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碗明 » 第四十六章:冬天好

第四十六章:冬天好

    先头部队的主要任务也就打探消息,最多打打小规模遭遇战。

    这是苦差事,谁都不愿意干苦差事。

    那怎么也得想法子搞点油水出来。

    李维与张哨官一拍即合,简单商量下分成之后,便由张哨官麾下精锐四处跑马打探保安县内各处定居点村镇的情况,然后也不挑拣,选一条相对安全的路线就这样一路走。

    一路走一路索求。

    “你不知道,平日里大军但凡稍微去偏僻些的地方,那是一个外人都见不着,不是那地方没人,一个个别提藏的有多严实了!山上林子洞子......”

    张哨官很健谈,三言两语之间就与李维称兄道弟,在马上悠哉叙述起自己这些年军旅生涯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冬天就这点好啊,这些个泥腿子没地方跑了,只能窝在屋子里,省的咱们去找!”

    正如他所说,这是冬天,还是灾年。

    李维与他率军出现的地方,便是雪上加霜。

    逛进荒僻的小山村,没兴趣的就看热闹,有兴趣的就找户顺眼的人家进去瞧瞧,瞧上什么拿什么,没有就当观光了,村民老实呆着还好,若有异动,那免不了受些皮肉之苦。

    “娘的!俩老东西还叫嚷,家里青壮没在一看就是投贼了,爷没一刀杀了你们算好的了!你们看什么!看了要去报给贼兵是不是!”

    踢打几下被李维拦住,兵丁犹自抽刀威吓四周。

    眼见边上有人给哨官塞钱,几名兵丁这才见好就收。

    队伍接着溜达。

    闭门的寨子堡子门前跑马,庄子外头徘徊,小镇里头各处盘问,当然,免不了遭遇乱兵。

    敲诈勒索来的玩意儿不白拿。

    李维与这张哨官在保安县内晃悠的时候,保安县城已经陷于乱兵之手,乱兵伙同关外蒙古人盘踞城中并吸引大批边民百姓响应,对外号称有五万之众,战骑五千。

    这势头,说保安县内六成以上的定居点通贼完全没问题。

    本来可以追究的。

    拿了东西就不追究了。

    就算在野地里与遭遇乱兵厮杀争斗,事后也不会怪罪附近定居点的居民暴露位置,因为刚刚抢过。

    李维手里提着两颗新鲜的人头要绑在马屁股后头,那张哨官又寻过来了:“贤弟!你这法子好啊,若真是两百多人马一直在外面跑,可没法将这伙贼人引来!”

    两人所在山坳之中刚结束一场战斗。

    数十乱兵尸首刚刚收罗起来全数砍了脑袋,如今堆在一处成了个小丘,血腥味溢散开竟迎来了一小群狼在不远处观望。

    “没法子,这些天实在没捞到什么好,只能设法斩些贼头,看回去了能不能换来些银子花用。”

    游荡数日,李维说这话时,兜里拢共就多了二十来两碎银,队伍里多些口粮,实在算不得多。

    整个队伍收获也算不得多。

    但对一路走来遇上的一些个村落寨子,便有些难以忍受了。

    官兵作恶,如今咱们本来就通敌,干脆招来乱兵......

    很快,队伍里的射手想要射杀狼群无果之后,在笑骂声中再次上路。

    昨日有快马传信过来说是副总兵贺虎臣已经率部抵达安塞,先头部队如今也能带着收获回去复命了。

    摸上雪丘之时,李维回头再看之前那战场,果然,附近乡民找来,芝麻大小的人影在李维眼中寻到那尸堆后便开始翻找,随后搂着抱着拖着艰难的要带走。

    “入他娘的,这一伙子真是不要命啊,爷爷刚才给他捅穿了!竟还是扑上来啃了老子一口!”

    身边赵有山捂着鼻子正龇牙抱怨,让李维面色麻木的回了头:“人头都给你了,啃你一口算什么。”

    有斩获,自然是要录功的。

    带着人头回到安塞大营,正好把之前搞到的首级也一起交上去验头。

    战功不是那么好拿的。

    人头得先验一验成色,如果出现破损毁容了或掉零件了,都是不算数的。

    完了还得沉水,女头比重小会漂在水面而且水线以上比较高,男头比重略大会沉底或大半沉下去。

    最后还得公示,把人头摆出去让附近的百姓来认,如果觉得是被冤杀的便向官府申诉。

    李维以前在贺人龙麾下混的熟,这一遭不用亲自到场自有军中专人操办。

    现在就只能守着,免得这人头交了转眼没了影儿。

    冬天还有一点好。

    人头冻住了不会烂,录功很顺利,就等往上一递然后等朝廷发奖励或是给加官进爵。

    要走的时候,李维又涨了见识。

    录功之后的人头依旧放着公示,其实是等人来认领,此时来认也不管什么冤杀与否,掏点钱就能把人头带回去。

    加紧时间把人头和尸身拼起来下葬,也算留了全尸。

    至于没有钱还想要带走人头的,那就只能等,并期盼着这些人头不会被兵丁们逗乐子时瞧上,成了蹴鞠。

    好在这是冬天,人头不易烂。

    揉揉被冻的麻木的脸,李维离了大营领兵回到自己在安塞县城外的驻地,随即下令把营地拆了,整军待发。

    “爷,奴婢实在是没法子,又不敢耽误爷的军机......”

    王大江到靖边采买军备是做到了,但靖边欠下那些粮饷却是没要到,如今给李维展示着头顶的伤口正诉苦。

    早有预料,李维也没指望那点钱粮。

    有武器装备就不错了,至少如今他麾下三百一十六人衣物御寒虽然不够但足以吊命,手头都能有点铁,不用持木矛木棒上阵杀敌。

    三百人马。

    不多也不算少,足以让统兵经验严重不足的李维手忙脚乱,若是驻扎还好说,给一口吃的,限制住行动或安排点活计就行。

    要这么一支几乎全是新兵且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队伍在这天寒地冻的状态下出去行军打仗。

    难。

    李维只能寄希望于赵家人,让他们做小校做领兵小官,也从新兵里选些精干的提拔,先将管理层选出来。

    又得点出亲信,卫兵,营中精锐,后勤辎重......

    勉强安排下去,军令紧接着就来了。

    延绥集结八千大军,不日启程奔赴保安县剿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