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碗明 » 第六十一章:赫赫有名

第六十一章:赫赫有名

    俩炮手闻言对视一眼后整齐的摇头。

    这俩脑子更空,敲起来肯定更响。

    李维也摇头。

    完事儿继续摸这火炮。

    有个样品摆在眼前,好歹有个思路,这后膛炮制造难度并不大,材质注定了后膛火炮气密性能不高,对材质的需求也不太高。

    至少不像同期红夷大炮一样要使用金贵的铜来制作。

    好一阵摸索,从出发到抵达镇原,把这火炮几乎都盘出油光了,李维竟还真从脑子里总结出一个可以尝试的法子。

    只可惜眼下没有条件搞。

    暂时只能窝在镇原县城内坐地吃着官粮混日子。

    “爷,外头有游贼叫您的名字呢。”

    李维正解开衣物低头看自己前一阵子那伤口留下的疤,听闻王大江来叫头也不回:“不管,对了,今儿营里饭食添点肉沫,下午也不用巡逻了,出去操练下。”

    “得令。”

    神一魁部众核心就是那五千战骑,人被设计伏杀后那五千战骑里头少有反叛的,外头的流贼却是有不少人来给他报仇。

    李维离了大部队在外时行军没有来截杀的,进入镇原了,城外却时不时跑来零星流贼报个诨号就要叫阵约战。

    一开始李维还真小心翼翼的应下一场,整军全副武装出城只一个照面,对面五六十人隔着老远软绵绵射来几箭后扭头就跑。

    本以为是什么计谋所以没追,可一番打探才知道自从他随军与神一魁乱军交战至今,他小夜叉的战绩使得名号颇为响亮,人只是来露个脸碰瓷涨涨道上名声。

    据说那流贼队伍头子跑掉之后逢人就说与小夜叉交战后全身而退。

    半个月下来被闹的烦了,李维也怕那神一魁真有实力较强的残部来寻仇,干脆不理,只等军令调动就是。

    但老是呆在城里也不是事儿。

    正想说今天中午吃点好的,下午拉上队伍去城外溜达做些实训,等了半个月的调令下来了。

    李维和几名亲信凑一起一边吃饭一边看,顺道还教学起来:“这白话多好认,没给些正经公文既照顾传话的也照顾你们呢!即刻启程回转保安,随游击贺人龙,这三字就是贺将爷的名字了,看准了都记住......”

    亲信里一些哨官队长之类不免惊异他为何识字,还识的如此之多的。

    李麻子与王大江两人却只对视一眼,都觉得理所应当。

    而这调令重新将李维这一营正式调回了贺人龙麾下,并要他回到保安县听老上司的调动。

    如此下午也就不溜达了,直接收拾收拾开拔。

    出发时李维颇为不舍的拍拍之前盘过一番的火炮:“营里头一回有这弗朗机炮,回去了就得还,却不知下次再有这炮是什么时候,唉!怎么也得打过一响!”

    这个理由让俩同样是被借来的炮兵面面相觑,耸耸肩。

    打呗。

    俩炮兵一阵忙碌,往跟暖水壶相似的部件里填了少量火药也没装炮弹,照着李维意思单纯放个响让众兵听听就得了,毕竟大小铅弹能省则省。

    “嘭!”

    一声炮响,众兵欢呼几声,李维却是在手头册子上动兵画了些人物图样与章程。

    没法子,手头没啥资本,不止得做好自己铸炮的准备,自己训练炮手的准备也得有。

    炮声助威,行军一路畅通天气还好,更是难得遇见个好天气,大太阳高悬在天空。

    李麻子见了这太阳都忍不住赞叹,说这是近些年难得应了时节的太阳,今年指不定是个好年。

    李维却知道这是想多了,本不想作声,但只要想想今后十数年历史便不免叹息一声。

    这叹息落入李麻子与王大江耳中,两人齐齐看来,不免变色。

    只是这行军路上一刻不停,多走两步两人便将这声叹息抛之脑后。

    很快,李维率军归营。

    “爹!”

    回营寨自有人来迎,被迎进去后,干儿子李安国赶紧钻出来殷勤牵马,却被马一甩头扯的踉跄,引得众人哄笑。

    军营里可没什么松快的生活,便是有娃娃兵,这六七岁的还是太小了些,但这娃娃从饥民堆里被扯出来,小脑袋瓜里已颇通生存之道。

    知道他得靠着李维这个爹才能在这军营里活下去。

    而李维没怎么管他,见其他守在营里的少年娃也都聚了过来便只简单打量一番吩咐道:“给你们干的活计都先停了,我去上头听了令做好准备,回来就要考你们算数。”

    “啊?”

    众少年顿时起些哀嚎。

    他们与李安国这个干儿子一样是落难被救扶,对李维多少也有些慕儒之情。

    平日在营里多被呼来喝去干些洗衣裤倒夜香拾柴火跑腿之类的杂活,兵士难免性烈桀骜,惹得不快就会挨打,李维在营里时兵士多会收敛些,每日也多些空闲。

    只是这空闲时间也挺废脑。

    而李维自觉教他们也挺费神的,关键打人还得收着力。

    扭头去上司处报到,果然得了军令。

    洪承畴命令贺人龙所部回转榆林。

    “你小子又高了些啊,在镇原有多少斩获啊?”

    跟在贺人龙身边做恶犬的好处自是有的,见面再不用跪了,不以职务相称,当着帐中众武官的面李维还被拉到上司身旁拍着肩膀说些亲近话。

    做小辈顺杆爬李维自是熟练:“没呢,只放话出去说我乃是贺爷麾下的,一个个根本不敢与我交战。”

    “你小子!小夜叉可比我这贺疯子凶悍多了!”

    “哪敢与贺爷比较......”

    三言两语之后,李维被贺人龙安排着与他儿子贺大明一起坐在他身后,此时这寒暄才算过去,帐中商议起正事。

    陕西的西边六七万乱兵打的差不多了,东边的农民起义军却是在这数月内攻城掠地,贼首王嘉胤攻占河曲后自号横天一字王并分封百官诸将,同时号召各路起义军响应并将他们划分为三十六营。

    贼势甚大,号称有二十万之众,

    李维一边听一边在自己脑子里对情报。

    二十万,听着是一场大战,但这数字听听也就罢了,正面真打起来结果只有一个,更别说李维在贺人龙麾下并不会被调到正面。

    此番正面与贼兵作战的是其他的部队,李维听的格外仔细的也就是这些部队的领兵将领。

    延绥东路副总兵曹文诏。

    原属辽东关宁边军将领的他因陕西民乱事大,被朝廷调来陕西,率领一部分关内军入关援剿平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