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你管这叫朝廷命官? » 第62章:魏帝与摄政王

第62章:魏帝与摄政王

    几个捕快立刻便是将王聪和李志两个首脑给抓了起来,五花大绑,后面的小喽啰也难逃此劫,一同被绑了起来。

    章山和孙成被救出来的时候还有些难以置信,对他们这么好,还给他们买吃买喝的王公子怎么会是反贼呢?

    不过这俩人的脑回路很清奇。

    他们甚至觉得要是反贼的生活都这么好,要什么给什么的话,那当反贼貌似也是挺有前途的。

    直到被两个家丁架着上了山的章文和孙越林一人给了这俩孩子一个大逼斗……

    妈的,再敢胡思乱想,老子把你打成孙子!

    反贼案子乃是大案,不是区区一个县衙能够审理的,于是这些人被火速送上了州衙,关押在府衙掌管的大牢之中。

    府衙则是立刻上报京城。

    以往无常教行事最为隐秘,朝廷虽然掌控着国家机器,但是对无常教这种东敲一棒子西打一棍子的组织也是无可奈何。

    就像是狮子也很难拍死一只蚊子一样。

    如今抓住了无常教这么多人,当然要火速上报朝廷,请朝廷派人下来处理,说不定能根据这几个人掌控的情报,捣毁无常教的数个窝点呢!

    洛霄和姜怀远后续只需要做一个吃瓜群众就好。

    由于这一切都是由洛霄策划,所以洛霄的功绩也被一路送往朝廷。

    不过这些洛霄不关心,洛霄最关心的还是眼前事,章文和孙越林已经将银子给送过来了。

    一人二百两,加起来就是四百两!

    花十几两买些酒,打赏给手底下的捕快们,再一人给三百文的铜钱,算作辛苦费。

    至于大头,当然是洛霄、姜怀远还有张老三来分了。

    洛霄也在学着人情世故,姜怀远是自己的上级,好处得让人家沾一沾吧?

    貌似国子监的科研经费一直挺紧张,姜怀远得了钱也会花在正途上。

    张老三则是自己手下第一大将,武功这么好,平日里还帮自己处理这些小偷小摸的案子,得以让自己安心摸鱼,当然也得加钱了!

    而且章文还表示,要不要到他们家的青楼里看看?保证让最好的花魁伺候。

    洛霄、姜怀远、张老三,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同时一拱手表示:“下次一定!”

    与此同时

    京城,皇宫,御书房

    一道身影正在伏案,奋笔疾书,旁边的太监又抱来几本奏疏,放在御案之上。

    伏案的身影脸上顿时露出惊呃之色:“还有这么多吗?”

    大太监笑道:“哎呀,摄政王殿下,这才哪到哪儿?内阁那边还有呢,要不再给您抱过来点?”

    摄政王楚问天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不用了……”

    御书房的旁侧则是坐着一名身着龙袍的中年男子,正在悠闲的喝着茶,时不时的翻看一下手中的兵书,津津有味。

    这位身着龙袍的中年男子就是大魏如今的皇帝——楚怀民。

    以前大魏六部之一的户部不叫户部,因为掌管百姓税收以及万民户籍被称为民部。

    自从如今的魏帝登上皇位以来,天下都得避讳他的名字,于是民部改成了户部,不出意外的话,后世会一直称民部为户部。

    魏帝似乎有些不满停下来休息的身影,放下兵书皱了皱眉道:“皇弟啊,你这速度可不行啊,再不快点的话,今天的活儿可干不完啊。”

    摄政王咬牙切齿:“要不你来?!”

    魏帝顿时摇了摇头:“要是什么事都由朕来干的话,那还要你这个摄政王干什么?”

    摄政王拳头都硬了:“那要不你把我这个摄政王废了,让我回封地行不行啊?”

    魏帝又立刻摇头:“这当然不行!父皇临终前可交代过朕,让朕登基以后千万不能苛待了手足兄弟,朕封你为摄政王,完全是遵行父皇的遗愿啊。”

    摄政王才不信魏帝的鬼话:“我这是摄政王吗?我这边批完了折子,你不也全都得过一眼吗?那为什么你不自己批呢?”

    魏帝道:“朕这不是想让你这个同父同母的亲弟弟也过一把皇帝瘾吗?”

    摄政王欲哭无泪:“皇兄,我不想过这么瘾行不行啊?”

    魏帝赶紧摇头:“不行!君无戏言,圣旨下了不能改。”

    因为同父同母,摄政王哪怕想在心里说一句彼其娘之都办不到。

    摄政王嘴唇拼命的动了动,愣是没想到能在心里骂什么。

    以往的中原,骂人都是以父母为圆心,以祖宗十八代为半径,持续输出。

    而他们俩同父同母,同祖同宗……

    魏帝对偷懒的摄政王似乎很是不满意,出言威胁:“皇弟啊,你要是再这么怠惰的话,朕可就把姜怀远官复原职了啊!”

    “别别别!有话好好说,千万别把姜怀远给弄回来!”摄政王赶紧低下头继续奋笔疾书起来,并且在心里画小人,可恶的楚怀民!算你狠!

    魏帝看着重新忙碌起来的摄政王很是满意,继续低头看兵书。

    很快,摄政王又重新抬起头:“皇兄,这两封折子要不你看看?”

    魏帝将兵书放到一边:“什么折子?”

    摄政王道:“一封是国子监今年的考题,还有一封……是长宁公主的婚事奏疏。”

    长宁公主乃是陛下的长女,如今也已经十七岁了,整个人平日里冷冷清清的,没有遗传皇后什么优点,但是却是将魏帝的优点遗传了个十成十,一身武艺臻至化境。

    可再厉害的公主也得嫁人啊……

    大太监很有眼色的将两封奏疏递给魏帝。

    公主的婚事先不着急,先看国子监的考题,这关乎天下士子人才。

    魏帝看着这些题目颇为惊讶:“跟以前的题目不一样了啊!出题人:姜怀远,洛霄?”

    呵呵,以往的题都是姜怀远来出,如今这题跟去年大相径庭,那问题当然就出在这个洛霄身上了。

    有意思,改天让人查一查洛霄是何人。

    魏帝看着大太监道:“去把长宁和永宁公主叫过来。”

    大太监答应了一声,立刻下去了。

    永宁公主是陛下的二女儿,如今不过十二岁,但是永宁公主跟长宁公主完全是两个极端。

    永宁公主活泼可爱,特别讨陛下喜欢,将皇后娘娘的智慧遗传了个十成十,但是武艺颇为差劲儿……

    很快,一个身着红裙,俏皮宫装的小女孩率先越过御书房的房门,跑到了魏帝面前,背着小手身体前倾,用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魏帝:“父皇!父皇!找永宁什么事情呀?”

    魏帝慈爱的伸手在永宁公主的脑袋上揉了揉:“永宁乖,将国子监这次的考题做一做,看看水准怎么样。”

    “好呀!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