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和荆轲一起刺秦 » 第九十九章 太子查案

第九十九章 太子查案

    阳晚杰一行人从涿邑出发,进入蓟城时,已是傍晚时分,除了客栈和青楼门前的红灯笼还亮着,其余的商铺皆已打烊,一片荒凉景象。

    六人找了一间客栈住下后,云姬公主长舒一口气:“终于到了燕国蓟城!”

    阳晚杰唤来客栈的小二,问:“听说燕太子丹回国了,可知太子的住处在哪?”

    小二答:“燕王宫对面的太子宫。”

    “不知太子回国后,百姓反响如何?”

    “以前,百姓只知公子寅,这太子突然从秦国回来,百姓惊恐,坊间盛传太子与秦王翻脸,秦王准备发兵百万攻燕。”

    “难怪入夜之后,蓟城的街市如此荒寂。”

    阳晚杰意识到,有人利用太子丹回国一事做文章。

    “蓟城令乐伟已下达巡夜令,晚上在街市逗留者,一律要盘查核实,你等刚来燕国,夜晚还是呆在房间为妙。”小二说完就离开了。

    “真扫兴,本打算要你带着我去逛蓟城的夜晚,看来不行了。”云姬公主对阳晚杰说。

    “也好,今日白天赶路辛苦了,早点休息,早点休息!”阳晚杰安慰道。

    第二天,阳晚杰起个大早,去找崤山三剑客和赵林生,发现他们也都起了床。于是,阳晚杰安排他们四人今天专程去逛蓟城,为他开酒肆寻找铺面,自己则带着云姬公主去找太子丹。

    来到太子宫,一问守卫,太子丹早朝去了,叶冰也不在太子宫。

    白日的蓟城,还是一片繁荣景象,只见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流熙攘。既然太子丹早朝去了,那就利用这段难得的休闲时光,和云姬公主一起逛逛街市。

    “这燕国的蓟城,还蛮热闹呀!”

    “当然了,这燕国,自从和齐国田单最后一战后,至今几十年,蓟城未遇战火,可谓顺风顺水。”

    两人边走、边看、边聊……

    阳晚杰警觉地发现有人在后面跟踪,自己才来蓟城就被人盯上,来者不善!

    盯梢者感到阳晚杰也发现了他,索性走上前,来到阳晚杰和云姬公主的面前。

    “这位公子,可是名叫阳晚杰?”盯梢者一边行礼,一边说。

    “正是在下,请问你是何人?”

    “敞人是御史大人市无间的家宰白吕生。我们御史大人想认识一下阳公子,请你中午一起午食,可否赏光?”

    “对不起,我不认识御史大人,白先生还请自便!”阳晚杰不卑不亢地回道。

    白吕生心中升起怒火,可是,想到郯风介绍阳晚杰时,说他剑术出神入化,便不敢造次,只好满脸堆笑说:“我们御史大人在燕国的威望,公子可以随便打听,而且,御史的女儿是公子寅的妃子,御史也算得上是王亲,还望公子不要打脸老夫,随同老夫一起见见御史大人。”

    阳晚杰笑问:“白先生,你今日这番话,算是邀请呢,还是要挟?”

    “邀请、邀请!”白吕生连连解释。

    “若是邀请本公子,还是等来日吧,我才来到蓟城,还没有安顿好,今天没空。”

    阳晚杰和云姬公主会心一笑,扬长而去,留下白吕生站在原地独自生闷气。

    阳晚杰在心里还是感叹:这个御史大人在燕国蓟城的势力不可小视,自己昨晚才到蓟城客栈,行程立即就被御史得知,看来,自己还得处处小心些才是……

    今日燕王在朝堂上,下王诏命太子丹全权监察范重案的核查工作。御史大人市无间表面上举双手赞同,其实内心十分恐慌,有太子替司寇蔡泽撑腰,自己要想干扰办案,就难上加难了。

    中午,市无间回到御史府大堂,听白吕生说阳晚杰不愿来见他,不禁勃然大怒:“他阳晚杰算个什么东西。”

    白吕生连忙为市无间端上茶,劝道:“大人,消消气,这阳公子说刚到蓟城,还没有安顿好,我觉得,我们还是有机会和他好好谈谈的。”

    市无间喝过一口茶,道:“这个阳晚杰,救过太子丹,但是,今日朝堂之上,太子只为叶长笛请功,压根没提到过这个阳公子,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蹊跷在里面,你给我好好查清楚。另外,今晚,你去请蓟城令乐伟来府上,就说御史有要事相商。”

    散朝后,太子丹立即带着叶长笛,来到蔡泽的司寇府,调阅当年范重案的简牍。

    蔡泽将自己对案件的疑点,一一向太子丹汇报:这里面,最关键的人证有两个,一个是赵国细作,当年已被御史市无间的家臣下药毒死,家臣也上吊自尽。另一个人证是范府的家宰吴留,此人至今下落不明,蔡泽遣蓟城狱长费成数次外出搜寻,皆没有结果。

    看来,找到吴留至关重要。

    “蔡司寇,看来,必须加大搜寻力度,派人再去寻找吴留。”太子丹说。

    “太子,现在的关键,是没有一点关于吴留的线索,他的老家在涞水河边的涿邑,我们已数次派人去找,每次都空手而归。”蔡泽说道。

    “他会不会没有回老家,而是去了别的地方。蔡司寇,你画下吴留的画像,向全国各郡下捉拿令,命各郡守、城守,全力缉拿吴留。”

    “好,我这就照办。”蔡泽答道。

    “这些物证里,没有范重的口供,唯有春平君赵佾的帛书,若是赵佾能来燕国,对帛书加以确认,就最好了。”太子丹说。

    “这个老夫曾想过,哪怕是春平君自己不来,能修书一封,对对笔迹,看是否是春平君所写也行,可是,燕王早已发函邀请春平君,春平君一直没有回复。”

    “看来,燕赵之间,还有许多的结怨没有解开啊!”太子丹叹道:“不急,现落实人证,有必要时,本太子将带着春平君写给范重的帛书,亲自上门求证。”

    “如此,最好不过了!”

    太子丹向司寇蔡泽安排好相关事项,便带着叶长笛坐马车,匆匆返回太子宫。

    叶长笛在马车上对太子丹说:“太子,今日听太子宫守卫侍卫说,阳晚杰和云姬公主前来拜见你。”

    “噢,他们到蓟城了。”太子丹淡淡地回了句。

    “是啊,因为你在武阳时,曾在宴桌上,亲口答应,要重赏阳晚杰的。”

    “这是当然,一国太子,言必有信,这样吧,你下午去蓟城打听一下,阳晚杰他们住在什么地方,然后,安排一家酒肆,我晚上请他们晚食,顺便打听一下,他想要什么赏赐。”太子丹笑而答道。

    “好的,老夫马上就去蓟城的客栈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