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此间乱语 » 第二十九章 皇城

第二十九章 皇城

    石京。

    皇城,永明宫。

    秦帝与众臣议事,侧帘内起居郎执笔行书。

    台下众臣纷纷出席上告需圣上决断和知晓的事项。

    “启禀圣上,南方秋汛频发,应拨弄些库银、粮草和人马周济,以示我朝天下归心之期盼!”

    “无趣,但准了。”慵懒的皇帝以手抵着下巴,右脚踩在王座上。接着他搜寻起文武百官,眼睛似有亮色,却不发一言。

    众臣看皇帝未说话却睥睨寻人,四处惊异时,在角落的一小小文官出席上禀。

    “启禀圣上,你的……朋友们,在外城驿站安排妥当,不日即可见面。”

    “有趣,朝会结束后,来我寝殿详议。”

    起居郎微颤,但复又如常,详细记录。

    众臣纷纷狐疑,议论声纷纷,位于前排的相国文弘毅踏出一步,禀奏道:“陛下,西北七城、石京六郭、东北四地和南方诸郡,均有陛下所言异象发生,我朝平民因此丧生者不可计数。”

    “具体情况你有收集吗?”秦帝没有睁开眼睛,他冷峻发言,“如若收集,与我详议。”

    文弘毅躬身回禀,“是,陛下。”

    他回身时,听到一旁站立的魁梧披甲男子冷漠低声道:“相国,西北七城为我等发家之地,还望你明哲保身,不要参与进来。”

    “温将军,你等?是你?还是他?”文弘毅悄声呛道。

    那魁梧披甲男子面色如常冷哼一声以示不屑回答。

    接下来的朝会在臣子详细禀报和皇帝“无聊”“你看着办”“但都准了”的批复中来回。

    就这样,直至朝会结束。

    起居郎深呼一口气,将记录工具收起。他结束了今天的跟随记录工作,至于皇帝寝殿之事,有其他人负责。

    他乘着车马,回到内史省。内史省下人为疲惫的起居郎备好笔墨纸砚。

    他自是要将今日朝会所记誊抄在面前宣纸,宣纸上右上角向下写着安石起居注,那是他师傅的手笔,苍劲有力,十分好看。

    “安石十年,九月十六,圣上与文武百官相议如下……”

    但疲惫的起居郎想起从上个月开始骤减的工作量,思绪愈加迷乱,下笔频频出错。

    他不得不先放下手头工作,鬼使神差拿起上个月所编纂好的起居注,翻起来看:安石十年,八月初三,嗯,事无巨细,圣上每句批复至少上百个字,这才是好皇帝。

    他用手指点着,一个字一个字读过去,“这里,圣上封上柱国……

    “空白?!”

    起居郎惊讶发现本该记录人名的地方,成了一段空白!他赶忙查找起编撰手上这期起居注的人来,差着下人拿来名册,上面有记录每期起居注的编撰者姓名。

    “安石十年,七月初三,嗯,是同僚胡大人。”

    接着,他翻开下一页,一字一字读去,“安石十年,八月初三……

    “还是空白?”

    这位年轻的起居郎,只觉得头皮发麻,他觉得他好像窥探到真相的一角。

    永明宫后方,过园林,即是皇帝寝殿。

    文弘毅看见那名朝堂之上发言的小小文官,正恭敬站在寝殿外。他便拱手道:“敢问大人姓名?”

    “回相国,在下应不仁。”应不仁低头笑着回道。

    文弘毅从未听过这等含着煞气的名字,呵呵说道,“那应大人,你我一同进去?”

    “可。”应不仁做出请的手势,“相国先请。”

    寝殿内,只秦帝一人。

    文弘毅和应不仁叩首行礼。

    “起来吧,你们随便坐,不用拘束。”秦帝穿上一身便宜行动的龙衣,整个人显得十分慵懒随意,但坐在龙台前执笔行书的样子能看出皇家风范。

    文弘毅率先落座一旁,应不仁随后跟上,却在相对一边落座。

    “不仁,你先说。”秦帝点应不仁发言。

    应不仁站起说道,“启禀圣上,王公贵族其妻女的名册已送至内务府。各行省、州郡和城郭送来的人已经在路上了,预计一个月内将全部下塌石京驿站。”

    文弘毅双眼微凝,尽管他家是儿子,但贵为相国的敏锐叫他闻到了事情发展的不对劲,却不好发作询问。

    “你做得好,等会儿带着我的手谕去领赏。”秦帝面带着笑容,看起来极为满意应不仁的回答。

    “谢主隆恩。”应不仁又叩首道谢。

    接着,秦帝问道,“起来吧,我的那些朋友们,他们怎么样了?”

    “自是安排的十分到位,规格按照您的意思,是拉满的。”应不仁看到秦帝情绪有微微不满,尤为小心补充道,“但是那里不满意,觉得质量太差,又嚷嚷着……”

    他看了一眼文弘毅,欲言又止。

    “上来说话。”

    文弘毅眼神再度震惊:什么话,还要避着我这个相国?!

    应不仁小跑走到秦帝身边,附耳轻声道,“那些个龙精虎猛的男子,玩坏了好几个窑子里的和做私营中最贵的姑娘,甚至死了两个!

    “他们嚷嚷着,凭什么把青楼的姑娘都搞没了。”

    秦帝龙目微睁,精光四射,“哈哈哈,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告诉他们,一个月后,十月二十,朕于元阳楼设宴!这事,你来办。”

    “臣领命。”应不仁躬着身子退出寝殿。

    此时,殿内只剩秦帝和文弘毅二人。

    秦帝睥睨看向文弘毅,“文爱卿,说说超自然现象调查情况,你不必行礼。”

    文弘毅则恭敬说道,“启禀圣上,我朝疆土,因超自然现象死伤者三百二十七人。”

    “不听这个。”秦帝摆摆手,微微露出不耐烦的情绪。

    “我们将这些现象和造成这些现象的人全部控制在可观察范围内,锁定由圣上下定义的超能力者百余名。”文弘毅面不改色,详细汇报。

    秦帝用手抵着下巴,静静思考。

    过了一会儿,秦帝冷声道:“少都的情况呢?”

    “两名……在二十四桥明月夜所现,一男一女,女子可踏湖而行,又可生出紫色箭矢凌空,男子能瞬息移位,又能将匕首轻易洞穿石桥。”文弘毅如实汇报。

    “你去告诉应不仁,一并下请帖。”秦帝继续执笔行书,“另外,你筹划,在这一个月内,给那两位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

    “臣遵旨。”文弘毅领命告辞。

    偌大的寝殿内,秦帝幽幽地说。

    “我的朋友们,你们可还没有纳投名状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