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儿阿飞,有剑圣之姿 » 第一百六十三章 成化二十二年和弘治元年

第一百六十三章 成化二十二年和弘治元年

    又是一年寒冬腊月,一场大雪后,大地被覆上一层厚厚的银装。

    路旁光秃秃的树上,挂满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张家口外邯郸大道上,三辆挂河北牌照,带篷布的蓝色东风卡车,以二十迈的速度行驶在被积雪覆盖的公路上。

    三辆卡车拖斗边,都插着一面酱色镶金边的镖旗。

    镖旗被寒风吹得猎猎作响,使人几乎分辨不出,用金线绣在上面的是老虎,还是狮子。

    二十迈的速度不算快,但比起曾经依靠骡马拉着板车的速度,已经快了许多倍。

    车子很快就到达一处休息区,这种休息区在国道旁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集餐饮、住宿、汽车维修、便利店、加油站为一体。

    卡车在画着线的车位上停稳后,从拖斗中下来一群穿棉大衣的大汉,前面驾驶室也下来几人。

    为首者是个脸色紫红的胖子,他下车后,对众大汉大声道:“兄弟们,这趟镖大家辛苦了,一会儿放开了吃喝,今日我请客。”

    众大汉闻言,立时发出一声欢呼,有人叫道:“多谢诸葛镖头。”

    也有人道:“大哥豪气。”

    紫红脸胖子名叫诸葛雷,保定“金狮镖局”的副镖头,江湖人称“急风剑”,出身快活城,二十年前乃是急风三十六骑之一。

    当年快活王决定退隐江湖,王怜花得朱见深诏书,准备前往东南军区掌军时,曾给过急风三十六骑和急风卫们,一个选择去留的机会。

    大部分人都与方心骑一起,决定继续追随王怜花,成为他的家将,急风卫则是加入明军,成为王怜花的警卫营将士。

    另有一部分人,则是拿着快活王发给的遣散费自谋前程,这诸葛雷就是其中之一。

    其成名武功乃是急风三十六骑的标配,急风心法和剑法急风十二式,在自奔前程的急风骑中,他算是混得比较好的。

    因此他常以急风骑的代表人物自居,身边捧他臭脚的喽啰们,便冠之以“急风剑”的绰号。

    可惜急风骑的代表人物,不过是他自鸣得意的一厢情愿,其他急风骑压根不认。

    这诸葛雷的性子有些张狂,人品也欠佳,在急风骑中人缘本就不太好。

    但因为他的武功,在急风三十六骑中可以排进前十,又没真个犯什么大错,故此没有被驱逐出团队。

    他混出点名堂来后,也没有哪个袍泽来找他,甚至对“急风剑”这个绰号感到膈应不已。

    当年身处急风骑这个团体中,头上有四大使者压着,他还算比较收敛,得了自由身后再无约束,本性便彻底暴露出来。

    但是多年来,江湖人忌惮他急风骑的出身,倒也往往会给他几分面子,再看不惯他,也不敢真个动他。

    毕竟他人缘再不好,也终究曾是急风骑的一员,若真要动了他,难免会惹上急风骑这个团体,得罪英国公王怜花。

    这也是他嚣张跋扈多年,依旧活得好好的最主要的原因。

    ……

    在诸葛雷一行到达休息区时,一辆通体漆黑,四四方方,挂山西牌照的四驱越野车,正自西南方向而来。

    驾车的是个看上去十七八岁,剑眉星目,神采飞扬的俊秀少年。

    满头长发随意披散,颇有几分潇洒随性之意。

    而在副驾驶上,还坐着另一名同样神清目秀,气度沉稳的弱冠少年。

    他的头发却是在脑后扎起一个马尾,只在腮边垂下两束。

    他们没有穿北方最常见的棉大衣,里面都是不薄不厚的白色毛衣,外套则是黑色长款呢子风衣,主打一个黑白分明。

    下身是黑色涤棉面料的窄脚裤,这种面料在后世,是用来做迷彩服的,如今同样也是军用品,脚上则是蹬着一双黑色军用陆战靴。

    明军的军服分为白绿两色,水师穿白色,陆军穿绿色,因为空军尚未出现,故而还没有蓝色军服。

    迷彩服在这个时代是没必要的,一来制作工序太复杂,实用性也不高。

    迷彩色最大的作用就是融入环境,达到躲避敌方空中侦察的目的,在这个时代有什么用?

    连大明都才刚刚开始修机场,其他国家更不可能有什么空中侦察单位。

    如今已是成化二十二年,再过一个月,则是会改年号为“弘治”。

    大明基本上已经全面进入电气时代,差不多相当于后世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会形态。

    而今年一开年,大明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刚至不惑之年,但看上去也就二三十岁的大明皇帝朱见深,竟在太子刚满十八岁,册立太子妃不到两个月的情况下,便宣布传位与太子。

    朝臣苦劝无果,百姓满脸懵逼。

    朱见深这个皇帝,还是十分受百姓爱戴的。

    他在位这二十年,都已经

    不能用励精图治来形容,整个大明几乎是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短短二十年,便在李天心的引导下,走完数百年的历程,大明百姓得享远超任何时代的太平盛世。

    朱见深选择退位,百姓颇为不舍,同时也是担心新皇会乱来,打破如今他们所拥有的一切。

    虽说大明百姓都知道,他们能得享这般太平盛世,有今天这样不愁吃穿的幸福生活,最大的功臣是晋国公李天心。

    但若没有朱见深这个英明的皇帝,对他毫无保留的支持与信任,李天心便是有天大的本事,却也无从施展。

    这就是百姓的观念,虽然浅薄了些,但十分淳朴。

    权贵们心里则是十分明白,以李天心的本事,加上朱富贵的财力,李天心若是野心勃勃之辈,这座江山早就改名换姓。

    如今这个国家依旧叫大明,国姓依旧是朱,全因李天心忠义两全,无心权势之故。

    总而言之,不管各方都是什么想法,朱见深还是坚定的选择退位,带着万贞儿和怀恩,跟着因女儿出嫁而回来的李天心他们,出海前往新大陆去也。

    而在原史上,朱见深和万贞儿会在明年,也就是成化二十三年先后去世,由朱祐樘继位,如今也不过是提前一年而已。

    新皇继位,百姓担心的大变化却并未出现,这一年以来,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