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人在神诡:从献祭器官开始 » 第137章 “宁许人,莫许神”

第137章 “宁许人,莫许神”

    庆丰谚语:“宁许人,莫许神”。

    王府,一应安排好,王颉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年龄到了,已经不再是年轻那会儿。

    想当年他在郭县为官,精力旺盛,却政通人和,无事可做,偶然间从一处破旧的所在弄来一件法器,从此官运亨通,扶瑶直上。

    虽然读书人不应该盗取他人之物。但是一饮一啄,皆是定数。

    不偷了人家的法器,就没有他的扶瑶直上。也就入不了朝堂,撞不上二帝之战。

    他儿子也不会死。孙子也不会生不如死。

    有时候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这辈子做的是对是错。

    至于孙女……儿子死了,孙子生不如死,孙女还重要吗?

    他们这样的家族,女子皆是联姻的工具罢了。养的再好,也只是别人的人。

    能用孙女一半的命救自己孙子,没有人不会做。

    ……

    翌日清晨,姜火旺的小院中,大夫不少。

    是的,王谢的病大发了。

    草木灰那玩意儿本就刺激肠胃,哪里经的住大把大把的往肚子里塞啊。

    正常人都受不了,更何况一条命,两个人用的王谢(女)。

    “你们怎么给他吃了这么多的冬灰?(冬灰)即今浣衣黄灰尔,烧诸蒿藜,积聚炼作之,性亦烈。又获灰尤烈。欲销黑志疣赘,取此三种灰和水蒸以点之,即去。不可广用,烂人皮肉。”

    请来的济民药堂的坐堂黄大夫,就是一普通人,没有超凡知识在身。所以把给王谢服用冬灰(冬天的草木灰)的大夫看成了一个生手。

    医经上讲明了不可广用,这还灌人肚子里去了。这是救人,还是要人性命?

    老大夫很生气:“这是哪个医馆的大夫给看的?广仁堂?”

    郭县很小,就两个医馆,济民堂与广仁堂。

    济民堂与广仁堂不同。济民堂除了是医馆,还是朝廷设置的药局。

    庆丰立朝,便下令在府州县广设惠民药局,又令于医户内“选取内、外科医士各1员,专制药饵,以惠贫病军民,弗责其直”。

    上任武帝中兴,驱使大军破除妖魔,下令“徐、淮、临、德、济宁、通州等处药局,官给药饵,有司点检医者,俱在年终送彼,遇攒运官军患病,随即调治”。

    已经有了随军医院的性质,开始向军方发展。

    虽然上任武帝半道崩殂,使得大夫没有进入军中,也因此没有使得超凡知识传入医生体系,但国立医馆一直是庆丰朝的特色,一直有着权柄。

    身为国立医馆的坐堂,点检地方医士的医术医德,本就是其职责所在。

    但是,这真不关人广仁堂的事。

    “这个,是我喂他吃的。”

    柳水水一人做事一人当,一点儿也没有不好意思地站出来说道。

    “你?你是医者?”

    “不是,不过武医不分家。不是我,当时他就死了。”

    柳水水还很骄傲。

    “呃?真是头疼啊~”

    黄老大夫看了看柳水水的官衣,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训斥她。

    普通医师只是没有超凡知识,不等于他们不知道除魔司。

    作为一个庆丰所有地方必须配合的部门,想不知道都难。

    所以说这些年,我学的其实都是错?她的做法才是对的?

    老医师怀疑起自己的医术。

    毕竟他只是没有获得超凡知识的途径,不是一点儿也不知道超凡知识的存在。就说上任武帝,为了大军持续作战,广立随军药局,医治伤兵,大军所在,便有药局林立。不是半道崩殂,差一点儿就把治疗超凡伤势的知识传了下来。

    而作为一个产药大县,每年上交几千斤的药材,以资各方武者大药所用,又怎么可能对超凡知识一无所知。又怎么会对武者可以服食,普通人吃了会死的大药没有好奇心。

    可惜,朝廷控制的太严,想学都没有地方。

    但是试探还是可以的。“所以这用药量是不错的?就是要下重药?”

    黄老大夫一边抚须,一边怀疑问道。

    柳水水眨着卡瓦一的大眼睛--对,她也这么觉得。

    中一针,立即拔了,都是一把香灰。

    他中了两针,而且拔的慢。

    重药!肯定要下重药!

    黄老大夫看明白了柳水水的意思,开口说道:“是药,三分毒,他的口腔受创,肠胃也被炙烧……”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溶液呈碱性,你敢大量的吃,就肯定要做好炙伤的准备。

    黄老大夫已经看了,病人口腔有烧伤,也就等于食道、肠胃都会被碱溶液炙伤。

    这样的伤,不要说这个年代,就是姜火旺穿越前的时代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吃流食,等待炙伤的恢复。

    毕竟已经伤到肠胃了,有炙伤药也没法上啊。

    柳水水点头称是,又问道:“那个,需不需要让他吐出来?”

    黄老大夫眨了眨眼:怎么个意思?不是医武不分家吗?这知识不是只有你们这些人才有的吗?

    这时候,柳水水才扭捏了起来:“这不是一着急,下多了吗?他也不吐,不好下黄龙汤啊!”

    嘶--

    黄老大夫都惊了。

    这又是什么虎狼大药。

    黄龙汤,为泻下剂,具有攻下通便,补气养血之功效。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自利清水,色纯清,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神疲少气。

    此方临床常用于治疗伤寒、副伤寒、老年性肠梗阻等属于阳明腑实,兼气血不足者。

    可你都把人炙伤了,你还要泻?

    咋的?

    上伤口,中伤肠胃,菊花也不放过?

    什么仇?什么怨啊,这是。

    黄老大夫只是不懂超凡知识,但医德仍在,实在是不忍心这翩翩公子被一小姑娘折腾死。

    亲自落笔,先开了一服催吐的方子。

    又开了剂温补,调和碱度的方子。

    这公子的口、食道、肠胃已经伤了。至少大小肠与菊花,还是可以保一保的。

    “这药……由我们医馆熬制吧。”

    开了方子本应该是交与家属煎药,但是想到柳水水的不靠谱。黄老大夫干脆把熬药的活也接走了。

    就怕这习武的少女再来一把重药。不仅坑了病人,还砸自家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