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不良人之再造盛唐 » 第七十三章 圣旨迷雾引韩逊

第七十三章 圣旨迷雾引韩逊

    岐国和朔方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了解决,三方联合攻打六谷部,自然也就水到渠成,杨师行命人当场拟好盟约,三人各自在上面盖上了自己的印章。

    看到杨师行的印章,韩逊不由得有些惊讶,因为这是凉州节度使的大印。

    莫非,杨师行自领凉州节度使了?

    “两位,契约已成。”杨师行站了起来,“此战,我等当勠力同心,共驱吐蕃!”

    三人相互间击掌盟誓,代表着六谷部的覆灭正式进入了倒计时。

    契约成了,李瑛和杨师行自然是离开了驿馆。而韩逊和杨硕也要立刻动身返回朔方调兵,准备合围六谷部。

    所谓兵贵神速,韩逊没有在驿馆停留,当即便带着杨硕离开。

    路上,韩逊好奇的询问杨师行的节度使从何而来,杨硕便将杨师行拿出圣旨的事告知了他。

    韩逊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大帅,可是有什么不对之处?”

    “那圣旨你可看到过?”

    “见到过。”杨硕点了点头:“当晚,杨公以圣旨和杜伦悉正的脑袋传遍了凉州,如此方才控制了凉州局势。”“大帅是怀疑,圣旨有假?”

    “你不觉得太巧了吗?”

    “可那圣旨上有传国玉玺啊。”

    “什么?”韩逊顿时大惊失色,顿时拉住了战马的缰绳。

    战马嘶鸣不止,当场人立而起。得亏韩逊身手不凡,硬生生的止住了战马,重新站定。

    这一幕可是把杨硕吓得不轻:“大帅,何故如此失态?”

    韩逊脸色阴晴不定的没有回答。

    他也接到过圣旨,乃是当今天子的旨意。当初先帝被朱温谋杀之后,朱温立了新帝。新帝登基,自然是要昭告天下的,朔方乃是大唐疆土,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新帝的圣旨上,传国玉玺的印记却恰恰出了问题——那是假的!

    尽管假冒的印记很像,可终究不是真的,韩逊心中怀疑,对比了之前的圣旨,确认传国玉玺一定出了问题,很可能不在朱温手上。

    可现在,传国玉玺却出现了!

    那圣旨有问题!

    韩逊立刻便做出了判断。

    “大帅?”杨硕提醒了一声。

    韩逊顿时回了神,思索了一阵,从怀中拿出了自己的印绶:“你先持本帅印绶回朔方调兵,关于圣旨一事,本帅还需要向杨公求证!”

    “这,大帅……”

    “莫要多言,此事就烂在肚子里,不得声张!”韩逊满脸凝重的道。

    杨硕顿时意识到这背后有大问题,双手接过了印绶:“属下领命!”

    -----------------

    让杨硕离开,韩逊再次带着十个亲兵悄无声息的返回了凉州城。这一次,他没有表明身份,而是暗中潜入。

    接下来的几天,韩逊暗中派人去打听当晚的细节,果然如同杨硕所说,杨师行拿出了圣旨平定了混乱。

    韩逊眉头大皱,他终究没有看到实物,无法断定。

    眼看着不远处的刺史府,韩逊沉吟了许久,告知亲兵们在客栈等待,自己趁着夜色,一个人潜入了进去。

    -----------------

    刺史府中,杨师行将自己的儿子杨麟叫到了跟前,询问起了他调兵一事。

    “命令已经传达下去,从各地传回来的情报显示,各将领都在带兵前来凉州。”

    “全都来了吗?”

    “全都来了。”

    杨师行点了点头。

    “爹,有一事孩儿不太明白。”

    “何事?”

    “爹此次所调兵马,为何并非我杨家嫡系?”

    杨师行怔了一下,不免叹息。这傻孩子,到现在还不明白他这个当父亲的到底想干什么。如果他撒手人寰,这偌大的凉州可怎么办啊?

    “爹?”

    “此事你不必管了,为父所做自有道理。”

    “诺。”

    “你……”

    “什么人!”杨麟突然转头,向着房间外怒目而视。同时飞速飘向了一旁的兵器架,抓起了一把剑便拔了出来。

    杨师行皱了皱眉:“李祭酒,大半夜的不必如此开玩笑吧?”

    “杨公,韩逊前来拜访。”

    门外的声音顿时让杨师行愣住了。

    什么意思?你们这些人怎么都喜欢深夜拜访,还都玩这种把戏?

    皱了皱眉,杨师行道:“麟儿,去开门。”

    “诺!”

    杨麟走到了门口,打开了门栓。

    门外正是一身夜行衣的韩逊。

    杨麟臭着脸看了一下院中被打倒的几个护卫,自打出了李瑛之事后,他便加强了父亲院中的防卫,还有几个暗哨,可现在看来,完全没用。

    韩逊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贤侄放心,他们只是晕过去了。”

    “哼!”杨麟冷哼了一声,让开了路硬邦邦的道:“韩公,请吧!”

    入了房间,韩逊连忙致歉。

    杨师行无奈的捂了捂额头:“韩公,你不是回朔方调兵了吗?这身打扮又是为了哪般啊?”

    “深夜造访,是韩某唐突了。”韩逊再次致歉,然后道:“是这样的,我回程路上,听司马杨硕说杨公当晚曾用一封圣旨平息了凉州之乱?”

    “嗯?是有此事,怎么了?”

    “不知杨公可否让在下一观圣旨真容?”

    杨师行感到有些奇怪,却也并未多想,而是吩咐杨麟去把圣旨拿来。

    不一会儿,杨麟便将圣旨取了过来,交给了韩逊。

    韩逊迫不及待的将其摊开,向杨师行借了火柱观察了起来。可看了一会儿,韩逊的表情就变得十分茫然。

    “韩公,你这是为何?”

    “这圣旨……”

    “韩公,你当知天子在朱温逆贼手中,这圣旨上自是不会有中书省大印的。”

    “并非此事……”韩逊犹豫了半晌,一咬牙:“罢了,我便直言吧。”

    于是,韩逊便将传国玉玺之事讲述了出来。

    “韩公是说,这圣旨是假的?”

    韩逊脸上的表情顿时跟便秘一样,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韩公,你这是何意?”杨师行微怒,对韩逊的态度很是不满:“我凉州已经有数十年没见过圣旨了,你朔方又不是,何必如此作态?”

    “杨公莫要生气。”韩逊无奈的解释道:“韩某实在是不知该如何评判。

    这圣旨行文并无错漏,正是中书省该有的文体。且传国玉玺也是真的。”

    “真的!?你不是说……”

    “杨公莫急……”韩逊再次说道:“问题出在这圣旨所用布料上。”

    “何意?”

    “我朝圣旨所用布料皆是采用上等蜀地蚕丝所制,并加以极其复杂的工艺。可这份圣旨所用的,乃是寻常蚕丝,甚至算不上皇家贡品。所以……某一时也无法判断。”

    布料的事情,也是这份圣旨唯一的漏洞。李瑛毕竟一人在外,到哪里去找圣旨专用的布料去,只弄了份上等丝绸。本以为凉州数十载不见圣旨,能蒙混过去。哪想到,韩逊这家伙竟然为了圣旨专门跑回来了一趟。

    “韩公的意思是说圣旨所用布料为假,但文体和传国玉玺为真?”

    “然也。”韩逊点了点头,所以他也不知道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良久,两人突然愣了一下,看向了对方:“莫非,真的传国玉玺现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