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自秦来君莫问 » 第二十六章 密议

第二十六章 密议

    沈冶说道:“单是知道赵府的防务情况还不够,现在咸阳城实施宵禁,我们要是去行刺,戍卫那关就过不去,只有请吴大人想办法解决了。还有退路,我们要是刺杀成功,想要全身而退是难上加难,城内外都得有人接应。不然想活着走出咸阳城是不可能的。”

    “接应?吴大人不是说如果第八个人知道,我们就是死路一条?”老段问道。

    沈冶道,“我们若是刺杀失败,李将军也断然逃不出干系,丞相肯定能追查到这里,所以这件事必须让他知道,城内外安排接应非他不可。”

    话音一落,五双眼睛都齐刷刷的看着他。个个都在想,这小子年纪轻轻,想的还挺周全。

    “看不出来啊小子,你平日里除了力气大些,这头脑还满灵光的。”老段说着看向沈冶,满脸惊喜之色。

    “我只不过是比大家想的多些罢了,相信各位大哥也有自己的看法,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都来说说吧。”

    张志说道:“军械,车马,这些都可以由李将军解决。还是先知会李将军吧,若是他不同意,一切都是徒劳。”

    赵春海道:“这事我来办,我自从军以来,一直跟在李将军麾下,多年以来也有些交情。”

    沈冶道:“赵大哥,事不宜迟,现在就去知会李将军吧,让他尽快通知吴大人。”

    “嗯,各位在此稍候,我去去就回。”赵春海冲众人一抱拳转身走了出去。

    “李将军,赵春海求见。”一名军士走入帐中通报了一声。

    李朔正坐在灯下,手里拿着一册书简细细品读。心道“赵春海?这么晚了来干什么?又是没酒喝了来找我讨酒的吗?”

    “让他进来。”

    “是!”

    赵春海风风火火走了进来,到李朔身前才停下。

    李朔头也没抬,随口问道:“春海,你这么匆匆忙忙的干什么啊,是不是没酒喝了?”

    “出大事了!”赵春海一脸焦燥。

    李朔从竹简上收回目光,抬头看着赵春海问道:“什么大事,说来听听。”

    赵春海连忙俯身在李朔耳边小声说道:“今日吴大人......“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一队军士急匆匆地向着五人所在的营帐走了过去。

    我等有重要军务,速去清退三十丈内闲杂人等。没我的命令,不得靠近。”

    “遵命!”

    五人听到李朔的传令声,一齐走了出来向李朔行了一礼。

    李朔当即示意让众人先进营帐等着。自己则站在帐外,看着亲卫把周边的营帐挨个搜了一遍,然后又对卫队长说:“再去检查一遍,三十丈内,不得有闲杂人等!给我检查仔细了,如果漏掉一个,军法处置。”

    “是!”

    那队长虽然不知道将军这是要干什么,也不敢抗命,只能带人又搜了一遍。这才跑过来对李朔一抱拳说道:“禀将军,已经检查完毕,三十丈内已无一人。”

    “好,你也去三十丈外守着,给我看紧了,不要让任何人靠近。”

    “是!”。

    李朔下完命令,转身走进帐中。

    李将军”,众人看到李朔走了进来,又是行了一礼。

    李朔说道:“诸位不必拘礼,坐下说话。“

    待六人入座后,他也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刚一坐下便愤然说道:“我李朔虽是个将军,如今手下不过区区千余人而已,这也都拜那赵贼所赐。若不是他,我早已带领大军去扫平贼寇了。章将军被逼造反,我等昔日旧部被那赵贼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若不是当年被委以守城之职,此刻怕是也难以幸免。如今大王有心诛灭此贼,我李某更是欲杀之而后快。”

    “今日吴大人来军中找我要人,我便知道有大事发生,没想到是赵贼的报应终要来了。我已经派人前去知会吴大人了,明日会有消息。诸位需要我李某做些什么,尽管开口。”李朔又道。

    众人一听,心里便生出一些底气来,能得到李将军的全力相助,这刺杀行动又多了几分把握。

    赵春海道,“将军,事关重大,不得已才把你牵连进来。”

    李朔说道,“哪有什么不得已,吴大人找到军中来的时候,我就已是一枚棋子了。”

    赵春海又道,“哦?将军此话怎讲?“

    “大王让吴大人来找我,自然是特意安排的。大王深知我是章将军旧部,早就对赵贼恨之入骨,此番刺杀定会全力相助。李某更是苦赵贼久矣,早有心诛杀此贼,又怕给扣个谋逆的帽子。如今得以奉王命诛贼,我李某当然义不容辞。”

    “李将军果然智慧过人,看得倒是透彻!”赵春海又道。

    李朔说道:“奉承的话就不必说了,你们几个聚在这儿,是商量对策的吗?有什么结果?不妨说来听听?“

    “李将军有什么对策吗?我等职位低微,只知道冲锋杀敌,这出谋划策的事,还是有点力有不逮啊。”张志说。

    李朔道:“诸位在我军中已久,李某虽然是一介武夫,看人的眼光却是准的。诸位能在战乱中存活下来,自然是有本事在身,只是处事低调罢了。所以今天我才把诸位举荐给了吴大人,想必诸位已有应对之策了吧。”

    李朔知道,除沈冶外,其他五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临场应变能力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及。至于沈冶这个小子,上次伏牛山一行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让山贼撤兵,应该也不是个简单人物。所以下午吴大人来找他要人的时候,他便把这六人一起举荐了上去,新王登基在即,吴大人在这个时间来找他,肯定不是小事。

    沈冶道:“也不算是应对之策,只是此番去刺杀赵贼,定是凶险无比。那赵府必然是铜墙铁壁一般,到时难免会血拼一番。若侥幸刺杀成功,这脱身之法却让人头疼。还有赵府的详图,不知将军能否搞得到?”

    李朔思索了一阵才回道:“城中地图容易,我任这外城的守备之职已经四年了,城中各处地图都有。只是这赵府的详图,却只有个大概。近几年赵府改扩频繁,那图恐怕早就不能用了。不过刚来咸阳的时候,我曾和城南一位马商有些交情,军中马匹也多是从他那买的。此人之前曾为朝廷做过些修屋建房的活,明日我去会他一会,看他能不能想些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