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碗明 » 第三十三章:都不好过

第三十三章:都不好过

    正是个阳光明媚的天,大地银装素裹让阳光格外刺眼。

    李维扛着梢子棍带队出现在这靖边大营前,自然是飞快招来了其中明军前来盘查。

    “因故至此,只想在营前修整下队伍,过几天就回波罗堡,还请把这呈给杜将爷过目......”

    前来盘查的兵丁拿过文书也不瞧,只看了看李维身后那几车货后就回去报信了。

    不多时有武官带人迎过来点人数问来历,得知李维名姓最初不以为意,但经人提点他是‘小夜叉’后不免多打量一番。

    “你就是那一人击斩二十贼头的小夜叉?”

    “一时运气好而已,想不到竟能传到这里还被您听到,也是小的有福气......”

    “呵。”

    那武官轻笑一声:“之前能说是,眼下这可不是啊。”

    说着指了指李维身后的车马,又道:“行了!将爷准你们在城外驻扎,还要见你,你准备准备吧。”

    靖边营,延绥镇下属主要镇所,也是延绥镇边兵大营之一。

    李维倒是没想到一来这里就会被这里的镇靖参将接见。

    吩咐早已奔波劳累多日的众人扎营安顿顺道把伙食安排好,然后卸了甲胄把夺来后觉得还挺顺手的梢子棍等兵器也丢下,跟着那武官进了镇靖堡内。

    镇靖堡半在平地,半在山中,驻军三千余人,要到守备衙门得爬坡又爬山。

    进了衙门正堂不能先看人,得先跪下然后自报家门来路,然后等将爷发话。

    “给个座儿嘛,起来起来。”

    李维一抬头,之前只得知镇靖参将的名唤杜希茂,如今见面才知其声音模样都有些不符合边军武将的风格,一副文官的儒雅温良模样,须发花白似是个和蔼的老先生,还戴着个玉边的眼镜。

    “你就是小夜叉?”

    李维接过凳子坐在堂边应是,杜希茂稳着眼镜瞧他片刻接着开口:“你可知横山怀远堡一日前传信过来,说是有蒙古乌审部进犯,好在只是在城前跑了两步就回去了?”

    这下原因清楚了。

    被劫的货是这乌审部买的。

    李维讪笑两声也不打算隐瞒:“小的带人在路上搜寻乱贼,结果撞上一伙擅自出关的商贩,这......”

    “搜贼能搜到那河边去?”

    杜希茂揭穿谎言也不恼,反倒瞧着李维问道:“劫下什么货?有多少?”

    “两车粮,半车箭头半车衣物,一些矛头。”

    人看穿了这就不能撒谎了,能做参将的不可能真是这老先生老学究,看着笑意盈盈绝对是笑面虎。

    杜希茂闻言点点头:“箭头矛头收缴了,两车粮本官按市价折半收了,你也别怨,反正你这也是抢来的。”

    李维一愣。

    本来都做好全被白嫖的准备了。

    给钱啊?这还怨什么?

    折半也是钱。

    这必须得赶紧跪下:“小的谢谢将爷!谢谢将爷!”

    又闻这杜希茂轻叹一声:“这事儿以后还是少干,让蒙古人没了活路,咱们边军边民也都不好过。”

    “将爷说的是!”

    此时之前送李维进来的武官此时给了他一脚:“得记好了!也就是杜老爷!换了别人让你坏了事!还能让你有钱拿!?”

    “坏事?小的有罪竟不自知,还请将爷说明......”

    李维似极惶恐。

    杜希茂起身摇摇头:“算不上,边民桀骜,大明边民都有些使唤不动,蒙民又如何能轻易驱使......你且下去吧,把东西拉进来。”

    出来了李维多问两句,才知道这杜希茂近几个月正商量着要与关外蒙古边民一起开垦关外田地。

    总之多收几口粮食上来大家都好过。

    想法很不错。

    李维觉得再过两年蒙古人的日子更难过些,说不定就成了。

    折半价格实在没眼看,两车粮米就换来了二十七两银子,到最后拉车的牛马也被算计进去,多丢了十两银子出来。

    干这一趟就换了三十七两银子,剩下两匹驮马。

    把银子一人发一两犒军,剩下的都不够下个月发饷银。

    队伍里不免有些怨言,都是在骂这镇靖堡黑心的。

    李维也跟着骂两句。

    但心底却悄悄估摸着时候。

    正是十一月十八,就等下个月了。

    比较让他烦恼的是用什么理由说服队伍以及镇靖堡让他们在这里一连驻扎半个月。

    但也只能慢慢想了。

    这半月来爬冰卧雪,李维也是被折腾的够呛,队伍里还有中了箭伤的轻伤员,也有路上发了冻疮的,若不是之前准备了高热量的牛油炒面与熏肉,队伍怕是坚持不到现在。

    现在赶紧生了火好好暖暖手脚休息休息才是正理。

    如此扎营在城外,一连歇息了两日。

    到第三天李维想着活动两下,离营外出狩猎些野味,找个机会送进镇靖堡看能不能换得队伍在城外长久驻扎,如果能顺道找点活儿干也好。

    没曾想刚整顿好猎装,几骑快马奔腾着窜入了镇靖堡!不多时!城堡内躁动四起!

    李维在道边听得信使呼声。

    “定边边兵动乱!伙同蒙古伯速台部袭掠定边!新安边镇遇袭!”

    随后,也不需李维动作,镇靖堡内武官出城来就朝着他下令,命他入城协助防务,违令斩首!

    这正合李维意思,也不搞什么打猎了,赶紧召集众人把营地收拾了进城再说。

    一进城堡,城内边兵自然是议论起这造反的边兵。

    武官上级也没有太过隐瞒,很快,两个熟悉的名号就传入李维耳中。

    神一元,神一魁。

    相当霸气的两个名字。

    本该在十二月才起兵造反的两人不知为何提前了十来天动兵,但还是照着李维记忆里的流程,先与早就勾结好的关外蒙古一起劫掠定边,随即南下攻袭新安边营与宁塞营。

    攻破两营之后就会朝着镇靖堡袭来。

    李维知道两人并未在历史上留下什么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是这崇祯三年的西北大地,大多数造反都是农民起义,还没有出现成建制明军宣布造反或投向农民军的情况,多是零散的混入农民军当中。

    这二神兄弟率领三千边兵起义还勾结关外蒙古合兵为战,在极短时间内就聚兵五万之众!号称有战骑五千!对大明朝廷来说堪称晴天霹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