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朝有老六 » 第九章 有样学样的公主

第九章 有样学样的公主

    靖康之乱时,有两个先朝的公主,金人没有搞清楚她们的底细,所以没有被带到北方,留在了京城。

    第一位就是仁宗的第十个女儿,这个长公主后来活到了八十多岁,在高宗时期辈分是最高的,皇帝每次见她都把礼貌尊敬直接拉满。

    这个长公主就开始倚老卖老,为自己的亲儿子找皇帝跑官要官,皇帝把事办了后还专门下诏其他皇族不能以此也提类似要求。换其他人的话早就见好就收了,皇帝专门给你破例,而且还公开下诏不会给其他人破例,但长公主就是长公主,主打一个资格老、脸皮厚,一直等机会好得寸进尺。

    过了很久,长公主又去找皇帝给亲儿子升官,皇帝又破例答应了,真的是一个敢厚着脸皮要、一个敢硬着头皮给。皇帝也确实看不下去了,倒不是因为跑官要官,而是长公主其实还有两个非亲生的儿子,长公主每次却只为亲儿子的事奔走,皇帝让她一碗水端平。

    高宗也确实对她好,按辈分来算长公主要高皇帝一个辈分,她去世时皇帝又给她的子孙升了一次官。

    相比之下,另外一个长公主高宗就不怎么待见了,但这位长公主也是有样学样,但她的资历和辈分有低了一些,她是宋哲宗的女儿,跟高宗一个辈分。靖康年间也因为同样的原因,没有被金人带往北方。

    有了榜样的成功案例,这个长公主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冲动,但她自知实力资历要差些,所以还得先讨皇帝欢心,送上名贵宝物,结果高宗不要,高宗也是心知肚明,你想干啥大家都懂。

    后来有一次见皇帝,皇帝给长公主的五个儿子都升了一次官。这位长公主也是主打一个脸皮厚,能要使劲要,要求再给老公整一个大官,依据就是举先朝例子,然后述说老公的功劳,首先他是四朝老臣,说白了就是一个官场大混子,其次是他曾建议在汴京接应皇帝,又曾经建议在杭州增强守卫力量。总结一下,就是没有一点功劳,这么多年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提了两条没人搭理的建议。皇帝当然不同意,这事没成,但长公主还是给儿子们捞到了好处。

    过了四年,长公主再接再厉又跑去找皇帝要官,女人之间的攀比是没有尽头的,都是长公主,她能要那我也能要。这一去就直接在宫里呆了三天,天天跟皇帝一起吃饭,使出死缠烂打的本事,最后自己沉不住气了,见皇帝不提那就自己开口,又是为老公要官。“官爵岂可私与人,况今日多事,未暇及此。”皇帝首先表示于公官爵不能私自给人,但也没把话说死,说于私现在这情形没空处理这事,给长公主个念想,好把老太婆赶紧打发走。

    老太婆肯定不依不饶,史书里没有说皇帝的态度,转而说当权的大臣赵鼎正在打击处理类似事情,于是长公主的好事黄了,也就是皇帝那关被她死皮赖脸的通过了,但卡在了朝廷这关。

    直到当权的大臣换了,长公主的老公才如愿以偿升了大官,此时皇帝又开始头疼,这已经给两个长公主破了例,其他皇族会不会排队到宫里堵他要官,高宗只能专门为此事下诏,意思总结为长公主这一家子是宋哲宗目前唯一的近亲,他们可以放火,但你们不能点灯。言下之意,这事得看人,你没这资历或实力,就一边凉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