起码一两银子一斤,给我反而不到三分之一的银钱这个女婿太抠了,周奎快要气炸了

    “老臣遵旨”周奎不敢不同意赶忙答到

    回到家周奎闷闷不乐,他觉得皇帝占他便宜,黄花大闺女都给了皇帝,如今这些许水果还和老夫斤斤计较真是不当人子!

    李同来时发现周奎还是愁眉苦脸的样子就问道:“老大人这是和谁置气,是不是事情没有成功?”

    “还能和谁?还不是老夫哪抠门的女婿,他居然要一百两购买三百斤水果岂有此理?”

    “老大人不是在开玩笑吧?”

    “老夫开什么玩笑?此事千真万确”

    “如此好事老大人为何反而闷闷不乐哪?”

    “好事?咱们吃亏了还是好事?”

    “俗话说吃人家嘴短,皇帝既然吃了咱们的就不能怪咱们用他的名头宣传咱们的水果”

    “奥!你详细说说”

    “咱们过几天开业,可以打广告就说陛下娘娘都爱吃的南洋水果!皇家贡品货真价实!如此类似的广告词岂不美哉?”

    “嗨!还过几天干什么?明天就开业!今晚上我就让人写广告到处宣传,这件事你甭管了交给老夫,卖东西我有经验,你抓紧再去进货争取年前备好货,咱们小赚一笔准备过年”周奎有门路,各大国公、侯爵、伯爵的府邸他都门清,为了推销多宝阁他不请自来一一登门拜访上门推销,要不哪里来的百万两金银的库存,只是不知道有朝一日李木给他清空银库时周奎会是什么反应?

    “一切有劳老大人了,下官明天就出发”李同不打算停留了,

    周奎简直就是吝啬鬼“大明朝的葛朗台”只有赚银钱才能激发他为数不多的战斗激情

    海南岛,李木一行人穿过煤矿区在距离黎族寨子不远处出现了一个市镇,道路两边有小商小贩在摆摊售卖,珍惜观察李木发现不仅仅是汉人在此地售卖,还有许多黎族人穿着民族服饰在售卖手工艺品、野味、野果、野菜、风干肉、蜂蜜、兽皮、药材、鱼货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货品,市集上虽然嘈杂但是井然有序,没有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的行径,一行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继续向前,也许是临近过年人们购物的欲望格外高涨无一不是大包小裹的背在肩头,偶尔也有牵着孩童的妇女也是面带微笑,任由孩子在前面引路,来到糕点摊或者蜜饯摊位前咿呀咿呀的指指点点,似乎是要求大人购买,女人毫不犹豫取出一张纸票递给摊主,摊主喜笑颜开点头哈腰的接过纸票,再熟练的将孩童选好的糕点打包好递到小孩子手里。

    市集深处有几座建筑物,其中最大的就是储蓄所和供销社,这里的人更多,尤其是供销社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买肉的、买布匹的、有买糖酒茶盐的,人们排出老长的几列纵队,队伍前面的顾客高举手里的纸票大声告诉售货员他所求购的货品。

    “牛长老供销社备的货充足吗?这可是过年千万不能关键时候掉链子!”

    “教主您就放心吧!我们有人随时盯着”

    “那就好!你就送到这里吧!再往前就到家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