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 » 第三十三章 初为监察使,天下大乱

第三十三章 初为监察使,天下大乱

    这一次,却是轻松了许多。

    大明的立国之君是朱元璋。

    因此,在这座祠堂中,只有朱元璋赐给他们的先祖。

    没过多久,朱允熥便重新回到了王宫之内。

    文武百官们在朱允熥的马车踏入皇宫的一瞬间,也都是一个个目瞪口呆。

    齐刷刷的鞠躬。

    片刻后,朱允熥从马车上下来。

    他走到朱元璋跟前,恭恭敬敬的跪倒在地。

    一旁的大公公连忙取出一份诏书:

    “陛下,奉天受命。”

    “圣德仁明,朱允熥。”

    “......”

    “钦此!”皇帝陛下躬身行礼。

    将那道旨意,从公公掌柜的手中拿了过来。

    朱允熥跪倒在地,向朱元璋磕头:

    “臣,听令!”

    “陛下万寿无疆!”

    朱元璋嘿嘿一笑:

    “平身!”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

    说完,朱允熥站了起来,将手中的诏书递给了朱元璋。

    看到这一幕,群臣齐齐跪拜道:

    “陛下万寿无疆!”

    “陛下万岁!”

    这一切,都被建国公常胜看在眼里。

    他的心情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她还有些懵。

    没人会想到,一个即将失去权力的国公府。

    他终于可以卷土重来,重新回到了国家的核心!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皇太孙!

    授勋大典至此告一段落。

    随后。

    朱元璋带着朱允熥又一次进了皇宫。

    随后,朱元璋将自己早就下定了决心的事情说了出来。

    “云云,要不,我让你坐镇国事?”

    一听朱元璋这话,所有人都愣住了。

    大总管心中一凛。

    他连忙挥了挥手,示意那些侍卫都出去。

    朱允熥已经换上了一身行头,正准备离开,却被朱元璋一句话给打断了。

    顿时就呆住了。

    看着皇帝陛下眼中的那一抹真挚。

    朱允熥若有所思。

    朱允熥早就做好了监国的准备。

    毕竟,大明有那么多的大事要处理。

    一开始,朱元璋还让宰相去辅佐他,监督国家大事,管理国家大事。

    但胡惟庸一事,朱元璋却将宰相一职给撤了下来。

    那个时候,政府还没有建立。

    所以,监察朝政的重任,就交给了朱标这个皇储来承担。

    现在,他已经是大明皇帝的孙子了。

    所以,他才会被任命为监国。

    朱允熥没有任何的迟疑,直接答应了下来。

    “这是我应该做的。”

    没想到朱元璋竟然摇摇头:“我也没想到啊!

    “我不能为你分担压力,我要为你的大明负责。”

    “我们年纪大了,没有以前那么有活力了。”

    “你现在是太子,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朱允熥闻言,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还以为,自己不过是在替自己的祖父打理国事而已。

    谁也没有料到,他会把这里的一切都揽在自己身上。

    这不是很突兀吗?

    “陛下神采奕奕,我……”

    朱元璋却是直接将朱允熥的话音给堵了回去。

    “我知道我的身体。”

    “这样的话,我怕我活不过两年。”

    “趁我们还能动的时候。”

    “我会尽快把大明交给你的。”

    “我可以为你做点什么。”

    “要不然我担心你会被打懵逼。”

    当朱元璋说出这番话时。

    朱允熥沉吟不语。

    原来的史书中,朱允炆被朱元璋封为太子,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这一点,他并没有说谎。

    所以,朱允熥没有迟疑。

    “那就好。”

    “是!”

    朱元璋闻言心中大定,道:

    “我会尽我所能。”

    “一切都有我们罩着!”

    第二日,上了大殿。

    百官如往常一样,在正厅里等待着。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出现。

    不过,黄小龙并没有等到朱允熥。

    就在这时,那名大内侍卫,手中拿着一份圣旨,大声的喊道:

    “圣谕:”他念出了这句话。

    “昨天感冒了,有些不舒服。”

    “国中大事,皆有陛下定夺。”

    “诸位爱卿,还请多多费心。”

    “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钦此!”皇帝陛下躬身行礼。

    当他听完这道旨意后。

    众人皆是一愣。

    “感冒?”

    昨日在册封仪式上,他还生龙活虎。

    她的病,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好。

    皇帝这是把所有权力都交给了这个孙子啊!

    就算是当年的皇子,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啊!

    这不是什么监国,这是在继承皇位!

    只是,面前这位,真的可以担当得了监察天下的重任?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国中之事,尽皆压在他的身上。

    尽管他已经成功地将商业税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现在的大明,正是繁荣昌盛之时。

    就算不是皇太孙殿下出手。

    大明的赋税,还是要慢慢增加的。

    这只是时间问题。

    皇帝陛下如此迅速的将权力交给了他。

    未免太过急功近利了吧?

    而其他的官员则是一脸的喜色。

    他的年龄到底有多大?

    这还只是普通家庭的学生。

    可他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被女帝派去监军了。

    这也是仲永的又一次传奇。

    他们只需要让对方吃点苦头就行了。

    这让他很是为难。

    最后还是要看他们的意思。

    如此一来,他的下场,就和朱允炆差不多了。

    都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而对朱允炆死心塌地的人,此刻也都是一脸的幸灾乐祸。

    如果朱允熥的实力不够,那么……

    朱允炆也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啥?你觉得朱允熥有能力执掌大权?

    笑话!

    古往今来,哪有十来岁就能执掌朝廷的!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不同的想法。

    不过,这一切,都逃不出朱允熥的法眼。

    明代是历代帝王与士大夫之间矛盾最为激烈的一个朝代。

    因为没有了宰相的存在。

    在他看来,他的每一个大臣,都是他的竞争对手。

    为了制造出东西方两大工厂,他们什么都做得出来。

    文武百官,没有了宰相,没有了灵魂的寄托。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局面,就是用所有的官员来对付皇室。

    后来的朱棣在史书中找到了这个问题。

    但是,宰相之位,他是不敢给的,所以,他就用了一个类似于内阁的体制,来取代宰相之位。

    其后果是,皇权,内阁,以及一般的文官之间形成了一种竞争关系。

    最后,更是将整个帝国都卷入了这场纷争之中。

    他绝不会重蹈覆辙!

    这个时候,大内侍卫的声音响起:

    “诸位大臣,请上一份奏章!”

    就在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

    一名大臣上前一步,恭敬的向朱允熥鞠躬道:

    “臣河南道监察使大人,请上一份折子。”

    朱允熥颔首道:

    “你在说什么?”

    河南道的官员连忙道:

    “是!”

    “现在是秋天了。”

    “雨越来越大了。”

    “黄河水位一天比一天高。”

    “河南衙门传来消息,说黄河随时可能崩塌。”

    “这条大江一破,对整个南直隶都有很大的威胁。”

    “还请朝堂尽快决断!”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所有人都是一脸的震惊。

    而站在朱允炆身边的文武百官们,则是一个个目瞪口呆。

    眼中有着掩饰不住的欣喜。

    “陛下,还望陛下尽快征召精锐,将这条河流修复好。”

    “绝对不能让洪水威胁到整个南直隶。”

    一名军官连忙上前一步,开口说道。

    他的话才刚刚说完,另一个大臣就开口了。

    “是呀,陛下,还望陛下尽快拨出一笔资金,不要让黄河泛滥起来!”

    很快,又有几个文武百官上前请愿。

    总之,绝不允许洪水对整个南直隶造成任何影响。

    朱允熥看到这一幕,也是忍不住皱眉。

    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是来自河南道,来自南直隶。

    公公管家连忙将那名大臣的折子递了过去,交给了朱允熥。

    朱允熥将卷宗念了一遍。

    他立刻就知道那些大臣们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了。

    毕竟,老朱家族,是以南直隶为中心的。

    如果真的让大水冲垮了老朱家,那可就真的完了。

    父皇不会放过他们的。

    也难怪那些人一听说此事就这么着急了。

    还有一些眼神中,分明流露出了一丝得意。

    估计是在等着自己的笑话。

    哼,真是让人大失所望!

    朱允熥合上了文碟。

    转头对着工部郎人道:

    “爱卿,过去几年,朝堂上怎么处理这次的水灾?”

    朱允熥话音刚落,就被他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