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春菩萨 » 第十七章节《春菩萨》

第十七章节《春菩萨》

    转眼已临近‘五一’,子渊打来电话,告诉姐姐:自己准备’五一’结婚,邀请姑父、姑姑,姐夫、姐姐去参加婚礼。

    子渊去北大上学后,知道姐姐供自己上学得艰辛,学习更加勤奋。

    在生活上,从来不和别的同学攀比,除上课外,就去图书馆攻读。

    由于经济困难,很少出校门,BJ的景点大多于他无缘。

    利用节假日去搞勤工俭学,老师们知道他家景贫寒后,就为他介绍勤工俭学地活计。

    四年的本科,子渊去任过家教;在图书馆清理维修过图书;在阅览室值过班;在餐厅清扫过餐桌;帮食堂打饭、打菜等等都干过。

    子渊年年领最高奖学金,还领国家困难学生补贴,因此,很少给姐要钱。

    老师及同学们评价子渊:学习最勤奋,生活最节俭,待人最和睦,品德最优良。

    本科毕业,即被推荐读研。

    研究生毕业后,又考取了博士,师从甘天翼教授。

    子渊成为甘教授家的常客,人又勤快,家中的一切脏话、累活都包了,往楼上搬无烟煤,大白菜,家中收拾卫生,扔垃圾等等。颇受甘导师及甘夫人地喜爱。

    甘导师唯一的女儿甘霖,是北大经济管理专业大四的学生,和子渊耳濡目染,日久生情,谈起了恋爱。

    甘导师和夫人没有反对,从未嫌弃过子渊是农村出身,家景贫寒。都一致看好子渊,知道他是做学问的好材料,又加为人随和,对甘霖关爱有加,就默许让他们交往,令其顺其自然。

    甘霖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对外贸易联络部工作。俩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逐步迈入婚姻殿堂。

    子渊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后被评为副教授。

    BJ南苑机场,出口处,子渊举着接:路文涛、乔秋生的纸牌,等候着。

    一辆黑色的桑塔纳轿车载着四人向海淀旅馆驰去。

    五人围坐在餐桌,边喝边聊。子渊说:"姑父、姐夫,累不累,吃完饭洗个澡好好地休息,反正离’五一’还有几天时间,我和甘霖商量,两人轮换陪您们在BJ好好玩玩。"

    文涛说:“子渊,结婚的事还很多,你就不用陪我们了,我们自己去逛逛。”

    子渊说:“姑父,那怎么可以,有些地方坐车很不方便,要倒几次车,您们在BJ又不熟,开车拉您们去挺方便的。”

    姑姑问:“子渊,这车是你的。”

    子渊笑了:“姑姑,我现在还没这条件,买不起,这车是甘教授的,我整天开。”

    第二天早晨,子渊把甘霖领到四人面前,只见甘霖苗条的身段,高挑的个头,白晢的脸庞,弯弯的眉毛下,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小巧的嘴巴,搭配得恰到好处。头上扎着一条马尾辫,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身着黑色西装,看起来十分干练,混身透着青春气息,展示出一种自然美。

    子渊先向甘霖介绍了姑父、姑姑,甘霖向两人鞠了一躬,又拉着姑姑的手说:“谢谢姑父、姑姑,我常听子渊提起二老,子渊在家时,姑父、姑姑可没少照顾帮助他们。"

    文涛说:“一家人,应该的,不言谢。”

    姑姑接着说:“这都是子渊争气,还为我们争光了。”

    接着,甘霖和姐姐抱在一起,甘霖说:“我庆幸,有这么一个伟大的姐姐,您是我的榜样,子渊能有今天,全凭您的培育。"

    春妮注视着甘霖说:“甘霖,你不同样优秀吗?应该谢谢伯父伯母,把优秀的女儿送到我们家来。”

    甘霖又对秋生说:“姐夫,谢谢您对姐地照顾。”

    秋生忙说:“应该的,应该的。”

    临近五一,天安门广场装扮得绚丽多彩,各式各样的花坛,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面鲜艳的彩旗迎风飞舞。

    几人望着高高的旗杆上,猎猎飘扬的五星红旗,心绪激荡,注视着,注视了好一会。

    满天飞舞的风筝,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装点着天安门上空。

    广埸上游人如织,拍照的、散步的、聊天的、锻炼的,间杂着许多外国游客。人们喜庆的脸上,都淀放出幸福的笑容。

    几人站在天安门城楼前,见城楼金碧辉煌,国徽高高悬挂,城楼中间挂着毛主席巨像。

    注视着主席巨像,仿佛又听到,划破时空,激荡天宇,势贯苍穹的毛主席的庄严宣告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天安门右前方,耸立着巍峨壮丽,气势磅礴的人民大会堂,这是全国人民群英聚会、共商国是的地方。

    国家博物馆,文物荟萃,见证历史得沧桑。

    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屹立,气宇轩昂,是对人民英雄们赋予得无上荣耀和无限追思。

    甘霖手持像机,记录下几人在广埸各处地行踪。

    在英雄纪念碑南面,座落着毛主席纪念堂,庄严肃穆,世代景仰。

    甘霖带几人加入到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的队列中。

    长长地人流在天安门广场蜿蜒移动,排队近三个小时,终于进入北大厅。

    大厅中安放着汉白玉毛主席坐像,栩栩如生,亲切慈祥。人们深情向坐像三鞠躬。

    瞻仰厅,毛主席身穿灰白色中山装,履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安卧在晶莹剔透的水晶棺里。

    水晶棺的黑色花崗岩基座四周分别镶嵌着党徽軍徽,四名表情严肃的军人在守护,主席神态安祥,静静地卧在鲜花丛中。

    瞻仰的人们眼含着泪花,缓缓绕埸一周,神情凝重地注视着毛主席遗容,脚步轻轻的,唯恐惊扰了主席地长眠。

    纪念堂二层厅室,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革命业绩纪念堂。

    展示六位领袖伟大业绩,革命历程。是缅怀他们丰功伟绩、光輝思想、崇高风范的場所。

    下午,又去故宫进行了游览。甘霖不停的给姑姑、姐姐讲解着,几人可觉得大饱了眼福。

    第二天,在去八达岭长城的车上,文涛问子渊:“子渊,听说长城很难爬,爬上去很累?”

    子渊说:“姑父,我也是第一次去爬,爬长城是累,但毛主席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们就当回好汉吧!”

    春妮问子渊:“子渊,明天是怎么按排的。”

    子渊你说:“姐姐,甘教授说明天中午请您们去家中做客,后天,在BJ饭店举行婚礼,我派人去接您们。”

    步行走到长城脚下,远望群山起伏连绵,近视山岭陡峭,山峦重叠。连绵起伏的山脉衬托着长城,盘旋延伸于群峦峻岭之中,宛如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泼墨画,把长城呈现得雄伟、壮观、蜿蜒曲折。又像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历经二千多年地沧桑,谱写出波烂壮阔的篇章。

    “北门锁钥”四个繁体刚劲有力的大字嵌在高大的城门洞上方。

    院内老炮台,神威大炮炮身上刻有:"敕赐神威大将军”字样。旁边还有四门小炮,久经风雨,苍褐色的容颜,在古老的城墙的映衬下,仍威风凛凛,怒向苍穹。

    进入景区,沿途美丽的鲜花布满两旁,让人心情愉悦。游客脸上荡漾着笑容。

    登上第一座峰火台,极目远眺,长城随着群山万壑,绵延伸展,跌宕起伏,蜿蜒曲折。高山层峦叠嶂,悬崖耸立,峻岭幽谷,蔚为壮观。

    当几人爬到北五楼,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几人停下小憩。

    子渊问:“姐夫,再上几楼即好汉坡,也是制高点,‘不到长城非好汉’处。还爬吗?累了我们就回去。”

    子渊又问姑和姐;“姑、姐,您们累得厉害吗?不行就回。”

    秋生望着姑和春妮说:“再坚持坚持,继续爬,当回好汉,姑,春妮,你们说行吗?”

    姑和春妮异口同声的说:"行!爬!”

    好汉坡,斜度应该在四十五度左右,遥望着观日台,几人奋力攀登着。

    终于站在“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前,累并快乐着。子渊请游人帮忙给合影留念。

    坐在BJ烤鸭店,吃着色泽红艳,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味道醇厚的BJ烤鸭。喝着牛栏山二锅头酒,周身的劳累仿佛一扫而光。秋生暗想:世上竞有如此的美味,如此好喝的酒。

    车停在北大燕南园一两层小楼前,门前和楼后有一宽阔的庭院,花草繁茂。

    松柏环绕,翠竹掩映的燕南院,闹中取静,自成一个幽静的所在。有几位柱杖缓行的老人在甬道上漫步,几位行人走在色彩斑斓的小路上。

    子渊领着几人走进两层小楼,几人手中提着送给甘教授的土持产:花生、绿豆、地瓜、粉皮、香油等。

    甘霖未在家,甘教授及夫人从沙发上站起,迎接远方的客人。

    甘教授六十多岁,身材硬朗,两鬓斑白,脸色红润,少有皱纹,一双炯炯有神的眼中充满慈祥温和的目光,看似只有五十多岁。

    甘教授先对文涛夫妇说:“我常听子渊提起你们,是你们经常支助照顾他们一家,才有子渊的今天。”

    文涛说:“我们和子渊是一家人,这些都是应该的。子渊的成就,全凭甘教授的教导。甘教授不嫌弃子渊贫寒出身,接纳为婿,我们应该感谢甘教援。”

    甘教授说:“我真么会嫌弃子渊出身,我也和子渊差不多,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认准的是子渊做学问的韧劲。”

    甘教授又对春妮说:“如果没有你这坚强的姐姐,文渊是不会出息的,你为国家培养了一位优秀的人才。”

    春妮说:“是甘教授地培养,甘霖不是把更优秀吗?您把这么优秀的女儿送到我们楚家,我们应该感谢伯父伯母的深情厚意。”

    甘夫人已退休在家,开始坐在沙发上,微笑着听别人交谈,等子渊把几人介绍给甘夫人后,才互相问候。

    气氛融洽,谈笑风声。又聊起子渊的进步,这可触到了甘教授的痒处。

    甘教授一脸自豪的说:“子渊明年就要评为教授了,就可独当一面,任务更重,既要授课,又要带研究生,还要进行科研项目。”

    子渊说;“还望导师进一步指导,教诲。”

    甘教授说:“还喊导师?"

    子渊脸一红说:“喊导师习惯了,爸,以后记下了。”

    文涛说:“甘教授,子渊做科研项目还要在您指导下。”

    甘教授说:“现在还指导,等我退居二线,这项目的重担就全落在子渊身上了。”

    甘夫人又向春妮询问了子毅、子霖的情况,春妮向甘夫人简单介绍了情况。

    甘夫人说:“春妮,你真不容易,也真不简单,三个弟弟都成才了。”

    春妮说:“伯母,这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只起到了督促引导作用。”

    甘夫人又询问了文涛夫妇及孩子的情况后,才说:“你们先喝水,我去准备饭。”

    春妮说:“我去帮忙。”

    甘夫人“不用,甘霖也快回来了,一会让子渊领你们去校园转转,让老甘先给我择菜。”

    校园内绿树葱笼,小路幽静,建筑古色古香。漫步在北大优美洁净的校园里,沐浴着明媚灿烂的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令人无限的遐思。

    这校园可与旅游景区媲美,校园内很静,城市地喧嚣声不见踪影。

    有几只野鸭、鸳鸯在未名湖中嬉戏,给洁静柔美的未名湖平添了几分生趣。在光的折射下,像把星星绞碎撒在湖面上,闪闪发光。屹立在未名湖畔的博雅塔的倒影随着波光摇曳。

    顺湖北岸的桥登上湖心岛,使人心旷神怡。

    未名湖南部有翻尾魚雕塑,湖心岛南端有一石舫,湖南岸有钟亭,临湖轩等,使人目不暇接。

    未名湖和周围的美景溶为一体,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让人留连忘返。

    这是一块神圣的士地,未名湖畔埋头读书的学生,夹着讲义穿行在幽静小路上的师生,该有多幸运,才能在这神圣的殿堂工作和学习。

    好多认识子渊的,遇见子渊,都驻足恭敬的问声;“楚教授好!”

    子渊和甘霖的婚礼在BJ饭店宴会厅举行。

    金碧辉煌的宴会厅具有浓郁的中国宫迋式建筑风挌,今天装扮一新,一派喜庆气氛。

    主席台上,校有关领导,物理系领导及甘教授夫妇、春妮一行人就座。

    大厅内摆放的几十张桌子旁,坐无虚席,大多是甘教授的同事、亲朋好友。甘教授的好多学生,从全国各地赶来祝贺小师妹的婚礼。

    子渊、甘霖的同学、同事也前来祝贺。

    司仪宣布婚礼开始,乐队奏响欢快的乐声。

    谭副校长代表学校对甘教授的女儿及子渊副教授喜接良缘表示祝贺,并对子渊正进行的科研项目给予殷切的期望。

    物理系沈主任首先祝贺子渊与甘霖新婚快乐,白头偕老,又接着说;“……子渊副教授是甘教授的得意门生,从读博开始,即得到甘教授的青睐,在激光物理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地研究中,独树一帜,取得卓越的贡献,走在世界同领域前列,望能和甘教授密切合作,取得更大突破……。”

    甘教授发言说:“……祝子渊与甘霖真心相爱,相约永久……子渊是我的弟子,也是我的女婿,他勤奋好学,是我任教以来发现的最优秀的人才,所做项目,已走在世界前列,前途无量,一定会成功,一定能夠成功。”

    甘教授最后又说:“感谢校领导、系领导及同事们、亲朋好友们前来祝贺。感谢从外地赶来的我的学生们,你们的莅临我铭记于心,我向大家表示感谢!……。”

    文涛代表子渊家长讲话,先祝子渊、甘霖新婚快乐,百年好合,又对各位领导及各位到场的亲朋好友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子渊感谢各位领导及亲朋好友的祝福,并表示不会辜负校领导及系领导的期望,努力完成科研项目。

    司仪让子渊甘霖向悬挂的毛主席像鞠躬,向甘霖父母、子渊亲人、台上的各位领导及台下的亲朋好友一一鞠躬,两人又互相鞠躬,礼成。

    宴会开始,乐队奏响欢快乐曲。

    宴会在喜庆的气氛中结束。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充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地生产经营积极性。

    三队的石灰窑又点火了,石灰窑实行按劳计酬,避免走吃大锅饭的老路。

    生产队的菜园恢复了,韦老汉和春妮忙碌地进行蔬菜地种植,管理。

    大队的副业组开张了,秋生招了俩徒弟,成立了木业组;秦老汉领头成立了条编组;春妮的徒弟大柱成立了苇编组。

    各家各户又饲养上猪、羊、鸡鸭鹅狗等家畜家禽。

    南山村又呈现一派欣欣向荣得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