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九牧天歌 » 第十章,天歌城

第十章,天歌城

    “目前,在李光复的判断里,我应该在去北原的路上,而张千应该在西域天水城守备龟滕,不过龟滕国战败的消息很快会传来,一旦李光复知道龟滕早就败了,他一定会反应过来,所以我们的时间有限。”宁无忧的计划其实很简单,就是针对敌人想不到的地方。

    “李光复最想不到的,应该就是无忧你已经到了潼关城!”宁轩苦笑,他看到宁无忧对李光复的分析,就好像李光复对自己的分析一样,永远击中自己想不到的地方,这也是一次次他被李光复打败的原因。

    “所以四边城池必须去救,不但要去救,还不能大张旗鼓的去救,我们尽量以皇叔的风格去应对,让李光复相信,依旧是皇叔在指挥战场。”

    宁轩很受伤,自己好歹也是大陆十大名将之一,如今竟然成了示敌以弱的诱饵。

    “皇叔,镇南军团二十多万人共有十个营,您现在可以派遣两个营东出救援天一,九江,临水等城,再派两个营西出救援靖安,南坪等城,记住,只救援就近的城池,鞭长莫及的不用派军前去。”宁无忧下令道。

    这也是宁无忧仔细考虑过,如果他不在,宁轩会如何应对的。

    “好,我马上去安排!”宁轩看了宁无忧一眼,目光有些深远。

    “皇叔等一下,张千,你将西军分开,你和王天明每人带一万军士换下无忧军的军服跟着出城救援的队伍,然后分不同方向集结葫芦口两侧,那是李光复的必经之路。”宁无忧的脸上有些杀意迸发出来,葫芦口,一旦伏击成功,那么李光复不死也会脱一层皮。

    “少主,葫芦口是伏兵的绝佳之地,以李光复之能,不可能没有防备的啊!”张千都明白葫芦口的险要,更何况能力还在他之上的李光复。

    “所以,就需要一个时间差了,你带兵跟随镇南军出潼关后莫要着急,带着无忧军从秋林穿过去,那里荆棘密布,行军很是困难,等你们到了葫芦口,那时候李光复已经穿过那里,我会在潼关城头和李光复一战,迫使他退兵,到李光复回兵时才是真正的伏击时刻!”宁无忧的计划很复杂,而且秋林道只有无忧军有这个能力安然穿过。

    “末将领命!”张千听罢急忙下去整军了。

    “无忧,真不知道你的脑袋怎么长得,你简直是为战场而生的人!”宁轩感佩,这个侄子到了战场,真的如鱼得水,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

    “皇叔,我需要整个镇南军的指挥权!”宁无忧看了宁轩一眼,毫不客气的开口,这时候不是讲人情的时候,战场之上,生死在一瞬之间,不存在私人感情,宁无忧要的,是军队的绝对服从。

    按理说,圣旨并没有让宁无忧来潼关,他来此已经是违抗皇命,更何况越俎代庖,想要整个镇南军二十多万人的指挥权,在正常情况下,根本和造反无异!

    “好,何时给你?”宁轩一咬牙,这贸然将兵权交给别人,也是死罪!

    不过这时候也没有办法,他是真的打不过李光复,有些怂了!

    “后天,等我接过镇南军团的指挥权,我要李光复出现在潼关城头下!”

    宁无忧很自信,他了解李光复,他的表现证明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南秦军事大营。

    “报!”传令兵的急报打断了原本低头沉思的李光复。

    “禀告大帅,潼关城有大约5万兵马分别出东西两道,朝四方城池而去!”

    “知道了!”

    李光复深吸一口气,他清楚这就是宁轩的作风,提着的心慢慢放下,心情平复了大半。

    “传令,所有主战部队全部集结,立刻开往潼关城下!”

    “少帅,这次你输了!”

    李光复眼神深远,一双睿智的眼睛看往北原方向。

    “少主,李光复如果陈兵潼关城下,以他的兵力,到底有什么依仗能攻破潼关呢?”孤影不解,宁轩不是废物,一心守城,以镇南兵团的兵力加之潼关之险,根本没有攻破的可能,可如今李光复的行为,就好像潼关城唾手可得一样。

    “面对这么一座天下雄关,如果一个主帅想着依靠兵力优势强打,那么这个主帅根本称不上名帅。”宁无忧手持兵书,自信笑着。

    “所以您的意思是,潼关内部有问题?”孤影也是久经沙场,虽然都是跟着宁无忧担任护卫职务,但是耳濡目染,军阵之事也是深知。

    “少主,您说镇南侯?”

    孤影猛然一惊,脱口而出。

    “皇叔是真正的军人,他宁愿去死,也不会出卖国家的利益,更何况他和李光复几乎成了宿敌,谁也不可能让他把潼关主动让给南秦!”宁无忧轻笑摇头。

    “那末将不知,李光复有什么手段可以从内部攻下潼关城!”

    “在大陆,除了朝堂,还有江湖啊!”宁无忧放下手中的书,脸上的神情有些阴沉,孤影知道,在宁无忧的心里,是看不上那些江湖草莽的,那些人不服王化,自由散漫惯了,对于宁无忧这种长于军旅的将军来说,难以控制。

    江湖这一股力量存在的历史甚至远远悠久于大汉,在宁九州没有建立大汉之前,江湖已经存在于之前的每一个朝代。

    尤记得曾经的一代宗师谢无双曾经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些习武之人,从一开始的游侠刺客,到随着时间发展而形成的各种江湖帮派,少则几十人,多则上万人,在一方区域称雄,一些强大的江湖势力甚至可以影响朝堂,左右天下局势。

    “您是说李光复勾结江湖人士在潼关城内作乱?”孤影皱眉,在他的印象里,潼关似乎没有什么大型的江湖帮派,而且李光复秀才出身,和江湖人士也并没有过多的交集。

    “侠以武犯禁,那些江湖人士自诩侠士,但是长期自由散漫的生存方式让他们在关键时刻根本分不清什么是民族大义,以李光复的能力,驾驭这些人太轻松了,根本和勾结谈不上,那些江湖帮派,没有和李光复勾结的资格!”宁无忧一撇嘴,道。

    “可是在潼关内,并无大型的江湖势力,如何能影响战局?”孤影疑问道。

    “天歌城!”宁无忧眼色阴沉地说出这三个字!

    “您是说武林圣地,天歌城九牧一族?”孤影惊呼,哪怕孤影是军队中人,也知道天歌城的大名,那是武林中的执牛耳者,天歌城九牧一族常年是江湖人士心中的圣族,而九牧当代族长是目前江湖上和武当山张老神仙两位仅存的大宗师级别的武者。

    “我要是没有记错,李光复的妻子,名叫九牧玲,是九牧一族嫡女!”

    “少主所言不错,九牧玲是天歌城三长老的亲生女儿,在十一年前嫁给了李光复。”孤影明了,为何宁无忧会提起江湖,他不得不佩服自家少主的思维能力,见微知著,考虑战局面面俱到。

    “这场战局,天歌城参与进来也好!”宁无忧突然展颜一笑,笑得孤影有些懵。

    看着孤影懵圈了的表情,宁无忧笑着说道:

    “能能想在天歌城的九牧花海,建一座草庐!”

    提起上官星月的名字,宁无忧的眼神瞬间便会变得柔情似水,战场军神和痴情少年郎之间的谁换是如此的自然。

    “丫头,你还好吗?”宁无忧喃喃自语,眼神中有化不开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