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碗明 » 第三十章:活不下去

第三十章:活不下去

    李维话说的好听,又有之前的胜利打底。

    就算没有安家费,只是预支了第一个月的三两银子,赵家沟里响应的人也有不少。

    二十多人里李维只要了十一人。

    不是精挑细选,而是他给不起那么多银子,且这边给了安家费,另一边那六个被招抚的也给了一两银子再安抚下。

    加上他与麻子六子与六名被刚被招抚的,成功凑个二十人的队伍,也几乎掏空了他的家底。

    一场宴席过后,翌日李维火急火燎的就要带队出发了。

    要想带好队伍就得赶紧搞钱。

    临走时骑在马上朝着刚编成的队伍呼和指挥安排的模样引来了昨日见过一面的两名姑娘,站在村口与其他少年娃子和看热闹的,送行的一起瞧他。

    李维也瞧见她俩,摆摆手打个招呼让她们有些脸红,然后便调转马头带队踩着初冬的泥泞地奔向榆林。

    这一走竟走了整整八天。

    天时奇怪得紧,走个十几里路就是另一个样,一边泥泞湿冷,一边干冷,寒风小雨吹的人皮肤生疼,到最冷时又冻的树上结冰碴子。

    让本就燥苦的行军路更显艰辛。

    好不容易到了榆林,第一时间也没法进城,毕竟李维后头带着一群不属于榆林镇麾下的武装兵士。

    得先请人通传。

    不一会儿,搓着手的高进库迎出来了。

    “掌家,您何必每次都亲自出来迎我呢?”

    高进库哼笑一声,指指李维面前堆着的几个都已干瘪的人头:“中意你小子呗。”

    “噫~小子有相中的姑娘了,掌家的可别乱说!”

    “入你娘的。”

    李维挨了一脚,却又笑嘻嘻的凑近过去低声道:“掌家的,这是贼头上天猴麾下的几个小贼,我在外头跑这一阵子也好生打探了一番,已经将那王贼麾下诸营大贼头的名号都探了个七七八八......”

    正要交代,高进库给拦住了:“回去再说。”

    说罢就带着众人进城。

    进了城,李维让麾下先去自己租下的小院里待着,然后跟着高进库去了守备府。

    一进门就听得耳边笑语:“先跟着我去拜见将爷!”

    李维一听顿时面露喜色叫嚷起来:“将爷!?朝廷给贺爷升将军了!?”

    游击将军,大小也算个将军。

    对贺人龙并不会让他的身份地位有太多变动,真要论起来他如今的榆林协守之职比游击将军含金量还要高一些。

    这说是升官,不如说是加了个头衔,其主职仍是守备官。

    但称呼可以高大上很多。

    眼看要被带去见上司,李维摸摸周身略显失色:“这也没带什么礼啊!”

    “将爷拿你当自家子侄,稀罕你带什么礼!不过将爷倒是给你小子备了礼物。”

    “啊!?”

    惊讶归惊讶,李维想想也就明白了。

    他这小夜叉跟福星似的。

    先送上了王左挂的人头,然后又一起大破那八大王,报上去就是贺人龙身先士卒阵斩王左挂,又率军冲锋击溃八大王麾下贼军。

    不给点小礼物说不过去。

    更别说洪承畴大老爷在李维离开的日子里亲自给他升了官儿。

    再见贺人龙,刚迈进点了炭盆的房间内,就见那长胡子帅大叔笑意盈盈的朝着李维点头。

    “小的拜见将爷!”

    “不错,过来。”

    贺人龙坐在正堂椅子上,勾勾手李维就靠过去,让他拍拍肩膀又摸摸脑袋,虚比了两下:“长高了些嘛!都说你能吃,能吃好啊!吃的全成力气了!以后再长高些!也别让人呼你什么小夜叉了。”

    一番表扬,李维也顺势回两句好听的。

    不一会儿,贺人龙身边桌子上早就摆好了二十两银子与一张弓就归他了。

    “这是十二力弓,拉来我瞧瞧!”

    李维从善如流,轻松拉了几下,虽觉着还有些轻,但也知道这是非常适合他的实战弓,威力有保障且在他手里能射准,射多。

    一番表现让贺人龙很是满意,从守备府出来后,李维就成了大明榆林卫边军哨官,麾下可领兵七十二名,归属于守备官兼游击将军贺人龙营下。

    可惜榆林卫条件不是很好,没法将他这一哨补充编制,也没法给李维自己招募的兵员发工资。

    但这对李维来说也是好消息。

    这意味着如果条件允许,他所领的队伍能合法的拥有火炮了。

    而眼下这个条件并不是没有希望。

    把起义军三十六营什么扫地王,邢红狼,黑煞神,乱世王的名号都报一报,自然也少不了赫赫有名的闯王,八大王,闯将这些名号说给高进库。

    完了李维本想靠着这个消息的功劳搞门炮来,大小无所谓只要是炮就行。

    但想起消息。

    他突然想起易马城的涂老精,一拍脑袋:“哎呀掌家的!之前买牛那天涂老精托我再给你带信做生意我给忘了!”

    谁知高进库听了反倒嘿嘿笑道:“你小子,这也是弄巧成拙了,我记挂着呢!就是吊他一阵!你带不带信都一样!”

    这模样,李维觉得自己也有资格问两句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了:“掌家的,这是要做粮食生意啊?”

    “嘶,你这看出来了?”

    “城里都说草原上闹饥荒,易马城北边也好些蒙古乞丐,哪儿的兵放箭都赶不走他们,不买粮难不成饿死球!”

    高进库听着笑容更甚:“也是,所以就得拖,粮贵马贱,唉!我与涂老精也有些交情,但实在是没办法,大老爷不给哦!”

    趁火打劫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行为。

    好歹是商业,不是真明抢。

    陕西与山西饥荒,给两地边境兵镇带来的影响最大的就是马匹。

    饥荒越久,马匹流失越大,而马匹对军队战斗力的影响异常巨大。

    榆林卫缺粮更缺马。

    李维回自家小院的路上路过粮店进去一问,黄米的价都涨到了七钱三厘银子,赶紧把手头刚到手的二十两银子全买了粮。

    “这日子可怎么过哦!”

    回去叫人来一起搬运的半道上李维嘟囔着,冷不丁瞥见街道巷子里有俩兵油子正围着一名小贩干着敲诈勒索的勾当,当即顿住了脚步。

    不是要上去见义勇为。

    而是灵光一闪,释怀,放下,降低了底线。

    咱已经有一帮手下,多做点大明边兵应该做的事,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