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朝有老六 » 第四十一章 双相—毕士安

第四十一章 双相—毕士安

    毕士安,从小好学,继母祝氏认为学习需要良师益友,与孟母三迁一样,举家搬到宋地,祝氏不满意环境又继续搬到郑地,毕士安也如愿交到了一些良友。

    毕士安在北宋初期考取进士,随后开始在各处任职,当他做到乾州知州时,为了方便照顾年老的母亲主动请求回到汝州,即便是降职做一般的官员。那时很多人为了升官标榜自己忠孝,毕士安却是为了孝顺继母主动要求降职。

    宋太宗的皇子们出阁时,毕士安做了冀王的僚属。端拱年间,宋太宗下诏让各王府的官员们献上所写的文章,皇帝仔细看了以后,和近臣都认为毕士安写得好,后来提拔调动毕士安时,冀王请求让毕士安留在王府,但是没有被允许,人才在任何时代都非常抢手。

    此时宋真宗还不是皇太子,在做开封府尹时征召毕士安,从次毕士安进入了上升的快车道。

    真宗继位后,准备安排人校对勘正《三国志》、晋、唐书。此时有人进言两晋时期有很多鄙陋低劣的荒唐事情,真宗就咨询毕士安,毕士安表示记录恶的事情可以警醒世人,记录善的事情可以劝导后人,典籍《春秋》就是这样做的。

    宰相李沆死后,毕士安进一步升官,感谢宋真宗时,皇帝表示谢早了,任你当宰相后再谢,随后皇帝袒露心声,想让你当宰相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多事之秋,需要再任命一人和你共同做事。

    毕士安首先罗列了当宰相必不可少的特质,那就是要有足够器量,然后推荐寇准,理由是寇准为人忠义,能决断大事,他是块当宰相的料。

    皇帝提出了异议,自己听说寇准刚直好争、率意而为,毕士安力挺寇准,并解释之所以有人说他坏话,是因为寇准以国家为己任,坚持原则,嫉恶如仇,得罪了不少人。毕士安进一步分析,皇帝你或者别人喜不喜欢他倒是其次,现在北宋的情况是真的需要他。

    真宗于是做了一个决定,任命了两个宰相,毕士安与寇准。其实真宗也一直有让寇准当宰相的想法,而且也知道不能让寇准独相,因为他刚直。两相恰好是目前最好的方案,毕士安因为还要负责监修国史所以位置排在寇准前面,实际原因是毕士安才是皇帝心腹,所以得在前面把关。

    寇准担任宰相后,不出毕士安所料,果然嫉恶如仇。小人们开始暗地抱团,每天都在谋划怎么扳倒寇准。随后老六们出招了,安排一个老百姓作为棋子,状告寇准与安王勾结,寇准直接慌了。

    这一看就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皇帝最忌讳的就是这种行为,今天勾结,那明天王爷是不是要扶正为新皇帝?话又说回来,大臣如果真的和王爷勾结,关一个平头老什么事?

    寇准知道自己得罪了很多人,也知道这事肯定有人指使,但他惶恐的地方在于他说不清,他和安王有交往,但谈不上勾结,这个界限就很模糊,越辩越黑。同时其他老六们正等着他来辩解,一环扣一环的暗算都已经安排好了。

    此时毕士安站了出来,我看好推荐的人那是不准任何人动的,直接帮助寇准辩解,把诬告的人交由官吏审查,查清楚后斩了,人死了以后寇准才松了一口气。老六们不敢对毕士安怎么样,也没有在这个过程中捣乱,因为他们也知道毕士安与寇准的不同,这是绝对动不了的人。

    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南侵,真宗坐不住了,问大臣们计策。两位宰相都提了如何防御准备的建议,并一致要求皇帝去澶渊。那真宗就只能去了,不同的是毕士安说仲冬去合适,寇准要求立刻去,一刻也拖不了,既然这样,那皇帝当然是优先听毕士安的,毕士安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可想而知。

    随后契丹派人请和,皇帝无法分辨真假,毕士安帮助皇帝断定是真的求和,依据是契丹这回入侵并没有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而且大军久在外面,也担心有人偷家。

    毕士安的大事决断力丝毫不输寇准。皇帝已经下诏自己要去守澶渊,仍有很多人提出异议,甚至有大臣提出迁都到南京或者成都,这不靠谱的建议如果实行,中原肯定就没了。两个宰相立刻一起见皇帝,坚定皇帝的决心,让皇帝亲自去澶渊守住前线。

    北宋与契丹在和谈中到了最核心的谈价环节,和议要求每年给契丹银绢合计三十万钱,朝廷普遍认为给多了,毕士安认为就是要给多点,这样契丹就不愿再发动战争,一场战争下来不一定赚得到这么多,所以宰相终究与其他大臣的格局和眼界不一样。

    双方罢兵后,北宋一边安排优秀的将领守住边境,另一方面释放友好信息,解除了对契丹的铁禁,允许两边的贸易,保证契丹能得到自己必须的物资,毕竟得不到的话那又得抢。

    毕士安去世后,真宗对寇准等人说,毕士安是个好人,他老早就跟着我,一直做到宰相。言下之意就是我的超级得力大心腹没了,以后的日子你们要担待点。

    等到王旦做宰相时,毕士安的家人已经日子都过不起了,因为毕士安为官清廉,也没有留下什么田地宅子。王旦向真宗报告,并非常贴心的把接济毕士安家人的善事让给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