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九龙浮华 » 第八章 平淡时光

第八章 平淡时光

    凌水城尸体的清理持续了三人。经过数百人的辛苦劳作,城外的景象不再那么血腥。

    城外有一块土地,光秃秃的一片,没有任何植被。那是埋葬尸体之处。

    流民们的尸体被倒入坑中后,随着一团大火,化为灰烬,随后再令人用土掩埋。

    那一块地区被城内的百姓视为禁区,踩上那片地的人,将被鬼魂诅咒。

    因此,近些天来,出城的人少了许多。

    楚九元经过三天的劳作,得了五百文的赏钱。

    他凭着这些钱,给阿怜买了一些药,身体微有好转,但依旧大量时间卧病在席上。

    阿怜的病短时间内不会痊愈,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去药房拿药,五百文钱过不了多久便会耗尽。

    楚九元正有些发愁,突然听说了一个好消息。

    凌水太守下令让城内的商贩们雇佣流民乞丐。

    凌水太守由于愧疚,便将一切都偿还到那些死去亡灵的同乡身上。

    就算是楚九元这样年龄的孩子也能有一份活计,解决温饱。

    数十名官员带领着这些流民乞丐,走街串巷,安排活计。

    而带领楚九元那名官员,是一张熟面孔。

    正是之前招收尸人时,登记过他名字的那人。

    那名小官认出了楚九元。加上之前听说楚九元在城外的表现,因此对他颇有赞赏。

    最后给他安排了一个军营里的工作,给一名厨子打下手。

    一个月有三百文钱,跟成年流民们的酬劳相差无几。

    楚九元明白自己是受了对方的关照,便狠下心来拿出之前赏钱中的一百文,请那官员吃了顿饭。

    那官员觉得有趣,便答应下来,随着楚九元去了一家不好不坏的客栈。

    那官员名姓李,在太守里做一个小文书。

    到了客栈后,李文书便熟络的叫小二过来,点了几个菜和一壶酒。

    李文书笑呵呵的对小二说道,“小二啊,今天我这小有请我吃饭,一定要让老刘拿出看家本领啊!”

    那小二早就认识这个李文书,看起来还是很熟的样子,笑着回应到,“好嘞,和往日一样,保证李大人和您这位小友满意。”

    小二看向楚九元,眼神和善,没有异样。

    因为楚九元得到活计后,便觉得不能再像之前那副打扮,便花了三十文钱添置了一件新衣裳。看起来与普通人家的小孩别无二致。

    这家客栈的地理位置较偏,因此店面的租金便宜不少,也因此客人并不多。目前是正午时间,但客人加上楚九元这里,也不过三桌八人。

    李文书点了四个菜,还有一壶小酒,让楚九元有些肉疼。

    李文书察觉到他的表情,觉得有些有趣。

    “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倒是记恩。”

    “男子汉大丈夫,有恩必报。”楚九元拍拍胸口,亦如往日跟阿怜和楚九元许下诺言一样。

    “哈哈哈哈,好一个男子汉大丈夫。”

    “说道有恩必报,很多大人都做不到啊,更有甚者恩将仇报。比如前些日子被看透的江千化。”

    江千化的名字已经传遍了整个凌水城,受万人唾骂。

    楚九元自然也知晓。

    “身受太守重恩,却恩将仇报,先太守与不义。太守仁德,但也看走眼了啊!”

    这是李文书对凌水太守的惋惜,更是对江千化的藐视。

    “凌水太守一生仁德之名,却因此人连带着受人唾弃,真是不值啊!”

    他是一名小官员的子嗣,家中生活富足,并不清苦,做文书一官也是靠着自己,没有受凌水太守恩惠。

    “我楚九元可不一样,说话算话。等我功业大成后,定让你做我的文书,一年的酬劳就一千两好了。”

    听到这话,李文书没有绷住,被这孩童天真的言论逗得大笑。

    “我楚九元说话算话!”他一脸认真的看着李文书,不像是在吹牛的样子。

    “好好好,若真有那么一天,我定来做你的千银文书。”

    李文书目前一年的俸禄不过五十两银子。

    菜被纷纷上桌。

    “二位吃好!”

    看着美味的菜肴,楚九元咽了咽口水。

    “请!”李文书说道。

    最后结账,花了两百文钱。楚九元愣了愣,他没想到就这几盘,竟然要两百文钱,只比他一个月的俸禄少一百文。

    他摸了摸口袋,只有他带来的整整一百文。

    他有些尴尬的看向李文书。

    最后,李文书和他各付了两百文钱。

    李文书本就没打算让楚九元付钱,若真让这小孩付钱请自己吃饭,岂不是显得太吝啬小器了!

    但耐不住楚九元的坚持,还是让他垫了一半,最后还说,“等我发了工钱换你。”

    李文书只是笑着点了点头,没当回事。

    “这是个有趣的孩子。不过,也很有志向。”

    虽是孩童之言,但却听出一股强烈的坚定,非成不可的感觉。

    这令李文书感到有些惊讶,隐约感觉这个孩子或许以后真能成就大事。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他自身的原因。他能力至此,只能做一名小小的文书官,若是不出意外,他将把这份职位干到老,最后碌碌无为过完一生。

    因此听到楚九元的豪言壮志,他的内心有所触动。

    之后的日子里,二人一大一小,时有来往。

    李文书已有二十五六,家中有一名结发妻子,尚且无子。

    与楚九元交往时,他有意无意会教这个孩子习字。

    楚九元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有空闲,定会去蹲守李文书,学习认字读书。

    有时楚九元还是受李文书的邀请,到他家去吃饭。

    李文书的结发妻子王氏刚开始有些疑惑,自家丈夫怎么突然对一个普通孩子这么上心。

    但楚九元到家做客时,多有礼貌,每次上门必先向她问候,说一句“打搅了”,“给您添麻烦了。”

    王氏对这个孩子观感极佳,每次他来窜门,都会拿出平时十二分厨艺,麻烦一番,做些可口的饭菜。

    李文书家里没有仆人,就他与王氏二人,双亲已在五年前先后故去。

    军营里伙房的活计,虽有些辛苦,但还算过得去,冬天待在炉灶边,颇为暖和。

    掌勺的老者虽然脾气有些臭,但为人善良,见楚九元还是长身体的年纪,不时给他的伙食中加餐。

    冬天已经到来,天气格外严寒,大街小巷的胡同里已经少有人在,除了一些比较喜欢不劳而获人继续当着乞丐。

    楚九元也在军营附近租了一间小屋子,屋子狭窄,刚好够容纳二人在里面躺下,外加后方一个庖厨。但好在盖得严实,同时租金便宜,一个月只要五十文钱。

    不管是流民们,还是凌水的原住百姓,生活都慢慢进入正轨。凌水城恢复到了从前的模样。

    凌水太守感受着凌水城近些日子的变化,想起之前被自己下判决斩首的几人,内心有说不出的感觉。

    与此同时,有别地的消息传来,一些郡城的流民已经泛滥成灾,流民的暴动已成常态。

    南方亦有动静,齐军似乎又在集结军队,蠢蠢欲动。

    “唉,饥荒,战争,这何时是一个头啊!”

    凌水太守长叹一声。

    “太守,这一切都会过去的。”

    说话的是上个月新上任的主簿,官宦子弟,为人处事颇圆滑。

    “希望如此吧!”

    时光如流水,凌水城安然度过了四年时间。

    这期间,齐国再次发兵,攻下燕国南方二郡。

    四年的时间,楚九元个头长了不少,少年意气十足,面容已初展男子气概。

    伙房里的老厨子在一年前死去,楚九元接上来他的工作,成了一名正式的厨子,没月有五百文的工钱。

    除了炊事以外,楚九元跟着李文书学会了识字,能作通俗文章。军营里的士兵每日都在操练,楚九元闲暇之余会去观摩,回到家里后再加以捉摸。

    四年里唯一遗憾的是阿怜的病一直没有痊愈。

    不能够出远门,和干重活。好在楚九元有赚钱的活计,能够养活二人。

    不过由于时常要去药房抓药,花销不小,二人住的屋子一直没有换过。

    阿怜心有愧疚,便像邻里的一名妇女学了些针线活,刺些绣花,填补一些家用。

    “阿怜,我回来了!”

    少年推开家门,朗声道,“咱们今晚吃鱼!”

    楚九元指着手中拎着的两条草鱼!

    “我来做饭吧!”阿怜起身,要下床。

    楚九元连忙阻止。

    “我可是专门干这个的,而且你煮的没我好吃。”

    “那好吧,辛苦你了!九元哥。”

    阿怜笑道,少女已初长成,微显病态的脸庞,如易折细柳,娇柔令人生怜。

    楚九元下厨,刀法娴熟,三两下便将鱼肉处理好,稍加烹饪,加上芥菜,静待一刻,鱼汤便出了锅。

    用食完毕之后,阿怜抢着将碗洗了,这次楚九元没有阻拦。

    趁这时间,他走出门外,稍作消化后,便打起了军营中看到的拳法。

    由于没有院子,路边的行人都会看到这一幕。

    楚九元的舞拳,刚劲有力,动作娴熟。

    “楚九元,又打拳呢!”

    “嗯!”

    不时有街邻向他问候,他简洁回应后便又沉浸拳法。

    认识他的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大家都叫他“拳痴”不是吗?

    楚九元每日清晨和傍晚都要打几遍,众人对此早就习以为常。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一把最普通的铁剑便是一两银子起步,实在是没有余钱去请人打造。

    最后也只有这拳法实在,既不耗费钱财,又能强身健体。

    这个年纪的他,已经有了一身结实的肌肉,军营中有几个老兵都对他极为赞赏,“你小子,以后定能当上将军。”

    “看如今的形势,齐狗越发猖狂,两国在不久后,必有一场倾国之力的大战,届时骁勇善战这可为大将。”一老兵分析道。

    楚九元听后,只得笑笑,不作回应。

    自己总说要成一番大事,可究竟要做什么,却没有头绪。

    片刻之后,他又重新拾起手中的活,不去思考。

    打完几遍拳法后,他已经大汗淋漓。

    回到屋舍,他打了一盆水,脱下上去,用巾帕擦拭起身子。

    阿怜见此,微微侧过身去。

    楚九元常和军营里的士兵们打成一片,嬉戏打闹之时,男女之事难免会被提起。

    “阿怜也到这个年纪了啊!”

    他觉得这个屋子还是太小了,一男一女睡在一间房,难免会有所不便,甚至一些流言蜚语。

    “咱们该换间房子住了。”

    阿怜听到后,停下了手中的针线活。

    “你也长大了,男女共处一室不妥的道理,你也该明白了。”

    “我,我不在意……”

    少女声音细微,侧着身子,看不清脸上的神情。

    “总归对你不妥,我算了算,省一点能行。等明天我就去找李先生,问问他哪里有好一点的房子。”楚九元像是没听到她的话语,继续说道。

    少女突然转过身来,“我说我不在意他们的看法,现在这样也挺好的。”

    刚一转身,便看到少年结实的胸膛,她两颊泛红,又迅速转过身去。

    “哈哈哈哈,你看,就是现在这种时候,平时你换个衣服我都要出个门,太麻饭。决定了,明天就去看看房子。”

    “我,我……”

    少女似乎有话,但却说不出口,脸上的绯红更深。

    身上的汗被擦干,他穿上便衣,将水朝屋外一倒。

    “早点睡吧!”

    他将被褥摊开,躺在地上的一张草席上,草席的下方铺着一些枯草。

    阿怜收起刺绣,将油灯熄灭,也躺在了床上。

    片刻之后,微鼾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