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启的天启 » 异域风情

异域风情

    二人讨论半天也无法解释,只能等回去之后再说,四五天时间转瞬即逝,就到了店铺开张的时间,

    这些日子李木没有参与店铺的事情,都是李同和周鉴商议后再告知周奎做出的决定,店铺名字没有使用原来的《天仙日用品吧》而是叫《多宝阁》。

    这期间周奎赚到了他人生中首次最大的一笔钱,原来皇后有孕在身的消息早就被有心人泄露出来了,当下的大明皇宫就是一把大漏勺,只要想知道的消息花点银子就能得到,

    礼部右侍郎周延儒,早早得知了皇后有孕在身的消息,便来到周奎府上拜访,周延儒跟周奎通谱,就是远房亲戚,来的光明正大,因为是第一次上门,不知道底细也不敢带什么礼物,

    而周奎自然是高兴的,他急于展示自己家里的变化,巴不得有人能够上门,当周延儒步入周府客厅时就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惊到了,客厅内外灯火通明,纵使他见多识广也没有见过煤油灯、马灯这种西洋景,

    周延儒看到周奎,立即倒身下拜口称“表叔在上!受小侄一拜”

    这一拜弄得周奎有些不自然了“周侍郎这话是怎么说的?老夫怎么成了大人的表叔了?”

    “表叔容禀:这是小侄来之前翻越了族谱才确定的,此事千真万确,表叔若是不信,有时间的时候可以翻阅一下族谱”周延儒诚恳的说到

    “哈哈!周大人既然如此说那看来一定就是事实了,快里面请!请上座!”周奎回身又对下人吩咐道“还不快上茶?”

    待两个人分宾主落座后周延儒开口说到:“表叔这客厅里灯火通明,是不是用了陛下赏赐的琉璃盏?”

    “哈哈!贤侄这次是看走了眼,这物件名叫煤油灯外面挂的是马灯”

    “哦!原来如此,不知道这煤油灯和马灯是何处所得?您看小侄可否购得此物?”

    “这是老夫开的多宝阁所售的商品,今天贤侄到访老夫也没有什么礼物馈赠,就赠送贤侄四盏灯吧!希望明灯能照亮贤侄今后的仕途,预祝贤侄前程似锦!一片光明!”

    周奎一席话说的周延儒有些惭愧,自己冒昧来访居然未带礼物,心想肯定是周奎挑理了,连忙起身下拜道“小侄多谢表叔提点”

    “你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几盏灯而已不必如此”周奎被周延儒一惊一乍的跪拜搞得有点懵逼,此时下人上来献茶,

    周延儒接过茶杯仔细观看又是心惊“表叔我看这茶具也非凡品,是不是陛下赏赐的御用之物?”

    周奎哈哈大笑,心到没想到今天的来人还是一个识货之人,看来能够找到共同的话题了,于是乎周奎开启了直播带货模式,“哈哈!贤侄请看,这款茶具乳白透亮不是大明所出,乃是极西之地西洋人的杰作,叫做古瓷,比之当下大明所产的大多数瓷器都不遑多让,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是多宝阁所售之物,此物价值不高拿不出手,今天就不给贤侄了,贤侄若是喜欢过几天多宝阁开业,你命人去购买就可以了”

    周奎心说:这么便宜的货色老夫真的拿不出手,也丢不起那个人

    周延儒有些失神了,别人都说周奎吝啬今天观之,却是言不符实啊“表叔实在是太客气了”

    “我观贤侄眼神不是太好,是不是难以看清近处物体,读书写字时间久了就有些力不从心哪?”周奎急于推销眼镜直接开口就问

    “表叔是如何得知?咱们这才是第一次见面,难道表叔真的能掐会算不成?”周延儒非常疑惑作为礼部右侍郎离不开文章和笔杆子,不过最近视力下降越来越严重,长时间看书写字越来越难,此事周延儒没有对任何人提及,没想到周奎居然知道

    周奎哪里知道这些,他就是要卖货,谁管你有没有病只要肯买货就行“嘿嘿!老夫有一项绝学从未示人,今天与贤侄投缘老夫就为贤侄治治这症状”

    周延儒听得此话又起身下拜,周奎眯眼偷笑没有上去拦阻嘴里却是说到“贤侄快快请起!”

    “还请表叔施展大能,为小侄解除病患”周延儒诚恳的说到

    “好说好说,来人呐!取我宝箱过来”周奎吩咐下人取装眼镜盒的箱子过来,

    很快下人小心翼翼的捧着紫檀木的箱子过来了,周奎接过来打开,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翻开,拿出眼镜递给周延儒“贤侄来带上试试”

    周延儒赶忙起身双手接过来,半天不知所措,还是周奎帮他戴在眼上,周延儒起初不适应眨眨眼看了看果然有些效果,虽然没有预期的神奇,但是人家是国丈还是长辈俗话说:长辈赐不可辞!

    “表叔此物如此神奇应该价值不菲吧?”周延儒问道

    周奎笑而不语伸出一根手指,心里想表示一千两,心里还有些打鼓会不会要多了?就没有开口,

    周延儒眨眨眼感慨到“一万两?那真的是物有所值”

    周奎听到周延儒的话心花怒放,心里盘算起来,进价三百兩卖一万,这是十副就是十万两,这钱简直就是白捡一样,

    周延儒见周奎久久不答话就又说到“表叔如果一万两不够我立马命人送两万两过来~”

    周奎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说到“贤侄这是什么话?都是一家人一万两就一万两!表叔我还能赚你的钱吗?”

    这一次会面也是宾主尽欢,周奎还向周延儒展示了衣冠镜、梳妆镜、香水、香皂等器物,周延儒越看越好奇这些器物都是他平生仅见之物

    离开周府,周延儒感觉不虚此行,无论是在见识方面,还是在人情世故方面对自己都有极大的帮助,虽然今天花出去不下一万两银子,但是能够结交到国丈这样的皇亲国戚才是最重要的,

    周奎这边觉得是自己的口才和推销产品的技术提高了,一天赚了近万两白银,还要什么自行车哪?原来做生意赚钱如此简单,这个眼镜还真的是一本万利,实际上周奎不知道的是,不是眼镜多么值钱,是周奎的身份地位值钱,别人巴结还来不及哪!谁会在乎这一万两银子。

    京师前门大街多宝阁开业当天上午十点

    在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乐声中,拉开了开业的帷幕。摩肩接踵的前门大街上人群在此刻鼎沸,如潮水般汇集过来。

    欢庆的氛围弥漫在空气中,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人潮涌动。全新的店铺闪耀着诱人的光芒,门前扎起舞台,京师之人第一次感受这种独特的开业方式。不由自主的走进店里,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温馨舒适的环境、琳琅满目的商品,这是多宝阁全新的购物模式!类似超级市场又有所不同,每一个货柜面前都有一个漂亮的女导购员(是由劲舞团的女孩子们客串的)她们面带微笑热情的为每一个进店住足观看产品的顾客详细讲解,类似于车展中的车模,

    门口舞台上的异族女子尽情的起舞,服装配饰与大明人截然不同,除了三点式泳装外所有的后世服装一一展现这异域风情,看的经过路过的人羡慕不已,一上午的时间整个京师就被惊动了,过来看演出购物的人拥塞了前门大街,五城兵马司的人马出动了,过来维持秩序,崇祯皇帝也被惊动了,得到奏报后立即召见周奎,

    周奎早就得到了管家周福的汇报,乐呵呵!美滋滋的正在想美事,没想到皇帝会召见自己,于是急急忙忙进了皇宫,来到御书房倒头下拜口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微臣见过皇帝陛下”

    崇祯见到他进来下拜才说到“是国丈来了,免礼平身吧!国丈!朕听闻你的店铺开张惹得京师震动五城兵马司都出动了,你要作何解释?还有御史奏说:你使用异族女子抛头露面搔首弄姿娱乐京师民众,你又作何解释?”

    “启奏陛下,店铺都是为了儿女今后的生计才开设的,也都是犬子周鉴在操持,至于店铺开张搞些庆祝,微臣认为是合情合理的,何况又不是聚众集会、又没有违法乱纪之举,陛下要微臣作何解释?还有御史所奏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不使用异族女子抛头露面,难道要使用我大明子民抛头露面搔首弄姿吗?陛下您英明神武怎么可能允许臣子为爱异族而不爱国人乎?如果此事天下皆知万千国人臣民会如何看待陛下?微臣实在想不明白这御史是大明朝的御史?还是番邦蛮夷的御史哪?”周奎这几天信心满满,说的也是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年轻的崇祯皇帝顿时哑口无言一时语塞

    “嗯!朕知道了,来人呐赐座,以国丈之见此事朕就不用管了吗?”

    “陛下恕罪!老臣之言发自肺腑没有丝毫隐瞒和推脱,老臣确实不了解等一会老臣就去前门大街一观,如果真的有出格之举老臣必定会好好教育犬子的”周奎是吝啬贪婪但是不傻,皇帝作为一国之君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能管空气,普天之下就没有皇帝不能管的,所以周奎先认罪

    “国丈也无需动怒,只是有人上奏朕作为一国之君不得不过问,国丈的店铺经营之物就是国丈上次进宫进献之物嘛?”崇祯皇帝给自己找台阶

    “启奏陛下正是如此,不过还有一些是皇后用不到的器物,老臣就没有一同进献”

    “哦!今天有空就请国丈给朕详细说说!何等器物可以引起满城振动?”

    “启奏陛下进献给皇后的有梳妆镜、八音盒、香水、香皂等都是女儿家用的,此外还有煤油灯、马灯等都是小门小户所需之物,不能登大雅之堂”

    “那就说说这煤油灯为什么不能登大雅之堂?”

    “启奏陛下!此物售价低廉几乎白送,只不过这煤油稀缺,所以使用煤油灯就要在多宝阁另外购买煤油,如此这个生意就可以细水长流了,这煤油没有传统的灯油价格高,但比传统油灯发的光明亮,省事无需剪灯芯且防风,更比蜡烛便宜,也能为陛下治下的子民节省许多钱财”

    “还有此等宝物?哪马灯又有何妙处?”

    “马灯顾名思义骑马出门时使用最佳,比之灯笼明亮且更加防风耐用”

    “朕差不多听明白了你这是再卖煤油,不过你说煤油稀缺,但是价格却不高又是为什么?”

    “启奏陛下,煤油顾名思义就是煤炭中提炼的油,煤炭到处都有价格低廉,稀缺是指提炼的技艺只有我们店铺知道,所以稀缺但是价格低廉”

    “这就是国丈对皇后所说的周家不传之密?”

    “不!不是这个,启奏陛下老臣说的是眼镜”

    “眼镜又是何物?”

    “此物可以解决很多人近处视物不清之苦,是专门针对有视力障碍的人准备的”

    “国丈觉得朕用得上此物否?”

    “陛下春秋鼎盛正当年,无需此物也可洞察秋毫”

    “哈哈!国丈这样就是不想给朕一观了是吗?”

    “启奏陛下老臣岂敢!陛下想看待老臣回去取来便是,也不是甚稀奇之物,老臣全家感念皇帝皇后的恩情无以复加,如果不是陛下恩裳皇后馈赠老臣的技艺就将埋没了,老臣现在就回去取来”

    “国丈有心了其他好玩意也一并取来,供朕一观”

    “臣领旨”周奎退出御书房已经见汗了,终究躲不过皇帝的惦记,

    周奎此人被人误解颇深,说他贪婪不捐钱,说他见死不救看着自己的外甥在外不开门,首先说周奎作为一个外戚捐款方面是不多,但是对比一下很明显文臣捐的更少,内阁辅臣魏藻德才捐了百十两,

    其次见死不救更是误解,国破山河在崇祯皇帝无脑又无能,居然让自己的孩子在城破之时躲到周奎家,李自成大军入城第一批要抓的肯定就有周奎一家,毕竟他家是皇亲国戚嘛!可是周奎虽然是皇亲国戚却无兵无权又无势,把孩子送到周府这不是无脑加害人吗?

    看看建文帝躲猫猫的鼻祖,人家在破城之前准备充分,一躲就是好几代皇帝,任你权势滔天也找不到他,反观崇祯皇帝什么都没有准备,放任自流听天由命,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的自信?

    好好的国家让他搞得一言难尽,刚上位就四处欠饷军心不稳,缺钱就裁撤驿站这不是瞎胡闹吗?心情不好就撤换首府,丢了面子就杀武将,既无主见又无脑子。

    除掉魏忠贤却另用其他太监,可是却解决不了财政问题,不信任士大夫又事事都听他们摆布,光时亨说不能南迁就不迁,三十好几的人火烧眉毛了还和小孩子一样制气,真不知道谁才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