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太辰仙族 » 第22章 宗域

第22章 宗域

    易法然站在风舟船面上,看着风舟驶过云层,下方一片千山万壑。不多时,只见一条巨大的江河出现在了视野之中。

    此河名为隧河,发源于祇国北部,自东南而去,形成了玄国北堪洲与祇国之间的边界,又向南流淌,经青吴、河殷两国,再向东流入玄国南隧洲,最终汇入南溟之水。

    过了隧河之限,便是祇国疆域。

    这几天里,同行的众人皆看过了一本祇国相关的风物志。玄祇两国,大不相同。

    在玄国境内,仙凡分治,仙有道宫,凡有人皇,仙家福地皆有阵法雾障笼罩,凡人难以进入,只能崇仙尚道,知世间有鬼神,敬而远之。

    而祇国是一个由宗门控制的国度,甚至所谓的“祇国”,只是玄国对此方土地的称谓罢了。这里的凡人在宗门治下的区域,直接接受宗门的管辖,这便是“宗域”。

    祇国的宗门,其治下区域皆为“宗域”,大大小小的宗门,瓜分了这片土地。

    越过隧河,进入祇国疆域后,许仲便也来到了船面上,让易法然先将风舟上的神融宗旗幡收起来。

    “有些事情,那些老书地志上可不会提及。”许仲说道,“如今在祇国,神融宗却不大受人待见,若挂了神融宗的旗幡,往其他宗域经过,只要一个看不对眼,便要对风舟进行攻击。”

    易法然听罢,忙去收了那旗幡。

    “不过等到了神融宗宗域以后,一定要立刻挂回去,若在神融宗宗域内不挂旗幡,便会被当做是外来法器,也要被打下来。”许仲又道。

    “……待会到了神融宗宗域,师傅一定要记得提醒我。”

    “那是自然。”

    除了乘云御风之术,修士的飞行法器,种类也十分丰富,飞舟、云辇、风生兽等等。

    就拿飞舟来说,小型飞舟十分轻便,控制也十分简单,这类法器通常是以灵木制成的,所以操控它飞行时,便有一个从它身上剥落下来的“木核”,修士拿到木核之后,稍微催动灵力,便可通过木核与飞舟器身感应,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控制其飞行。

    而如同当下众人所乘的这类中型、大型风舟,便不再是一个小小的木核便能够操纵的了。

    就拿眼前这架风舟来说,易法然刚进入其中时,便将船内各处的情况都看了个明白。

    风舟内部有一个密室,整个法器的核心便在这里面,其中竟有一颗手掌般大的石珠,如同心脏起伏一般散发着光彩。

    和人身之心脏一般,此物虽小,却是整个风舟法器驱动的核心,整个飞行途中,风舟所拥有的灵力,便凝聚在这一颗石珠里面,待石珠停止发光时,就是风舟灵力耗尽之时。

    这般自带灵力核心的法器存于世间,正是因为凭低阶修士的灵力,难以长时间操控风舟飞行,而有了现成的灵力核心,只需控制好风舟方向即可。

    但万事有利弊,这种法器的行进速度通常不会太快,眼下密室中的这颗石珠,半月过去了仍然在发光。

    又过了十天,风舟终于来到了神融宗宗域。

    “宗域东面,寻金仙城城主……”易法然看着来时七行峰给的信笺说道,“师傅,不远处那座城,可就是上面所说的金仙城?”

    风物志上,并没有对于此城的记载。

    许仲说道:“我上回来时,因为是散修征召,所以直接去了灵石矿脉那里,却还没到过宗域里其他地方。不过七行峰的人既这么说了,不妨去问问,正巧风舟的灵力也撑不到矿脉那边了。”

    他们便将风舟停到了城郊一处地方,径自走入城去。这里的城郊不似玄国一般有田舍庄家,而是近乎一片荒芜。

    这座城池并非骝山坊市那般的山城,此处土地平整,但远远望去,却有一座显眼的小山,正在和城门相对的另一个尽头。

    刚进得城门时,只见这里竟与凡俗城镇一般,八街九陌皆是凡人在此谋生。这一趟来到祇国,他们都没有穿太辰山的道袍,但那些凡人见了众人之后,皆知这些人是修士,要么都恭恭敬敬地绕着走,要么被看一眼之后,便跪地磕头。

    易法年走在易法然身旁,问道:“难道这金仙城城主,是个凡人?既是凡人,如何能够带我们去矿脉之地?”

    易法然道:“你来时可有看见那座小山?那山上分明有宫庙一类的建筑,若城主是个修士,想必就在那里,而此城的布局,大概是靠近城主所在的地方是坊市,而外缘区域是凡俗城镇。”

    许仲在一旁听了,道:“你与我想的一样,不妨你先前去打探打探?”

    易法然也正有此意,便催动一张御风符离开了,这种符箓能有短暂的御气乘风之效,只是时限极短,比不得靠自身道行所学来的御风术,但在这城里也足够了。

    他越往城池深处飞,便越肯定了方才的推断,果然在接近那座小山的一带,出现了许多符箓、丹器的店铺,修士也不少。如此看来,此地也不失为一处小型坊市。

    到达方才看到的宫庙时,才发觉这哪里是什么宫观庙宇,分明就是一处府邸,按理来说,门外应当有些小厮守着才对,但此处幽静得过分。

    易法然也没办法,只得敲了门,谁知半晌过去,无人来应。他正要离开,刚转过身去时,却听到了府门打开的声音。

    走出来的人却是一个女子,易法然心知此人是个修士,但未着修行之人的道袍,而更像是打扮精致的俗家女子。

    “你是何人?”那女子问道。

    易法然向她行过一礼,道:“小道奉太辰山长老之命前来,想见城主。”

    这女修听罢,眸子一转,似乎知道他所言何事,便道:“你家的长老还没来呢,你怎的便来了?”

    易法然顿口无言,那女修又道:“等你家族老过来了,你再来罢。”

    说罢便要关门。易法然忙问她是哪位族老。

    “易明虔。”

    九叔公一直在太辰山,即便他们来到这里是因为他,但此前并没有告知过他们九叔公会来。

    难道要在这里一直等到他来为止?

    易法然一边心中纳闷,一边走下台阶去。只听得又是吱扭一声,府邸中又走出一人来。

    只听得方才跟他说话的那女子道:“易仙姑走好。”

    易法然回头,却见一个戴着帷帽的女子走了下来。

    此前听说十三姑近些年云游祇国,方才那女修又唤“易仙姑”,想必此人正是她。但她就像是没看到他一般,径直从他身旁走过,易法然没办法,只好开口叫住了她:“仙姑请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