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朝有老六 » 第二十七章 血条超厚的将领

第二十七章 血条超厚的将领

    杜汉徽,生于唐朝末年,京兆长安人,父亲是太原威胜军使,有可能当年李克用自山西攻进陕西时,杜的父亲带着杜投奔了李克用的军队。杜汉徽从小有臂力,擅长骑射,十七岁时就成为李克用的厅直队长,李克用据记载于908年去世,推断杜汉徽出生不晚于890年,杜于建隆三年冬病逝,也就是962年,可以推测杜一直活到八十岁上下,在动乱的年代实属不易。

    关键杜的一生是在不停的征战,而且有很多硬仗,受伤都是家常便饭,杜的血条不仅仅长,还特别厚。在这种情况下还能高寿,且最后是因为生病后拒绝服药死去的,不然血条还要拉长,原话为“我在戎行四十年,大小百余战,不死幸矣,安用药为?”杜的总结是军旅生涯四十年,打了上百次仗,已经生死看淡,能活到现在靠的就是运气。

    回顾杜汉徽的高光时刻:后汉初,杜跟随高行周征讨邺城的杜重威,杜重威作为当时中原政权最大的地方实力派,这仗有多惨烈可想而知。杜屡次被箭射中,身受重伤,还能力战。“观者壮之!”观者是谁?还不是交战双方的将士,都是在死人堆里摸爬滚打的,啥场面没见过,连他们都为杜汉徽竖起大拇指,哥们你够硬!挨了一箭你居然站起来了,又挨了一箭你竟然还能站起来,而且还要战斗!

    后唐时期杜汉徽还在积攒经验和本事,虽然小有名气,也在顺利升官,但还没有达到在战场上闪亮登场的水平。

    到了后晋时期,杜开始声名鹊起。讨伐李金全时,生擒指挥使孙厚,战斗中的杜汉徽危险性不低,侮辱性也极高。两年后征讨安重荣,杜的战功从侧面得到反映,战后杜已去世的父亲被赠左赞善大夫,看来战功立的也不小。

    在戍守深州的时候打赢了契丹,而且不是契丹撤退逃跑所取得的小胜,是大胜,战果就四个字,“杀获甚众”。征讨完杜重威后,戍守镇州,期间再次成为契丹的克星,“获车马甚众”,契丹人学聪明了,优先保命,车马乃身外之物。

    后周时期,杜汉徽跟随周世宗讨伐北汉的刘崇,立了战功升官,杜屯兵在安平县,随后第三次击破契丹,“获器甲车帐”,每次打完契丹,杜都收获满满。

    宋朝建立后,杜汉徽从平李筠,又从平李重进,功劳簿上又增加了厚厚的一笔。但用宋太祖的话来讲,给前朝立的功皇帝不想细听,只有给老赵家打的工可以娓娓道来。

    久经沙场的老杜没过多久便生了重病,只得把符印交给下属,只身离开驻地回到京城报告。家人们劝他医治,他笑着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豪迈的一生,没过多久血条值就降到了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