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佞 » 第三十六章较劲

第三十六章较劲

    薛兵念了一首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瞬间便令温青云呆愣当场,良久之后才回过神来。

    “当然是我作的。”

    薛兵腆着脸,有些心虚的说道。

    “你作的?”

    “怎么可能?”

    闻言,温青云的声音顿时提高了几分,接着便开始上下打量着薛兵。

    自己这个小叔子自己还不了解吗?

    他什么时候会作诗的?

    薛兵继续忽悠着温青云。

    “就是我作的,难道你听过有人作出这首词吗?”

    温青云皱眉想了想,这首词她确实是头一次听到,难道真是自己小叔子作的?

    这首词里面的意境是为了表达作者的相思之苦,明明有相爱的两人却天各一方,永不能相见。

    难道自己这个小叔子心里已经有了喜欢的女子了吗?

    可是为何自己没有听说过呢?

    难道是孟家的大小姐?

    不会吧,自己小叔子竟然喜欢上了孟家的大小姐,亦或是他对人家是单相思?

    二人的家世有云泥之别,注定是无法结合的,自己这个小叔子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作出了这首词。

    但是自己这个小叔子怎么看都不像是会作诗的人呀!

    “你如果能再作出一首词我就相信是你作的。”

    温青云决定再试探一番,她是真不相信薛兵能作出如此意境优美的词。

    闻言,薛兵鄙夷的看了温青云一眼:“开什么玩笑,你以为作词比吃饭还简单,说来就来?”

    “哼”

    温青云冷哼一声:“如果你作不出来,就证明你是抄袭的。”

    “你知道抄袭代表着什么吗?”

    薛兵被温青云弄的烦不胜烦,想了想便再次念了一首词。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薛兵念的这首词依旧是纳兰性德所作。

    意思就是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前一首词说的是两个相爱的人无法见面,而后一首词则是表述军营的壮观,以及军卒对家乡的思念。

    薛兵是行伍出身,更是参加过建康牛首山大战,能作出如此诗词也在情理之中。

    此时的温青云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她此刻的心情了,一双美眸满是小星星。

    天呐,又是如此一首如此优美的词,与上一首几乎别无二致。

    “吧嗒”

    一滴墨汁滴落在温青云的衣裙上她都未曾发觉,直到薛兵提醒才堪堪回过神来。

    “嫂子,墨都快干了,你还不快写。”

    “哦!”

    听到薛兵的提醒,温青云才提笔在羊角灯笼上写了起来。

    只不过在写词的同时还不时的偷瞄着薛兵。

    此时此刻薛兵在温青云的眼里是那般的高大,仿佛那憨傻的地方模样变了个人似的。

    温青云写完《一生一代一双人》,薛兵接过笔又在上面画了起来。

    不久之后,羊角灯笼已经变得美轮美奂,仿佛就是天上的宫灯一般,是那般的美。

    紧接着薛兵又做了一个羊角灯笼,依旧在温青云写上词之后画面图案,与上一个羊角灯笼几乎是一模一样。

    温青云看着那一对美轮美奂的羊角灯笼,说道:“这也太亮了吧?”

    “会不会很费灯油和蜡烛?”

    薛兵砸吧了一下嘴:“蜡烛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又不会有风吹进去,怎么会费蜡呢?”

    温青云白了薛兵一眼,方才她来不及细想,只是看到如此明亮的灯笼就感觉费蜡,于是便脱口而出。

    温青云摇了摇头:“亮是亮,我感觉还是用油灯合适。”

    “如果蜡烛放进去剪烛就是一件麻烦事,总不能时不时的拿出来去剪烛吧?”

    温青云坐在小板凳上,双腿并拢,胳膊肘放在膝盖上,撑着下巴皱眉看着羊角灯笼。

    “剪烛?”

    薛兵微微一愣,他已经与孟嫣然谈论过剪烛的问题了,而他下一个要解决的就是改良蜡烛。

    将改良过的蜡烛放进灯笼里根本就不用担心剪烛的问题。

    温青云继续说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劝你还是别费工夫了,用油灯好一些,李商隐的这首诗也提到了剪烛一事。”

    闻言,薛兵无奈道:“你说这李商隐是不是有病,没事与蜡烛较什么劲?”

    温青云眉头紧簇,李商隐可是她比较喜欢的唐朝大诗人,听到小叔子如此非议自己的偶像,心头多少有些不满。

    “什么意思?”

    “难道你也知道李商隐的诗?”

    温青云看着薛兵皱眉道。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不也是他写的?”

    薛兵抬头看了一眼温青云,发觉此时的温青云是那般的娴静、雅淡,更是令他生起一股无法亵渎的感觉。

    听到薛兵随口便念出了李商隐的诗,虽然仅仅只有半首也足够令她惊讶了。

    “你确定你是真的失忆了?”

    “为何失忆了还会作词,还记得李商隐的诗?”

    正在聚精会神研究蜡烛的薛兵突然听到温青云的问话,不由道:“你说什么?”

    温青云看着还在呆愣的薛兵,问道:“你不是失忆了吗?”

    薛兵道:“是啊,有什么不对吗?”

    温青云再次皱眉:“既然你失忆了每个还会作词,还能念出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呃!”

    薛兵不知该如何回答,只好敷衍道:“可能是回光返照,脑子里突然就长大了这首诗。”

    “不过那两首词确实是我最近两天才想到的。”

    感觉到薛兵是在敷衍自己,温青云不由生气的站起身,向二楼走去。

    蜡烛只是个不起眼的生活小物件,平时都不会引起人的注意。

    但是薛兵却知道那个改良了蜡烛的人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伟大化学家。

    薛兵回到房间,拿着自制铅笔努力回想着自己上大学时学过的化学知识,顺便还将那些化学公式一一写在了纸上。

    其中就有蜡烛的肠粉。制作蜡烛的成分,还有香皂、肥皂以及硝酸甘油等等的体检方法,不知不觉中便趴在桌上睡了过去。