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不良人之再造盛唐 » 第十七章 效商君徙木立信

第十七章 效商君徙木立信

    东市……

    一大早,管理东市的吏员便提着锣沿街串巷的敲了起来,代表着开市了。

    而东市靠近的正是岐国的东城门,前往长安,中原等地的途径。所以,这里也是岐国最热闹的一处城门。

    因此,没多久,东门以及东市之间便人声鼎沸,热闹了起来。

    只是人们惊愕的发现,一夜过去,这东市门口竟然立起了一个高台,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咣……

    就在人们挑选商品的时候,突然一道道刺耳的鸣锣开道的声音响了起来。沿途行人很快便如潮水般的退了开来,让出了道路。

    只见数十名全副武装的甲士迈着沉重的步伐迎面而来,其身上所释放的杀气顿时让街道两侧的行人安静了下来。

    很快,队伍的主角便来了。

    为首的,正是骑着棕黄色高头大马,腰悬宝剑,身着浅绿色七品朝服的李瑛。而在他身后,四个赤膊上身的力士抬着一副轿撵,其上有一件物事,用红布盖着让人看不清是什么。

    四人后面,则又是四个力士,抬着口箱子。看两人行走时费力的模样,显然是里面的东西不轻。

    再往后,则又是二十名甲士。

    咣……

    一行人鸣锣开道,直到东市的入口处才停了下来。李瑛翻身下马,径直登上了那高台。

    随即,后面的八个力士各自抬着东西上了高台,放在了李瑛身后。

    甲士们各自散开,维持着秩序。

    这场面,一下就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不知上面那位官爷要干什么,唱大戏吗?还是要砍头啊。

    李瑛上前一些,向围观的百姓们拱拱手,随即气运丹田:“凤翔的百姓们,本官乃是管理这东市的仓曹。”

    他功力深厚,是以不用人喊话,声音便传遍了大半个东市。引得不少人向着这个方向聚集,跑来看热闹了。

    与此同时,在距离东市口两侧的商铺。一身女装,蒙着面纱的女帝正带着九天圣姬站在屋顶,眺望着不远处的高台。

    “这位李大人好深厚的内力。”第一次见李瑛的梵音天不由得满脸吃惊。

    女帝微微点头:“至少是中天位,还有可能更高。”

    “更高?那岂不是……大天位?”

    “如此说来,岐王殿下让其做一个仓曹,岂不是大材小用?”

    女帝瞥了一眼说话的婆娑天,也没在意她的态度,道:“王兄做事,自然有其考虑。”

    婆娑天脸上一慌,连忙请罪。

    女帝也没让她起来,就这么跪着了。而她本人,此时心中满是李瑛提出的策略,哪里容得下这等小事。

    底下,李瑛的声音继续响起。

    “蒙岐王信赖,今日本官在此与各位打一个赌!”说着,李瑛一挥手。

    身后的力士哗啦一下揭开了红布,露出了一座两米多高的木制雕像。这塑像看起来比较年轻,身着先秦时期的战国袍,头戴长冠,左手中握着一卷竹简,右手遥遥的指向东方。

    若是有人凑近了看,那么就能发现,其手中所握竹简上书:商君书三个秦篆。

    “看到这尊雕像没有!”李瑛继续向百姓们道,随即指了指两百米开外的城门:“今日,倘若有人能将此雕塑移动到城门下的吊篮上,那么赏黄金三百两,铜钱两千贯!”

    说着,李瑛亲自走到了那个箱子前,打开了盖子。

    刹那间,金灿灿的黄金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了刺眼的光芒。

    财帛动人心,人群中顿时一片哗然。若非有甲士看守,恐怕早有人被冲昏了头脑,冲上台去抢了。

    李瑛看向了人群,继续道:“也许,有饱学之士已经想到了。不错,本官今日便是效仿当年商君徙木立信之举!

    只要有人能一口气将雕塑抬到城门下的吊篮处,那么这些财物,可全部带回家!”

    人群一时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不太相信。

    黄金百两价值暂且不说,两千贯意味着什么呢?如今这个年代,因战乱导致粮价有所上涨,但是一个五口之家,一年下来所需也不过八十贯。而一百贯,已经可以过得相对富足一些了。

    这可是将近二十年的活命钱啊。

    更别提黄金三百两了,虽说各个朝代金银铜之间换算比例有浮动,但大致上一两黄金可换十两白银,换一千铜钱,也就是一贯钱。换句话说,黄金三百两,相当于三千贯。

    也就是说,这前后的赏金,差不多在五千贯。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可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但是,官府真的会给吗?

    一时间,底下的人群不由得踌躇了起来。

    “各位父老,你们还在犹豫什么!

    想一想,这可是黄金三百两,铜钱两千贯啊!

    一旦有了这么多钱,你们家里的老爹老娘,家里的婆娘娃娃,是不是从此以后就不愁吃穿了!

    是不是可以送娃娃念学堂,从此可以出人头地了!

    想娶小妾的,想逛逛窑子的!

    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只要你们能把这雕塑一口气挪到城门下,这就都是你们的!”

    说着,李瑛抓起了一把铜钱,用内息震断了钱串子的麻绳,哗啦啦的铜钱掉落下来,清脆的声音听得人们眼睛都红了。

    这是什么,这是财富的声音,这是美好生活的声音!

    远处的屋顶上,女帝轻哼一声,暗骂了一声粗鄙。拿着她岐王府的赏钱去娶小妾,逛窑子,亏这家伙能想得出来!

    于是,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我来!”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急不可耐的喊了起来。

    李瑛心中一动:呵,总算是有人心动了。

    循声望去,却是一个皮肤黢黑,头戴草帽,手里面还提溜着两个崭新锄头的庄稼汉子。想来,应该是今日来东市买农具的。

    “好!”李瑛大喝一声,道:“甲士,放他进来!”

    那人也是个胆大的,看甲士让开了路,便急不可耐的三两步来到了高台下。先是跪下向李瑛行了一礼,然后抬头问道:“官爷,草民要真把那人像挪过去,是不是真能拿这么多钱!”

    “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

    “草民姓白,家里排行老四,乡邻称草民白四郎。草民乃是成西十里,白家村人士。”

    “好!白四郎,本官可以承诺。只要你今天把雕塑挪到地方,本官不仅给你钱,还让甲士一路敲锣打鼓护送你回去。还会给你们县的县令打招呼,确保不会有人眼红抢了你的钱!”

    李瑛的话,无疑是打消了白四郎的后顾之忧。

    他兴奋的跑上了高台,看了看眼前的雕像。正要上手,可却发现手里还提着锄头。于是便回过了头,挠了挠头:“官爷,可否劳烦给草民看一下这锄头,草民家里的锄头坏了,正等着回去用呢。”

    李瑛愣了一下,心里有些哭笑不得的,指着这家伙笑骂道:“好你个白四郎,竟然使唤起本官来了。也罢,今日本官就给你看守一下你这两个锄头!”

    说着,便从白四郎手中接过了锄头。

    “谢谢官爷!”

    这家伙道了声谢,这才重新来到塑像之前,呸呸两下在手上吐了两口唾沫,然后似模似样的在商君塑像前跪下扣了几个头,这才起身抱住了塑像的底座。

    “嘿!”白四郎大喊一声,颤颤巍巍的将这雕塑抱了起来,向着高台下缓缓的走了下去。

    “好!”

    “好汉子!”

    “好力气!”

    围观的人群顿时嚷嚷了起来,仿佛他们也变成了那白四郎一般。

    嗯?

    李瑛挑了挑眉毛,这人身上竟然有内息波动。见了鬼了,怎么这两日接连遇到习武之人?有些意思,回头可以去看看。

    既然这白四郎有内力在身,那么这雕像对他来说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本来为了减轻难度,李瑛便将原本的石质雕像换成了木制的,而且工匠还掏空了里面,顶多只有不到三百斤罢了。

    所以,结果没有出任何意外。

    白四郎成功的将雕塑搬到了城门下的吊篮处。

    这小子回头看向了李瑛,兴奋的又跑了回去:“官爷,我搬到地方了!”

    “好!”

    人群顿时轰然叫好。

    也许是看热闹,也许是出于其他的什么心思,人群中有人率先喊起了给钱。随即没多久,便连成了一片。

    “给钱!”

    “给钱!”

    李瑛哈哈大笑,然后压了压手:“好,来人!”

    “在!”

    底下的甲士齐声喊道。

    “将黄金铜钱装车,遣甲士二十,随车送至白家村。”

    “卑职得令!”

    看到官府真的给钱,人群顿时哗然,许多人脸上露出了悔恨的表情,恨自己怎么不快一点儿,这样一来,那横财可就是自己的了。

    “谢官爷!”白四郎激动地扣了扣头,然后起身跑到了箱子里面,抓起一吊铜钱就嘿嘿傻笑。

    “白四郎!”李瑛突然玩味的开口道。

    白四郎回了回神,看了过去。

    李瑛提起那两个锄头晃了晃:“你的锄头不要了吗?”

    人群顿时哈哈大笑。

    白四郎闹了个大红脸,这才从李瑛手中接过了锄头,连声道谢。

    待甲士们将财物装车,白四郎随车一并离开。李瑛才再次面向众人,抛出了今日的杀手锏:“本官知晓,各位父老定是后悔不已,恨自己为何不是白四郎。

    不过无妨!

    自即日起,岐王府将凤翔府。所有商会,百姓,仅需按时缴纳官府赋税即可。官府自然会确保尔等合法所得。

    本官会在东市设下举报点,但凡有欺压商户,勒索钱财,欺行霸市者,皆可前来举报。一经查实,举报人可获得半成赃款!”

    说到这里,李瑛指向了城楼。

    只见那吊篮将商君塑像吊上了城楼,安置在了城楼上最显眼的位置。

    “法圣商君为证,本官所言,但凡有半分虚言,便叫本官死无葬身之地!”

    煌煌之音回荡在凤翔上空,无不在昭示着,太子于此世的第一步棋,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